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明反擊的開始,唐明兩國的朝堂上可就熱鬧了。


    當然,最緊張的還不是他們,而是大唐的那些商人。


    經此一事,他們深深的意識到時代變了。


    對於他們而言,一個哪怕看上去不起眼的政策都能在不經意間引起商場上的震動!


    這是他們以往沒想到,或者說沒這麽明確體會過的。


    所以,哪怕大明給出了解決方案,而這個方案他們縱使也算滿意,但說到底,他們還是略感不安。


    這導致的結果就是不少的商人開始選擇了觀望,這還不是最致命的,最致命的是還有一部分商人打算借此機會處理了貨物之後,退出大明的商業體係。


    換句話說,在不知不覺間,大明的商業還是受到了此番的影響。


    當然,對大明而言,問題還是存在的。


    因此,以普西偌、契苾何力、李勤儉等人為首的大明朝臣開始了針對大唐朝臣的瘋狂報複。


    而大唐那邊,房玄齡、溫彥博等人自然也不會坐以待斃,一時間,兩國朝臣之間的衝突愈演愈烈。


    甚至,在大趙王廷的地界上,兩國軍方也是發生了數次的小摩擦,雖然每次的摩擦都控製得極好,但誰也不知道下一次,這樣的小摩擦是否會成為大戰的導火索。


    對於這一切,李承乾看在眼裏,不言不語。


    他倒是樂見其成。


    而李二也沒就此吱聲,該支持的他支持,但該沉默的他也沉默。


    這一天,貞觀十二年元日。


    也是後世所謂的春節。


    長安和日月山都在恭賀新春。


    也不知道是巧合還是什麽,兩國都選在了今日開新年第一朝。


    長安這邊,自然要盛大一些。


    無他,大唐的官員也要比日月山多多了。


    不誇張的說,大唐就長安一地的所有官員加起來,可能就比整個大明王廷的官員都要多。


    當然,這隻是可能,具體的數據,也沒人真去數過。


    這會兒,太極殿上,房玄齡正在長篇大論的匯報著去年一年來,大唐的方方麵麵。


    這也是為過去一年的工作做總結。


    李二在大殿之上,聽得倒是津津有味,雖然在過去一年,大唐發生了這樣那樣的事情,但總的來說,大唐的發展還是喜人的。


    作為大唐皇帝而言,對於大唐在過去一年的收獲,他還是相當滿意的。


    群臣聽在耳朵裏,也是極為自豪。


    等房玄齡照本宣科結束,終於合上了手中的奏章,這才又說道:“過去的一年,絕對是收獲的一年,比起往年,我大唐在各方麵都得到了迅猛的提升。


    最值得一提的是,自貞觀九年開始,我大唐記錄在案的,再無一人因為饑荒餓死凍死。


    這在曆朝曆代來說,都堪稱奇跡!”


    說到這個,房玄齡那是格外的激動!


    當然,這隻是官方沒有記錄在案,真要說一個都沒,那才扯淡。


    不過這也足以讓他們這些治世之臣感到驕傲了。


    “陛下,盛世已至啊!”就在這時,溫彥博高聲道!


    這是什麽年代,隻要能讓老百姓吃飽肚子,那就敢瘋狂鼓吹盛世的年代!


    所以別說他溫彥博,就是李二這會兒都是格外的激動。


    一時間,整個朝堂上,無不是歡唿雀躍。


    對於在場的所有人而言,他們是不介意來分享這份榮譽的。


    畢竟,這是他們所有人的成果。


    在厚重的史書上,終將要留下濃墨淡彩的一筆,而他們這些參與者,也終將被曆史銘記!


    當官嘛,要不為財要不謀權要不為名,總之,當官的很少能找到沒有弱點的。


    等歡唿結束,李二笑道:“希望在來年,眾卿能再接再厲,為我大唐開萬世之基!”


    接下來,便是各臣子匯報去年的工作,眾人也是聽得極其認真。


    等這一切結束之後,作為抗明代表的溫彥博終於走了出來,說道:“今年,我戶部的工作重心將放在商業和工業之上。


    啟稟陛下,就在前幾日,我戶部已經和工部達成一致意見,就工業發展上,今年我戶部將大力支持工部。”


    眾人聞言,也不意外。


    這段時間,溫彥博可是沒少活動,不單單是和工部達成了合作。


    他還在近期走訪了在長安的所有豪門世家,幾乎都達成了一致意見。


    至於李二這邊,他也是早早就和其通了氣。


    這會兒說出來,不過是為了昭告天下罷了。


    李二聞言,也是笑了。


    之前他想推動工業改革遭受了何等的反對?當初的溫彥博就算不是反對的急先鋒,那也是其中的代表。


    可如今呢?


