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鄯善國歸順大明的消息傳出去之後,一時間整個西域各國的君王也都感受到了緊迫感。


    當然,也隻是緊迫感而已,對於龜茲國王的選擇,他們其實也不意外。


    而在龜茲國王下榻的客棧中,這會兒他正和鄯善國王秘議。


    “按你這麽說,其實大明早就計劃好了一切。他們已經隨時做好了接手我西域各國的準備,說到底,我們是被他們算計了。”


    鄯善國王聞言也是點了點頭:“是的,而且對於本王提出的要求,大明想都沒想就拒絕了。這說明他們他們其實已經有了安排,這是陰謀!徹頭徹尾針對我西域各國的陰謀!”


    “什麽陰謀啊?”龜茲國王聞言歎了口氣,說道,“這分明就是針對我西域的陽謀,所有的一切都攤在明麵上了,可我們就是沒有任何的破解之法!


    要不是如此,本王豈會讓你去試探性的歸順大明。”


    說到這個,鄯善國王也是無言以對。


    因為大明的計謀的確是他們無法破解的,哪怕他們都知道是什麽情況,可就是無法解決。


    拖吧,他們拖不下去。


    時間長了,隻會將他們西域各國拖垮。


    “算了,歸順就歸順吧,就看未來大明怎麽對待我們了,真要是不把我們當人,我西域各國也不是好惹的。


    真以為我們被困在日月山就徹底失去了對西域各國的掌控不成?”


    說到這裏,他其實已經有了決定。


    當然,這也是無法的事情,畢竟如今他們不妥協,要是引起各國的民變,那他們就不是歸順那麽簡單了,那是真要亡國的,到了那一步,死人是最基本的,尤其是他們這些各國權貴,可能死得更快。


    ……


    而就是從今日開始,沒幾天,西域各國都陸陸續續的宣布歸順大明。


    對於這一切,高純行也好,慕容承忠也罷,其實都不意外。


    而西域各國歸順大明的消息傳出去後,大唐那邊也是頗為震驚。


    他們不是因為西域各國歸順大明而感到震驚,真正讓他們震驚的是這個速度,太快了,實在是太快了。


    洮河郡郡守府中,長孫無忌和許敬宗都傻眼了。


    “怎能這麽快?”許敬宗一臉不解地問道,“下官一開始還認為,至少要在明年中旬,西域各國才會徹底歸順大明,誰知道,這不過幾個月的功夫,西域就堅持不住了?”


    長孫無忌聞言,也是搖了搖頭,不過對於這一切,他倒是覺得有些欣慰,畢竟如今的李恪在長安搞風搞雨,他當然希望李承乾能加速成長,這對於他來說,也是一件好事。


    還是那句話,未必是為了李承乾,哪怕是為了自己,他也不會允許李恪坐上那個位置。


    “不過大明此番拿下西域之後,他們周邊幾乎真就沒有了鄰國。”許敬宗小心翼翼地說道,“如此一來,大明難免和我大唐發生衝突,不知郡守怎麽看?”


    “這是必然的。”長孫無忌說道,“兩個國朝的融合豈會是那麽簡單的事兒?大明拿下西域就是為了完成唐明之間的融合,但在這個過程中,肯定會發生很多事情。


    而且,如今大明拿下了西域。


    我大唐朝堂更加不可能放棄大明,這要是放棄了,損失可就大了。”


    聽長孫無忌這麽一說,許敬宗就明白了。


    的確,拿下西域後的大明,在國土麵積上,足以比肩大唐了。


    除了在人口和經濟總量上還無法和大唐相比,但在其他方麵來說,李承乾的確已經打造了一個足以堪比大唐的帝國了。


    所以說,如今,舍不得這位大唐太子的人,可就太多了。


    隻要唐明一融合,那他們將開創史無前例的一個超級帝國!


    這對於朝堂上的那群當朝者來說,絕對是無法拒絕的誘惑,哪怕是李二,也無法抵抗這個誘惑。


    “可如此一來的話,我大唐的那些士族怕是不會同意吧?”許敬宗想了想說道,“畢竟當初他們可是把殿下得罪得不要不要的,真要等殿下迴長安登臨大寶,他們就不怕殿下秋後算賬麽?


    屆時,殿下的權勢滔天,誰能抗衡?”


