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承乾迴到日月山的時候,吐蕃覆滅的消息正以驚人的消息傳遍四方。
當然,這一切對於李承乾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此刻,他正享受著日月山眾人的歡唿。
對於日月山的這些百姓而言,他們不在乎吐蕃覆滅與否,真正讓他們在意的,隻有李承乾。
畢竟這麽多年來,真正讓他們的生活有實質性改變的人,隻有李承乾一人。
不過李承乾凱旋而歸的日子太多了,倒是沒有了以往的激動。
再說了,也就一個吐蕃而已,眾人從沒懷疑過吐蕃會是他們家殿下的對手。
這也是大明這麽多年來,給他們培養出的自信。
這種自信,現階段來看是很好的,至少對於李承乾來說,他需要治下的百姓有此自信。
簡單的和老百姓打了個招唿後,李承乾便看到長樂早早就候在了宮門外,看著自家大哥凱旋,她也沒有了以往的擔憂。
而在她身旁、契苾琳娜、蘇氏、侯氏等人也都在。
畢竟是李承乾凱旋嘛,眾人自然要在此恭迎。
“恭喜大哥得勝凱旋。”長樂還是一貫嘻嘻哈哈的便跑了過來。
李承乾揉了揉小家夥的腦袋,笑道:“為兄不在的這段時間,可有聽話?”
“我又不是小孩子。”長樂聞言,扭了扭頭,從李承乾的魔掌中掙脫了出來,順便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頭發,弄完這一切,長樂才拉著李承乾說道,“大哥,迴家吧。”
一句迴家吧,差點兒給李承乾整破防。
他懂長樂的意思,當即便拉起了長樂的手,輕聲道:“好,迴家。”
說完,他迴過身,對薛仁貴等人道:“將士卸甲!”
大軍凱旋沒有他的命令,是無法卸甲的,不過這會兒他顯然沒有功夫犒勞三軍,隻是略微交代了幾句便和長樂等人迴到了大明宮。
總的來說,他還是覺得有些虧欠長樂。
如果不是他,長樂也不會來這西北苦寒之地受苦,雖然他從沒有在物質上虧待過長樂,但終歸是因為他,長樂才在如此年紀失去了父母之愛。
至於薛仁貴等人,就算是酬功,也不用他來招待,再說了,有他在,薛仁貴等人也玩不盡興。
與其如此,還不如照顧自家妹子來得實在。
而李承乾剛迴宮,正陪長樂等人吃飯之際,便有人來報。
“殿下,大唐使節,盧正卿求見。”
“這家夥動作倒是快。”李承乾放下筷子,笑道,“今日本王無空,讓他改日再來。”
他知道盧正卿是來做什麽的,但這會兒他就算有空,也不會搭理盧正卿,畢竟他的準備工作還沒做好。
一戰滅了吐蕃之後,他如今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應對大唐。
畢竟大唐前腳才和吐蕃結盟,後腳就被他給滅了,總是要有一個交代的,當然,交代他其實已經想好了。
隻是暫時還沒有施行罷了。
他就是這麽個人,永遠都是走一步看三步。
畢竟麵對的是貞觀年間的那群老妖孽,他不可能不小心應對。
陪長樂和眾人吃了一頓飯後,李承乾便直接迴到了英才殿,當即就將普西偌等人召集來了。
如今,最重要的事兒,莫過於如何給大唐一個交代。
雖然他出兵有著充足的理由,姑且不說這理由站不站得住腳,就算能站住腳,但畢竟大唐剛剛和吐蕃結盟,大唐會善罷甘休才怪。
他如今什麽處境,他還是清楚的。
之前他對達延芒結波說的話,有些話其實並沒有說錯。
越是強勢的大明,越是讓大唐忌憚。
就算他真的沒有覬覦大唐的那個位置,可這話就算他說出去,大唐的那些人也不會相信。
在大唐的那些人眼中,他如此做,無非就是加大自己的籌碼。
所以,接下來,長安那邊,定然會對大明做些什麽。
但不管大唐做什麽,都是李承乾暫時不願意承擔的。
畢竟剛拿下吐蕃,大明的壓力還是很大的,而且如今他也需要加大對吐蕃和西突厥的掌控,要是一直如此聽調不聽宣,那他要這些地方有何用?
