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不單單是他,滿長安的人都極為好奇。


    當然,沒有人會覺得是因為魏叔玉迴了長安的緣故。


    真要是魏叔玉說了什麽的話,就以魏征那性格,怕是第一個便將炮火對準了李承乾,而不是李恪。


    是以,大家都好奇魏征為什麽態度突然就清晰了起來,畢竟這家夥沉寂的時間著實久了一些。


    不過這會兒長孫無忌倒是無心去分析魏征為什麽會在這個節骨眼兒上跳出來,而是在揣摩著李二之前的那句話。


    馭下,抉擇,不可偏聽?


    這話不單單說的是李恪吧?


    自從當日接見了大明使團以後,長孫無忌總是覺得李二近段時間會有大動作,這種感覺極度強烈。


    這會兒,他甚至在想,李二這是不是在暗示什麽?


    “對了,最近和大明使團接洽的如何?”李二問道。


    自從當日接見過大明使團後,他便沒再過問過此事,這會兒也是順口提了一嘴。


    長孫無忌聞言,當即收迴了心神,笑道:“一切還算順利吧,不過大明那邊咬死了不與士族合作,雙方就這個問題還在博弈。”


    李二笑了。


    這就是他不待見士族的原因,什麽利都想沾,太過於強勢。


    “工部呢?和大明的合作正式開展了沒有?”李二繼續問道。


    長孫無忌搖了搖頭,輕聲道:“目前還沒有。”


    一聽到這話,李二臉上的笑意都收斂了起來,不用長孫無忌解釋,他也猜到了是什麽情況。


    不過很快他就平複了內心的情緒,既然當初將這檔子事兒交給了他們,他也不願意多操心,讓他們去折騰好了。


    有些時候,適當的放權,也是一種學問。


    “不說這些了。”李二搖了搖頭,臉上再次掛起了莫名的笑意,說道,“輔機,那日房家那小子說的話,你可還記得?”


    長孫無忌聞言還真就愣了一下。


    那日?


    那日在太極殿上,房家那小子可是沒少說些屁話啊,不過既然值得李二惦記的,長孫無忌估摸著隻有那一句了,當下便說道:“陛下說的可是那句昔日大唐去哪兒了?”


    李二點了點頭,說道:“這幾天,朕也時有自省,昔年,我大唐立國之初,何等艱難?


    但彼時之吾等,又是何等桀驁之輩?可為什麽不過區區十數年,吾等就變成了這般模樣?莫不是吾等果真老矣?


    當時你家那小子,在大殿上詰問,泱泱大唐、滿朝文武,尚能飯否?


    一開始朕也覺得這小子狂悖,可結合了後麵房家小子說的話後,朕也想問問,我煌煌大唐、天朝上邦、滿朝文武,尚能飯否?”


    聽到這話,長孫無忌閉嘴了。


    他知道,自己的猜測是對的,他們這位陛下怕是也坐不住了,一時間,他腦海中閃過了無數個念頭。


    他很清楚,這個時候要是跟不上李二的步伐,縱使是他,也可能被拋棄。


    當然,他也沒有妄自開口,這不可取,要是說錯了,得不償失。


    李二倒是沒管他,自顧自地說道:“這些年,盡聽大明如何如何了?好似我大唐這些年沒有任何成績一般,如今我大唐,北方綏靖,國內也是風調雨順,是時候未雨綢繆了。”


    聽到這裏,長孫無忌終於可以確定,自家陛下這是對南方的真臘、暹羅動心思了。


    當下也就不再遲疑,躬身說道:“確實如此,房家那小子雖然狂悖了一些,但有句話其實也沒說錯,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兒。


    要是能在我們這代人,為大唐開萬世之基業,老臣雖然年老體弱,但也願意為我大唐赴湯蹈火。”


    他這態度就很明確了,陛下,打吧,我支持!


    說起來,長孫無忌暫且還不算弄臣,更算不得權臣,這會兒的長孫無忌更像一個獨屬於李二的忠臣。


    當然,這也是他的為官智慧。


    雖然無數的史書都在告訴我們,宰輔和百官的作用就是平衡皇權,防止皇權獨大,但在貞觀時期,想和李二掰手腕,哪兒有那麽容易?


    再加上,如今的長孫無忌也不需要組織百官和李二抗衡,無他,外麵還有個時時刻刻在和李二抗衡的明王,倒是讓他們身上的擔子輕了不少。


    說實話,有些時候,長孫無忌這些人也很慶幸,有一個李承乾在外,倒是讓朝堂上很多的事情都變得簡單了起來。


    李二聞言,笑了笑,說道:“還是輔機深知朕心啊!”


