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孤狼騎的吐門羅前日傳來消息。”契苾何力說道,“清水川的那位怕是頂不住了。”
孤狼騎便是征西軍三營之一,吐門羅則是孤狼騎的參將,當初大戰結束之後,他就帶著他的孤狼騎混到了清水川,也就是趙王李元景的地盤。
之所以是他,其實也有講法。
畢竟吐門羅是達延芒結波的親兵頭子,相對的,他對慕容伏允的那些潰軍自然要比旁人更加了解一些,由他在清水川冒充慕容伏允的潰軍,也更有把握。
“頂不住了麽?”李承乾聞言笑了笑,說道,“傳命吐門羅,命其再添一把火,李元景既然敢打清水川的主意,那我們也不用跟他客氣。
真以為仗著是本王的長輩,就能肆無忌憚地搶本王的東西?
他也不怕崩了牙!”
對於李元景,李承乾可沒什麽好客氣的。
要知道,自他在赤水源站穩腳跟以後,他就將吐穀渾視為了自己的禁臠,吐穀渾的每一寸土地都應是他的囊中之物。
結果,這個時候,李元景居然跑來摘桃子了,關鍵是,李元景還是借著他的威勢摘的桃子,事後還洋洋自得,瞧不起他,憑什麽?
之前李承乾隱忍,那是因為他的確拿李元景沒法,畢竟師出無名,總不能他李承乾能做的事兒,別人就不能做吧?
而且,李淵和李二還沒死呢,他要是吃相太難看的話,恐會引起大唐的非議。
但這並不代表清水川他就真的讓給了李元景,憑什麽啊?
憑什麽自己在這片土地拚死拚活卻讓李元景這個耍嘴皮子的占盡了便宜?
“微臣明白了。”契苾何力當即就笑道。
“對了,吐門羅的身份沒有暴露吧?”
說到這個,契苾何力笑道:“殿下放心就是,如今,雄踞清水川的兵匪至少有六成都是我們的人。”
“這麽多?”李承乾有些疑惑。
當初隻有吐門羅的孤狼騎留在了清水川,一支孤狼騎,可沒這麽多人。
“嘿嘿。”契苾何力笑道,“吐門羅那家夥倒的確是一個人才,這家夥,這段時間一邊安排人圍剿那些餘孽,又一邊打著慕容順的旗號拉攏那些家夥,如今的清水川,人也是他,鬼也是他。
有些時候,他甚至還能指揮兩支大軍大戰一場。”
“他還有這能耐?”李承乾微微有些愣神,他也沒想到,這吐門羅還是個智將。
契苾何力笑了笑,說道:“畢竟他也曾是達延芒結波的親兵頭子,有點兒能耐才正常,他要是真是個廢物草包,那才不正常了。”
聽他這麽一說,李承乾當即就明白了:“的確,畢竟當初的達延芒結波可是吐穀渾的太子,他的親兵頭子怎麽也不可能是個廢物才對。
看來,則吐門羅倒還真是個聰明人。”
“聰明人好啊,我大明王廷要的就是聰明人。”契苾何力聞言,哈哈大笑。
“能有多從聰明啊?”聽了半天,萬俟璞算是聽明白了,不就吐門羅在清水川的差事兒辦得還不錯麽?不過這有啥好激動的?
“換了我們仨,誰也不會辦得比他差就是。”
李承乾聞言,搖頭笑道:“你不懂,吐門羅此舉的確是體現出了他的智慧。”
“不是,殿下,就他?”萬俟璞聞言,當即就站了出來,武將嘛,本身就是一個不服一個的。這會兒聽李承乾這麽說吐門羅,他是真忍不了,換個人他都能忍,可這吐門羅,那在軍中可是和他有一拚的家夥,你叫他如何能服?當即他就嚷嚷道,“這家夥,打仗跟我一樣,還能有智慧。”
“你也知道伱沒腦子?”聽他這麽說,李承乾都給氣笑了。
萬俟璞是一員猛將,這沒錯,可要說道動腦子,嗬嗬,萬俟璞還真不是一個有腦子的武將。
“那個,末將不是這個意思。”萬俟璞也有些尷尬。
他打仗,那就靠一個勇字,不過這個勇字就已經讓他在戰場上近乎所向披靡了。
“行了。”李承乾笑道,“吐門羅這家夥確實是有點兒東西的,說了你也不懂。”
李承乾都這麽說了,萬俟璞自然也不會繼續爭論。
關鍵是,在李承乾麵前,他也不敢太過於放肆。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就算了,當即就用手肘戳了戳一旁的趙岩,低聲問道:“不是,殿下這話到底什麽意思啊?”