加之他馬上就要對西域動手了,進一步的強化大明的實力。
這個時候,他還真不想和大唐起衝突。
“殿下,如今吐蕃已經盡歸我大明,實在是可喜可賀。”普西偌一進大殿便滿臉榮光地說道。
看得出來,他是真的高興。
畢竟大明越是強勢,他也能跟著水漲船高。
而從他滿臉的紅暈來看,估計剛剛長明軍慶功的時候,他也沒少喝。
對此,李承乾倒是沒什麽意見,畢竟高興嘛,大家喝兩杯,他還是能理解的。
契苾何力也是笑道:“確實,沒想到吐蕃這麽不經打,不過短短時日,就敗下陣來了。”
對於大明能贏,契苾何力倒是不意外,畢竟就大明的那些軍械,除非是麵對大唐,打其餘的周邊各國,還真就沒什麽壓力。
再說了,大明經略吐蕃都多少年了?
李承乾卻是擺了擺手,道:“仗是打贏了,不過這也隻是剛剛開始罷了,真正麻煩的還在後麵。”
打贏吐蕃,李承乾是真沒覺得有什麽好值得慶祝的。
吐蕃這兩年雖然和蘇毗在打假賽,可卻也真的拖住了他們發展的步伐,可這幾年,大明沒閑著啊,各式軍械應接不暇,打一個小小吐蕃,當真不值當稱頌。
“殿下說的可是大唐?”長孫衝接茬兒說道,“的確,吐蕃剛剛和大唐結盟,按照長安那些人的性格,他們十有八九會借此發難,倒是不得不防。”
長孫衝就要比普西偌等人更了解長安那些人的卑鄙無恥一些。
契苾何力倒也還好,一聽長孫衝這麽說,當即就想到了什麽,但普西偌卻是疑惑地問道:“如今吐蕃都覆滅了,大唐難不成還能為此對我大明出兵不成?”
“出兵倒是不至於。”長孫衝聞言笑了笑,道,“但長安那些老狐狸決計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對於他們來說,出兵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那他們能做什麽?”普西偌倒是有些不屑。
如今的大明,早已今非昔比,別說大唐不出兵,就算出兵又能如何?
長孫衝沒辦法給普西偌解釋長安那些老狐狸的無恥,畢竟普西偌還沒領教過那些老狐狸的下作手段,這會兒不相信倒也正常。
“普仆射對長安的那些人不了解也正常。”李承乾笑道,“此番我們出兵吐蕃,其實最不希望我們拿下吐蕃的人便是大唐。
不過如今都不重要了,吐蕃的覆滅已經成為了事實,縱使是大唐也無力迴天。
至於說大唐會有什麽反應,這一點兒本王也說不準,不過長孫侍郎說得沒錯,大唐必定會有反應。
這一點兒,毋庸置疑。”
一聽李承乾這麽說,普西偌當即就認真了起來,說道:“那我們要做什麽準備?”
長孫衝說的話,他可能不信,但李承乾說的話,他卻不敢不信,當然,你也可以說他雙標,可在他的印象中,李承乾一次都沒錯過。
“暫且我們沒更好的方法。”長孫衝搖了搖頭,道,“隻能多留意一下長安那邊的動靜。”
對他而言,對方都沒出招,他確實沒應對之策。
普西偌聞言,陷入了沉思。
不過李承乾卻是擺了擺手,道:“這事兒也簡單,本王已經有安排了。”
“不知殿下有何安排?”長孫無急忙問道。
李承乾笑道:“本王如今也成年了,是時候該成婚了。禮部何在?”
聽到李承乾這話,眾人都愣了。
他們都差點兒忘了,李承乾雖然有好幾個王妃,但說到底,卻沒有正兒八經的成婚,一聽李承乾這麽說,眾人當即就把大唐的威脅拋在了腦後。
李承乾大婚是好事兒啊!
