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房玄齡野心勃勃想做出點兒什麽成績來的時候。


    雅礱江,李承乾卻是春風得意。


    無他,就在今天,他收到了契苾沙門的捷報。


    北天竺已經全境被攻下。


    別看之前大明在天竺的戰事頗為順利,先是楊大郎率先拿下了中天竺,沒多久西天竺也直接投降了。


    可這都是有原因的,尤其是中天竺的覆滅,更多的原因還是因為各部天竺對中天竺的不滿。


    要不是機緣巧合之下,單單就楊大郎借兵泥婆羅就想拿下中天竺,嗬嗬,他連過境都是個問題。


    至於說西天竺的投降。


    嗬嗬,那就更不消說了,就西天竺的國王缽伐多羅,他之所以早早就選擇投降,除了是因為看不到贏希望外,更重要的便是因為他看到了歸順大明的好處。


    換句話說,如今北天竺的覆滅,才是大明真正在南征上攻下的第一個國家。


    李承乾春風得意的時候,自然也是長鬆了一口氣。


    在之前,沒有捷報傳來的時候,他雖然對大明的軍隊有著絕對的信心,但要說不擔憂,那也是假的。


    “傳本王口諭,嘉獎契苾沙門、趙岩、芒波傑孫波……”


    對於契苾沙門這些家夥,他還是滿意的,哪怕之前契苾沙門他們幾人才屠了一座城,但對他來說,那能叫事兒?


    穿越到大唐這麽多年,李承乾早已不是當初那個謹小慎微的傻小子了。


    執掌大明這麽長時間,不說王霸之氣,但也的確有了些帝王的雛形。


    說完前線的事兒,李承乾迴過頭,看著桌案上的報紙。


    臉上的笑意更甚。


    如今的大明,正在朝著更好的地方發展,他都找不到不滿意的地方。


    不過看到報紙上放著的一封書信,李承乾終於歎了口氣,書信自然是長樂的。


    這傻孩子,近來因為得知契苾沙門他們屠殺了拘屍那迦數十萬人,有些悶悶不樂。


    在給李承乾的信中,茫然地問了一句。


    小姑娘這些年雖然也成長了許多,但終究是個孩子。


    聞言,李承乾又迴頭看了他一眼,倒也沒說話,隻不過心道,這都是屁話,他穿越到大唐這麽多年,雖然老婆也娶了,但那都是沒辦法的政治聯姻,基於後世人的責任心,他雖然從未苛責過她們,但彼此間的情感,終究是有缺失的。


    也許是因為得到的太簡單,在情感上,李承乾的波動並不大。


    唯有長樂,是真正的填補了他在這個陌生時代那淡薄的親情。


    其實,他也隻從長樂身上,感受到那親情的存在。


    當然,這也是有原因的。


    對於長樂來說,很小就跟著李承乾獨闖西北,而在她的認知裏,李承乾就是她的親大哥,從感情上來說,自然要真摯許多。


    “長樂殿下終究年歲不大,還不能理解。”袁公公見李承乾沒說話,又便說道,“殿下倒也不必擔憂,時間長了,長公主殿下,自然就明白了。


    有些事兒,本身就是殿下的責任。


    想當年匈奴肆虐的時候,不也是很多先賢,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這才讓邊境安穩了些數年。


    今日,殿下將這些事兒做了,後人的日子也舒服一些不是。”


    他說完,李承乾倒是有些詫異地看了這家夥一眼。


    一直以來,他都覺得袁公公這樣的人,隻會諂媚,但他沒想到,袁公公居然還有這樣的見解,正琢磨著袁公公的話語時,他突然想到了什麽,當下便坐了迴去,開始給長樂迴信。


    噓寒問暖自然是少不了的,隻是在噓寒問暖之後,李承乾突然筆鋒一轉,寫道:


    我大明立國之艱難,恐旁人難以理解,今時今日,我大明強勢,自然拒敵於國門之外,可我大明周邊,又有多少人不是對我大明虎視眈眈?


    他們如今之文明,不過是畏懼我大明神威,然,縱使如此,他們依然在嚐試突破我大明的底線。


    當初,中天竺之所以會劫掠我大明使團,且能真因為區區財貨,不過都是一種試探罷了。


    如今的大明,就像一塊金疙瘩,不過抱著這塊金疙瘩的人,是一群巨人罷了。


    如今沒人對我大明露出獠牙,不過是因為大明強勢。


    可大明一旦有了頹勢之相,他們的文明瞬間便會被野蠻所取代。


    所以,趁著我大明還強大的時候,有些仗是必須要打的。


    隻有我們這一代人將仗都打完了,後人才會少打一些仗。


    寫到最後,李承乾也不知道他在寫什麽了,反正是想到哪裏就寫到哪裏,自己也都是茫然的。


    有那麽一瞬間,他突然明白了為什麽有人說漢武帝窮兵黷武了。


    有些時候,有些仗不是一定要打。


    當初宋朝開國,幾次北上想要收服燕雲十六州。


    袁公公接過信函,不敢有半分耽擱,轉身便出去安排去了。


    而等他剛走,一個內侍急急忙忙地便跑了進來,躬身道:“殿下,長安長孫尚書急報。”


    接過來隻是略微看了一眼,李承乾的眉頭便皺得更深了。


    畢竟東宮六率,留在東宮算多大個事兒?


    這不是人家應當應分的?