    “這就是問題的關鍵。”長孫無忌說道,“反對和擔心的人一定有,但卻不是你說的這個問題,說到底,隻要給他們足夠的利益,這些都是小事兒。


    現在的問題是,大明本身就一直在蠶食他們的利益,這才是他們反對的原因。


    當然,這也不用太過於擔心,你放心,朝堂上哪怕是房玄齡那些家夥,哪怕不會成為堅定的太子黨,但這個時候,想要換太子,他們就第一個不答應。


    至於那些世家,他們最好的出路就是和殿下重新塑造關係,否則,未來,他們的日子定然不好過。”


    長孫無忌其實也沒把話說完,也沒必要說完。


    ……


    而在長安,當西域各國歸順大明的消息傳迴長安之後,整個長安朝堂上都為之震動了。


    今日大朝,禮部尚書、河間郡王李孝恭當即就出班道:“陛下,此番大明拿下了西域各國,又吞並了吐蕃,徹底獨霸西域,我大唐理應恭賀。”


    “臣附議。”


    “臣附議。”


    ……


    李孝恭話一說完,不少人就站了出來表示附議。


    的確,此番大唐應該派出使團前往大明恭賀大明一統西域。


    “自古以來,這還是第一次有人能完成一統整個西部。”就在這時,李道宗也是站了出來說道,“而且還是我漢家後裔創此奇跡,確實當恭賀一番。”


    “自班超以後,我漢家後裔,已經很少能在西域揚威了。”房玄齡也是笑道。


    李二聞言也是笑了笑:“確實,這樣,此番禮部拿出一個章程來,派出使團出使大明,恭賀大明一統西部,成就霸業。”


    雖然他臉上是笑的,但內心卻是有些苦澀。


    李承乾越強,他心裏就越不舒服,被自己兒子超越,確實不怎麽好受。


    而比他更加難受的,則是李恪。


    李恪站在大殿之中,心中的苦澀就不用多說了。


    自從聽到這個消息之後,他的臉色就沒好過。


    他還想和李承乾掰掰手腕,結果呢,人家根本就沒鳥他,卻讓他有種望塵莫及的失落感。


    說句難聽的,他現在爭的是父輩留下來的遺產,可人家,卻憑自己本事打造出了一個足以堪比大唐的產業,這讓他怎麽想?


    “陛下。”就在這時,諫議大夫鄭旭站了出來,說道,“如今我大唐日益強大,可東宮卻不可一日無主才是?


    對於國朝而言,儲君乃國本乎,豈可長久而空之?”


    一聽他這話,眾人當即就愣住了。


    就連李二都傻眼了,這節骨眼兒上,你鬧這出?


    而他話剛說完,王家的戶部侍郎也站了出來,說道:“鄭大夫此言在理,東宮不可一日無主,還請陛下另立太子!”


    一時間,士族官員紛紛都站了出來。


    在西域各國歸順大明的消息傳迴長安之後,他們就已經商議過了。


    “荒謬!”就在這時,魏征卻是站了出來,怒聲嗬斥道,“我朝太子正在西域為我大唐開創萬世之基業,何須再立太子!”


    “就是!”他說完,侯君集也是站了出來,怒聲道,“難道你們眼睛都瞎了不成,這時候換太子,誰有臉坐在那個位置上?誰又敢說自己能比殿下做得更好!”


    說完,侯君集還看了一眼李恪。


    李恪這會兒雖然也是一臉的震驚,但卻是一言不發,他可不想摻和進去。


    他雖然很想做點兒什麽,但有些事情是他沒法做的。


    爭也是要講策略的,而且此番士族搞這麽一出,又沒和他商議,他可不想去給人當槍使。


    “笑話。”鄭旭當即說道,“你們口口聲聲說我大唐太子在西域為我大唐開疆拓土,可這麽多年過去了,我大唐的國土可有向西推進一寸?


    這就是你們說的我朝太子?


    這樣的太子於我大唐而言,有何用?”


    “鄭大夫此言差矣。”蕭禹也是站了出來說道,“殿下一手所建的大明,難道不是我大唐的領地?不過是殿下如今還沒東歸罷了,有什麽不能理解的?


    難道說,你鄭大夫還不準殿下東歸長安不成?”