    他很滿意,今天將長孫無忌叫來,就是試探一下文官的態度。


    武將倒是不用如此,最近幾年,大明屢戰屢勝,大唐的武將早就渴望一場大戰來證明一下自己了。


    聞戰而喜,說的就是如今的大唐武將。


    ……


    另一邊,皇城之中。


    工部尚書段綸和將作監大將閻立德將權萬紀等人堵在了他們的公廨之中,極度不滿地說道:“你們到底有完沒完,老夫不管伱們和大明那邊如何磋商,工部和將作監明日一定要和大明工部及將作監展開交流。”


    段綸那是氣不打一處來,為了和大明工部及將作監進行交流合作,他們兩個部門已經準備好幾天了,結果兩國洽談居然一點兒進展都沒有。


    關鍵是,他們身上壓力大啊!


    鄭旭聞言,倒是笑道:“段尚書何必急切,正所謂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大明既然派出了使團,一時半會兒又不會走,稍安勿躁就是。”


    雖然最近和大明使團的洽談效果不佳,但他們也不著急,反正自己沒吃到紅利,急個什麽勁兒?


    “稍安勿躁?”一旁,火爆脾氣的閻立德直接就懟道,“你告訴老夫怎麽稍安勿躁?沒有個具體時間,我將作監的事情要不要做了?可一旦運轉起來,又豈是說停就能停的?


    你倒是說得簡單,上嘴皮一碰下嘴皮,一句稍安勿躁就將我等打發了?


    陛下詰問起來,你鄭大夫為什麽不幫我將作監主持一下公道?”


    雖然沒有他說得那麽誇張,但差也差不到哪裏去。


    自從那日朝會以後,他們將作監便已經做好了和大明使團的交流合作,可等了這麽幾天,居然連個時間準信兒都沒,這就讓閻立德火了。


    鄭旭倒是無所謂,反正火又沒燒到他屁股底下,正所謂打在別人身上的板子,一點兒不疼,當下也是不悅地說道:“大將作這是何意?兩國磋商豈能兒戲,那是維係我大唐利益及臉麵的事宜,難不成就為了和大明的合作,連我大唐的利益都不顧了?


    若是如此,吾等還有何臉麵在這朝堂為官?


    真當是吾等不願意盡快磋商?不還是因為大明要求太過於苛刻,損壞了我大唐利益,吾等這才與其據理力爭!”


    單以耍嘴皮子的話,十個閻立德也不是鄭旭的對手,雙方實力完全不在一個級別上,不過別忘了,一旁還有個段綸,聞其言,也是冷哼一聲:“鄭大夫好大的官威,真當老夫不知道這其中門道不成?


    還是說,真要老夫戳破了這層窗戶紙,大家才能好好商量了?”


    他也不是什麽善輩,而且,對於大明,他還是極有好感的,縱使這幾年大明將他們工部逼到了死胡同,但那是技不如人,他還真沒埋怨過。


    但是對於士族這些隻會拖後腿的家夥,那他就不客氣了。


    “段尚書何必動怒。”見鄭旭有些啞口無言,崔侍郎也是立馬站了出來,打著圓場說道,“我們和大明的磋商已經談得差不多了,估計很快就有個結果了,都是為朝廷做事,為陛下盡忠,還請段尚書、大將作海涵一二。”


    段綸聞言,冷哼了一聲,也就不再多言,當即就和閻立德走了。


    而在鴻臚寺,長孫衝這會兒正和蕭銳、高履行等人喝著小酒,好不自在。


    “你如今也算是一飛衝天了,不過二十出頭,便已是一部尚書,縱使是吾等也甚是羨慕。”高履行一杯酒下肚,當即爽朗笑道,當然,心裏也是五味雜陳。


    說起來,他還是長孫衝的叔輩(前麵有些地方搞錯了,高履行和長孫無忌一輩的。)可如今看這成就,天壤之別。


    長孫衝都是一部尚書了,他呢?不過區區祠部郎中,祠部郎中聽起來高大上的,但說到底不就是尚書省一漕官麽?兩相對比,多多少少有些唏噓。


    一旁,蕭銳也是感歎道:“你以為就你這般?如今這大唐流傳著什麽話?嫡長子值錢,但就長安勳貴家的嫡長子最不值錢。


    你瞅瞅我們的那些兄弟,如今在外麵誰不比我們位高權重?


