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鵝來嘍!”


    廚師牛壯笑容滿麵的端著一大盆燉好的大鵝,擺到了餐桌上。


    員工們早就等不及了,眼巴巴的看著鍋裏的美食。


    徐陽也等著品嚐牛壯的手藝。


    鐵鍋燉出來的大鵝冒著熱氣,香味撲鼻,聞著就讓人食欲大動。


    “好香啊!”


    “老牛好手藝!”


    “咱農場夥食真不賴!”


    大家紛紛讚歎,然後等著徐陽先動筷子。


    徐陽拿著碗,夾起來一大塊鵝肉,放入口中。


    牛壯的手藝確實好,湯汁濃稠且鮮美,吃起來口感很是不錯。


    大鵝的肉特別的嫩,咀嚼的時候,能感覺到湯汁往出冒。


    鵝肉做的好吃不容易,鐵鍋燉大鵝都是用的猛料,燉出來特別入味兒。


    東北菜的特點,就是講究又一個“亂燉”,燉出來的菜香氣十足,頗有煙火氣。


    “這鵝不錯,可以。”


    徐陽笑著讚歎。


    他一說完,大家紛紛化身幹飯人。


    除了鐵鍋燉大鵝,還有一個燉土豆片,一個大蔥炒雞蛋。


    全都是農場產出來的農產品,吃著味道很好。


    大家猛猛幹飯,很快,一大盆鵝就全都被吃了幹淨。


    這頓飯吃的都很爽。


    眼下已經是八月底,農場現在每天挺忙的,很多時候人手都不夠。


    大家多吃一些,也好幹活兒。


    下午,徐陽在自己的辦公室,開始盤算農場這個月的營收情況。


    農場雖說能賺錢,但是畢竟員工很多,不管是工資還是夥食費,以及其他費用,一個月都要消耗不少。


    農場的運營成本還是大。


    也就是徐陽種的作物走的都是高端市場,所以賺的錢多。


    不然的話,一般的農場也開不出這麽高的工資。


    等把財務狀況理清楚,他就又開始盤旋著建設農場的事情。


    徐陽把幾個員工叫過來,一起商量,開個“場務會”。


    這年頭上班,大家都不喜歡開會,經常開會確實不好,但是每個月聚在一起聊點兒實際的,這種會很有必要。


    徐陽詢問大家對農場發展有什麽建議。


    集思廣益,或許能提出很多他也想不到的想法。


    王武提議道:


    “場長,咱農場不是承包了北山嗎,其上也有一片區域能建設,可以蓋個山水莊園。”


    王武顯然是受到電視劇的影響,覺得開個山莊肯定好。


    不管是以前的劉老根,還是現在的祁同偉,那不都是開山水莊園的嗎。


    徐陽擺擺手,道:


    “靠譜點兒,一個山水莊園那得上億了,而且我也不想和那麽多人打交道,沒必要投資這麽大。”


    聞言,馬文提議道:


    “場長,我還是建議種果樹,後山那麽大,如果不種果樹,僅靠鬆塔這些,迴本得十年起步。”


    “或者是在後山開個魚塘,養點魚。”


    “這都是好買賣。”


    其實馬文說的很靠譜,這確實是能賺錢的好手段。


    就是得提防著點兒有人眼紅。


    徐陽琢磨了一下,種點兒果樹不錯。


    東北這地界,人們沒有其他的事情做,很多人都琢磨著種植和養殖。


    所以種什麽的都有,養什麽的都有。


    徐陽就是靠種植立足的。


    他的大棚產物,現在都供不應求,就這麽十個大棚,種出的東西都不夠分的。


    “行,這個提議不錯,正好北山還有很大麵積的荒地,我還盤算著種啥。”


    “我想著種點兒五味子、大棗這些。”


    “不過這些東西不太好賣,山貨市場上全是,咱也不和跑山人搶生意了。”


    徐陽點點頭。


    就五味子而言,山裏野生的很多。


    許多跑山人,進山都會找五味子出來賣,賺一些錢維持生計。


    倒是也沒有必要搶這些生意。


    徐陽考慮的還是挺多的。


    “不過果樹得一棵棵種,咱這些人種果樹,得花費不少功夫。”


    “還得請人。”


    徐陽又說道。


    聽到他的話,馬文微微一沉思,道:


    “這事兒可以聯係農大,他們農學院一屆學員就接近100人。”


    “100個人一起,比我們10倍還多。”


    “再說大學生就當是實踐課,估計花不了多少錢。”


    聽到馬文的話,徐陽搖著頭笑笑。


    果然,這年頭工資最低的就是大學生。


    他以前上大學的時候,也幹過很多學校安排的雜活兒。


    現在他那些上研究生的同學,還天天給導師幹活兒。


    “這事兒再說,那些學生就夠累了,我還是想別的辦法吧。”


