聽著帳外郭嘉漸漸遠去的策馬之聲,帳中眾人各懷心思,竟是一時無語。
趙雲的目光從兩件奇兵之上挪開,那一絲羨慕漸漸化為了凝重,終於開口打破了沉默:“主公容稟,非是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鷹軍恰在此時大費周章的贈來糧草軍械,坐山觀虎鬥之心昭然若揭,我軍不可不防!”
“防?怎麽防?”張飛澹澹道:“曹軍來犯,我軍必然抗擊!鷹軍贈了糧草軍械是情份,不贈亦是理所當然。這可說是雪中送炭,我軍難道還要以德報怨不成?”
關羽亦沉聲道:“正是!若非鷹軍不斷牽扯曹軍兵力,我軍斷不會有今日之優勢。何況大將軍今日又義贈這許多輜重糧草,子龍防範之說,是否有些不近人情了?”
徐庶見關張二人均有不滿之意,正欲出言緩和,卻聽劉備緩緩道:“大將軍一片好意,我等日後定當迴報,子龍確是有些多慮了!”
趙雲一怔,目光與麵無表情的劉備一對,終於低下頭來:“主公說的是!是雲思慮不周!”
“主公啊!此事算是揭過了,現在要緊的是,須盡快定好下一步的交戰方略!”徐庶立即出言轉移話題:“雖然我軍整體占據上風,但夏侯淵軍正從壽春方麵而來,其人能征慣戰,堪稱曹軍一流將領,其部又剛剛掃滅袁術,兵精糧足,士氣高漲。若此人加入戰局,我軍恐將難以維持現在的大好局麵!”
“其部軍力有多少?”劉備問道:“距離此處還有多少時日?”
“據探報稱,夏侯淵滅袁術後盡並其餘眾,屬下至少有三萬兵馬,此次前來帶得兩萬兵馬,其中本部兵馬一萬,另有降將紀靈所率降軍一萬!”簡雍答道:“其前鋒已至相縣,距此最多不過五日!”
“我軍五萬對正麵曹操軍主力四萬,又有鷹軍牽製,才不過隱隱占得一些優勢,若是夏侯淵這支生力軍加入,我軍兩線作戰,焉能不敗?”劉備輕輕吸了一口涼氣:“軍師,你可有良策?”
“夏侯淵雖是遠道而來,然其軍勢正盛,沿途亦無險關要道可以據守扼之......”徐庶沉吟道:“惟有譴一員大將分兵以拒,令其難以寸進,不得與曹軍主力會師!”
“末將願往!”張飛起身,昂然道:“請主公予我一萬兵馬,定令夏侯淵進退兩難!”
“如此便辛苦翼德了!然......”劉備喜憂參半道:“一旦分兵,我軍在此地必將陷於頹勢,又當如何處之?”
“主公勿慮!”徐庶突然展顏一笑:“如今汝南之地盡為曹操和劉表瓜分,劉表占據了汝南以南的安陽、新息、弋陽、原鹿、富波、慎縣、汝陰等地,恰與壽春接壤。若主公修書一封,邀劉表趁虛而入,攻取壽春,諸位猜猜,將會如何呢?”
“這怕是不妥吧?”關羽有些難以置信道:“大將軍正在問責劉表,甚至將要宣布其為叛軍。我們邀他助戰,大將軍處如何交待?”
“關將軍此言差矣!”徐庶微笑道:“我軍又不是邀請劉表共擊大將軍?大將軍想要責難於我們,隻怕也難有借口。何況,劉表此時雖受朝庭問責,但並未有不臣之舉,他又與我主共為漢室宗親,守望相助豈非理所應當?”
“劉表與主公不過泛泛之交,他會為了我們得罪曹操?”張飛接口道:“他一旦出兵,必將引火燒身,須知曹操下一步要對付的應該就是他了!”
“翼德說的好!”徐庶從容道:“你也說曹操和劉表將來必有一戰,那麽他不趁此時機削弱曹軍更待何時?難道等著曹操兼並我們之後再從容不迫的收拾他嗎?”
“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他澹澹道:“劉表老謀深算,這個道理他不會不懂的!”
眾皆默然,靜心思索其中的利弊得失。
徐庶見狀不由啞然失笑:“不瞞諸公,此時荊州境內正有流言四起,皆言曹操剿滅徐州之後便將討伐荊州。劉表怕是已經寢食難安了,若主公送去密信,其人定當如旱逢霖!”