    隨著大明的步步緊逼,這些家夥,居然自己在推動工業的改革。


    說起來是何等的諷刺?


    果然啊,要想改革,唯一的方式就是轉移壓力,他承認,在這方麵,李承乾比他看得更透徹。


    當即,他就欣然點頭:“好,如此甚好!工部和戶部強強聯合,不日,我大唐的工業必將蒸蒸日上!”


    他很清楚,這些家夥這麽做是為了抗衡大明,但有什麽關係呢?


    最終受益的隻要是大唐,他都能接受。


    而一眾群臣也是苦澀不已,尤其是各世家豪門係的臣子,這會兒更是憋屈不已。


    他們也沒想到,昔日的反對派,今日卻要上趕著去搞什麽工業改革,這難道還不諷刺麽?


    “如今,我大唐的商業雖然在近幾年裏發展迅猛,但說到底,這樣的發展是不健康的。


    畢竟,這幾年,我大唐的商業,過分的依賴大明,這不符合我大唐自身的國情。


    說到底,打鐵還需自身硬,發展己身,才是我大唐工商業的唯一途徑。”


    溫彥博繼續說道,“而要發展我大唐自身的工商業,投入也是巨大的,還需要諸位臣公的通力合作才行啊。”


    說罷,溫彥博朝一眾朝臣拱了拱手,做了個揖。


    而他此舉,眾人都明白其意思。


    唯兩字罷了。


    讓利!


    說白了,就是通過工商業的利益來吸引世家豪門都摻和進來。


    這些家夥,無不是無利不起早的老狐狸。


    沒有根骨頭吊著他們,他們是真不上鉤。


    當然,這不是說當初溫彥博找上他們的時候,沒有講過這個。


    隻是這些家夥有個條件,那就是李二不反對。


    所以,這才有了這麽一出。


    換句話說,這會兒他們做的一切,隻是做給李二看的,就是看李二的反應。


    此時,眾人都沒表態,而是一臉尊崇地看向了李二。


    李二何其聰明的人?


    當即就明白了他們的意思,笑道:“確實,大唐要發展工商業,必然是全民參與。


    不管是誰,是什麽身份,隻要在大唐律之下,皆可參與。


    畢竟,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敵不過一個國家的力量。”


    聽李二這麽說,眾人當即就明白了。


    很顯然,李二不希望大唐的工商業再被某一個團體所把持,但也不抗拒某一個團體介入。


    這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很好的消息了。


    當即就有人說道:“對,大唐的工商業需要整個大唐上下一心的來發展,吾等也定當支持!”


    他這話也就表示他們認可了這個基調。


    而溫彥博,聞言大喜,成了!


    雖然說得很含糊,但事情終究是成了。


    接下來,自然就到了群臣喜聞樂見的環節,飲宴。


    而在宴會之上,李恪搖頭無語。


    他發現自己離那個位置越來越遠了……


    他算是發現了,滿朝堂的朝臣,似乎就沒一個是支持他的。


    這讓他很沮喪。


    就連前幾日還有向他示好傾向的世家豪門,今日對其都是避之不及。


    這個發現,讓他很絕望。


    李承乾都沒出手,他就輸了……


    你讓他找誰說理去?


    是以,這場晚宴上,李恪也就隻得自顧自地喝著小酒,顯得略顯孤寂了許多。


    而看著這一幕的李二,暗自搖了搖頭。


    和李承乾比起來,李恪最缺的就是幹勁兒。


    真要說到窘境,李恪能和當初的李承乾比?