    就我家那蕭鉞,人家已經是封疆大吏了?再看看我……算了吧。”


    還別說,有他這種想法的,長安可就多了去了。


    沒辦法,當年大家不舍得將嫡長子送出去,結果誰曾想,這反倒成全了那些家夥。


    長孫衝聞言,也是笑道:“兩位在我麵前就不必裝模作樣了吧?就算是訴苦,你們怕是也找錯了對象吧?”


    別看這兩家夥說得唏噓,但都是大家族出來的,眼皮子還沒那麽淺。


    就拿蕭銳來說,蕭鉞當初執政德陽的時候,他蕭家在背後可是沒少幫其出謀劃策,哪怕時至今日,蕭家依然在大力扶持蕭鉞,而且,主持這一切的正是這位在這裏抱怨的蕭銳。


    “這話說得,我們這是訴苦麽?那是真的苦啊。”蕭銳也是個不要臉的,說起這些來,那也是臉不紅心不跳。


    長孫衝也懶得跟他爭論,沒辦法,他還是要臉皮的。


    “不是,今日你們就打算聊這些?”長孫衝笑了笑。


    高履行見狀,也不尷尬,和蕭銳對視了一眼,這便說道:“隨口聊聊而已,真要說起來,此番我們倒是想問問大明今後有什麽打算?”


    他們來尋長孫衝自然不是為了抱怨,這玩意兒有啥好抱怨的?


    不過他們這麽問,長孫衝倒是笑道:“諸位還是太抬舉我了,別看我現在掛著戶部尚書的名頭,但真要說起來,在我大明真沒什麽話語權,至於說大明今後有什麽打算,嗬嗬,人微言輕啊……”


    這話豈是能亂說的,問點兒別的,他可能還願意糊弄幾句,但提到這個,抱歉,親爹也不行。


    這是原則問題。


    高履行倒也不失望,對於這個答案,他早就有過準備,當下又問道:“那對於士族,大明是個什麽態度?”


    說到這個,長孫衝笑了笑,道:“我大明對於誰的態度都一樣,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斬草除根!”


    雖然他沒明說,但高履行幾人當即就聽懂了。


    正當高履行又準備開口的時候,房遺愛等人推門就走了進來。


    “好家夥,你這裏怪熱鬧的啊?”看到長孫衝幾人正在小酌,房遺愛看向李景仁、程處亮等人搖了搖頭,說道,“走走走走,人家這是嫡長子會晤,咱們這些人不配。”


    “房老二,這麽多年了,你這張破嘴是一點兒不帶變的啊?”蕭銳有些無語地說道。


    房遺愛也不介意,笑道:“瞧你這話說得,我這輩子就靠這張嘴了。”說話間,他一屁股就坐了下去,還不滿地嘀咕道,“不是,兄弟幾個來了,不得重新上點兒菜?可別說兄弟小氣,兄弟我可是提著我大明最好的酒來的。”


    說著,就變魔術一般的將一壇子酒拿了出來,賤兮兮地說道,“這酒,我們這位長孫尚書都沒,瞅見沒,長公主特供!”


    長孫衝一看到酒壇上那長公主特供幾個字,也是搖了搖頭,道:“你就作死吧,長樂的幾壇子酒,都快被你偷完了,等她發現了,有你好日子過的。”


    整個大明,敢偷長樂酒的,估計也就房遺愛了,不過這家夥倒是不懼,笑道:“怕什麽,迴去後大不了給她打幾天工就是了。


    她那個青天衙門抓壯丁的時候,我可是一次沒躲過去。”


    一聽到是長樂的酒,蕭銳也來了精神,當即笑道:“這酒得嚐嚐,早就聽說了,大明最好的酒便是長公主特供,一直沒機會嚐一口,今天倒是要感謝我們房老二成人之美了。”


    說著,他就吩咐人換了一桌酒菜。


    一群人倒也是其樂融融,都是長安的頂級勳貴,雖然這麽多年沒見了,但彼此之間還真沒隔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房遺愛便大咧咧地說道:“聽說最近崔家跳得蠻歡脫的?”


    “我勸你最近老實點兒!”蕭銳聞言搖了搖頭,道,“這可不是當初陰家。”


    當年陰家的事兒,大家心裏都門兒清,隻是陰家有取死之道,也就沒人在這個問題上做文章罷了。


    房遺愛卻是笑了:“你這話說得,什麽當初陰家?關我們什麽事兒,不過崔家那些人最近這般折騰,你們就不管管?”


