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氣憤難消,長孫無忌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麽,而其他百官就更不知道發生了什麽?


    在他們眼裏,李世民雖是皇帝,但這位皇帝自小就是武功貴族的出身,在少年時又領軍四處征戰,在這種場合說一句妖豔賤貨這樣不太文雅的話,似乎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要知道,李世民這個皇帝能文能武,他麵對著不同的人往往會有不同的麵孔,這些臣下早已經習慣了。


    但他們不懂的是,為何李世民、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等人會有如此反應不一的奇怪表現?


    難道其中還有什麽隱情?


    不得不說,在朝堂上混,哪一個都是慣看臉色的主兒,李世民和那幾位重臣又是天然的焦點所在,他們的一舉一動往往牽動著幾乎所有官員的注意力。


    於是,整個太極殿又一次詭異的沉靜下來。


    看到這樣,杜如晦哭笑不得,今天的朝會到底是怎麽了,整了好幾個時辰一件正事都沒辦成,反倒是被李切那廝一封信搞得所有人無所適從!


    房玄齡好不容易把信念完,又出了“妖豔賤貨”這個幺蛾子……


    今天的朝會這樣子搞下去何時才是個頭啊,理應當斷則斷!


    杜如晦深吸一口氣,出班,拱手道:


    “齊國公……齊國公!陛下問你話呢?”


    長孫無忌這才反應過來,差點失手揪掉自己的美須,連忙向杜如晦微微彎腰示意,然後才向上首的李世民行著大禮,惶恐道:


    “陛下恕罪,臣竟在禦前應對時神思恍惚,實在是該死……”


    在長孫無忌的一貫理念之中,既然是臣下,那便時時都該有臣下的樣子,他作為貞觀年間第一功臣,又是李世民的布衣之交和當朝國舅,更要以身作則才是。


    所以,這一刻的長孫無忌真的是方寸大亂,也深感不安,要知道他可是平生第一次在李世民麵前如此失態的啊,於是言語之間非常惶恐、誠懇。


    李世民連忙伸手虛扶,道:


    “無忌何須如此,快快請起!哎,這都是李猴……”


    李世民說著說著,才驚覺自己又把話題往李切身上說,甚至還念出了自己剛剛為李切取的外號……


    再看到所有官員一臉的懵懂不解,李世民隻能硬生生打住,強行轉彎道:


    “咳咳!這個不重要,無忌,你繼續說下去!救災、種痘、衛生既然是一件事,朝廷該如何安排?”


    如此,朝議才算走迴了正軌。


    長孫無忌早就在心裏把事情過了一遍,當下便建言道:


    “陛下,雖然這三者可以合而為一,但臣還認為,這三者之間應分出輕急緩重,主次分明,這樣才有利於朝廷統籌和地方調度,不致於亂象叢生!”


    李世民大喜,道:


    “善!無忌果然是朕的左臂右膀啊,那你認為,該如何區分主次?”


    “陛下廖讚了,臣不敢當!”


    長孫無忌先是說了一句廢話,然後沉吟片刻才道:


    “陛下,救災自然是排在第一的,如果災禍不能平息,試驗種痘、衛生則無從談起!”


    “而種痘的話,可讓太醫署一力承擔,著其便宜行事,地方給予便利;至於衛生,則令地方官府抓起來,救災的同時,也要搞衛生!”


    李世民忍不住問:


    “那……賣茶人說的個人衛生呢?”


    長孫無忌道:


    “朝廷力量有限,難道這個時候還要兼顧這種小問題嗎?賣茶人其言有理,但公共衛生才是朝廷該關注的問題,餘者不足為慮也!”


    顯然,長孫無忌一直掛在嘴上的衛生,隻是指公共衛生,他似乎把公共衛生和個人衛生兩者徹底分開了。


    李世民本來還有點疑惑,但此時此刻,並不合適再橫生枝節了,反正長孫無忌已然講明白了這些事情的輕重和要點。


    於是,李世民便讓所有官員積極發言,提出自己對此事的具體意見,合適的便當場嘉許並納用,不合適則讓其退下……


    就這樣,這件事在李世民的主持下,百官積極出言獻策,搞妥了指導方針和具體安排,今日的朝會也總算走到了尾聲。


    因為李切的信,今天的朝會不管怎麽說都夠折騰人的,此時太陽早已落山,已是該進晚食的時辰了,李世民有心留下幾位重臣在宮裏吃個便飯才走,便讓長孫無忌、房玄齡等人隨他移步內宮。


    程咬金等武將聽了,頓時不願意了,鬧著說自己肚子也餓了,皇帝不給飯吃不應該,李世民沒辦法,隻好讓內侍去多整點酒席,幹脆辦了一個臨時起意的晚宴。


    其他官員就沒這種運氣和膽量了,知道自己肯定沒份,隻好餓著肚子出宮,趕著迴家吃飯,至於心裏有沒有腹誹李世民太過小氣,就沒人知道了。


    席間,李世民和諸位文武官員剛剛落座,酒菜還沒有上,程咬金這個混世魔王就跳了出來:


    “陛下!俺老程有話要說!”


