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弱便是原罪。


    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蘭甘旭就願意屠戮那泰府?


    不,那絕非他本意,作為暹羅的國相,蘭甘旭決計是最渴望暹羅走上正軌的。


    隻不過很多時候,他也沒有選擇罷了。


    就如之前,那些不願意遷徙的百姓,便成了他的刀下之魂。


    至於說蘭甘旭在下令所有老百姓遷徙的時候,想沒想到會有人故土難離,這個可能就隻有蘭甘旭自己清楚了。


    換句話說,這一切到底是有預料的預謀,還是恰逢時會的靈機一動,估計也就隻有蘭甘旭自己知道。


    而在另一邊,孫思邈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終於給出了方案。


    “孫道長的意思是,還得用人力來清理?”蘇定方問道。


    孫思邈點了點頭,說道:“如果趕時間的話,人力反而是最快的。”


    說著,孫思邈指了指這臨時搭建的木屋,道,“針對如此多的腐屍,我們其實沒有更好的法子。


    若是人力的話,那首要做的便是消毒。


    不過這對我們來說倒是不難。


    不管是酒精還是石灰,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這也是老夫要搭建這個木屋的原因。


    到時候讓將士們在事後到此消毒一二,隻要消毒徹底,問題應該不大。”


    孫思邈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在現在這個節骨眼兒上,這是他們目前能想到唯一的可行性方法。


    蘇定方聞言,也便說道:“那便如此。”


    “蘇將軍也可以派斥候再尋其他的路,也許會有其他的選擇也說不定。”孫思邈思量了片刻,也便說道。


    “這是自然。”蘇定方倒也沒客氣,聞言也便笑道,“隻不過暹羅既然做出了用死屍攔路之舉,想必就算讓我們找到了其他的路,也有其他的麻煩在等著我們。”


    “老道苟活數十年,人心之險惡,當真是不敢輕言。”孫思邈說著,一臉感慨地說道,“蘇將軍若是有心,切莫傷害百姓,百姓何辜?”


    孫思邈的確是有一顆濟世安民之心,如果說以前他對大唐南下揮兵暹羅還略有不滿之心,但如今這個情況,他對暹羅的朝廷可以說是失望至極。


    雖然他不是政客,但隻看那現場,他便很清楚,能做出這種事兒的,必然是成建製的軍隊。


    如今暹羅著地界上,成建製的軍隊除了暹羅朝廷,便是大唐的軍隊。


    是誰做的,已然是昭然若揭。


    孫思邈幾乎沒有任何懷疑,就斷定是暹羅軍隊幹。


    畢竟如今這個局麵,真正造成麻煩的隻有大唐的軍隊。


    所以這根本就不用多想……


    “那是自然,暹羅朝廷倒行逆施,這才有了我大唐揮兵南下解放暹羅的行為。”蘇定方多雞賊的人,當下也是笑道,“孫道長放心便是,此番南下,定能還暹羅百姓一個朗朗乾坤!”


    ……


    在後方,當李二收到消息的時候,倒是冷笑了一聲:“朕倒是沒看出來,暹羅居然還有如此人物?”


    他倒是不覺得蘭甘旭的所作所為,有什麽,政治就是如此,有些時候如果到了必要犧牲的時候,自然是犧牲那些對大局不重要的人。


    說白了,老百姓在更多的時候,往往都是放在被犧牲對象中的第一梯隊。


    “陛下,這蘭甘旭必殺!”隨軍出征的馬周聞言立馬便說道,“為了勝利而犧牲無辜的百姓,這非君子所為!”


