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第一輪儀容展示環節,唱禮官禮唱完畢,歐陽婉便自後台娉娉婷婷走了出來。才一會兒功夫,隻見她已換了一身可意裙釵,拖著一襲翡翠紗衫,袖上挽了一根鵝黃泥金帶,兩道水鬢描畫的又細又長,真似月裏嫦娥下世來。再看她臉上,杏眼桃腮,朱唇皓齒,眼波流轉,竟比往日顯得越發風流可人了。如此這般一亮相,台下觀眾直看得眼也直了,身子也硬了,簡直連話也不說不出來了。
歐陽婉蓮步輕移,於台上緩緩走了一圈,重歸舞台中央,輕搖羅袖,微露春纖,提起裙擺,向台下道了個萬福。觀眾正看得目眩神迷,心旌蕩漾,這一福下來,方才如大夢初醒,叫好不迭。
歐陽婉展示完畢,退迴舞台一側,該朱貞素出場了。楊雲心中暗暗歎息,歐陽婉如此**容貌,又這般一展示,其容顏、其人氣,就是在座的陳圓圓似乎也被她比了下去。從觀眾的表現即能看出她的殺傷力,朱貞素看來今日是難翻起大浪了。
忽聞一陣“的的”之聲傳了過來,楊雲收住心神,正在疑惑,隻見一匹棗紅戰馬自舞台東側緩步走了出來。觀那馬,雖是緩行,卻是氣度非凡,絕非凡品,更為難得的是此馬周身赤紅如血,不見一絲雜色,唯獨四蹄卻是潔白如雪,莫非是傳說中的名駒——赤龍踏雪?
再觀那馬背上之人,蟬鬢金釵隨著馬蹄輕顫,劍眉杏目顯得分外嬌俏,玉雕鼻子玲瓏剔透,紅櫻小口如海棠初綻,粉白脖頸仿如凝脂。再看她身上,綠綢短襖配著絳紫披風,細腰輕紮斜挎柳葉彎刀,纖纖玉手輕握描金馬韁,天足鳳靴腳踏熟銅馬鐙。好一個俊俏女俠朱貞素,端坐與馬背之上,雙頰隱隱生笑,雙目顧盼自豪。
台下觀眾一連見了如此多的柔媚佳人,猛的來了這麽一個巾幗女傑,都是眼前一亮,彩聲雷動。
朱貞素騎馬來到舞台中央,披風一抖,細腰輕擺,翻身下馬,雙手握拳朝眾人行了個禮。台下叫好之聲,簡直衝破雲霄,聲震寰宇。
朱貞素不似其他姑娘那般扭捏,見眾人叫好,也不掩飾心頭得意,手按寶刀,靴聲篤篤,披風獵獵,疾步繞場走一圈。終了重歸舞台正中,挺胸並足一立,好不威風颯颯。台下之人越發激動起來,朱將軍,朱女俠的叫個不停。貴賓席與雅座席所坐都是些養尊處優之人,何時曾見過這等女子?也是雙目生光,叫好連連。
儀容展示完畢,到了品評階段。歐陽婉與朱貞素並立舞台正中,等待五位評判打分。一位是千嬌百媚,勾魂奪魄的美嬌娘,一位是英姿颯颯,鐵骨柔情的俏女俠,如今站在一處,真個叫人難以決斷。
陳圓圓是今日特邀嘉賓評判,國人講究以客為尊,眾人便請她先做評判。隻見她輕提羅裙,緩緩站起,朝眾人欠了欠腰,眉目含情地說道:“小女子見二位姑娘都是生得這般人才,著實不忍評其高下。既是大家讓我先說,小女子就得罪了。歐陽姑娘之容貌絕冠天下,自是沒甚說的,五罐酸梅湯盡數奉送。朱姑娘雖是戎裝打扮,卻是夜光難掩,明月自華。真個英眉秀目,豐采如神,這般人物,絕非小女子所能評判,奉上四罐酸梅湯罷。”
如此一來,場上變成五比四,歐陽婉領先一分。