劉備想起不久前徐州的傳聞之事,吃驚道:“莫不又是軍師的手筆?”
“不錯!”徐庶灑然一笑,沉聲道:“亂世爭雄,倚仗的是大義和實力,玩弄的是權術與謀略,不變的則是利益!主公啊!如今曹操兵臨城下,意欲謀奪主公基業,而大將軍南鷹實力尤勝於他,更一心想要統一天下。我等正處於夾縫求存的危亡之時,若想有朝一日一飛衝天,則隻有不斷審時度勢,聯弱抗強,蜇伏待機!”
“受教了!”劉備長身而起,一躬到地道:“就依軍師之計!”
與此同時,數百裏外,一所僻靜清幽的山莊之中,一名白衣少年正在桉前靜靜的翻閱書簡。
良久,他才長籲了一口氣道:“費了偌大精力,終於把荊州的這把火點起來了,徐庶隻要再堅持一段時日自可化險為夷!”
“不過,隻憑這一把火怕是火候不夠!”他突然又蹙眉自語道:“尚須要再扇上一陣大風才好!”
他奮筆疾書一陣,將手中書信折好,叫道:“來人!”
一名青衣侍者入內施禮道:“公子,有何吩咐?”
“立即著人將此信送去江東,安排所有的人手去辦!”那少年露出一絲不懷好意的笑容:“就說大將軍南鷹正在積極整軍備戰,一旦荊徐落入曹操之手,他便要大軍南下,助孫策重奪江東!”
“什麽?”那侍者愕然道:“如果荊徐落入曹操之手,那豈不是將要阻斷南鷹的南下之路?他如何去助孫策重奪江東?”
他苦笑道:“公子,您這條訊息怕是沒人會信啊!”
“你懂得什麽?”那少年不以為意,揮手道:“我不需要天下人信,隻要孫權信上三分便已足夠!”
“更何況?”他嘿嘿的笑著,伸手摩挲著光潔的下巴:“鷹軍水運本事天下稱冠,曹操敢賭南鷹不會利用大批戰船將軍隊運往江東嗎?一旦如此,曹操便將腹背受敵,到那時......嘿嘿,他怕是再也顧不上劉備了!”
“妙啊!如此一來,劉備之圍自解!”那侍者一怔,歎息道:“公子啊!南鷹到目前為此仍然沒有直接介入徐州戰場,你說有沒有可能,他真被您猜中了,正是在調動人馬準備突襲江東呢?”
“這個嘛!”那少年亦是一怔,呆了半晌才幽幽道:“南大將軍用兵以奇著稱,向來劍走偏鋒,我焉敢妄言可以揣測他的心意?不過,說到這裏,連我也十分好奇......”
他將目光投向窗外,直視東北方向喃喃道:“這位南大將軍始終按兵不動,究竟是作何打算呢?”
正當天下各方勢力聚焦曹劉之爭,關注大將軍南鷹對於徐州戰事的一舉一動,任誰也想象不到,南鷹並沒有如外界情報中所說,從戰船上踏足黃河南岸,直逼徐州戰場。與此相反,那艘座艦在黃河以南虛晃一槍後立即掉頭,直抵黃河北岸,一支不打軍旗的騎兵從艦上登陸,馬不停蹄的一路北上。
隨著一隻隻天眼向著四麵八方飛去,整個北方都開始了秘密的兵力調動,一支支精銳的鷹軍悄然離開防區,向著指定地點匯聚而去。
攘外必先安內!南鷹的目的其實非常簡單,利用天下都在關注曹劉之爭的難得機遇,一舉打掉袁紹盤踞在並州最後的據點,徹底平定北方。如此一來,便可以無所顧忌的兵指中原,與曹操作最後的統一之爭。
事實上,負隅頑抗的袁紹一直是南鷹的一塊心病,不僅牽扯了鷹軍三成以上的精銳主力,更是將以高順為首的一大批鷹軍將領死死拖在了北方,這令南鷹謀劃多年的北方重建大業遲遲難以實施。不僅如此,隨著曹操順利剿滅袁術並奪迴了傳國玉璽,袁紹殘餘勢力的苟延殘喘,居然成了別有用心之人詬病鷹軍戰績的借口。朝野之中,已經有人開始估量南曹之爭的結果,並且正在考慮選擇站隊,如果繼續令這種趨勢蔓延下去,隻會令曹操勢力愈加壯大,為統一之戰增加更多的變數。所以,袁紹必須盡快消滅。
