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殿。


    當群臣散去以後,李二獨自坐在大殿之中,有些愣神。


    作為一個帝王,他其實沒有清閑的時候,隻是今天的他,的確提不起精神處理朝政。


    李承乾的成長是有目共睹的,在這一點兒上,他都不得不承認,自己當初是真看走眼了。


    誰能想到,當初那個唯唯諾諾的家夥,怎就在短短幾年時間內,成長到了如此地步?


    想不明白……


    這般想著,李二看了眼桌案上的東西,都是最近送來的一些消息。


    當然,這些消息全都是大明那邊傳來的。


    當下又是一陣感慨。


    “朕真的老了麽?”


    雖說這幾年,大唐算得上國泰民安,也絕對是蒸蒸日上了。


    可和大明比起來,就顯得有些無力了。


    他其實很清楚,如今李承乾做的種種,都隻是為了防著他這個當爹的。


    父子啊……


    怎麽就走到這一步了呢?


    你要是老老實實迴大唐,當幾年太子,有大明這壺老酒打底,今後這大唐的帝位不還是你的?


    想到這裏,他心裏就有些不舒服。


    明明可以父慈子孝的,何至於走到這一步?


    ……


    皇宮外,大朝的群臣也沒閑著,三五成群、唿朋喚友的就各自直奔酒樓而去。


    不過有意思的是,眾人去的酒樓都是長明酒樓。


    在這一點兒上,眾人倒是異常默契。


    哪怕誰都知道,長明酒樓就是李承乾的眼睛和耳朵,但這會兒,他們其實要利用的就是這一點兒。


    說實話,要是沒有長明酒樓,他們很多時候都不知道該怎麽跟李承乾傳話……


    包廂中,房玄齡看著眾人,感慨道:“這才沒幾年啊,多少老夥計就沒了……如今,就剩下我們了。”


    自他們追隨李二以來,這一路上的確有些人走著走著,就沒了。


    比如劉文靜、杜如晦、戴冑……


    人嘛,上了年紀就容易想起當年的老兄弟。


    “是啊,要不了幾年,這張桌上的人隻會越來越少……”溫彥博說道,“也不知道,那個時候,這個大唐又將成為什麽樣子?”


    對於奮鬥了一生的大唐,他們還是很在意的。


    “行了,你兩個就別在那裏傷春悲秋了,現在都什麽節骨眼兒了?”孔穎達聽聞兩人在那裏裝深沉的樣子,就不耐地說了一句。


    當務之急是什麽?


    是大明!


    是李承乾,是未來的儲君!


    房玄齡聞言,搖了搖頭,道:“事情發展到如今這個地步,是老夫萬萬沒想到的……”


    就光伱沒想到?


    大家都不想說話了,在場的誰想到了?


    當初他們目送李承乾離開的時候,誰能想到會是今天這個局麵?


    要是能想到會是這樣,當初他們說什麽也不會放任李承乾離開長安!


    可事到如今,說這些有用麽?


    如今李承乾的實力已經相當驚人了,雖然人不在大唐,但大唐的太子之位,不也坐得穩穩的。


    如今,就連李二都不敢輕易的換太子,就怕自己百年之後,李承乾興兵來犯,再次打破這個天下的平靜。


    最主要的是,李承乾真有這個能力!


    因為李二眾多兒子中,沒有一個是李承乾一合之敵的。


    “要不找皇後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讓殿下迴長安?”見眾人半天說不到正題上,孔穎達就出了個餿主意。


    不過這是真的餿主意……


    眾人一聽就猜到了孔穎達的意思,也沒人搭理他。


    這事兒,誰敢去跟皇後開口?


    哪怕大家都知道,房玄齡和皇後的關係不錯,可房玄齡敢開這個口?