拋開別的不說,單單李承乾成婚能讓大明更加穩定,這也是好事兒。
對於一個王朝而言,後繼有人才是最重要的。
“微臣在。”而王玄策更是當即躬身道。
他可是聽到了,剛剛殿下問禮部何在,作為如今的禮部尚書,他當然得站出來。
“派出使團,出使長安,將本王大婚的請柬,送到長安各府。”李承乾笑道,“本王大婚嘛,那些叔伯叔父,怎麽不也得表示點兒?”
“那是。”長孫衝聞言也是笑道,“殿下成婚,長安那些叔伯的確不能少。”
他也是個聰明人,李承乾此舉當真是絕了。
大唐的那些老狐狸就算打算對大明出手,可李承乾大婚之際,大家也都會心照不宣的暫停手中的事兒。
畢竟那是李承乾大婚啊,這時候給李承乾找不痛快,那打的可不單單是李承乾的臉,也是大唐皇室的臉。
“記住了,請柬不妨多發一些,人不到禮到也行嘛。”李承乾笑道,“如今,吐蕃雖然覆滅了,但重建吐蕃,可要消耗不少錢糧,本王難得成一次婚,不薅夠本怎麽行?”
他可不單單希望大唐想做的計劃胎死腹中,他甚至還想從中撈點兒好處。
當然,他越是如此,越是能起到作用。
隻是眾人聽他說完,也都是愣住了。
心說,殿下,咱大明還沒到窮得揭不開鍋的地步吧?
不過這大明一直是李承乾的一言堂,加上他還從沒出過錯,眾人也就沒有多言。
對他們來說,這也不錯。
能薅點兒自然是好事兒。
而李承乾又對眾人低聲耳語一番,眾人也是搖頭無語。
要說薅大唐的羊毛,還是得看他們殿下的。
而等眾人離去後,李承乾準備大婚的消息立馬就傳遍了整個日月山。
幾乎整個日月山都知道李承乾要成婚了。
不過比較諷刺的是,作為成婚的當事人,慕容婉秋、契苾琳娜、蘇氏等人,卻也是剛剛才獲悉這個消息。
她們倒是沒有表現出不愉,畢竟在這個年代,成婚這等大事兒,向來也沒她們摻和的份。
而李承乾其實抱著的也不是為了成婚而成婚,而是為了應付大唐接下來的手段,不得不做的一手安排。
好在契苾琳娜、慕容婉秋等人都還算通情達理之人,並沒在此事上糾纏,而是收到消息後,立馬開始做起了準備工作。
這對她們來說,倒是不難。
畢竟這個準備,她們已經做了好多年了。
一時間,不單單隻有她們,甚至就連日月山的那些老百姓,也都在為李承乾的大婚而自發的做著什麽準備。
可以說,如今,李承乾的大婚,真就隻是透出一丁點兒的消息,就讓整個天下所動容。
而大唐駐大明的使館中,當盧正卿聽到這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呆住了。
得,還得是大明啊。
他這邊還準備就吐蕃覆滅之事,先行和大明交涉一番,結果,他還沒見到李承乾,就聽到了李承乾要大婚的消息。
這讓他說啥?
能說啥?
別說他了,就算長安的那些家夥聞言,又能做什麽?
而沒多久,禮部就找上了盧正卿,正式就李承乾成婚一事,和大唐進行了友好的溝通。
……
數日之後,長安。
一群朝臣本來正準備就吐蕃覆滅一事,著手向大明發難,畢竟,大明轉眼間就將他們的盟友給打沒了,作為大唐,自然得做點兒什麽。
當然,這不是說他們有多在意吐蕃,說句難聽的,吐蕃愛死不死。
不過借機打壓一下大明,還是很有必要的。
畢竟,縱使是他們也沒想到,李承乾會在如此短時間內就拿下吐蕃。
前麵才顯得自己黔驢技窮,結果後腳就直接兵進吐蕃。
當然,沒人會說李承乾兵進吐蕃的原因,不管怎麽說,大半個朝堂上的勳貴家裏都有子嗣參與了那檔子事兒,說出來是真的得罪人。
可就在他們思量著要怎麽打壓一下大明的囂張氣焰之時,李承乾大婚的消息傳來了。
這一瞬間,整個朝堂上都傻眼了。
這時間節點兒,可挑得真不錯!
