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如果能聽見馮一平的話,此時在華爾街,一定會有人接著他的話說,“大佬,我們早就撐不住了啊!”


    中國人說,十二年一個輪迴,美國人說,一切,都有一個周期。


    對一些在華爾街待得時間夠長,經曆過幾個市場周期的人來說,他們會知道,金融危機,其實無非就是一個市場周期的一部分。


    而市場,永遠在好的時期和艱難時期之間循環。


    包括美國在內,全球各國的經濟,在曆史上從來不是勻速發展,都如同海浪一樣呈現自然的漲落。


    往往在經曆一段欣欣向榮的擴張期後,就會因為信貸擴張造成金融杠杆過高、供給增長過快超越需求等原因,而出現緊縮周期。


    經濟危機,便是緊縮周期的高潮部分。


    中國人說,福兮禍所依,禍兮福所伏,美國人說,風險中,蘊藏著機會,而機會中,也隱藏著風險。


    都不用迴溯太長,隻看最近二三十年,一些人根據經驗,也會得出,下一次危機,應該正在迫近。


    1987年,美國股市在經曆了7年的大漲之後,在10月16日那個黑色星期五,無預警地出現暴跌,隨後的幾周內,恐慌傳遍全球股市,演變成一場全球危機。


    到那個月底,美國股指已經下跌近四分之一。


    10年後的1997年,高速發展的東南亞國家,因為錯誤的匯率政策,和過熱的經濟,引發了亞洲金融風暴。


    雖然亞洲金融風暴對美國影響不大,但到7年前的2000年,被炒上天的互聯網泡沫破裂,納斯達克股指暴跌,全球的高科技行業,隨之進入長達兩三年的寒冬。


    之後,美國政府采取一係列措施,讓美國經濟,成功的迴暖。


    而目前華爾街所麵臨的危機,正是跟這些成功的刺激了市場的舉措,有著必然的聯係。


    隨著經濟的好轉,美國人對證券投資的需求,日益增大,在最近的幾年,用來投資的證券,不愁賣不掉,隻愁貨太少,不愁沒人買。


    所以,對華爾街的那些人來說,他們麵臨的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設計出更多的產品來。


    於是,就連華爾街的很多人其實都不太明白的一些新產品,迅速被推了出來,而其中最受追捧的,就是和房地產有關的證券。


    因為就是從華爾街的那些人的角度來看,居者有其屋,也是美國普羅大眾的願望,有幾個傻瓜,會蠢到把同樣凝聚了自己一生心血的房子斷供?


    汽車還有可能斷供,因為即使被銀行收迴了汽車,日子還可以過,但如果沒了房子,日子怎麽過?


    一大家子人都住到馬路上嗎?


    於是,以房貸為基礎,一大堆的證券被衍生出來,並迅速被各機構,以及投資者,搶著買入。


    後來被證實引爆了這場的危機的產品,擔保債務憑證,cdo,無論是對華爾街從業人員,還是對希望投資的民眾來說,在07年之前,都還屬於金融創新的寵兒,是最受歡迎的產品之一。


    從華爾街從業人員今年節節上漲的收入,就能直觀的看出,相關的情況,會有多火爆。


    從美國稅務局的統計數字來看,2006年,華爾街三十多萬員工的年平均收入,超過了30萬美金,是美國人平均收入的七倍左右。


    而我們都知道,以美國的生活成本來說,年收入5萬美元,就是一個地道的中產家庭。


    應該說,不是沒人在拿到這樣的高收入之後,會產生“當前的市場是不是存在泡沫”的疑問,但是,這些人,也相信華爾街的風險定價評估體係。


    所以,應該不會的有大的問題。


    這樣的火爆情況,在今年發生了一些變化,許多人手上還有很多的貨,但是,好像價格下跌得很快。


    但一開始,沒人覺得這有問題,這隻不過是市場的暫時調整而已,所以不少人選擇拿在手裏不肯出手,到了現在,一些人終於隱隱的覺得,哎媽,這市場,是不是整體不行了?


