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這些,長孫無忌有些苦澀也有些無奈。
個人能力太強,也未必都是好事。
良久,長孫無忌才笑道:“馬尚書多慮了,我大唐乃天朝上邦,如那一望無際的大海,當海納百川,也隻有如此才配得上天朝上邦的名頭。
而且,如今我大唐朝堂,異族何其多?”
“這不一樣的……”馬周還是一臉的擔憂。
不一樣的,真不一樣!
雖然如今大唐朝堂上也有不少異族,但他們能跟大明那些人比麽?
比不了的!
長孫無忌擺了擺手,笑道:“沒什麽不一樣的,你啊,還是太年輕了。
你這樣想,比之陛下,殿下又如何?”
“那自然沒得比。”不管怎麽說,他自然要站李二的。
長孫無忌笑了:“就是啊,哪怕是陛下這般天縱奇才,當初即位之後也不得不對眾多勢力妥協。
治國啊,可不是說說那麽簡單。”
他這話倒是不假。
李二上位之初,的確妥協了很多。
治國嘛,還真沒說得那麽簡單。
哪怕李承乾今後迴長安登臨大寶,縱使他帶著自己的班底,其實也不可能做太多。
見馬周在思量,長孫無忌又繼續道:“真要是唐明合一了,屆時殿下考慮的第一點便是平衡,不可能放任大明係坐大的。
而我們,就成了唯一能製衡大明係的存在,所以啊,馬尚書,你多慮了。”
作為沉浸官場多年的老狐狸,長孫無忌其實看得很透徹。
不單單是他,其實不少人都看到了這一點,隻是沒說罷了。
而就在這時,侯君集走了進來。
“喲,兩位都在啊。”他和長孫無忌也是極為熟絡,畢竟是當初一道慫恿李二的人,至於馬周,雖然算不上熟絡,但他豈能表露出來?
看到侯君集,馬周急忙起身道:“陳國公這是有要事找仆射商議?”
長孫無忌則是屁股都沒抬一下,輕聲笑道:“今天什麽風把伱吹來了?”
從他們兩人的反應就能看得出來,馬周還沒適應現在的身份。
當然,這也是寒門出身的他,缺少底氣的原因。
侯君集倒是不介意,一屁股坐下去,又招唿馬周坐下,這才說道:“哎,牛進達那邊出事了,聽說了麽?”
他們各家都在大明安插了不少人,倒不是為了做什麽,就是為了收集消息罷了。
畢竟那裏有大唐的太子,他們這些人重視一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別說他們,整個大唐隻要上得台麵的家族,幾乎都有安排。
當然,馬周不知道。
他起家才幾年?
還沒實力在大明布局什麽,說句不該說的,就連大唐他都還沒玩明白呢。這會兒聽侯君集這麽一說,也是一愣。
牛進達他自然聽說過,但牛進達能出什麽事兒?
當即,馬周便好奇地問道:“陳國公,不知道出了什麽事?”
侯君集倒是沒隱瞞,簡單的將事情介紹了一下。
言語中,他倒是一臉的平淡,當然,內心卻是沒那麽平靜。
畢竟牛進達終究是軍方一係,他的這個選擇已經夠得上背叛了,這對大唐軍方一係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
當然,這種事兒他本應去找李靖商議的。
畢竟李靖才是大唐軍方第一人,可問題是,他和李靖早已反目。
這個時候,他怎麽可能去找李靖?
而馬周聞言,卻是皺了皺眉頭。
“兩位國公,牛進達這等亂臣賊子簡直……”
“亂臣賊子?”一聽馬周這話,侯君集直接打斷了他,笑道,“馬尚書莫不是忘了,牛進達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被罷官奪爵了,他算哪門子的亂臣賊子?”
牛進達的情況大家都清楚,這會兒馬周說牛進達是亂臣賊子,侯君集自然不會答應。
先不說他和牛進達的私交如何,就牛進達軍方一喜的身份,他就不可能當做沒聽到。
馬周卻是不服氣,本想爭論兩句,可就在他準備開口之際,長孫無忌卻是擺了擺手,道:“行了,都是小事兒,有什麽好爭論的?”
是的,在長孫無忌嘴裏,什麽事兒都是小事兒。
他這一開口,瞬間就將兩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別看侯君集說得輕鬆,但在牛進達一事兒上,他還是有些擔憂的,當即就問道:“怎麽說?