但這事兒,又讓他們挑不出個理來。
畢竟,就李承乾這年紀,的確到了大婚的時候了,如果李承乾還在大唐的話,大家早就催著他成婚了。
可你這前腳剛剛滅了吐蕃,後腳就要成婚,這是打算犒賞自己?
“無恥,無恥之尤!”溫彥博聞言,怒聲說道。
就李承乾的那些小心思,哪能瞞過他們這些老狐狸?
不單單他,半個長安城的人其實都知道李承乾打的什麽算盤。
一個個都是義憤填膺的。
要知道,他們前麵還在思量著怎麽趁機打壓一下大明的囂張氣焰,結果轉過頭就聽到了這個消息,這使得他們蓄力一拳,都別說打到棉花上,而是硬生生的給逼退了迴來。
險些讓自己憋出內傷來……
這就讓眾人很受傷。
尤其是溫彥博這些已經準備出手的家夥,都不得不臨時收手。
當然,這還隻是剛剛開始。
隨著大明使團入京,他們才會知道什麽叫做無恥。
這也沒讓他們等太久,也不過是幾天的功夫,他們都還沒從李承乾要大婚的消息中驚醒過來,大明的使團就又給他們上了一課。
此番出使大唐的使團,是由王玄策親自帶隊,萬俟璞擔任副使。
這日,太極殿上。
王玄策帶著使團求見李二。
不過有意思的是,王玄策剛上殿,便發現了祿東讚居然也在大殿之中。
倒也沒管他,王玄策躬身道:“外臣王玄策參見大唐皇帝陛下。”
“外臣……”
李二看著大殿之下的眾人,笑道:“早就聽聞貴使乃是大明外交第一人,今日一見,果然是器宇軒昂。”
他這話也就是隨口敷衍。
這段時間,他對大明是真沒什麽好感。
隨著大明逐漸坐大,已經隱隱有了和大唐二分天下的樣式,這樣的大明,已經不是他能夠容忍的了。
隨之帶來的,也是他對大明官員的刻薄。
不過王玄策倒也沒有在意李二的態度,來之前,眾人便分析過李二甚至大唐朝堂的態度。
“大唐皇帝陛下謬讚了。”王玄策躬身道,“外臣之所以有今時今日的成就,全仗著我家殿下的提攜。”
李二笑了笑,道:“那不知道貴使今日出使我大唐可有何事?莫不是來炫耀大明滅了我大唐盟友之事吧?”
聽李二這陰陽怪氣的話,祿東讚立馬便站了出來,哭哭啼啼地說道:“還請陛下為我吐蕃做主!這大明,無緣無故,犯我吐蕃,而且還是在我吐蕃和大唐結盟之後。
無視盟約內容,公然對抗陛下的旨意,還請陛下為我吐蕃做主!”
對於祿東讚來說,他是怎麽也沒想到,自己不過是出使了一次大唐,居然落得了一個國破家亡的結果。
而今天大唐的官員通知他上殿的時候,他也有些愣神,心說,如今的自己在大唐的心中還有什麽價值不成?
不過一看到大明的使團,他當即就懂了,這就是他的價值。
他如今的處境其實挺尷尬的,吐蕃是迴不去了,至少暫時迴不去,而要留在大唐的話,那就得展現出自己的價值來。
說起來,他也算倒黴的,還沒發光發熱,就被李承乾給掐滅了。
“大明對此有何解釋!”祿東讚一說完,李二立馬接茬道,“朕與吐蕃剛剛結盟,立下盟約,大唐宗親及其藩屬國,均不可與吐蕃發生衝突,難道你大明還是個例外不成!”
從李二這話裏,眾人都嗅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而王玄策卻是心中一驚,好家夥,還真讓殿下猜對了!