    “行了,這條路子就別想了。”溫彥博當即說道,“問題的關鍵是殿下自己不願意迴長安,又不是別的什麽。


    真要這麽整,搞不好他們母子之間的情分都玩沒了,到時候真要發生點兒什麽,連個從中斡旋的人都沒。”


    眾人聞言,也是點了點頭。


    的確,這法子比李承乾讓鐵勒部叛出大唐都騷氣。


    關鍵是,萬一李承乾不吃這套,那真就是把什麽後路都走死了。


    見眾人都沒說話,溫彥博看了看房玄齡,房玄齡微微頷首,溫彥博才繼續說道:“如今我們能做的,也隻有強化己身。


    不是說一定要對大明做什麽,而是我大唐自身強大起來後,大明不能做什麽。


    這麽多年來,我們一直在說遏製大明,遏製大明,可遏製了這麽多年,結果呢?


    真遏製到大明的發展了麽?


    大明不還是一天比一天強!


    這說明所謂的遏製大明,屁用沒有?


    與其遏製大明,不如強大自身。


    如今我們擔憂的是什麽?是大明強盛以後,殿下會怎麽做?


    可如果我們大唐足夠強大,殿下能怎麽做?


    路線錯了,做再多都是無用功!”


    聽他這麽說,眾人也是暗自點了點頭,這是實話。


    房玄齡見眾人如此,當即說道:“虞國公說得在理,遏製大明,不如強大己身。


    讓大明對我大唐生不起野心才是正理。”


    這其實也是他們之前探討過的話題,確實是無法做到真正的遏製大明,既如此,不如強化自身,做到實力上的碾壓大明。


    “如果沒有大明做對比的話,這些年,我大明的發展已經相當驚人了。”蕭禹說道,“近些年,不管是工業還是商業,比之貞觀初年的時候,強太多了,我們不能因為大明的成果,從而否定我大唐上下一心的成績。”


    說起這個,眾人又蔫了……


    在過去的幾年,大唐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如果沒有大明做參照物的話,那絕對是值得慶祝的成果。


    可正是因為有大明做參照物,讓他們本來足夠亮眼的成果,一瞬間就變得有些黯淡無光了起來。


    沒辦法,和大明這些年的進步比起來,真就微不足道了。


    “所以說這還不夠。”房玄齡說道,“當然,老夫也不否認這些年的成果,但要做到震懾大明,這顯然還不夠。”


    “可我們已經到了發展的瓶頸了。”魏征說道,“從這兩年的遞增來看,已經是一年不如一年,而反觀大明,他們這些年的發展,卻是一年比一年好。”


    魏征說完,眾人當即七嘴八舌地嚷嚷了起來。


    的確,在過去的幾年時間裏,大唐自身的發展的確到了一個瓶頸期。


    說到底,就是後繼無力。


    “這個問題,老夫也知道。”房玄齡聞言說道,“不過這都是小問題。”


    “小問題?”眾人疑惑。


    你逗我們呢?


    這能是小問題?


    見眾人那疑惑的表情,房玄齡說道:“真是小問題,老夫思量過,如今,我們大可去大明學習學習。”


    眾人聞言都愣住了,隻有少數幾人猜到了房玄齡的心思,心說,這不要臉的樣子,真是吾輩讀書人的楷模啊……


    “大明會願意?”沒想明白的人,當即便問道。


    房玄齡笑道:“會不會的重要麽?我們隻要派人去就行了。


    不管大明願意還是不願意,對我大唐而言,都是好事。”


    他這麽一說,眾人又愣住了。


    這話越聽越迷糊。


    “房相的意思是,如果大明願意,那就說明殿下還是想迴大唐繼承大寶的。


    如果殿下不願意,那麽殿下可能就是真不想迴大唐了,至少近些年不想,是這意思吧?”


    魏征說道,“說到底,此番不過是為了試探大明的態度,不知道老夫有沒有說錯。”


    房玄齡點了點頭,倒也沒有多言。


    的確,這麽做的目的就是為了試探李承乾的態度,隻要摸清楚了李承乾的態度,他們未來才好做事。


    “可不管殿下迴不迴大唐,實際的問題都是存在的。”有人不解道,“就以殿下如今的實力而言,就算今後迴大唐繼承大寶,難免不會用自己的人在朝堂上來一次大清洗。


    諸位都別忘了,大明的朝堂和我大唐別無二樣。


    左右仆射、六部尚書,我大唐有的,大明都有。


    說句不該說的,殿下今後真要迴大唐繼承了大寶,我們這些老家夥,都能直接被人取代。


    老話說得好,一個蘿卜一個坑,咱們擋人路了……”


    這才是他們這些家夥最擔憂的。


    沒辦法,李承乾有一套完整的班子,這套班子完整到隨時可以取代整個大唐的朝堂。


    誰也不願意做被取代的那一個。


    “就算殿下迴來了,也不會如此激進。”蕭禹說道,“真要這麽幹了,大唐瞬間就會傾覆。”


    “可問題是,就算殿下不會如此激進,但也絕對會這麽幹,隻是時間問題罷了!”有人搖頭道,“誰又不願意用自己人呢?”