老牛這事兒,可大可小的啊。
尤其是如今,朝局詭異異常,真要有人拿此做文章,搞不好真會掀起不小的波瀾來。”
“大家都知道了,你以為陛下會不知道?”長孫無忌卻是笑了。
都傳得沸沸揚揚了,李二難道會不知道?
可這件事兒往大了說,馬周還真沒說錯,一旦收到消息,李二就應該有所動作才是,但如今的結果很明顯嘛,李二沒有往大了去想。
“你的意思是陛下默認了?”侯君集多雞賊的人啊,雖然長孫無忌沒有明說,但他瞬間就懂了。
其實,他隻要多花點兒時間琢磨,都不用長孫無忌提醒,也能想明白,隻是事情來得太突然,加之事關軍方體係,他當局者迷罷了。
一旁,馬周卻是有些迷糊,他雖然有些才能,但對於官場上的門門道道,就沒那麽清楚了。
這些可不是書本上可以學到的東西,那都是經驗!
說起來,以他的能力和經驗,李二讓其任職戶部尚書都屬於拔苗助長了。
隻不過如今李二需要才有他這個機會罷了。
當然,馬周的平步青雲在整個大唐還是掀起了軒然巨波的。
長孫無忌見狀,笑道:“這是必然的,陛下想得可比我們更長遠。”
“可陛下就不怕縱容了那些軍中將士?”馬周還是有些不解。
叛變啊!
這要是都不管,那叛變的成本可就太低了。
不管哪個年代都不缺野心家,而一直壓製他們野心的,便是叛變的成本太高了,一旦失敗滅族都隻是起步罷了!
長孫無忌卻是笑了,但還是解釋道:“正如陳國公所言,牛進達早在多年前就被罷官奪爵了,本就是不再是軍方一係,陛下為何要擔心?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牛進達這次要是再不能融入大明核心,就再也沒機會了。
別忘了,如今的大明朝堂,異族居多!”
“你是說,陛下已經在為之後考慮了?”侯君集瞬間恍然大悟!
這下子,他是真的懂了。
馬周還是一臉的疑惑,他還沒聽明白。
不過到了這一步,長孫無忌也不再解釋。
……
皇宮之中,李二看著堪輿圖,微微愣神。
不過看到高句麗的版圖終於消失在了堪輿圖之上,整個人又笑了。
前隋未竟之事終於在朕的手上,一勞永逸了!
不過看到博陵、清河、範陽這些地方的時候,李二又皺起了眉頭。
皇權不下鄉,在這些地方卻是顯得尤為明顯!
深唿了一口氣,李二說道:“傳齊國公、陳國公……兩儀殿議事。”
很快,收到消息的長孫無忌齊聚兩儀殿。
而他們來的時候,李二還一直負手看著眼前的堪輿圖,時而輕笑一聲,時而輕歎一聲。
這讓眾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直到人到齊後,李二才轉過身,一臉平靜地問道:“諸位覺得,誰能繼承我大唐萬裏河山?”
一句話,雖然語氣平靜,但卻石破天驚!
眾人聞言,瞬間都呆滯住了。
一時間,眾人迅速在心裏盤算著。
陛下這是打算廢太子了?
而這時候,魏征卻是第一個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如今太子殿下成績斐然,短短數年時間就為我大唐開疆拓土數千裏之遙,自然還是殿下最為適合繼承我大唐這萬裏河山。”
聽到魏征這話,長孫無忌心中卻是笑了。
還別說,魏大噴子的確很煩,但有些時候還真少不得他。
而他說完,立馬也有人附和道。
在場的,都是大唐權力中樞的大佬,他們還是希望大唐更強大的。
沒開口的人也有,比如侯君集、比如長孫無忌,又比如馬周,隻是相對於魏征、段綸這些人,他們就顯得勢單力薄了一些。
當然,他們沒開口不是說為了反駁,其實站在長孫無忌和侯君集的立場上,這一切他們巴不得,隻是不好開口罷了。
至於馬周,他是真的在思量。
李二見狀卻是笑了笑,道:“是啊,高明這幾年的成績是不可否認的,朕也知道,如今大唐無數人都在等著唐明合一的那一天。
這是大勢,誰也無法阻擋,包括朕。
民心所向,這是好事兒。
也隻有如此,才能締造不敗大唐。”
他其實看得很清晰,隨著大明的強大,他已經無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對於李承乾未來繼承大唐,他其實也沒太大的意見,說到底,這天下還是李家的天下,他有什麽不滿足的?