    他這個人隻講理,隻要你在理上說不通他,那都是白廢。


    不過世家這些官員當然也不是白給的,一時間,整個朝堂上都吵翻天了。


    比較有意思的是,眾人雖然吵得兇,但諸如李二、房玄齡這些人,卻是沒一個輕易開口的。


    甚至從頭到尾,他們都沒發表過任何意見。


    當然,房玄齡這些人暫且是不支持再立太子的。


    這和他們一貫的觀點不符。


    一直到下朝,眾人也沒吵出個個所以然呢。


    等眾人下朝之後,房玄齡這些當朝大員再次被李二喊了去。


    “諸位覺得今日鄭大夫等人是何意圖?”李二當即問道。


    房玄齡聞言,笑道:“不過是大明接連吞並了吐蕃和西域,給了他們壓力罷了,如今,他們不過是做給人看的而已。”


    這個人是誰,其實大家都清楚。


    這也是之前他們雖然爭論,但也隻是爭論而已。


    李二點了點頭,說道:“的確是這麽迴事兒,不過他們此番怕是沒這麽簡單吧?”


    嗯?


    一聽李二這話,眾人當即一愣。


    這是意有所指啊。


    “陛下的意思是他們真想釋放一個信號?”溫彥博小聲道。


    “難道不是?”李二冷笑道。


    房玄齡搖了搖頭,道:“不應該,如今諸位皇子中,雖然都很聰慧,但能和殿下相比的,還真沒有。


    而且,殿下對於大唐的意義,已經不單單是一個太子那麽簡單了。


    有殿下的大唐和沒殿下的大唐,那完全是兩迴事兒!”


    “哼。”李二聞言卻是冷哼一聲,“你指望他們處處為了國朝考慮?房卿是不是把這些人想得太好了?


    真以為他們飽讀聖人之學,就有了聖人之資?


    對於他們而言,誰對他們有用,誰才是最合格的皇帝。”


    李二其實很矛盾,按理說,他這會兒完全可以聯合這些世家大族,但問題是,他本身就不喜這些世家,加之他的權利,從不想被人分享,世家這麽搞,完全是在從他手裏搶屬於他的權利,他豈會同意?


    再說了,世家放出的信號,最容易吸引的人,如今也就隻有李恪,而李恪和元謀舊臣、李淵的勢力都有瓜葛,這會兒,他還真不敢讓這些人糾纏到一起。


    這對大唐而言,可不是什麽好事兒。


    對他更不是什麽好事兒。


    “如果真如陛下所說,那此事兒還真就非同小可。”魏征當即說道,“不可不查!”


    眾人也是點了點頭。


    對於他們而言,東宮至少現在不應該易主!


    一來是沒人比李承乾更合適,二來是沒人能鎮住現在的李承乾。


    真要現在東宮易主了,未來李二駕崩,東宮上位,李承乾以前太子的身份殺迴大唐,屆時又當如何?


    ……


    而在皇宮之外,鄭旭府邸。


    這會兒,鄭旭正在和各家的官員喝著小酒,一臉洋洋自得地說道:“此番對我們而言,倒是進可攻退可守,實乃一箭雙雕之計。”


    “確實。”王家的侍郎笑道,“隻是那位今日看似沒什麽反應啊。”


    “沒什麽反應才正常。”崔家的官員笑道,“那位也不是一般人,這些年在長安確實搞出了不少動靜。


    不過之前那位和我們還是有些過節的,這會兒,可能也在堤防著我們。”


    “這說的莫不是我?”崔家人的話一說完,韋少尹就冷笑道,“難道說,當初我為了維護我等的利益,還錯了不成?”


    “韋老弟這話說得。”鄭旭聞言,連忙起身走了過來,拍了拍他肩膀,道,“崔兄豈會是這個意思,隻是在有些方麵,我們是不是可以適當的給那位一些便利?”


    “便利?”韋少尹聞言當即也是站了起來,“諸位的根基都不在長安,要不要問問我長安的這些世家,能不能給這個便利?損失我們的利益去幫諸位討好那位,諸位當真是打的好算盤!”


    “哼!”他一說完,杜家的人也是冷哼了一聲。


    一時間,長安諸世家都紛紛起身,做出了離席的打算。


    “諸位稍安勿躁。”見狀,崔盧鄭王幾家的人連忙將眾人攔了下來。


    “我們世家本是一體,豈會損了自身的利益。”


    媽的,今天居然又找上門了……擦了個b。我處理一下。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