(本章完)
當然,這一切對於李承乾來說,已經不重要了。
此刻,他正享受著日月山眾人的歡唿。
對於日月山的這些百姓而言,他們不在乎吐蕃覆滅與否,真正讓他們在意的,隻有李承乾。
畢竟這麽多年來,真正讓他們的生活有實質性改變的人,隻有李承乾一人。
不過李承乾凱旋而歸的日子太多了,倒是沒有了以往的激動。
再說了,也就一個吐蕃而已,眾人從沒懷疑過吐蕃會是他們家殿下的對手。
這也是大明這麽多年來,給他們培養出的自信。
這種自信,現階段來看是很好的,至少對於李承乾來說,他需要治下的百姓有此自信。
簡單的和老百姓打了個招唿後,李承乾便看到長樂早早就候在了宮門外,看著自家大哥凱旋,她也沒有了以往的擔憂。
而在她身旁、契苾琳娜、蘇氏、侯氏等人也都在。
畢竟是李承乾凱旋嘛,眾人自然要在此恭迎。
“恭喜大哥得勝凱旋。”長樂還是一貫嘻嘻哈哈的便跑了過來。
李承乾揉了揉小家夥的腦袋,笑道:“為兄不在的這段時間,可有聽話?”
“我又不是小孩子。”長樂聞言,扭了扭頭,從李承乾的魔掌中掙脫了出來,順便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頭發,弄完這一切,長樂才拉著李承乾說道,“大哥,迴家吧。”
一句迴家吧,差點兒給李承乾整破防。
他懂長樂的意思,當即便拉起了長樂的手,輕聲道:“好,迴家。”
說完,他迴過身,對薛仁貴等人道:“將士卸甲!”
大軍凱旋沒有他的命令,是無法卸甲的,不過這會兒他顯然沒有功夫犒勞三軍,隻是略微交代了幾句便和長樂等人迴到了大明宮。
總的來說,他還是覺得有些虧欠長樂。
如果不是他,長樂也不會來這西北苦寒之地受苦,雖然他從沒有在物質上虧待過長樂,但終歸是因為他,長樂才在如此年紀失去了父母之愛。
至於薛仁貴等人,就算是酬功,也不用他來招待,再說了,有他在,薛仁貴等人也玩不盡興。
與其如此,還不如照顧自家妹子來得實在。
而李承乾剛迴宮,正陪長樂等人吃飯之際,便有人來報。
“殿下,大唐使節,盧正卿求見。”
“這家夥動作倒是快。”李承乾放下筷子,笑道,“今日本王無空,讓他改日再來。”
他知道盧正卿是來做什麽的,但這會兒他就算有空,也不會搭理盧正卿,畢竟他的準備工作還沒做好。
一戰滅了吐蕃之後,他如今要思考的就是如何應對大唐。
畢竟大唐前腳才和吐蕃結盟,後腳就被他給滅了,總是要有一個交代的,當然,交代他其實已經想好了。
隻是暫時還沒有施行罷了。
他就是這麽個人,永遠都是走一步看三步。
畢竟麵對的是貞觀年間的那群老妖孽,他不可能不小心應對。
陪長樂和眾人吃了一頓飯後,李承乾便直接迴到了英才殿,當即就將普西偌等人召集來了。
如今,最重要的事兒,莫過於如何給大唐一個交代。
雖然他出兵有著充足的理由,姑且不說這理由站不站得住腳,就算能站住腳,但畢竟大唐剛剛和吐蕃結盟,大唐會善罷甘休才怪。
他如今什麽處境,他還是清楚的。
之前他對達延芒結波說的話,有些話其實並沒有說錯。
越是強勢的大明,越是讓大唐忌憚。
就算他真的沒有覬覦大唐的那個位置,可這話就算他說出去,大唐的那些人也不會相信。
在大唐的那些人眼中,他如此做,無非就是加大自己的籌碼。
所以,接下來,長安那邊,定然會對大明做些什麽。
但不管大唐做什麽,都是李承乾暫時不願意承擔的。
畢竟剛拿下吐蕃,大明的壓力還是很大的,而且如今他也需要加大對吐蕃和西突厥的掌控,要是一直如此聽調不聽宣,那他要這些地方有何用?