    “管?我們拿什麽管?人家千年的士族,底蘊比我蕭家的命都長。”蕭銳也是無奈地說道,說到這裏,卻又是話鋒一轉,“不過你們真要拾掇一下他們的話,還別說,我還真知道一個路子?”


    “嗯,什麽路子?”說到這個,房遺愛等人都來了興趣。


    “杜楚客知道不?就是杜荷的叔父。”蕭銳輕聲笑道,“越王府的長史。”


    聽到這個名字,眾人都愣了一下。


    杜楚客他們當然知道啊,杜如晦的胞弟。


    不過越王府和他們大明又沒什麽勾當,總不能讓他們去對付這位吧?


    見眾人不解,蕭銳笑道:“這位最近可是鬱鬱寡歡的,聽聞他支持越王謀奪儲君之位,但越王卻是不以為意,好似還將他們訓斥了一番。”


    這事兒說起來就比較有意思了,曆史上的杜楚客也的確是因為支持李泰奪嫡,最終被罷官的。


    別看他和杜荷同出一門,但在當時的環境下,他們兩支杜家扶持的可不是一個人。


    當然,也隻能說他們倒黴,扶持的兩個人最終都失敗了,誰也沒想到,讓最小的李治摘了桃子。


    “你是想讓我們去拉攏杜楚客?”程處亮有些疑惑地問道。


    蕭銳沒有迴答,隻是笑了笑,道:“聽聞他最近和鄭旭等人走得極近。”


    言外之意就是你們再不拉攏,那人家可就把人薅走了。


    程處亮等人一時沒有言語,都陷入了沉默。


    的確,有杜荷這個關係,拉攏杜楚客不是不行。


    可問題是,以前他們也有杜荷這個關係,杜楚客還是選擇了越王府,這就很耐人尋味了。


    當然,這件事兒,他們都記在了心裏。


    等酒飽飯足之後,蕭銳等人離去,長孫衝卻是將使團中的人都召集了起來。


    “這幾日,大唐對我們近乎是步步緊逼,兩國的磋商到現在也幾乎是沒有任何進展,再這麽下去不行啊,別忘了,吾等此行的目的。”長孫衝見眾人都到齊了,也就直言說道。


    普勒勃勃有些尷尬地說道:“那個,諸位也知道,我就是個湊數的,說實話,我應該是在武將行列裏的,誰知道怎麽就混到文官一係了?


    不管怎麽說,有什麽需要我出力的,招唿一聲就是。”


    他確實有些尷尬,明明一武將,突然就混到了文官一係,你讓他找誰說理去?


    “真要說起來,大唐拖著兩國會談對我們來說,其實也不是什麽壞事,無非就是耽誤我們時間罷了。”一旁,王德全說道,“此番我們既然是展現大明實力,那既然大唐官方不願意,我們何不走走民間的路子?”


    “可崔家等人不是將長安商賈都籠絡在了一起,禁止和我大明商鋪合作麽?”程處亮有些疑惑地說道。


    王德全聞言,笑了笑:“哪兒有那麽簡單,他們籠絡的也不過是長安城裏有頭有臉的那批人,但長安隻有這麽點兒商賈麽?


    不說西市那些胡商,就那些小商賈也不在少數吧?這些人他們是看不上的,自然也不會去籠絡他們,我們何不在這上麵做做文章?


    強強聯合,做出點兒什麽算不得多大的本事,但我們要是能讓一個落魄的商賈扶搖直上,才真正讓人刮目相看。


    別忘了,這事兒,當年殿下可是做過的。”


    長安商賈何其多?


    士族能籠絡的終究隻是少數,當然,這也是他們看不起那些小門小戶的原因。


    不過他們忘了,當年就是在小門小戶身上吃的虧。


    眾人一聽這話,當即就明白了。


    “王侍郎可有推薦?”長孫衝當即問道。


    “這些年下官倒是留意過幾家。”王德全笑道,“如城南釀酒的許家、做綢緞的吳家、還有城東做雜貨的馮家、以及城外燒窯的周家。


    這些都是在長安城上不得台麵的小門小戶,老夫也派人調查過他們的底細,至少往上數十代人都沒問題,跟各士家也是八竿子打不到一塊兒去。


    如果我們能將他們扶持起來,決計會讓不少人大跌眼鏡。”


    聽他這麽說,眾人倒是點了點頭,還別說,的確是這個理。


    “隻是怎麽做呢?”有人疑惑地問道。


    房遺愛聞言,卻是眼前一亮,笑嘻嘻地說道:“說別的我還真不知道,但如果說是做雜貨的馮家,我還真有一個想法?”