為了營造出鷹軍極度關注徐州戰事的假象,南鷹悄然將尚未完成整訓的河北降軍一批批調往徐州戰場,以此替換黃河以南的部分鷹軍精銳,甚至還喚醒了多支潛伏訓練以久的特殊兵種,其中就有臧霸暗中操練多年的“青州軍”。休看臧霸在曹洪麵前咄咄逼人,真要打起來卻未必能占得上風,因為他此刻手中的實力尚不足全盛時期的一半,就是一個花架子。
按理說,如此規模的兵力調動不應瞞過曹操與各方諸侯潛伏在北方的耳目,但是得益於幾個方麵,竟未引起這些探子的警覺。一是鷹軍平日裏時常借助優越的機動能力遠距離移動兵力,這在外界看來已是一種常態;二是鷹軍調動時多選擇在夜間行軍,難以令人察覺;三是鷹軍交通網絡日益龐大,已幾乎輻射轄下全境,甚至築有專用的行軍通道,增加了敵方探知的難度;四是鷹軍堪稱恐怖的情報和反刺探能力,將各方探子的活動空間已經壓縮到了極致。
畢其功於一役,平定北方,再集中主力南下,穩紮穩打。這就是南鷹當前的戰略規劃。至於曹操與劉備,這對宿命之敵由他們暫時打生打死去,曹操雖說占據優勢,可是劉大耳朵已經有了徐庶,也並非沒有還手之力。再者說來,南鷹不是還提供了不少“援助”嘛?如果這樣都能任由曹操宰割,那劉大耳朵也太慫包了!
想著想著,正在馬背上疾馳的南鷹忍不住露出一絲壞笑。
就在他暗自得意之時,有部下在一旁指著天空高叫道:“將軍快看,我軍天眼出現了,定是馬將軍的接應部隊就在前方!”
“好!”南鷹精神一振,放聲大笑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全軍都有......”
他猛然伸手,向前劈下,打出全軍加速的手語。一瞬間,整支騎兵部隊都放開了馬速,有如奔雷般向前隆隆馳去。
遠處的田間地頭,有農人路人目送騎隊遠去,一臉的震動和敬畏,卻絕沒有一個人會想到,就在這樣一支區區數百人的騎隊之中,竟然就隱藏著一個他們一直敬服仰慕的大英雄!
趙雲的目光從兩件奇兵之上挪開,那一絲羨慕漸漸化為了凝重,終於開口打破了沉默:“主公容稟,非是雲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鷹軍恰在此時大費周章的贈來糧草軍械,坐山觀虎鬥之心昭然若揭,我軍不可不防!”
“防?怎麽防?”張飛澹澹道:“曹軍來犯,我軍必然抗擊!鷹軍贈了糧草軍械是情份,不贈亦是理所當然。這可說是雪中送炭,我軍難道還要以德報怨不成?”
關羽亦沉聲道:“正是!若非鷹軍不斷牽扯曹軍兵力,我軍斷不會有今日之優勢。何況大將軍今日又義贈這許多輜重糧草,子龍防範之說,是否有些不近人情了?”
徐庶見關張二人均有不滿之意,正欲出言緩和,卻聽劉備緩緩道:“大將軍一片好意,我等日後定當迴報,子龍確是有些多慮了!”
趙雲一怔,目光與麵無表情的劉備一對,終於低下頭來:“主公說的是!是雲思慮不周!”
“主公啊!此事算是揭過了,現在要緊的是,須盡快定好下一步的交戰方略!”徐庶立即出言轉移話題:“雖然我軍整體占據上風,但夏侯淵軍正從壽春方麵而來,其人能征慣戰,堪稱曹軍一流將領,其部又剛剛掃滅袁術,兵精糧足,士氣高漲。若此人加入戰局,我軍恐將難以維持現在的大好局麵!”
“其部軍力有多少?”劉備問道:“距離此處還有多少時日?”
“據探報稱,夏侯淵滅袁術後盡並其餘眾,屬下至少有三萬兵馬,此次前來帶得兩萬兵馬,其中本部兵馬一萬,另有降將紀靈所率降軍一萬!”簡雍答道:“其前鋒已至相縣,距此最多不過五日!”
“我軍五萬對正麵曹操軍主力四萬,又有鷹軍牽製,才不過隱隱占得一些優勢,若是夏侯淵這支生力軍加入,我軍兩線作戰,焉能不敗?”劉備輕輕吸了一口涼氣:“軍師,你可有良策?”