    不過李二也隻是看了一眼罷了,轉過身就繼續和群臣接著奏樂接著舞去了。


    喝到興頭上的時候,李二還真想舞上一曲。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一場盛大的晚宴在各個心懷鬼胎之人都心滿意足之下,結束了。


    而晚宴結束,眾人雖然都出宮了,但卻沒有散去。


    還是三五成群的離開了,趁著高興的日子,再來一場。


    當然,他們再來一場,自然不是單純的為了喝酒。


    蜀王府中,剛剛迴來的李恪皺著眉頭,一臉的心有不甘。


    他是真的不甘心。


    “殿下為何如此這般?可是遇到了什麽麻煩?”楊德見李恪這般,當即問道。


    他應該是第一批支持李恪的人了,站在他的立場上,當然是希望李恪能坐上那個位置。


    任何阻擋李恪的人,都是他的敵人。


    所以,他對李承乾抱有很深的敵意。


    李恪聞言,慘然一笑道:“懷之先生沒有聽聞近來朝堂上的事宜麽?”


    “殿下就是為此事煩惱?”楊德聞言一愣,道,“這是好事兒啊,朝堂上越是抵觸大明,那這些人便越是容易被爭取過來,殿下為何會煩惱呢?”


    “懷之先生還是沒看明白啊。”李恪搖了搖頭,道,“看似他們是在抵觸大明,但內裏卻不是這麽一迴事兒。”


    楊德雖然年紀比他要略長許多,但終究是沒有在朝堂上沉浸過,對朝堂還是有些陌生的。


    他的謀劃,一般都是偏離朝堂的。


    而李恪,出生皇室,從小耳濡目染的就是這些東西,所以他看得要更加真切一些。


    楊德聞言,不解地問道:“還請殿下解惑。”


    李恪深唿了一口氣,這才說道:“其實也不難理解。


    你看似他們是在抵觸大明,這也沒錯,因為事實就是如此。


    隻是他們此番鬥的人,卻是大明的朝臣。


    換句話來說,他們把兩國的爭鋒限製在了兩國朝臣之間。


    當然,這也是他們無法避免的,因為在他們的內心深處,未來能繼承那個位置的人隻有本王的那位兄長。


    如此一來,他們和大明朝堂上的那些家夥,就成為了天然的對手。


    這時候所有的爭鋒都是為了未來他們在朝堂上的話語權。


    可如此一來,隻會加深他們對皇兄的認可。


    因為在和大明朝臣的爭鋒中,他們不知不覺間就做出了選擇。


    說起來,本王也不得不服氣。


    比起本王來,皇兄的確技高一籌啊……


    因為從種種跡象來看,這一切都是皇兄計劃的。


    如此一來,他既在不知不覺間影響了我大唐群臣的心理,也避免了和父皇之間的正麵衝突。


    隻此一舉,他和父皇之間的衝突都可以走到棋盤之後。


    屆時,哪怕父皇真的對其心有不滿,也能利用兩國朝臣之間的爭鋒來做點兒什麽。


    這樣既能讓父皇發泄一二,又不至於將事態擴大化。


    說到底,在父皇眼中,皇兄比本王更適合成為大唐的繼承人……”


    說完,李恪一臉的苦澀。


    他真的什麽都猜到了。


    可那又如何呢?


    實力不濟,是原罪!


    “那按殿下所說,溫彥博等人此番實屬狼子野心!”楊德聽了半天,其實也沒太聽明白,但就溫彥博等人而言,他是真的動了肝火。


    還是那句話,任何阻擋在李恪王圖霸業前麵的人,都將是他的敵人。


    李恪搖了搖頭,道:“都說了,人家也是為了自己今後的前程。


    隻能說,他們此番是真的用心良苦啊。”


    ……


    同樣的話,在皇宮中,李二也在說著。


    對於此番房玄齡、溫彥博等人的做法,他是相當欣慰的。


    雖然他們也有著自己的私心,但做人嘛,誰還沒有點兒私心。


    還是那句話,聖人就該供奉在神龕上,吃元寶蠟燭灰好了。


    朝堂,從來就不需要聖人!


    “房卿等人,此番也是用心良苦啊。”李二笑道,“來人,賜宴,房卿、溫卿、李卿……對了,還有蘷國公府上也別忘了。


    劉弘基這老家夥,這次倒是聰明了不少。”


    雖然剛剛才結束了酒宴,不過李二賜宴其意義自然不同。


    有些人家第一次接到皇帝的賜宴,甚至直接供奉了起來,直到飯菜生黴都沒舍得扔。


    “對了,元謀舊臣那邊,今日可有什麽動靜?”李二問道。


    身邊的老內侍聞言,也是笑道:“近日他們在聯係趙王,可趙王那邊可能有了自己的想法,對他們的態度也是轉變了不少,近來,趙王甚至閉門不出,可能也就這兩日才大開宮門吧?”