    馬周出生貧寒,對於蘭甘旭的做法最是不解,也最是不忿。


    是以這會兒聽李二這般說,當下就站了出來。


    “此撩的確該殺!”長孫無忌聞言,當即也是一臉堅定地說道。


    對於長孫無忌而言,蘭甘旭這樣的人,比他還心狠手辣,要是不殺了此人,未來若是讓他混進了大唐朝堂,就憑他的心狠手辣,必然是他最為難纏的政敵。


    這樣的人,能盡早解決,他決計不會拖下去。


    “屠戮百姓,不管放在哪裏,都該殺!”當下就有更多的人站了出來。


    對於大家夥來說,不管蘭甘旭的目的是什麽,但以屠戮百姓來獲得短暫的利益,這樣的人就不能留。


    “破城之日,便是此撩的死期。”李二見眾人都這般說,當下也是笑道。


    對他而言,一個蘭甘旭死不死的,他其實並不在意。


    哪怕蘭甘旭的確有些才華,可這並不代表他就需要。


    畢竟在大唐,有才華的人太多了,真不缺那麽一個。


    而且,作為大唐的帝王,他的態度也不允許麾下的官員屠戮百姓。


    “不過此撩大肆屠戮百姓,難不成真的隻是為了拖延我大軍南下的速度?還是說,暹羅有把握在拖住我們的同時,能對付鄂國公等人?”


    長孫無忌有些疑惑地問道。


    他其實也想不明白蘭甘旭這麽做的目的。


    當然,他也不願意尉遲敬德等人在這個節骨眼兒上有什麽重大損失,這對他來說,其實不算什麽好事兒。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有人聞言說道,“聽聞最負盛名的便是象兵,但在那泰府,我們還沒見到這傳聞中的象兵。


    諸位覺得暹羅是不是將象兵派去對付鄂國公等人了?


    如果如此的話,鄂國公等人這會兒恐怕也不安全。”


    李二聞言點了點頭:“暹羅的象兵的確有些門道,但不是說這象兵就能天下無敵。真要是象兵如此之強,這邊境早就不寧了。


    而鄂國公他們此番南下,雖然隻帶了各自的家將和親兵,但整體配給卻遠非一般軍隊能比。


    除了在糧食上,單單在軍械上,就算是大明最精銳的怨軍,也能鬥上一鬥。


    區區象兵,就算難纏,但也未必就不能對付。”


    在這一點兒上,李二還是很有自信的。


    雖然大明的軍械天下聞名,但大唐這些年在軍械的發展上,也是投入極多的。


    “可如果暹羅舉國之兵去圍堵鄂國公等人?”長孫無忌有些擔憂地說道,“就目前來看,在那泰府,暹羅還沒有投入重兵。


    那麽暹羅的重兵會在哪裏?”


    其實都不用他繼續說,大家幾乎都有了自己的猜測。


    不在那泰府還能在哪裏,這個時候定然在圍剿鄂國公。


    “圍剿鄂國公他們的目的是什麽?”有人問道,“如果說隻是為了屠滅鄂國公他們,需要這麽多兵力麽?”


    “為什麽一定要屠滅?”李二聞言搖了搖頭,道,“活著的鄂國公等人才有價值,不是麽?


    若是能生擒了鄂國公等人,對於暹羅才是最有意義的。”


    李二其實能明白暹羅的做法,換做是他,他也會如此做。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能延續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打不贏的時候,該低頭就低頭,這並沒什麽好恥辱的。


    就如當初,李二剛剛登基,突厥南下,李二不也在渭水之前跟突厥可汗締結了盟約。


    “那這麽說的話,如今鄂國公等人的處境倒也不會太差?”馬周聞言立馬說道,“這反而給鄂國公等人爭取了時間?”


    “的確,如果暹羅真要屠滅鄂國公等人,那大唐必定會屠滅了整個暹羅,這應該不是暹羅想看到的。”長孫無忌聞言,點了點頭,道,“可即便如此,鄂國公等人沒有糧草的補給,也撐不了多久。


    以往他們還可就食於敵,可如今的情況,暹羅卻不會給他們就食於敵的機會。”


    不管是暹羅還是大唐,其實如今都在搶時間。


    要不然蘭甘旭不可能下達如此殘暴的命令。


    蘇定方也不會爭分奪秒的想著南下。


    時間,對於任何人都是公平的。


    “陛下,百騎司在暹羅可還有消息傳來?如今大戰一起,前線的消息也多被暹羅給封鎖了。”


    李二聞言,略微有些不滿意,百騎司,那是誰都能打聽的?