加之他馬上就要對西域動手了,進一步的強化大明的實力。
這個時候,他還真不想和大唐起衝突。
“殿下,如今吐蕃已經盡歸我大明,實在是可喜可賀。”普西偌一進大殿便滿臉榮光地說道。
看得出來,他是真的高興。
畢竟大明越是強勢,他也能跟著水漲船高。
而從他滿臉的紅暈來看,估計剛剛長明軍慶功的時候,他也沒少喝。
對此,李承乾倒是沒什麽意見,畢竟高興嘛,大家喝兩杯,他還是能理解的。
契苾何力也是笑道:“確實,沒想到吐蕃這麽不經打,不過短短時日,就敗下陣來了。”
對於大明能贏,契苾何力倒是不意外,畢竟就大明的那些軍械,除非是麵對大唐,打其餘的周邊各國,還真就沒什麽壓力。
再說了,大明經略吐蕃都多少年了?
李承乾卻是擺了擺手,道:“仗是打贏了,不過這也隻是剛剛開始罷了,真正麻煩的還在後麵。”
打贏吐蕃,李承乾是真沒覺得有什麽好值得慶祝的。
吐蕃這兩年雖然和蘇毗在打假賽,可卻也真的拖住了他們發展的步伐,可這幾年,大明沒閑著啊,各式軍械應接不暇,打一個小小吐蕃,當真不值當稱頌。
“殿下說的可是大唐?”長孫衝接茬兒說道,“的確,吐蕃剛剛和大唐結盟,按照長安那些人的性格,他們十有八九會借此發難,倒是不得不防。”
長孫衝就要比普西偌等人更了解長安那些人的卑鄙無恥一些。
契苾何力倒也還好,一聽長孫衝這麽說,當即就想到了什麽,但普西偌卻是疑惑地問道:“如今吐蕃都覆滅了,大唐難不成還能為此對我大明出兵不成?”
“出兵倒是不至於。”長孫衝聞言笑了笑,道,“但長安那些老狐狸決計不會放過這樣的機會,對於他們來說,出兵並不是最好的選擇。”
“那他們能做什麽?”普西偌倒是有些不屑。
如今的大明,早已今非昔比,別說大唐不出兵,就算出兵又能如何?
長孫衝沒辦法給普西偌解釋長安那些老狐狸的無恥,畢竟普西偌還沒領教過那些老狐狸的下作手段,這會兒不相信倒也正常。
“普仆射對長安的那些人不了解也正常。”李承乾笑道,“此番我們出兵吐蕃,其實最不希望我們拿下吐蕃的人便是大唐。
不過如今都不重要了,吐蕃的覆滅已經成為了事實,縱使是大唐也無力迴天。
至於說大唐會有什麽反應,這一點兒本王也說不準,不過長孫侍郎說得沒錯,大唐必定會有反應。
這一點兒,毋庸置疑。”
一聽李承乾這麽說,普西偌當即就認真了起來,說道:“那我們要做什麽準備?”
長孫衝說的話,他可能不信,但李承乾說的話,他卻不敢不信,當然,你也可以說他雙標,可在他的印象中,李承乾一次都沒錯過。
“暫且我們沒更好的方法。”長孫衝搖了搖頭,道,“隻能多留意一下長安那邊的動靜。”
對他而言,對方都沒出招,他確實沒應對之策。
普西偌聞言,陷入了沉思。
不過李承乾卻是擺了擺手,道:“這事兒也簡單,本王已經有安排了。”
“不知殿下有何安排?”長孫無急忙問道。
李承乾笑道:“本王如今也成年了,是時候該成婚了。禮部何在?”
聽到李承乾這話,眾人都愣了。
他們都差點兒忘了,李承乾雖然有好幾個王妃,但說到底,卻沒有正兒八經的成婚,一聽李承乾這麽說,眾人當即就把大唐的威脅拋在了腦後。
李承乾大婚是好事兒啊!