有些時候之所以不爽利,那也不過是他的私心作祟罷了。
私心他有,但作為大唐帝位,他也不缺公心。
不過眾人聽他這麽一說,都愣住了。
陛下這是什麽意思?
就在眾人愣神之際,李二卻是又說道:“不過還不夠!高明畢竟遠離朝堂多年,對大唐的了解不足。
大唐如今雖然看上去天下太平,但內裏存在的問題卻也是不容忽視的。
尤其是高明和士族之間的矛盾,早已到了不可調停的地步,今天,即便你們與朕支持他,可真當到了那一天,士族會支持他麽?
要知道,當初,即便是朕初臨大寶,也不得不受這些人的轄製,這一點兒,想必諸位都沒忘吧。”
說著,李二又看了一眼堪輿圖,一臉的感慨。
而他這話一出,眾人都陷入了沉思。
的確,士族和李承乾之間的矛盾,自當年太極殿之初開始,這麽多年下來,的確發展到了不可調停的地步。
別看士族這些年在朝堂式微,但在地方上,嗬嗬,人家真不用鳥李二。
是的,哪怕是李二,人家也不鳥。
更遑論李承乾。
所以,李承乾真要繼承大唐的大寶,真正的攔路虎,恰好就是這群士族。
再加上,最近這些時日,士族和李恪走得極近,其目的其實也很明顯了。
不過這也正常,士族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這會兒,哪怕是魏征也沉默了。
看著眾人的反應,李二突然笑了。
他知道,時機到了。
當初,李承乾在涇陽城被崔家人攔住去路的時候,說過,風可進,雨可進,皇子不可進,一晃都多少年了。
該為這句話做點兒什麽了吧?
沉默了片刻,李二說道:“傳旨王仁祐,出任洮河郡丞。”
王仁祐,太原王氏的王仁祐!
五姓七望的王家旁係!
如今,他可能名聲不顯,但如果李承乾沒穿越的話,他的女兒將是未來母儀天下的王皇後,也是女帝的踏腳石。
“陛下,這會不會太激進了一些。”李孝恭說道,“這王仁祐雖不是王氏嫡係,但也是王氏旁支,哪怕王氏不搭理他,但他要是出任洮河郡丞,不管是太原王氏還是清河崔氏這些人,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這樣一來,怕是要給殿下製造不下的麻煩啊?”
是的,王仁祐自稱太原王氏旁係,但太原王氏其實一直沒搭理過他。
這些年來,自抬身價的人,不知凡幾,王仁祐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並不是說,每一個出生太原的王家人,都是太原王氏。
當然,絕大多數的太原王姓,都有可能是一個老祖宗,真要硬往上湊,倒是沒多大問題。
李孝恭之所以知道這個家夥,就是因為有人曾將這事兒當個笑話說給他聽。
但如果王仁祐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出任了洮河郡丞,太原王氏搞不好還真願意為其正名。
畢竟這個位置,對於士族而言,太重要了。
“麻煩麽?”李二卻是笑道,“如果高明連這個都解決不了,那將來繼承大唐後,他又該如何應對?”
他巴不得能弄出個天大的麻煩來。
而眾人聞言,卻是一震!
陛下這是要對士族動手了?
別看隻是讓王仁祐出任洮河郡丞,這裏麵可是有藏著不少的小心思。
哪怕是為什麽會定下王仁祐這個幾乎籍籍無名的家夥,都是有深意的。
而看李二的態度,今日也不是和他們商量,隻是通知一聲罷了。
不過,眾人心裏卻都升起了隱憂。
看不懂了啊……
首先,道歉!
因為之前住院,卻是萎靡了一陣,出院後複更也不順利,因為連貫不上劇情,加之住院期間其實啥事兒沒有,天天琢磨後續劇情,也給我琢磨得有些糾結了,所以停了許久,抱歉。
其次,通知。
從今天起,正式恢複更新。
畢竟寫書就是為了賺錢的,上個月沒了全勤,損失大了,加上住院,掏空了家底,咱得寫書掙迴來,這點兒大家放心。
(本章完)
個人能力太強,也未必都是好事。
良久,長孫無忌才笑道:“馬尚書多慮了,我大唐乃天朝上邦,如那一望無際的大海,當海納百川,也隻有如此才配得上天朝上邦的名頭。
而且,如今我大唐朝堂,異族何其多?”