    “嗯,什麽想法?”長孫衝問道。


    “嘿嘿,以前我在殿下書房裏見過一張圖紙,是殿下籌備的一個大型雜貨鋪,當時看到那圖紙的時候,我就震驚了,不敢相信天下竟還有如此商鋪。”


    “說正題……”眾人忍不住催促了一聲。


    房遺愛有些尷尬地咳嗽了一聲,繼續說道:“那雜貨鋪裏,包羅萬物,殿下說,隻要你能想到的東西,雜貨鋪裏都有!


    我當時就問殿下,這什麽雜貨鋪啥時候能修出來?


    殿下當時就說,大明還不具備這個條件,他說這玩意兒至少也得幾十萬人口的大城才能支撐下來,不過一旦開業,這雜貨鋪就是個日進鬥金的超級大殺器!


    你們看,這不剛好修在長安城麽?”


    眾人聽他這麽說,都微微有些愣神。


    光聽,加之房遺愛描述得也就一般,著實聽不出什麽東西來,但既然他們那位殿下都這麽說,那就說明這個玩意兒很有搞頭!


    要知道,他們那位殿下的眼光,那是何其高?


    “你又把主意打到殿下身上了?”李景仁沒好氣地說道。


    “你這叫什麽話?殿下當時就問我要不要圖紙,說是以後保我一個富家翁不在話下,你以為殿下像你那麽小家子氣?”房遺愛沒好氣地說道。


    長孫衝沒搭理他們之間的爭吵,說道:“別說那麽多,圖紙在你這沒?”


    房遺愛聞言,聳了聳肩,一攤手,道:“我要那玩意兒作甚?當個富家翁可不是我的追求!”


    “那你說個屁!”李景仁又補了一刀。


    眼見這兩個沒正形的又要開始了,長孫衝說道:“程老二,你派人快馬迴日月山找殿下拿圖紙,李老二和房老二在東城找鋪麵,王侍郎約一下那馮家人,說起來,我大明之名,是有些日子沒在長安閃光了。”


    既然是李承乾的方案,長孫衝不懷疑,也沒什麽可懷疑的。


    既然來都來了,不做點兒成績出來,那豈不是白來了?


    “那我們工部和將作監來的那些人咋辦?”普勒勃勃問道。


    說到這個,長孫衝突然笑道:“既然大唐想把我們晾著,那就讓他們繼續,這樣,王侍郎,長明商號還能調集多少錢糧?”


    “現調的話,四十來萬貫,如果給點兒時間籌措一二,再調集四十來萬貫也不是問題。”王德全笑道。


    長孫衝等人聞言也是愣了一下,他們也沒想到長明商號在長安居然家底都這麽豐厚?不過聞言,長孫衝看向普勒勃勃也是笑道:“你的任務可就艱巨了。”


    “隻管安排就是。”普勒勃勃聞言,也是有些緊張,都說艱巨了,肯定不輕鬆啊!


    長孫衝卻是笑道:“花錢,隻管花,從明天開始,在長安以及長安城外,大肆花錢,收購工坊啊,買原材料啊,就一個字,花!價格隻要不太離譜,價都不用講!記住,咱有錢,不在乎那點兒。”


    “我草,這活是挺艱巨的!”房遺愛聞言,眼睛都亮了,急忙說道,“要不我去給普勒勃勃幫忙吧?我怕他不會花啊!”


    這活多舒服啊,出去得多能裝逼,他是真的心動了。


    普勒勃勃沒好氣地說道:“別的我不會,花錢我還不會?你看不起誰啊你?”


    長孫衝也是無語,急忙說道:“你那邊的事兒也重要,畢竟東城住的都是些什麽人,你又不是不知道,有些鋪麵,不搬出你們家裏的那幾位,別人會賣?


    當然,買鋪麵的時候,你也可以豪氣一些,價格隻要合適,隻管大手一揮就是。


    其實走到現在,我大明最不缺的就是錢了。”


    這話雖然裝逼,但無疑也是事實。


    如今的大明,雖然還是銅本位,但紙鈔在大明已經是大行其道了。


    隻要自身經濟不崩塌,大明還真不怎麽缺錢。


    不過這也是以大明自身的商業環境做支撐的。


    小小七千字,不成敬意!哼,還瞧不起我的更新,你們是不是忘了,本太子當年可是日萬達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