“怎麽跟你說呢?”趙岩想了想,說道,“吐門羅在清水川的這一舉動的確是動了腦子的,不過那都不是他真正的目的,此舉,吐門羅其實是做給殿下和大將軍看的。
這麽說吧,作為曾經吐穀渾太子的親兵頭子,他不可能是一個庸才,這會兒他在清水川的所作所為,就是在兌現自己的能力。”
“還是不懂……”萬俟璞撓了撓頭。
趙岩聳了聳肩,說道:“那沒辦法了,人家是真有腦子,你是真沒……”
一旁,普祿勃齊聞言,忍不住笑出了聲,萬俟璞說不過趙岩,當即就看向普祿勃齊,道:“你笑什麽,你聽懂了?”
“我當然聽懂了!”普祿勃齊相當自信地點了點頭,道,“不就是吐門羅不準備藏拙了,開始暴露自己的能力了麽,有那麽難懂麽?”
李承乾在一旁聽到幾人的對話,當即也是點了點頭。
還別說,普祿勃齊倒是說到點子上了。
這吐門羅這會兒做的,就是這麽迴事兒。
他其實也清楚,作為達延芒結波的親兵頭子,如果隻有他之前表現出來的那點兒能耐,不管是李承乾還是契苾何力,都不會放心他。
“好了,各軍就先這麽安置。”李承乾說道,“兵部這邊,平日也要監督各軍操練,雖然短時間內,我們大明應該不會再有什麽戰事,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對於軍隊而言,本王就一個要求,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微臣明白。”伊原峰當即拱手說道。
李承乾擺了擺手,道:“都退下吧。”
等他們走後,李承乾走到了堪輿圖前,看了看清水川的位置,輕蔑一笑。
“若是整個清水川都亂了起來,你那區區幾千兵馬能做什麽呢?”李承乾自言自語道,“除了龜茲王那老東西,你還有什麽底牌麽?”
說著,李承乾又看向了長安方向,嘀咕道,“還是你又有什麽底牌呢?”
對於清水川和長安的那對父子,李承乾沒任何親情可言。
他隻是好奇,這對父子還能折騰出什麽東西來。
當然,不管他們再怎麽折騰,這清水川都隻能姓李承乾的李!
說著,李承乾突然想到了姚大,當即便轉身問道:“叔玉,房遺愛他們最近在幹嘛?”
“遺愛哥哥他們最近在操練,就在之前少年軍的營地。”魏叔玉對此倒是知曉甚多。
畢竟都是長安過來的,大家天然就親近一些。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走,我們去少年軍營地。”
之前李承乾讓薛仁貴在整個赤水源招人,聽說招了不少好苗子,當時李承乾便讓薛仁貴在城外另尋了一處做少年軍的營地,不過他還一直沒有去過。
至於房遺愛他們,自從他們從長安迴來後,就一直沒露過麵,包括上次大朝會,李承乾都沒讓他們露麵。
說到對,還是姚大的身份太尷尬了一些。
當初,李承乾聽聞姚大居然是自己的表哥時,他都愣了一下。
就他那淺薄的曆史知識,還真不知道自己有個表叔幫著自己阿祖造了自己老爹的反。
不過這會兒因為李元景和李淵的緣故,李承乾倒是想找姚大了解一下當年的舊事。
也就半柱香的時間,李承乾便和魏叔玉還有尉遲寶林等人來到了昔日的少年軍軍營。
自從房遺愛他們從長安迴來後,就沒迴城外的少年軍軍營,因為姚大的緣故,眾人便在大明宮內的少年軍暫且安置了下來。
這也是李承乾交代的。
要知道,如今的姚大還真是個燙手山芋。
“殿下今日怎麽來了?”行禮過後,房遺愛一臉賊兮兮地問道。
李承乾沒搭理他,直接問道:“姚大呢?”
姚大?
“殿下是為了姚大來的?”
“本王為了你來的?”李承乾沒好氣地說道,“別那麽多廢話,帶路。”
對於房遺愛這些家夥,李承乾從來不客氣。
這些家夥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跟他們太客氣了,這些家夥真的會蹬鼻子上臉。
房遺愛聳了聳肩,便在前麵帶路。
他倒是不擔心李承乾會對姚大如何,畢竟,真要對付姚大,早對付了。
“參見殿下。”來到少年軍的演武場,眾人正在操練,見到李承乾,紛紛躬身施禮。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倒是沒偷懶。”
說著,李承乾就在人群中找到了姚大,當下也是笑道:“你說本王該稱唿你什麽好?”
“末將姚大,參見殿下。”
他整這麽一出,李承乾當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本王雖然懷疑過你的身世,但真沒想到,我們之間還有這麽一層關係。
哎,以後就好好跟著本王混吧,昔日失去的東西,咱再掙迴來就是。
至於大唐那邊,你放心好了,隻要本王還活著,沒人能把你怎麽著,哪怕是大唐皇帝也不行!”