    華爾街。


    美國的第五大投行,也是不動產放款抵押證券領域的領導者,貝爾斯登的辦公樓裏,一種令人不安的情緒,正在這家有著8餘年曆史的公司裏四處遊蕩。


    貝爾斯登曾經的明星基金經理人,拉爾夫·塞歐菲,現在可以說,是焦頭亂額。


    拉爾夫·塞歐菲,掌管著貝爾斯登兩支基金。


    其中的一隻,高級結構信用策略基金,簡稱hgf,成立於2003年10月,主要投資於低風險、高評級證券——比如被標準普爾評級為“aaa”或“aa”的cdo的基金。


    靠著貝爾斯登的影響力,這支基金輕鬆的募集到了15億美元的資產。


    在賽歐菲的領導下,通過使用杠杆工具來投資,在隨後的三年多的時間裏,這支基金,確實給了投資者非常理想的迴報。


    基金的規模,也迅速擴大,最高峰時期,募集資金超過百億美元。


    當然,貝爾斯登自身的收益,更加可觀,他們收取的業績費用,高達20%。


    賽歐菲,因此一時成為了貝爾斯登和用戶心目中的明星經理人。


    但從去年開始,隨著房地產行情的下行,賽歐菲手下的基金經理,陸續收到一些投資者準備建好就收的贖迴請求。


    而一旦出現贖迴,基金就必須賣掉一部分證券,而因為房地場行情的下調,相關證券的市場價格,低於他們的預期。


    這樣的結果是,hgf的業績費將受損,之後,虧損報告可能會嚇壞其他投資者,從而導致更多的贖迴……


    彼時為了避免陷入那樣不利的循環,在06年8月,賽歐菲說服管理層同意,成立一個新的基金,“高級結構增強型杠杆基金”,也就是hgelf。


    它是hgf的升級版,杠杆更高,但因此迴報率也更高。


    至於高杠杆帶來的高風險,“新基金還是相對安全的,因為我們的管理技能高超,並會做一些對衝,”賽歐菲當時對投資者說。


    出於對貝爾斯登,以及賽歐菲的信任,或者說,出於對高迴報的期待,一些從hgf贖迴資金的投資人,轉而投資了hgelf。


    但從那時到現在,雖然有一些迴調,但美國房市,並沒有如賽歐菲所期待的那樣,出現明顯的上升。


    而因為使用了高杠杆的緣故,hgelf,非常容易在房價迴落中遭受損失。


    如果說在之前,賽歐菲還能繼續讓投資者保持樂觀,唿籲他們期待著市場的好轉,到現在,賽歐菲自己也覺得,事情不可能迎來轉機。


    因為根據他拿到的財務報表來看,使用更高杠杆的hgelf的所有資產,此時已經化為烏有,hgf的資產,略好,但也同樣所剩無幾。


    更關鍵的一點是,這個所剩無幾裏,還包含著他上個月,遊說公司管理層,而獲得的16億美元的應急資金。


    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就造成了這麽巨大的損失,曾經意氣風發的賽歐菲,此時一籌莫展。


    他再看了一下最新的房產走勢,走勢依然令人沮喪,並沒有出現他所期待的奇跡。


    桌上的電話,表示有來電的燈,不停的在閃爍著,那必然是詢問基金狀況的投資人。


    而那些投資人中,包括了一些連貝爾斯登都不敢怠慢的大客戶,比如,高盛、美林、****等華爾街知名投行。


    賽歐菲想了想,整理了一下,拿著相關的資料,朝公司cfo的辦公室走去。


    這個曾經的明星經理人,此時看起來,竟然很有些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的悲壯。


    此時的他並不知道,自己已經成為了一場巨大風暴的風暴眼,而這場風暴的殺傷力,也遠超他此時的想象。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重生九二之商業大亨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落梅河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落梅河並收藏重生九二之商業大亨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