    至於說將長明軍派去長安,李承乾的確有讓他們當一顆釘子的打算。


    如今的大明,多一支長明軍少一支長明軍其實問題不大。


    反而,讓長明軍滯留在長安,能給無數人一個定心丸。


    最重要的是,長明軍滯留在長安,會牽扯出無數的話題。


    至少在老百姓的茶餘飯後,又多了許多吹牛的本錢。


    一個活在別人記憶裏的太子,可不如一個活在別人嘴裏的太子。


    “本王已經知曉了。”李承乾說著,搖了搖手裏長孫衝親自書寫的信函。


    吳安這家夥,也是最近才來的雅礱江,隨著大明在天竺的大勝,他這個密諜司頭子終於趕了過來。


    不過這家夥,運氣也確實不咋的,後世有句話形容他極為貼切,吃屎都趕不上熱乎的。


    當然,這也不能怪他,他之前也是在執行李承乾的命令,這不,剛忙完就南下親自指揮大明的密諜司。


    看到李承乾手中的信函,吳安雖然不知道內裏的具體內容,但也猜到了。


    “殿下,如今大唐那邊動向頗多,據末將收到的消息,應該是大唐皇帝一連向諸位王爺國公下達了密旨。


    不單單是長安,遠在北方的盧國公也收到了密旨。


    就在不日之前,盧國公在收到密旨後,留下了郭孝恪,便率領大軍前往了清水川的方向……


    而在洮河郡原本準備就大唐俘虜和我大明做交涉的耿國公馮盎,近日也收到了旨意,如今已經是隴右道行軍大總管,接替了當初張亮的位置。


    至於長安,早些時日的時候,梁王李愔也收到了旨意就番。


    如今的梁王,應該已經到了他的封地。


    也算是貞觀年間,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就番的皇子。


    ……”


    吳安一口氣將近來的情況都給詳詳細細地匯報了一番。


    李承乾聽完這些的時候,眉頭也是漸漸皺起。


    倒也不是因為李二的這些行為讓他煩惱,而是他真的沒搞明白李二做這些的目的。


    “耿國公可有和契苾何力他們商議好俘虜之事?”想不明白的李承乾,這才問了一句。


    吳安聞言,搖了搖頭,說道:“到目前為止,耿國公還沒有和我大明取得任何聯係?”


    “還沒有正式的聯係?”李承乾都愣住了,心道,“馮盎啊馮盎,你真的不知道你是來幹什麽的?”


    “是的。”吳安立馬說道,“自從耿國公到了洮河郡以後,做得最多的就是通過各方麵打聽有關我大明的一切。


    之前末將也在想,他是不是想效仿我大明,等日後迴到高州之後……”


    後麵的話他沒說,這可不是他能說的。


    不過李承乾卻是搖了搖頭:“應該不會,高州可不是赤水源,我大明成功本身就是一個奇跡,而就算如此,也是因為在很多個契機上,我大明剛好都站在了風口浪尖罷了。


    不過他既然都不急,那我們自然也不用太急。


    有些時候,主動權在誰手裏,就是看誰更沉得住氣。”


    對於馮盎的做法,李承乾大致上還是猜到了一些,想了想,又繼續道,“迴頭傳訊契苾何力,告訴他,在和大唐的談判上,能拖咱就拖著,馮盎是吃定了我們不敢將大唐的俘虜怎麽著,所以故意拖著,以為如此一來,能給我大明製造麻煩,嗬嗬,製造麻煩,他是不是太把自己當迴事兒了。


    另外,所有俘虜,不用看管起來了,允許他們在城內自由活動,但切記,不允許他們碰觸到任何軍械,另外派大軍日夜在城內巡視。


    對了,他們如今在哪座城池?”


    “當初契苾將軍將他們安排在了澆河城。”吳安立馬說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道:“同時告訴楊林,就說是本王的意思,讓他務必善待這些俘虜。


    我大明是優待俘虜的,隻要他們遵守我大明律法,別說自由了,就連想在我大明做生意,也無不可。


    馮盎還想晾著我們,嗬嗬,本王倒要看看,隻要給我大明一定的時間,哪怕是你大唐的將士,咱也能給讓他改個姓!”


    一聽李承乾這話,吳安哪裏還不懂自家殿下的心思,當下也是嘿嘿直笑。


    不過片刻之後,吳安這才有些擔憂地問道:“殿下,那長安?”


    說到這個,李承乾也是搖了搖頭,他是想將長明軍留在長安,可問題是,李二鬧妖,他還摸不清人家鬧的是哪門子妖。


    “這樣,給長孫衝和薛仁貴臨機之權,同時,傳旨張二牛,讓他們嚐試研發組裝式的軍械,就是那種單個拎出來,看不出是軍械,但隻要組裝起來,就能殺敵的那種,本王到時候會派人給他們送幾張圖紙。


    然後傳令長明物流,如今的長明物流也頗具規模了,該擴大經營了,從即日起,大唐也好,大明也好,所有州府縣,都開始著手一個網點,這個讓王德全配合他們。


    至於腳夫,再擴招三萬人。”


    聽完李承乾的話,吳安都倒吸了一口氣。


    這可是真正的大手筆啊。


    當然,他也是蠻激動的。


    真要如此的話,嗬嗬,那大唐如今就長明軍所做的一切,都成了個笑話。


    哎,畢竟這小子……”


    說到這裏,李承乾也不開口了。


    這事兒鬧得,他都不知道該說什麽了。


    而隨著他一道又一道的命令傳下去,大明熱鬧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