“這不一樣的……”馬周還是一臉的擔憂。
不一樣的,真不一樣!
雖然如今大唐朝堂上也有不少異族,但他們能跟大明那些人比麽?
比不了的!
長孫無忌擺了擺手,笑道:“沒什麽不一樣的,你啊,還是太年輕了。
你這樣想,比之陛下,殿下又如何?”
“那自然沒得比。”不管怎麽說,他自然要站李二的。
長孫無忌笑了:“就是啊,哪怕是陛下這般天縱奇才,當初即位之後也不得不對眾多勢力妥協。
治國啊,可不是說說那麽簡單。”
他這話倒是不假。
李二上位之初,的確妥協了很多。
治國嘛,還真沒說得那麽簡單。
哪怕李承乾今後迴長安登臨大寶,縱使他帶著自己的班底,其實也不可能做太多。
見馬周在思量,長孫無忌又繼續道:“真要是唐明合一了,屆時殿下考慮的第一點便是平衡,不可能放任大明係坐大的。
而我們,就成了唯一能製衡大明係的存在,所以啊,馬尚書,你多慮了。”
作為沉浸官場多年的老狐狸,長孫無忌其實看得很透徹。
不單單是他,其實不少人都看到了這一點,隻是沒說罷了。
而就在這時,侯君集走了進來。
“喲,兩位都在啊。”他和長孫無忌也是極為熟絡,畢竟是當初一道慫恿李二的人,至於馬周,雖然算不上熟絡,但他豈能表露出來?
看到侯君集,馬周急忙起身道:“陳國公這是有要事找仆射商議?”
長孫無忌則是屁股都沒抬一下,輕聲笑道:“今天什麽風把伱吹來了?”
從他們兩人的反應就能看得出來,馬周還沒適應現在的身份。
當然,這也是寒門出身的他,缺少底氣的原因。
侯君集倒是不介意,一屁股坐下去,又招唿馬周坐下,這才說道:“哎,牛進達那邊出事了,聽說了麽?”
他們各家都在大明安插了不少人,倒不是為了做什麽,就是為了收集消息罷了。
畢竟那裏有大唐的太子,他們這些人重視一二,也是情理之中的事兒。
別說他們,整個大唐隻要上得台麵的家族,幾乎都有安排。
當然,馬周不知道。
他起家才幾年?
還沒實力在大明布局什麽,說句不該說的,就連大唐他都還沒玩明白呢。這會兒聽侯君集這麽一說,也是一愣。
牛進達他自然聽說過,但牛進達能出什麽事兒?
當即,馬周便好奇地問道:“陳國公,不知道出了什麽事?”
侯君集倒是沒隱瞞,簡單的將事情介紹了一下。
言語中,他倒是一臉的平淡,當然,內心卻是沒那麽平靜。
畢竟牛進達終究是軍方一係,他的這個選擇已經夠得上背叛了,這對大唐軍方一係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
當然,這種事兒他本應去找李靖商議的。
畢竟李靖才是大唐軍方第一人,可問題是,他和李靖早已反目。
這個時候,他怎麽可能去找李靖?
而馬周聞言,卻是皺了皺眉頭。
“兩位國公,牛進達這等亂臣賊子簡直……”
“亂臣賊子?”一聽馬周這話,侯君集直接打斷了他,笑道,“馬尚書莫不是忘了,牛進達早在多年前就已經被罷官奪爵了,他算哪門子的亂臣賊子?”
牛進達的情況大家都清楚,這會兒馬周說牛進達是亂臣賊子,侯君集自然不會答應。
先不說他和牛進達的私交如何,就牛進達軍方一喜的身份,他就不可能當做沒聽到。
馬周卻是不服氣,本想爭論兩句,可就在他準備開口之際,長孫無忌卻是擺了擺手,道:“行了,都是小事兒,有什麽好爭論的?”
是的,在長孫無忌嘴裏,什麽事兒都是小事兒。
他這一開口,瞬間就將兩人的目光都吸引了過去。
別看侯君集說得輕鬆,但在牛進達一事兒上,他還是有些擔憂的,當即就問道:“怎麽說?