    這會兒,眾人也都是將自己的擔憂給說了出來,而魏征聽著這些家夥的言辭,搖了搖頭,也便不再多言。


    他當然明白這些家夥打的什麽算盤。


    隻能說,這張桌子上,真沒幾個老實人。


    一個個都他媽老奸巨猾的。


    擱這兒玩千裏傳音,你敢信?


    等眾人散去後,孔穎達、蕭禹、魏征幾人一道,半路上,孔穎達不解地問道:“老魏,房相之前那話什麽意思?


    為什麽說大明願意的話,殿下就有想法迴長安?”


    “哼……”魏征聞言,冷哼一聲,道,“其實說起來也簡單,因為隻要大明願意,就說明殿下想把大唐變成和大明一樣的,今後他若是迴到長安,治理大唐也更順手一些。


    如果不願意,那就說明殿下已經做好了和大唐打擂台的準備了。


    哎,這都什麽事兒啊……”


    對於魏征來說,如今的局勢,確實讓他煩躁。


    他的本意不是如此,可沒人聽他的啊!


    這不管是老子兒子,好似就沒一個把他當迴事兒。


    ……


    與此同時,蘇毗。


    李承乾已經親率大軍駐紮到了兩軍交戰的邊上。


    他也沒出兵,就這麽看著兩軍大戰,時不時的還會派人趁著蘇毗和吐蕃大戰的時候,嚷嚷著讓蘇毗交出大明的叛逆。


    這一手,讓吐蕃腦瓜子都疼。


    鬆讚幹布更是氣不打一處來,在大帳之中罵道:“有能耐你倒是出兵啊!不管是出兵蘇毗還是出兵我吐蕃,你他娘倒是動啊!”


    他之前聽到李承乾親率大軍駐紮在戰場一側時,整個人都傻眼了,這他媽都叫什麽事兒……


    一把劍,最讓人畏懼的時候,不是出劍的那一刻,而是懸而未發。


    可就在這時,輪科耳卻是急匆匆從陣前跑了迴來,說道:“讚普,大明的人來了。”


    “嗯?大明的人來作甚?”鬆讚幹布也愣住了。


    “說是來投奔我吐蕃的。”輪科耳也是一臉的不敢置信。


    鬆讚幹布都愣住了。


    好家夥,大明這是成篩子了啊!


    隔三差五的就有人要背叛大明?


    當下,他便問道:“來的是何人?”


    “那人自稱是大唐刑國公之子,房遺愛。”輪科耳說道。


    房遺愛?


    這個名字他還是聽過的,大唐房玄齡的嫡次子。


    “讚普。”就在這時,有人說道,“聽聞房玄齡這幾年和大唐的一些朝臣,在極力的打壓大明,這房遺愛會不會是房玄齡派來的?”


    鬆讚幹布琢磨了一番,這才說道:“快,將人請進來。”


    站在他的立場上,還是願意相信這件事的。


    畢竟房玄齡這幾年的所作所為,他還是聽說了的。


    不多時,房遺愛等人就被帶進了大帳之中。


    除了他,還有程處亮、李景仁、李德獎這些長安的二世祖。


    鬆讚幹布看到眾人也是一愣,心說,這誰才是房遺愛啊?