    不過這會兒他倒也沒有發脾氣,輕聲笑道:“百騎司之前便有消息傳迴來。”說著李二一揮手,一內侍便將一封密奏拿給了眾人。


    眾人隻是看了一眼,便露出了一臉的訝然。


    “暹羅內亂了?”這是眾人怎麽也沒想到的。


    李二聞言,笑道:“別說你們,就連朕也沒想到,不過這對我大唐而言,倒是一件好事兒。


    如今,暹羅分成了幾派,但不管是哪派對我大唐都是抱有敵意的。


    若是時間再充沛一些,倒是有可能拉攏一方,但現如今,一點兒可能性都沒。


    畢竟在這個階段的暹羅,對抗大唐是政治正確,這是我們無法解決的。”


    說著,李二也搖了搖頭,他其實也頗為無奈。


    如果給他更多的時間,他甚至有把握兵不血刃的拿下暹羅,可大明沒給他時間,李承乾沒給他時間。


    這才是他最無奈的地方。


    而就在這時,有內侍急匆匆地跑了進來,說道:“陛下,大明密諜司急報。”


    自從南下以來,李二便逐漸將百騎司的重心放在大明,可由於時間原因,百騎司還沒能在大明站穩腳跟。


    接過密諜司的急報,李二隻是略微看了一眼,整個人的神情便黯淡了下去。


    “倒是沒想到,大明南征如此之順,倒是顯得我大唐有些不作為了。”


    他倒也沒過多的情緒反應,對於他這樣的人來說,泰山崩於前而麵不改色,那是常態。


    “陛下,大明莫不是已經拿下了五部天竺?”一聽李二這麽說,眾人倒是都震驚了。


    說起來,當初還是大唐先行南下,大明隨後才有了南征之事。


    可如今,大唐剛剛進入暹羅的地界,結果大明那邊就有消息傳來了,這讓誰不震驚?


    “自己看吧。”李二將密諜司的密報交由內侍後,笑道,“在威懾力方麵,大唐卻是欠缺了不少。


    當然,這也是大明自立國之初,便處於戰火之中的原因。


    對鄰國的威懾力,便是無數場大戰造就的。


    在這一點兒上,我大唐確實不如人家。”


    當長孫無忌等人看過密諜司的密報後,一個個也是一臉的心驚,哪怕是大明還沒有拿下五部天竺,但就如今的進度而言,那也是讓人心驚的。


    “這麽來看的話,大明要不了多久就能拿下五部天竺了?”有人一臉不敢置信地說道,“而且這西天竺是怎麽迴事兒?不帶任何抵抗就歸順了大明?”


    他們這會兒才算明白了之前李二的話語。


    的確,在周邊鄰國之中,大明比大唐更有威懾力。


    大唐陳兵邊境這麽久,什麽時候有人不戰而降過?


    也就隻有大明,這些年的確有不少國家心甘情願的歸附。


    “說起來,倒是大明這些年太過於殘暴了。”長孫無忌聞言笑道,“能在周邊鄰國之中有如此威懾力,那是無數的殺戮帶來的。


    這種威懾力,其實並不持久。


    相對的,微臣還是覺得我大唐如今這般甚好。”


    他這話的意思其實很簡單。


    大明看似強勢,但那是因為無數殺戮帶來的結果,這在他們看來,並不是什麽榮耀。


    “的確。”有人立馬說道,“大明的這一切都是靠殘暴的屠戮帶來的,其實算不得什麽,若是我大唐也像他們這般殘暴,自然也有如此威懾力。


    可我大唐乃禮儀之邦,豈能如此?”


    很明顯,他們是不認可大明這種做法的,哪怕他們震驚於大明南征的效率,但依然不認可大明的做法。


    “話也不能這麽說。”一直沒吭聲的魏征見狀也便站了出來,“大明從立國之初,便在不斷的戰鬥之中成長起來。


    有些時候的確多了些殺戮,但那也是無可奈何之舉。”


    自從魏征隨軍出征以來,他就跟個透明人一樣,很多時候,他都沒有開過口。


    當然,這也是因為他如今是帶罪之身的原因。


    隻不過此番涉及到了大明,魏征也便站出來說了一句。


    別看他如今無官一身輕,但朝堂上,倒是沒幾個人願意招惹他。


    這會兒,待他說完,眾人都沉默了。


    李二卻是笑道:“大明在何種境地立國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明的確做到了我大唐諸多難以理解的奇跡。


    而為什麽,我大唐卻在這些方麵,毫無建樹?


    這才是最重要的。


    學習別人好的地方,這難道不應該麽?


    在這個基礎上,做出改變,難道不對麽?


    大唐啊,不該是這樣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