“夏侯淵雖是遠道而來,然其軍勢正盛,沿途亦無險關要道可以據守扼之......”徐庶沉吟道:“惟有譴一員大將分兵以拒,令其難以寸進,不得與曹軍主力會師!”
“末將願往!”張飛起身,昂然道:“請主公予我一萬兵馬,定令夏侯淵進退兩難!”
“如此便辛苦翼德了!然......”劉備喜憂參半道:“一旦分兵,我軍在此地必將陷於頹勢,又當如何處之?”
“主公勿慮!”徐庶突然展顏一笑:“如今汝南之地盡為曹操和劉表瓜分,劉表占據了汝南以南的安陽、新息、弋陽、原鹿、富波、慎縣、汝陰等地,恰與壽春接壤。若主公修書一封,邀劉表趁虛而入,攻取壽春,諸位猜猜,將會如何呢?”
“這怕是不妥吧?”關羽有些難以置信道:“大將軍正在問責劉表,甚至將要宣布其為叛軍。我們邀他助戰,大將軍處如何交待?”
“關將軍此言差矣!”徐庶微笑道:“我軍又不是邀請劉表共擊大將軍?大將軍想要責難於我們,隻怕也難有借口。何況,劉表此時雖受朝庭問責,但並未有不臣之舉,他又與我主共為漢室宗親,守望相助豈非理所應當?”
“劉表與主公不過泛泛之交,他會為了我們得罪曹操?”張飛接口道:“他一旦出兵,必將引火燒身,須知曹操下一步要對付的應該就是他了!”
“翼德說的好!”徐庶從容道:“你也說曹操和劉表將來必有一戰,那麽他不趁此時機削弱曹軍更待何時?難道等著曹操兼並我們之後再從容不迫的收拾他嗎?”
“先發製人,後發製於人!”他澹澹道:“劉表老謀深算,這個道理他不會不懂的!”
眾皆默然,靜心思索其中的利弊得失。
徐庶見狀不由啞然失笑:“不瞞諸公,此時荊州境內正有流言四起,皆言曹操剿滅徐州之後便將討伐荊州。劉表怕是已經寢食難安了,若主公送去密信,其人定當如旱逢霖!”
劉備想起不久前徐州的傳聞之事,吃驚道:“莫不又是軍師的手筆?”
“不錯!”徐庶灑然一笑,沉聲道:“亂世爭雄,倚仗的是大義和實力,玩弄的是權術與謀略,不變的則是利益!主公啊!如今曹操兵臨城下,意欲謀奪主公基業,而大將軍南鷹實力尤勝於他,更一心想要統一天下。我等正處於夾縫求存的危亡之時,若想有朝一日一飛衝天,則隻有不斷審時度勢,聯弱抗強,蜇伏待機!”
“受教了!”劉備長身而起,一躬到地道:“就依軍師之計!”
與此同時,數百裏外,一所僻靜清幽的山莊之中,一名白衣少年正在桉前靜靜的翻閱書簡。
良久,他才長籲了一口氣道:“費了偌大精力,終於把荊州的這把火點起來了,徐庶隻要再堅持一段時日自可化險為夷!”
“不過,隻憑這一把火怕是火候不夠!”他突然又蹙眉自語道:“尚須要再扇上一陣大風才好!”
他奮筆疾書一陣,將手中書信折好,叫道:“來人!”
一名青衣侍者入內施禮道:“公子,有何吩咐?”
“立即著人將此信送去江東,安排所有的人手去辦!”那少年露出一絲不懷好意的笑容:“就說大將軍南鷹正在積極整軍備戰,一旦荊徐落入曹操之手,他便要大軍南下,助孫策重奪江東!”
“什麽?”那侍者愕然道:“如果荊徐落入曹操之手,那豈不是將要阻斷南鷹的南下之路?他如何去助孫策重奪江東?”
他苦笑道:“公子,您這條訊息怕是沒人會信啊!”
“你懂得什麽?”那少年不以為意,揮手道:“我不需要天下人信,隻要孫權信上三分便已足夠!”
“更何況?”他嘿嘿的笑著,伸手摩挲著光潔的下巴:“鷹軍水運本事天下稱冠,曹操敢賭南鷹不會利用大批戰船將軍隊運往江東嗎?一旦如此,曹操便將腹背受敵,到那時......嘿嘿,他怕是再也顧不上劉備了!”
“妙啊!如此一來,劉備之圍自解!”那侍者一怔,歎息道:“公子啊!南鷹到目前為此仍然沒有直接介入徐州戰場,你說有沒有可能,他真被您猜中了,正是在調動人馬準備突襲江東呢?”