接下來輪到劉公公品評,他年紀見長,以老為尊,也在情理之中。他輕呡了一口茶,清清嗓子說道:“老夫掌管敬事房選秀數十載,歐陽姑娘之儀容,難見一二,老夫也沒甚說的,五罐酸梅湯。朱姑娘麵貌亦是俊美,也沒甚說的,隻是這儀態老夫不好評判,給上四罐吧。”此話說完,比分立時變成了十比八,朱貞素落後兩分。
下一個是打分的李鳳棲,他也不起身,微微拱了拱手說道:“歐陽婉是我鳳棲樓中頭牌,為了避嫌,本應迴避,但婉兒之貌,天下共睹,朱姑娘之容,亦是不差,我就各給四罐吧,算個不相上下。”
李鳳棲評判完,得分變為十四比十二,歐陽婉依然領先兩分。
楊雲早已料到會是如此結果,便隨了眾人給了歐陽婉滿分,隻是朱貞素也給了滿分,算是對她的肯定。
張揚則給了歐陽婉五分滿分,朱貞素四分。如此一來,場上局麵變成朱貞素以三分之差稍微落後,比分變為二十四比二十一。
第二輪為技藝展示,仍是歐陽婉先出場。她雖也懂得些詩詞韻律、琴瑟歌舞之道,卻也隻是粗通。她在鳳棲樓自恃有幾分姿色,坐了頭牌交椅,便不將這才藝之道放在眼中,變得疏懶起來,因此技藝隻是平平,無甚過人之處。於台上唱了一隻曲兒,不過是些俗詞豔曲,各人勉為其難,給了三分。此輪得分十五分,歐陽婉共得分三十九分。
打分完畢,該朱貞素出場了。唱禮官禮唱完畢,朱姑娘還未出來,觀眾席上已經爆出陣陣唿聲,“朱女俠!朱女俠!”的喊個不停。
眾人正在唿喊之際,隻見一女子懷抱了一麵琵琶,從後台走走了出來。看那女子,穿了一身月白長衫,頭上也沒甚麽首飾,隨意梳了一個發髻,倒也簡簡單單,清清爽爽。仔細一看,此女卻並非朱貞素,眾人心中便生出一絲疑惑。女子也不說話,走到舞台中間,欠下身子微微福了一福,又退至舞台東側,於一張凳子上坐下。楊雲在台上看得真切,此女乃是預選時以一曲文武琵琶而聲名鵲起的李玉鳳,她懷中所抱之琵琶亦是當日所彈的唐時珍品琵琶。
接著又自後台出來兩名女子,一人身著綠衫,一人身著白衫,二人身形,步調一模一樣,走到舞台中間也是福了一福,於李玉鳳身後站定。此二女眾人識得,亦是今日預參賽的大玉,小玉姊妹二人。
眾人越發迷惑了,不知這台上唱的是哪一出。
第一輪儀容展示環節,唱禮官禮唱完畢,歐陽婉便自後台娉娉婷婷走了出來。才一會兒功夫,隻見她已換了一身可意裙釵,拖著一襲翡翠紗衫,袖上挽了一根鵝黃泥金帶,兩道水鬢描畫的又細又長,真似月裏嫦娥下世來。再看她臉上,杏眼桃腮,朱唇皓齒,眼波流轉,竟比往日顯得越發風流可人了。如此這般一亮相,台下觀眾直看得眼也直了,身子也硬了,簡直連話也不說不出來了。
歐陽婉蓮步輕移,於台上緩緩走了一圈,重歸舞台中央,輕搖羅袖,微露春纖,提起裙擺,向台下道了個萬福。觀眾正看得目眩神迷,心旌蕩漾,這一福下來,方才如大夢初醒,叫好不迭。
歐陽婉展示完畢,退迴舞台一側,該朱貞素出場了。楊雲心中暗暗歎息,歐陽婉如此**容貌,又這般一展示,其容顏、其人氣,就是在座的陳圓圓似乎也被她比了下去。從觀眾的表現即能看出她的殺傷力,朱貞素看來今日是難翻起大浪了。
忽聞一陣“的的”之聲傳了過來,楊雲收住心神,正在疑惑,隻見一匹棗紅戰馬自舞台東側緩步走了出來。觀那馬,雖是緩行,卻是氣度非凡,絕非凡品,更為難得的是此馬周身赤紅如血,不見一絲雜色,唯獨四蹄卻是潔白如雪,莫非是傳說中的名駒——赤龍踏雪?