拋開別的不說,單單李承乾成婚能讓大明更加穩定,這也是好事兒。
對於一個王朝而言,後繼有人才是最重要的。
“微臣在。”而王玄策更是當即躬身道。
他可是聽到了,剛剛殿下問禮部何在,作為如今的禮部尚書,他當然得站出來。
“派出使團,出使長安,將本王大婚的請柬,送到長安各府。”李承乾笑道,“本王大婚嘛,那些叔伯叔父,怎麽不也得表示點兒?”
“那是。”長孫衝聞言也是笑道,“殿下成婚,長安那些叔伯的確不能少。”
他也是個聰明人,李承乾此舉當真是絕了。
大唐的那些老狐狸就算打算對大明出手,可李承乾大婚之際,大家也都會心照不宣的暫停手中的事兒。
畢竟那是李承乾大婚啊,這時候給李承乾找不痛快,那打的可不單單是李承乾的臉,也是大唐皇室的臉。
“記住了,請柬不妨多發一些,人不到禮到也行嘛。”李承乾笑道,“如今,吐蕃雖然覆滅了,但重建吐蕃,可要消耗不少錢糧,本王難得成一次婚,不薅夠本怎麽行?”
他可不單單希望大唐想做的計劃胎死腹中,他甚至還想從中撈點兒好處。
當然,他越是如此,越是能起到作用。
隻是眾人聽他說完,也都是愣住了。
心說,殿下,咱大明還沒到窮得揭不開鍋的地步吧?
不過這大明一直是李承乾的一言堂,加上他還從沒出過錯,眾人也就沒有多言。
對他們來說,這也不錯。
能薅點兒自然是好事兒。
而李承乾又對眾人低聲耳語一番,眾人也是搖頭無語。
要說薅大唐的羊毛,還是得看他們殿下的。
而等眾人離去後,李承乾準備大婚的消息立馬就傳遍了整個日月山。
幾乎整個日月山都知道李承乾要成婚了。
不過比較諷刺的是,作為成婚的當事人,慕容婉秋、契苾琳娜、蘇氏等人,卻也是剛剛才獲悉這個消息。
她們倒是沒有表現出不愉,畢竟在這個年代,成婚這等大事兒,向來也沒她們摻和的份。
而李承乾其實抱著的也不是為了成婚而成婚,而是為了應付大唐接下來的手段,不得不做的一手安排。
好在契苾琳娜、慕容婉秋等人都還算通情達理之人,並沒在此事上糾纏,而是收到消息後,立馬開始做起了準備工作。
這對她們來說,倒是不難。
畢竟這個準備,她們已經做了好多年了。
一時間,不單單隻有她們,甚至就連日月山的那些老百姓,也都在為李承乾的大婚而自發的做著什麽準備。
可以說,如今,李承乾的大婚,真就隻是透出一丁點兒的消息,就讓整個天下所動容。
而大唐駐大明的使館中,當盧正卿聽到這消息的時候,整個人都呆住了。
得,還得是大明啊。
他這邊還準備就吐蕃覆滅之事,先行和大明交涉一番,結果,他還沒見到李承乾,就聽到了李承乾要大婚的消息。
這讓他說啥?
能說啥?
別說他了,就算長安的那些家夥聞言,又能做什麽?
而沒多久,禮部就找上了盧正卿,正式就李承乾成婚一事,和大唐進行了友好的溝通。
……
數日之後,長安。
一群朝臣本來正準備就吐蕃覆滅一事,著手向大明發難,畢竟,大明轉眼間就將他們的盟友給打沒了,作為大唐,自然得做點兒什麽。
當然,這不是說他們有多在意吐蕃,說句難聽的,吐蕃愛死不死。
不過借機打壓一下大明,還是很有必要的。
畢竟,縱使是他們也沒想到,李承乾會在如此短時間內就拿下吐蕃。
前麵才顯得自己黔驢技窮,結果後腳就直接兵進吐蕃。
當然,沒人會說李承乾兵進吐蕃的原因,不管怎麽說,大半個朝堂上的勳貴家裏都有子嗣參與了那檔子事兒,說出來是真的得罪人。
可就在他們思量著要怎麽打壓一下大明的囂張氣焰之時,李承乾大婚的消息傳來了。
這一瞬間,整個朝堂上都傻眼了。
這時間節點兒,可挑得真不錯!