老牛這事兒,可大可小的啊。
尤其是如今,朝局詭異異常,真要有人拿此做文章,搞不好真會掀起不小的波瀾來。”
“大家都知道了,你以為陛下會不知道?”長孫無忌卻是笑了。
都傳得沸沸揚揚了,李二難道會不知道?
可這件事兒往大了說,馬周還真沒說錯,一旦收到消息,李二就應該有所動作才是,但如今的結果很明顯嘛,李二沒有往大了去想。
“你的意思是陛下默認了?”侯君集多雞賊的人啊,雖然長孫無忌沒有明說,但他瞬間就懂了。
其實,他隻要多花點兒時間琢磨,都不用長孫無忌提醒,也能想明白,隻是事情來得太突然,加之事關軍方體係,他當局者迷罷了。
一旁,馬周卻是有些迷糊,他雖然有些才能,但對於官場上的門門道道,就沒那麽清楚了。
這些可不是書本上可以學到的東西,那都是經驗!
說起來,以他的能力和經驗,李二讓其任職戶部尚書都屬於拔苗助長了。
隻不過如今李二需要才有他這個機會罷了。
當然,馬周的平步青雲在整個大唐還是掀起了軒然巨波的。
長孫無忌見狀,笑道:“這是必然的,陛下想得可比我們更長遠。”
“可陛下就不怕縱容了那些軍中將士?”馬周還是有些不解。
叛變啊!
這要是都不管,那叛變的成本可就太低了。
不管哪個年代都不缺野心家,而一直壓製他們野心的,便是叛變的成本太高了,一旦失敗滅族都隻是起步罷了!
長孫無忌卻是笑了,但還是解釋道:“正如陳國公所言,牛進達早在多年前就被罷官奪爵了,本就是不再是軍方一係,陛下為何要擔心?
當然,這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牛進達這次要是再不能融入大明核心,就再也沒機會了。
別忘了,如今的大明朝堂,異族居多!”
“你是說,陛下已經在為之後考慮了?”侯君集瞬間恍然大悟!
這下子,他是真的懂了。
馬周還是一臉的疑惑,他還沒聽明白。
不過到了這一步,長孫無忌也不再解釋。
……
皇宮之中,李二看著堪輿圖,微微愣神。
不過看到高句麗的版圖終於消失在了堪輿圖之上,整個人又笑了。
前隋未竟之事終於在朕的手上,一勞永逸了!
不過看到博陵、清河、範陽這些地方的時候,李二又皺起了眉頭。
皇權不下鄉,在這些地方卻是顯得尤為明顯!
深唿了一口氣,李二說道:“傳齊國公、陳國公……兩儀殿議事。”
很快,收到消息的長孫無忌齊聚兩儀殿。
而他們來的時候,李二還一直負手看著眼前的堪輿圖,時而輕笑一聲,時而輕歎一聲。
這讓眾人都有些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一直到人到齊後,李二才轉過身,一臉平靜地問道:“諸位覺得,誰能繼承我大唐萬裏河山?”
一句話,雖然語氣平靜,但卻石破天驚!
眾人聞言,瞬間都呆滯住了。
一時間,眾人迅速在心裏盤算著。
陛下這是打算廢太子了?
而這時候,魏征卻是第一個站了出來,說道:“陛下,如今太子殿下成績斐然,短短數年時間就為我大唐開疆拓土數千裏之遙,自然還是殿下最為適合繼承我大唐這萬裏河山。”
聽到魏征這話,長孫無忌心中卻是笑了。
還別說,魏大噴子的確很煩,但有些時候還真少不得他。
而他說完,立馬也有人附和道。
在場的,都是大唐權力中樞的大佬,他們還是希望大唐更強大的。
沒開口的人也有,比如侯君集、比如長孫無忌,又比如馬周,隻是相對於魏征、段綸這些人,他們就顯得勢單力薄了一些。
當然,他們沒開口不是說為了反駁,其實站在長孫無忌和侯君集的立場上,這一切他們巴不得,隻是不好開口罷了。
至於馬周,他是真的在思量。
李二見狀卻是笑了笑,道:“是啊,高明這幾年的成績是不可否認的,朕也知道,如今大唐無數人都在等著唐明合一的那一天。
這是大勢,誰也無法阻擋,包括朕。
民心所向,這是好事兒。
也隻有如此,才能締造不敗大唐。”
他其實看得很清晰,隨著大明的強大,他已經無法阻止這一切的發生。
對於李承乾未來繼承大唐,他其實也沒太大的意見,說到底,這天下還是李家的天下,他有什麽不滿足的?