再觀那馬背上之人,蟬鬢金釵隨著馬蹄輕顫,劍眉杏目顯得分外嬌俏,玉雕鼻子玲瓏剔透,紅櫻小口如海棠初綻,粉白脖頸仿如凝脂。再看她身上,綠綢短襖配著絳紫披風,細腰輕紮斜挎柳葉彎刀,纖纖玉手輕握描金馬韁,天足鳳靴腳踏熟銅馬鐙。好一個俊俏女俠朱貞素,端坐與馬背之上,雙頰隱隱生笑,雙目顧盼自豪。
台下觀眾一連見了如此多的柔媚佳人,猛的來了這麽一個巾幗女傑,都是眼前一亮,彩聲雷動。
朱貞素騎馬來到舞台中央,披風一抖,細腰輕擺,翻身下馬,雙手握拳朝眾人行了個禮。台下叫好之聲,簡直衝破雲霄,聲震寰宇。
朱貞素不似其他姑娘那般扭捏,見眾人叫好,也不掩飾心頭得意,手按寶刀,靴聲篤篤,披風獵獵,疾步繞場走一圈。終了重歸舞台正中,挺胸並足一立,好不威風颯颯。台下之人越發激動起來,朱將軍,朱女俠的叫個不停。貴賓席與雅座席所坐都是些養尊處優之人,何時曾見過這等女子?也是雙目生光,叫好連連。
儀容展示完畢,到了品評階段。歐陽婉與朱貞素並立舞台正中,等待五位評判打分。一位是千嬌百媚,勾魂奪魄的美嬌娘,一位是英姿颯颯,鐵骨柔情的俏女俠,如今站在一處,真個叫人難以決斷。
陳圓圓是今日特邀嘉賓評判,國人講究以客為尊,眾人便請她先做評判。隻見她輕提羅裙,緩緩站起,朝眾人欠了欠腰,眉目含情地說道:“小女子見二位姑娘都是生得這般人才,著實不忍評其高下。既是大家讓我先說,小女子就得罪了。歐陽姑娘之容貌絕冠天下,自是沒甚說的,五罐酸梅湯盡數奉送。朱姑娘雖是戎裝打扮,卻是夜光難掩,明月自華。真個英眉秀目,豐采如神,這般人物,絕非小女子所能評判,奉上四罐酸梅湯罷。”
如此一來,場上變成五比四,歐陽婉領先一分。
接下來輪到劉公公品評,他年紀見長,以老為尊,也在情理之中。他輕呡了一口茶,清清嗓子說道:“老夫掌管敬事房選秀數十載,歐陽姑娘之儀容,難見一二,老夫也沒甚說的,五罐酸梅湯。朱姑娘麵貌亦是俊美,也沒甚說的,隻是這儀態老夫不好評判,給上四罐吧。”此話說完,比分立時變成了十比八,朱貞素落後兩分。
下一個是打分的李鳳棲,他也不起身,微微拱了拱手說道:“歐陽婉是我鳳棲樓中頭牌,為了避嫌,本應迴避,但婉兒之貌,天下共睹,朱姑娘之容,亦是不差,我就各給四罐吧,算個不相上下。”
李鳳棲評判完,得分變為十四比十二,歐陽婉依然領先兩分。
楊雲早已料到會是如此結果,便隨了眾人給了歐陽婉滿分,隻是朱貞素也給了滿分,算是對她的肯定。
張揚則給了歐陽婉五分滿分,朱貞素四分。如此一來,場上局麵變成朱貞素以三分之差稍微落後,比分變為二十四比二十一。
第二輪為技藝展示,仍是歐陽婉先出場。她雖也懂得些詩詞韻律、琴瑟歌舞之道,卻也隻是粗通。她在鳳棲樓自恃有幾分姿色,坐了頭牌交椅,便不將這才藝之道放在眼中,變得疏懶起來,因此技藝隻是平平,無甚過人之處。於台上唱了一隻曲兒,不過是些俗詞豔曲,各人勉為其難,給了三分。此輪得分十五分,歐陽婉共得分三十九分。
打分完畢,該朱貞素出場了。唱禮官禮唱完畢,朱姑娘還未出來,觀眾席上已經爆出陣陣唿聲,“朱女俠!朱女俠!”的喊個不停。
眾人正在唿喊之際,隻見一女子懷抱了一麵琵琶,從後台走走了出來。看那女子,穿了一身月白長衫,頭上也沒甚麽首飾,隨意梳了一個發髻,倒也簡簡單單,清清爽爽。仔細一看,此女卻並非朱貞素,眾人心中便生出一絲疑惑。女子也不說話,走到舞台中間,欠下身子微微福了一福,又退至舞台東側,於一張凳子上坐下。楊雲在台上看得真切,此女乃是預選時以一曲文武琵琶而聲名鵲起的李玉鳳,她懷中所抱之琵琶亦是當日所彈的唐時珍品琵琶。
接著又自後台出來兩名女子,一人身著綠衫,一人身著白衫,二人身形,步調一模一樣,走到舞台中間也是福了一福,於李玉鳳身後站定。此二女眾人識得,亦是今日預參賽的大玉,小玉姊妹二人。
眾人越發迷惑了,不知這台上唱的是哪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