    徐陽暫時拒絕。


    接著,大家又開始議論起來。還有說再養點兒鴕鳥、梅花鹿的,也有說種點兒蔬菜,徐陽都覺得不是太靠譜。


    等散會後,他一個人開始消化大家提的建議。


    雖說平日裏吊兒郎當,但關鍵時候徐陽很靠譜。


    農場發展的事情,是得好好的盤算盤算。


    徐陽決定先種些果樹。


    之前擔心會被人們眼紅,後來覺得有些過於杞人憂天,網絡上是有例子,但是並不是所有的鄉村都是這樣。


    這邊種果樹挺多的。


    接著徐陽也沒閑著,就去周圍轉了一圈,了解人們都種什麽樹,收成怎麽樣。


    這種事得做好調研。


    人們種的五花八門,種什麽的都有。


    比如蘋果、棗、山楂、還有露天種櫻桃的,收成肯定不怎麽好。


    徐陽坐在辦公室裏,梳理著果樹的信息。


    員工們偶爾會看到他在加班,都知道他在忙。


    這一方麵,大家對他還是挺佩服的。


    徐陽也確實利害,很有想法。


    “你說場長會種什麽果樹。”


    王武和李山私下聊天。


    “那誰知道,我覺得蘋果和棗的概率大一點兒,我們旁邊的村子就有人包山種果樹。”


    李山想了想,說道。


    “這種太常見了,場長可不按套路出牌。”


    “我覺得會不會種其它地區的水果。”


    王武頗感興趣。


    李山搖了搖頭,“山裏種植要考慮環境,氣候條件就是這樣,隻能種適合當地生長的作物,所以種不了別的。”


    “又不是大棚。”


    李山說的很有道理,大山上種果樹,適合的就那麽幾種。


    翻來覆去也玩不出什麽花。


    但徐陽向來思維活躍。


    他在紙上寫下了好幾種水果的名稱,最終,把蘋果和梨用筆圈了圈了起來。


    他不是要種蘋果,也不是要種梨,而是打算種蘋果梨。


    一種嫁接技術的新產品。


    “蘋果梨,這個賽道比較小眾,而且對種植結束,嫁接技術的要求比較高。”


    “更何況,嫁接技術,完全可以和農大那邊合作。”


    “我自己也能盯著。”


    “可以種一片蘋果梨的林子出來。”


    徐陽心裏想著,終於是定下了計劃。


    種植蘋果梨的方法需要很清楚。


    難的是第一步,也就是嫁接法,在梨樹上嫁接蘋果樹的枝條。


    等第一步長出來,就可以直接用蘋果梨的種子或者枝條種植了。


    網上也可以直接買蘋果梨的種子。


    但徐陽還是想自己研究研究。


    尤其是通過係統,可以抽取一些蘋果樹的樹苗,以及梨樹的樹苗。


    水果還是要看品種的,不同品種的水果口味不同。


    他想讓水果變得好吃,那就得在品種上下功夫。


    想到此,徐陽就和農大的導師聯係。


    他聯係的是劉伯良,劉伯良研究的是東北內蒙地區的牧草種植,每年都會給這些地方提供優良的牧草種子。


    劉伯良一聽徐陽要種蘋果梨,還要自己進行第一代的嫁接。


    這種難得的實踐機會,他立刻就給學校上報。


    學校一聽有這麽好的課程,立刻就決定納入學生們明年的課表裏,算學分。


    這就相當於是學醫遇到了一台好手術,而且是每人一台。


    對提升技術是一個絕佳的機會。


    等徐陽和劉伯良聊了兩天,劉伯良告訴他,隻要樹苗準備好,學生們就可以開種,這事還算學分。


    徐陽一時還有些驚奇。


    “還算學分嗎?這也太正式了。”


    聞言,劉伯良迴應道:


    “這是多好的機會啊。”


    “實驗室的嫁接和扡插課,哪比得上真實環境的課堂。”


    “我這麽和你說,這堂課全程記錄,估計都能成為我們學校的最佳課堂。”


    “資料肯定會留存。”


    “隻要你同意學生去你的果園做嫁接,那完全可以深度合作。”


    徐陽自然是笑著同意。


    看得出,雙方都很滿意。


    徐陽提供場地,學校提供人工。


    要知道,種樹很花錢,他也沒有那種可以機械化種樹的機器,僅靠農場的員工去種樹,一天能種十幾棵都算好的。


    這還是農場的活兒都不幹的情況下。


    要是有學生來,那就完全不一樣了。


    畢竟大學生的力氣還是比較足的。


    雙方一拍即合,這件事就這麽定下。


    北山將迎來一片新的麵貌,農大農學院裏,老師給學生們公布了明年的課程,一聽去徐陽承包的大山做嫁接實踐課,學生們也都是沸騰起來。(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趕山:開局被金錢豹賴上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曇花落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曇花落並收藏趕山:開局被金錢豹賴上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