但這事兒,又讓他們挑不出個理來。
畢竟,就李承乾這年紀,的確到了大婚的時候了,如果李承乾還在大唐的話,大家早就催著他成婚了。
可你這前腳剛剛滅了吐蕃,後腳就要成婚,這是打算犒賞自己?
“無恥,無恥之尤!”溫彥博聞言,怒聲說道。
就李承乾的那些小心思,哪能瞞過他們這些老狐狸?
不單單他,半個長安城的人其實都知道李承乾打的什麽算盤。
一個個都是義憤填膺的。
要知道,他們前麵還在思量著怎麽趁機打壓一下大明的囂張氣焰,結果轉過頭就聽到了這個消息,這使得他們蓄力一拳,都別說打到棉花上,而是硬生生的給逼退了迴來。
險些讓自己憋出內傷來……
這就讓眾人很受傷。
尤其是溫彥博這些已經準備出手的家夥,都不得不臨時收手。
當然,這還隻是剛剛開始。
隨著大明使團入京,他們才會知道什麽叫做無恥。
這也沒讓他們等太久,也不過是幾天的功夫,他們都還沒從李承乾要大婚的消息中驚醒過來,大明的使團就又給他們上了一課。
此番出使大唐的使團,是由王玄策親自帶隊,萬俟璞擔任副使。
這日,太極殿上。
王玄策帶著使團求見李二。
不過有意思的是,王玄策剛上殿,便發現了祿東讚居然也在大殿之中。
倒也沒管他,王玄策躬身道:“外臣王玄策參見大唐皇帝陛下。”
“外臣……”
李二看著大殿之下的眾人,笑道:“早就聽聞貴使乃是大明外交第一人,今日一見,果然是器宇軒昂。”
他這話也就是隨口敷衍。
這段時間,他對大明是真沒什麽好感。
隨著大明逐漸坐大,已經隱隱有了和大唐二分天下的樣式,這樣的大明,已經不是他能夠容忍的了。
隨之帶來的,也是他對大明官員的刻薄。
不過王玄策倒也沒有在意李二的態度,來之前,眾人便分析過李二甚至大唐朝堂的態度。
“大唐皇帝陛下謬讚了。”王玄策躬身道,“外臣之所以有今時今日的成就,全仗著我家殿下的提攜。”
李二笑了笑,道:“那不知道貴使今日出使我大唐可有何事?莫不是來炫耀大明滅了我大唐盟友之事吧?”
聽李二這陰陽怪氣的話,祿東讚立馬便站了出來,哭哭啼啼地說道:“還請陛下為我吐蕃做主!這大明,無緣無故,犯我吐蕃,而且還是在我吐蕃和大唐結盟之後。
無視盟約內容,公然對抗陛下的旨意,還請陛下為我吐蕃做主!”
對於祿東讚來說,他是怎麽也沒想到,自己不過是出使了一次大唐,居然落得了一個國破家亡的結果。
而今天大唐的官員通知他上殿的時候,他也有些愣神,心說,如今的自己在大唐的心中還有什麽價值不成?
不過一看到大明的使團,他當即就懂了,這就是他的價值。
他如今的處境其實挺尷尬的,吐蕃是迴不去了,至少暫時迴不去,而要留在大唐的話,那就得展現出自己的價值來。
說起來,他也算倒黴的,還沒發光發熱,就被李承乾給掐滅了。
“大明對此有何解釋!”祿東讚一說完,李二立馬接茬道,“朕與吐蕃剛剛結盟,立下盟約,大唐宗親及其藩屬國,均不可與吐蕃發生衝突,難道你大明還是個例外不成!”
從李二這話裏,眾人都嗅到了一股陰謀的味道。
而王玄策卻是心中一驚,好家夥,還真讓殿下猜對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