有些時候之所以不爽利,那也不過是他的私心作祟罷了。
私心他有,但作為大唐帝位,他也不缺公心。
不過眾人聽他這麽一說,都愣住了。
陛下這是什麽意思?
就在眾人愣神之際,李二卻是又說道:“不過還不夠!高明畢竟遠離朝堂多年,對大唐的了解不足。
大唐如今雖然看上去天下太平,但內裏存在的問題卻也是不容忽視的。
尤其是高明和士族之間的矛盾,早已到了不可調停的地步,今天,即便你們與朕支持他,可真當到了那一天,士族會支持他麽?
要知道,當初,即便是朕初臨大寶,也不得不受這些人的轄製,這一點兒,想必諸位都沒忘吧。”
說著,李二又看了一眼堪輿圖,一臉的感慨。
而他這話一出,眾人都陷入了沉思。
的確,士族和李承乾之間的矛盾,自當年太極殿之初開始,這麽多年下來,的確發展到了不可調停的地步。
別看士族這些年在朝堂式微,但在地方上,嗬嗬,人家真不用鳥李二。
是的,哪怕是李二,人家也不鳥。
更遑論李承乾。
所以,李承乾真要繼承大唐的大寶,真正的攔路虎,恰好就是這群士族。
再加上,最近這些時日,士族和李恪走得極近,其目的其實也很明顯了。
不過這也正常,士族一直以來都是如此。
這會兒,哪怕是魏征也沉默了。
看著眾人的反應,李二突然笑了。
他知道,時機到了。
當初,李承乾在涇陽城被崔家人攔住去路的時候,說過,風可進,雨可進,皇子不可進,一晃都多少年了。
該為這句話做點兒什麽了吧?
沉默了片刻,李二說道:“傳旨王仁祐,出任洮河郡丞。”
王仁祐,太原王氏的王仁祐!
五姓七望的王家旁係!
如今,他可能名聲不顯,但如果李承乾沒穿越的話,他的女兒將是未來母儀天下的王皇後,也是女帝的踏腳石。
“陛下,這會不會太激進了一些。”李孝恭說道,“這王仁祐雖不是王氏嫡係,但也是王氏旁支,哪怕王氏不搭理他,但他要是出任洮河郡丞,不管是太原王氏還是清河崔氏這些人,都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這樣一來,怕是要給殿下製造不下的麻煩啊?”
是的,王仁祐自稱太原王氏旁係,但太原王氏其實一直沒搭理過他。
這些年來,自抬身價的人,不知凡幾,王仁祐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並不是說,每一個出生太原的王家人,都是太原王氏。
當然,絕大多數的太原王姓,都有可能是一個老祖宗,真要硬往上湊,倒是沒多大問題。
李孝恭之所以知道這個家夥,就是因為有人曾將這事兒當個笑話說給他聽。
但如果王仁祐在這個節骨眼兒上出任了洮河郡丞,太原王氏搞不好還真願意為其正名。
畢竟這個位置,對於士族而言,太重要了。
“麻煩麽?”李二卻是笑道,“如果高明連這個都解決不了,那將來繼承大唐後,他又該如何應對?”
他巴不得能弄出個天大的麻煩來。
而眾人聞言,卻是一震!
陛下這是要對士族動手了?
別看隻是讓王仁祐出任洮河郡丞,這裏麵可是有藏著不少的小心思。
哪怕是為什麽會定下王仁祐這個幾乎籍籍無名的家夥,都是有深意的。
而看李二的態度,今日也不是和他們商量,隻是通知一聲罷了。
不過,眾人心裏卻都升起了隱憂。
看不懂了啊……
首先,道歉!
因為之前住院,卻是萎靡了一陣,出院後複更也不順利,因為連貫不上劇情,加之住院期間其實啥事兒沒有,天天琢磨後續劇情,也給我琢磨得有些糾結了,所以停了許久,抱歉。
其次,通知。
從今天起,正式恢複更新。
畢竟寫書就是為了賺錢的,上個月沒了全勤,損失大了,加上住院,掏空了家底,咱得寫書掙迴來,這點兒大家放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