對付姚大這樣的人,李承乾還是很有辦法的。
畢竟,當年事發的時候,姚大才多大啊?
一日間,從高門大戶淪落到階下之囚,後又遭遇了追殺,最終流落市井成為了一個乞兒,這樣的人,最是缺乏安全感,隻要有人站出來願意幫他承擔一些什麽,他定然是感恩戴德。
事實也是如此,聽李承乾這麽一說,雖然說不好是真是假,但姚大卻是一臉的感動,眼淚水都止不住的在眼眶裏打轉。
“末將定當誓死追隨殿下!”說著,姚大就準備單膝跪地,不過李承乾眼疾手快,一把就將其拉了起來,說道,“你我兄弟間莫要這般作態!
對了,長樂自從知道了你是她表哥後,那高興得不得了,天天吵著讓我帶她來尋你。
不過你也知道,當時你們剛從長安迴來,而我最近也忙,倒是沒空帶那妮子來,迴頭,你和房老二他們幾個,自己去找她,讓她也高興高興。”
一說起長樂,眾人又笑了。
李承乾見姚大還是有些拘謹,當即就帶著眾人來到笑場一邊找個地方坐了下來,說道:“此番本王過來,倒是想問問你當年的事兒。
嗯,不是你家,是其餘人的。
這兩年,阿祖那邊總有些不尋常的動作,先是裴默那些家夥,後是趙王,本王總覺得哪裏不對勁兒。
對了,你還記得當年那件事兒都有哪些人參與了?”
對於這件事兒,可能沒有人比姚大更清楚了,當即便說道:“當年參與了那場謀逆的人除了家父以外,還有利州都督、義安郡王李孝常、滑州都督、上柱國杜才幹、右武衛將軍劉德裕……”
聽他說完,李承乾也是一驚,還別說,人是真不少,而且分量也是真不輕。
李承乾記得,當時李二玄武門事變之後,突厥便揮兵南下,這才有了李二視為奇恥大辱的渭水之盟。
他沒想到,同一年,李二還遭遇了一次內亂。
而且,這些家夥擁護的對象居然還是李淵。
在李承乾以前的認知裏,李淵之所以退位,是因為不想天下動蕩,但現在看來,這裏麵有故事啊!
他以前不知道在哪裏看到過,說是尉遲敬德當時在太極殿上,提著刀,一步一問,逼著李淵退位,當時他還不相信,但現在看來,這十有八九是真的!
要是李淵真的心甘情願退位,又豈會有之後李孝常等人複辟造反一事兒?
“都死了?”李承乾繼續問道。
“為首者,除了家父以外,連其子嗣都沒剩一個。”姚大說得倒也算平靜。
當年事發的時候,他雖然還小,但這些年,也算是把這些事兒都弄清楚了。
李承乾繼續問道:“那你知道,他們當年是如何跟阿祖聯係的?”
“說到這個,就得提到元弘善了。”姚大說道,“這元弘善雖然隻是右武衛統軍,但右武衛可是禁軍,司職拱衛皇城。
想必殿下還記得,當年太上皇退位以後並沒有第一時間搬至現在的太安宮,而是繼續住在皇宮。
其原因就是在此。
因為太上皇很清楚,他一旦搬進了太安宮,再想和他的人取得聯係,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要不然,太上皇都退位了,何必還死乞白賴的賴在皇宮裏不肯搬走,真當他不要臉不是?”
對於李淵和李二,姚大可沒什麽尊重,說話也是相當的隨意。
李承乾倒也不在意,畢竟站在姚大的立場,李淵和李二都是害得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
不過聽他這麽說,李承乾倒是真的理清楚了很多問題。
“原來如此。”點了點頭,李承乾正準備開口,腦海裏突然一閃,道,“等下,元弘善?”
說著,李承乾看向尉遲寶林,問道,“之前日月山是不是開了一家元氏商行?說是什麽北魏後裔?”
“確有其事,主事人名為元平。”尉遲寶林點了點頭,“據悉,當初元平剛剛抵達日月山之際,和裴默接觸過。”
李承乾聞言,用手捏著下巴陷入了沉思,嘴上嘀咕道:“元弘善,元平……”正嘀咕著,李承乾突然抬起頭,看向了劉三,問道,“之前我們和慕容順交戰的時候,他麾下那猛將叫元什麽來著?
就是被薛仁貴一箭射死的那個。”
“元戎。”劉三想了一下,立馬說道。
“對對對,就是元戎。”李承乾說著,便伸手道,“拿支筆,拿張紙來。”
很快,程處亮便將一支炭筆和一張紙給李承乾遞了過來。
接過紙筆以後,李承乾迅速在紙上最頂端寫上阿祖兩字,跟著又在紙的中間寫下了元弘善、元平、元戎三個人的名字。
“元弘善不用說,本就是阿祖的人。
元平一來日月山便和裴默接觸,裴默是阿祖的人。”說著,李承乾又在元平的上麵寫上了裴默的名字。
落到最後元戎的名字時,李承乾下意識的就想咬著筆頭,不過一想到這是炭筆,這才作罷。
不過看著元戎的名字,李承乾疑惑道:“真的隻是巧合?”