    他說的近日,自然是年前的事兒。


    畢竟相隔這麽遠,消息還是有些閉塞的。


    李二聞言也是笑道:“趙王雖然不算太過於睿智,但多多少少還是有些小聰明的,隻希望他此番明白該怎麽站隊吧。


    朕啊,實在不想提刀了……”


    如果可以,李二的確不想向自己的這些兄弟拔刀了,倒不是說他下不去那個手,或者怕留下不堪的生後名,這些對他來說,都不是個事兒。


    主要還是他近年來,心性也有了些變化。


    這種變化,主要也是受李承乾的影響。


    “至於元謀舊臣,繼續觀望,朕倒要看看張平高這些人,究竟能掀起多大的風浪來!”


    說到這些元謀舊臣,李二就是憤憤不平。


    自他即位以來,這些元謀舊臣可沒少搞事情,就連造反都不是一兩次了。


    雖然每次都被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給壓了下去,但這樣沒完沒了跟蒼蠅一樣,確實讓人心煩。


    “那蜀王那邊?”老內侍小聲地問了一句。


    “不用管。”李二冷聲道,“看他自己的造化,也是看他自己的選擇,朕也想看看,他心中到底是什麽更重要。”


    說起自己的兒子,李二就更煩躁了。


    說起來,他自己都覺得奇怪。


    他這麽多兒子,好似沒一個跟他親的。


    也就幾個閨女還看得過眼,一群兒子嘛,也就三四歲的時候,看著喜人,隻要長大了,越長大,看著就越煩。


    老內侍聞言,點了點頭也就不再吱聲。


    而在皇宮之外,鄭旭這些人也是聚在了一起,笑道:“韋少尹,之前的事兒,多有得罪,畢竟韋少尹為了維護吾等的利益,著實是讓韋少尹受委屈了。”


    韋少尹聞言也是笑道:“哪裏哪裏,我們本就是一體,何來委屈一說?”


    自從溫彥博找上他們之後,他們其實就已經有了抉擇。


    李恪,在他們還在觀望的時候,就已經成了他們的棄子。


    這話就比較有意思了,一群臣子,居然敢將皇子當做棄子,可見他們的狂妄。


    這也是李二一直不喜他們的原因。


    當然,他們的底氣還是很足的。


    這些年,他們就一直沒慫過任何人,這個任何人甚至包括李二。


    不過說是放棄了李恪,可真到了必要的時候,他們不是不能撿起這個棄子,畢竟,他們有選擇的權利。


    李恪沒有。


    除非李恪能像李承乾一樣,憑借自身的能力走到那一步。


    可這世上,有一個李承乾就已經很恐怖了,怎麽可能還有第二個?


    “不過此番房仆射等人的手段,也著實讓吾等感到心驚啊。”有人低聲說了一句。


    對此,眾人都是深以為然地點了點頭。


    “火中取栗,真不是一般人敢做的事兒……”


    繼續上迴,之前不是說沒受住誘惑麽?


    說實話,這事兒也怪我,特麽的當時確實沒邁開腿,稀裏糊塗就上了花船。


    不過該說不說,當時我都是高興地,咱也不說假話,這等好事兒,咱沒必要沮喪是不是?


    而且,到了第二天的時候,我也沒有說提上褲子就不認賬了,咱認啊!


    左右一想,咱也老大不小了,也不吃虧,咱為什麽不認。


    再說了,肉都得吃了,還能把碗給扔了?


    當時咱想的就是,這碗肉既然吃得還行,那就天天吃,咱又不是沒有天天吃的資本!


    說句誇張的,第二天的時候,老子連孩子叫什麽都想好了!


    接下來幾天,那真是如膠似漆。


    有時候去我家,有時候去她家,實在不方便就去如家,總之是玩嗨了幾天。


    可就是如此,從喝醉開始算,過了沒一個星期吧,也就四五天的時間,她突然跟我說,她有了!


    一開始我是激動的,真的,老特麽激動了,要多激動有多激動。


    心說,我取的名字還派上用場了。


    當時還跟我朋友說來著了,讓他們幫我參謀一下什麽時候結婚後。


    起碼得在不顯懷之前吧?


    結果,我朋友問了一句,讓我當場就懵了。


    他問我,你確定是你的?


    當時我就怒了,還跟他吵了幾句,結果他給我看了一個東西,我直接傻眼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