    李世民笑罵道:“你這醃臢貨,什麽時候也這麽有禮貌了!朕若不讓你說,你便會閉嘴麽?”


    程咬金不以為恥反以為榮,反而洋洋得意的看了眾人一眼,心道你們看到俺老程在陛下麵前多有麵子了吧,然後才道:


    “俺老程聽說了,前幾天陛下是不是得了一些好寶貝?!”


    李世民裝傻:“哦?朕為何不知啊?”


    程咬金:“陛下別騙人了,皇後娘娘這幾天來俺府上找俺那夫人,送了她一丟丟很好喝很好喝的茶葉!娘娘說這是陛下賞賜的寶物!”


    程咬金這話一說,就不得了,在座的哪一個不是功臣,他們倒不在乎什麽寶物,在意的是一個麵子,為什麽程咬金這老貨有,我們就沒有?


    於是,一眾德高望重……不對,是臉皮賊厚的大臣們,除了長孫無忌等少數幾個穩重的,便紛紛向李世民討起茶來,尤其是那幾個武將鬧得最歡。


    李世民本來一聽茶葉就心肝痛,因為他被李切那廝活生生坑了一道呐!


    現在又被這些仗著昔日情麵和功勞的老部下鬧得腦袋痛,李世民忍不住一拍桌子,道:


    “程咬金!你既然有了茶葉,為何還要鬧騰?”


    程咬金憋憋嘴,理直氣壯的道:“皇後娘娘給的那一點茶葉,不過幾兩啊,俺早就喝完了!俺不好意思問皇後要茶葉了,陛下再給俺一點唄!”


    李世民的口水星子幾乎噴他一臉:


    “滾!朕存貨也不多了!”


    程咬金作勢擦了擦自己的黑黝黝的臉龐,仍然死皮賴臉的說道


    “陛下,你看俺都垂……垂那啥幹了,你多少給點唄?!”


    長孫無忌好笑道:“知節,垂麵自幹不是這個意思啊,這話是讓你別擦臉上的口水等它自己幹了!”


    程咬金瞪他一眼,道:“能不能別叫我知節啊,俺那個瓜婆娘起的名字就是文縐縐的,咬金咬金多好聽!”


    長孫無忌等人哄堂大笑。


    程咬金的名字說來有一番故事,此人尚未出人頭地之時,本名咬金,別名阿醜,後來發達了,又娶了名門望族清河崔氏的女兒,他這夫人可不得了,嫌棄程咬金名字不夠文才,便鬧著要為其改名。


    程咬金本來抵死不從,覺得大丈夫行不改名坐不改姓,咬金這名字挺好的,不過他那夫人可不是等閑之輩,到底還是給他改了名作“知節”,還給取了字“義貞”……


    這件事當時還鬧到了李世民這裏,結果是李世民做主並肯定了程夫人的做法,程咬金雖然十分不喜,但內有母老虎,上有真龍壓著,他不得不屈服,隻是平時最討厭別人叫他“知節”。


    所以,長孫無忌這人夠陰的,他其實不喜歡程咬金這樣鬧騰的主兒,但他不會直斥其過,反而拿程咬金最討厭的事兒說事。


    李世民對這些幾乎是門清的,他的這些手下,出身來曆乃至成就功勞各不相同,這就決定了這些人不可能沒有矛盾存在,當然他是不在乎的,反正自己掌握大局便可。


    李世民眼珠子一轉,沉吟片刻,道:


    “程咬金,你想要茶葉的話,朕可以為你引薦一人!不如這樣吧,這個人嘛非常小氣的,你平時不是說自己多有計謀麽,你要是能平白得他茶葉,朕也輸你一份賞賜如何?”


    程咬金瞪著眼睛,道:“啥?!好好好,陛下你讓他出來,俺老程一拳揍得他……”


    李世民鄙視道:“嗬嗬,這就是你的足智多謀?朕不怕告訴你,那小子有膽子和朕動手的!朕估計他打是打不過你的,但隻會以力取勝,武夫矣!”


    程咬金不服:“原來是前些日子在宮裏和陛下切磋的那個愛哭的小子?陛下信不信,俺老程一瞪眼,他就得乖乖把茶葉奉上……”


    這話一說,其他人不管文武也不幹了,紛紛向李世民表示自己也有辦法能得到茶葉,自己也該有一份賞賜才對。


    李世民:“哈哈!行!既然諸位如此有信心,朕又怎麽會小氣呢,朕有言在先,隻要有人能不出一絲一毫的錢財,不許私相授受,不許動用武力,平白得他茶葉,朕便大大有賞!”


    長孫無忌也湊趣道:“那看來某這一份陛下是要給了……對了,那人叫什麽?”


    李世民:“姓李,名切,又叫李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的稱號有屬性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說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說故並收藏我的稱號有屬性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