“這個嘛!”那少年亦是一怔,呆了半晌才幽幽道:“南大將軍用兵以奇著稱,向來劍走偏鋒,我焉敢妄言可以揣測他的心意?不過,說到這裏,連我也十分好奇......”
他將目光投向窗外,直視東北方向喃喃道:“這位南大將軍始終按兵不動,究竟是作何打算呢?”
正當天下各方勢力聚焦曹劉之爭,關注大將軍南鷹對於徐州戰事的一舉一動,任誰也想象不到,南鷹並沒有如外界情報中所說,從戰船上踏足黃河南岸,直逼徐州戰場。與此相反,那艘座艦在黃河以南虛晃一槍後立即掉頭,直抵黃河北岸,一支不打軍旗的騎兵從艦上登陸,馬不停蹄的一路北上。
隨著一隻隻天眼向著四麵八方飛去,整個北方都開始了秘密的兵力調動,一支支精銳的鷹軍悄然離開防區,向著指定地點匯聚而去。
攘外必先安內!南鷹的目的其實非常簡單,利用天下都在關注曹劉之爭的難得機遇,一舉打掉袁紹盤踞在並州最後的據點,徹底平定北方。如此一來,便可以無所顧忌的兵指中原,與曹操作最後的統一之爭。
事實上,負隅頑抗的袁紹一直是南鷹的一塊心病,不僅牽扯了鷹軍三成以上的精銳主力,更是將以高順為首的一大批鷹軍將領死死拖在了北方,這令南鷹謀劃多年的北方重建大業遲遲難以實施。不僅如此,隨著曹操順利剿滅袁術並奪迴了傳國玉璽,袁紹殘餘勢力的苟延殘喘,居然成了別有用心之人詬病鷹軍戰績的借口。朝野之中,已經有人開始估量南曹之爭的結果,並且正在考慮選擇站隊,如果繼續令這種趨勢蔓延下去,隻會令曹操勢力愈加壯大,為統一之戰增加更多的變數。所以,袁紹必須盡快消滅。
為了營造出鷹軍極度關注徐州戰事的假象,南鷹悄然將尚未完成整訓的河北降軍一批批調往徐州戰場,以此替換黃河以南的部分鷹軍精銳,甚至還喚醒了多支潛伏訓練以久的特殊兵種,其中就有臧霸暗中操練多年的“青州軍”。休看臧霸在曹洪麵前咄咄逼人,真要打起來卻未必能占得上風,因為他此刻手中的實力尚不足全盛時期的一半,就是一個花架子。
按理說,如此規模的兵力調動不應瞞過曹操與各方諸侯潛伏在北方的耳目,但是得益於幾個方麵,竟未引起這些探子的警覺。一是鷹軍平日裏時常借助優越的機動能力遠距離移動兵力,這在外界看來已是一種常態;二是鷹軍調動時多選擇在夜間行軍,難以令人察覺;三是鷹軍交通網絡日益龐大,已幾乎輻射轄下全境,甚至築有專用的行軍通道,增加了敵方探知的難度;四是鷹軍堪稱恐怖的情報和反刺探能力,將各方探子的活動空間已經壓縮到了極致。
畢其功於一役,平定北方,再集中主力南下,穩紮穩打。這就是南鷹當前的戰略規劃。至於曹操與劉備,這對宿命之敵由他們暫時打生打死去,曹操雖說占據優勢,可是劉大耳朵已經有了徐庶,也並非沒有還手之力。再者說來,南鷹不是還提供了不少“援助”嘛?如果這樣都能任由曹操宰割,那劉大耳朵也太慫包了!
想著想著,正在馬背上疾馳的南鷹忍不住露出一絲壞笑。
就在他暗自得意之時,有部下在一旁指著天空高叫道:“將軍快看,我軍天眼出現了,定是馬將軍的接應部隊就在前方!”
“好!”南鷹精神一振,放聲大笑道:“萬事俱備,隻欠東風了!全軍都有......”
他猛然伸手,向前劈下,打出全軍加速的手語。一瞬間,整支騎兵部隊都放開了馬速,有如奔雷般向前隆隆馳去。
遠處的田間地頭,有農人路人目送騎隊遠去,一臉的震動和敬畏,卻絕沒有一個人會想到,就在這樣一支區區數百人的騎隊之中,竟然就隱藏著一個他們一直敬服仰慕的大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