    都是半大小子,這誰認識……


    房遺愛倒是活絡,當即便拱手道:“外臣房遺愛見過讚普。”


    “外臣程處亮見過讚普。”


    “外臣李景仁見過讚普。”


    ……


    一時間,眾人齊齊拱手施禮。


    而在鬆讚幹布的身邊,也有人不斷的給他介紹這些人的身份。


    對於大唐的這些二世祖,尤其是在大明的這些,當初出使大明的時候,吐蕃也是了解過了的。


    “諸位不在大明軍營待著,來我吐蕃,莫不是為了看我吐蕃的笑話?”鬆讚幹布在搞清楚這些人的身份後,當即也是陰陽怪氣地說道。


    “讚普說話倒是毫不客氣。”房遺愛聞言,那也是不會慣著他,當即就懟了迴去,“吾等此番可是來幫助吐蕃度過此劫的,若是讚普不領情,吾等這就離去!”


    “放肆!”房遺愛話音剛落,就有人怒喝道,“誰給爾等在我吐蕃讚普麵前大放厥詞的勇氣!真當不敢斬了爾等不成?”


    一聽這人的語氣,那顯然是在大唐進修過的。


    當然,他這個也許能唬住其他人,但帳房中這些家夥,卻是沒那麽好唬。


    “怎麽?你還想殺了吾等不成?”房遺愛那是一點兒不客氣道,“家父房玄齡,大唐刑國公、左仆射。”


    說著,他指了指身邊的程處亮等人,“這是大唐宿國公程咬金家的二公子。


    那是大唐右仆射衛國公李靖家的二公子。


    這位就更不得了,大唐郡王李道宗家的二公子。


    還有這位……


    那位……


    那個,還要殺了吾等麽?”


    房遺愛介紹了半天,跟他來的,全都是長安的頂級二世祖,該說不說,分量還是挺足的。


    當然,他介紹了半天,突出的就是一個二字。


    鬆讚幹布等人聞言,也是有些尷尬。


    這他媽要是全殺了,估計大唐得直接要求李承乾踏平他吐蕃了。


    “聽聞諸位是來投奔我吐蕃的,不知真假?”鬆讚幹布倒也不在意,笑道。


    對於他而言,房遺愛等人到來倒也是好事,尤其是這些人還是來投奔吐蕃的。


    “投奔吐蕃?”房遺愛冷哼一聲,道,“讚普可真敢想!以吾等的家世,繼承家裏的爵位可能難了,但要在大唐隨便混個門蔭入仕,那不是隨隨便便?


    到時候還再尚個公主,一輩子的榮華富貴總是少不了的。


    投奔吐蕃,和你們一起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混吃等死?”


    要說這家夥的那張嘴,那是真的臭……


    聽得他身後的程處亮等人都一陣的心驚膽顫,甚至都忍不住在後麵拉了拉他衣角,示意他悠著點兒。


    縱使鬆讚幹布這種好脾氣的人,都是忍了又忍,要不是如今吐蕃的處境不妙,他都恨不得直接讓人將其拖出去五馬分屍……


    “房公子當真是好膽!”一旁,輪科耳怒聲道,“一而再再而三的挑釁我吐蕃,真當我吐蕃好欺不成!”


    “欺你吐蕃?”房遺愛冷哼道,“若非家父的意思,你當本公子願意來不成?”


    他其實很清楚,這會兒表現得越強勢,反而越讓鬆讚幹布忌憚,他要是表現得懦弱一些,搞不好還會引起這家夥的懷疑。


    至於這消息傳迴大唐會是個什麽結果,那他就管不著了,愛咋地咋地吧。


    當然,這會兒鬆讚幹布倒是來興趣了。


    果然是房玄齡的安排。


    這他是能理解的,大唐那邊的確不會眼睜睜地看著大明坐大,這是他一貫以來的判斷。


    也是基於這個前提之下,才有了他之前和大唐結盟的事兒。


    “不知道房仆射是怎麽安排的?”鬆讚幹布問道。


    “家父並沒有什麽安排。”房遺愛說道,“不過此番大唐和吐蕃既然結盟了,那就說明了大唐的態度。


    當然,最重要的是吾等也有些自己的顧慮。”


    “嗯,不知道諸位有何顧慮?”雖然他傾向於房遺愛說的是真的,但懷疑還是有的,可如果房遺愛等人有自己的訴求,那就更好了。


    很顯然,房遺愛等人有!


    當下,他也是心中歡喜。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