“殿下,這慕容順不就是太上皇送迴給慕容伏允的麽?”就在李承乾想不明白的時候,房遺愛冷不丁地說了一句。
李承乾一聽,當即就是一副如夢初醒的模樣:“是了是了,慕容順。”
說著,李承乾便在元戎的旁邊,寫下了慕容順的名字。
“這就對了嘛。”李承乾說道,“當初阿祖和慕容伏允雖然關係不錯,但留一手很正常吧?
而且,阿祖和鮮卑一族,淵源頗深,好似祖母一族便是當年隨孝文帝東遷洛陽的,而這元平據悉是文帝嫡係,元戎又是北魏後裔,那元弘善定然也是鮮卑一脈!
這中間,總不能都歸結於巧合吧?”
“殿下,要是這麽說的話,我倒是想起一件事兒。”就在這會兒,叔孫鈺突然說道。
“嗯?”
盡量在字數上補迴之前請假的幾天!
(本章完)
孤狼騎便是征西軍三營之一,吐門羅則是孤狼騎的參將,當初大戰結束之後,他就帶著他的孤狼騎混到了清水川,也就是趙王李元景的地盤。
之所以是他,其實也有講法。
畢竟吐門羅是達延芒結波的親兵頭子,相對的,他對慕容伏允的那些潰軍自然要比旁人更加了解一些,由他在清水川冒充慕容伏允的潰軍,也更有把握。
“頂不住了麽?”李承乾聞言笑了笑,說道,“傳命吐門羅,命其再添一把火,李元景既然敢打清水川的主意,那我們也不用跟他客氣。
真以為仗著是本王的長輩,就能肆無忌憚地搶本王的東西?
他也不怕崩了牙!”
對於李元景,李承乾可沒什麽好客氣的。
要知道,自他在赤水源站穩腳跟以後,他就將吐穀渾視為了自己的禁臠,吐穀渾的每一寸土地都應是他的囊中之物。
結果,這個時候,李元景居然跑來摘桃子了,關鍵是,李元景還是借著他的威勢摘的桃子,事後還洋洋自得,瞧不起他,憑什麽?
之前李承乾隱忍,那是因為他的確拿李元景沒法,畢竟師出無名,總不能他李承乾能做的事兒,別人就不能做吧?
而且,李淵和李二還沒死呢,他要是吃相太難看的話,恐會引起大唐的非議。
但這並不代表清水川他就真的讓給了李元景,憑什麽啊?
憑什麽自己在這片土地拚死拚活卻讓李元景這個耍嘴皮子的占盡了便宜?
“微臣明白了。”契苾何力當即就笑道。
“對了,吐門羅的身份沒有暴露吧?”
說到這個,契苾何力笑道:“殿下放心就是,如今,雄踞清水川的兵匪至少有六成都是我們的人。”
“這麽多?”李承乾有些疑惑。
當初隻有吐門羅的孤狼騎留在了清水川,一支孤狼騎,可沒這麽多人。
“嘿嘿。”契苾何力笑道,“吐門羅那家夥倒的確是一個人才,這家夥,這段時間一邊安排人圍剿那些餘孽,又一邊打著慕容順的旗號拉攏那些家夥,如今的清水川,人也是他,鬼也是他。
有些時候,他甚至還能指揮兩支大軍大戰一場。”
“他還有這能耐?”李承乾微微有些愣神,他也沒想到,這吐門羅還是個智將。
契苾何力笑了笑,說道:“畢竟他也曾是達延芒結波的親兵頭子,有點兒能耐才正常,他要是真是個廢物草包,那才不正常了。”
聽他這麽一說,李承乾當即就明白了:“的確,畢竟當初的達延芒結波可是吐穀渾的太子,他的親兵頭子怎麽也不可能是個廢物才對。
看來,則吐門羅倒還真是個聰明人。”
“聰明人好啊,我大明王廷要的就是聰明人。”契苾何力聞言,哈哈大笑。
“能有多從聰明啊?”聽了半天,萬俟璞算是聽明白了,不就吐門羅在清水川的差事兒辦得還不錯麽?不過這有啥好激動的?
“換了我們仨,誰也不會辦得比他差就是。”
李承乾聞言,搖頭笑道:“你不懂,吐門羅此舉的確是體現出了他的智慧。”
“不是,殿下,就他?”萬俟璞聞言,當即就站了出來,武將嘛,本身就是一個不服一個的。這會兒聽李承乾這麽說吐門羅,他是真忍不了,換個人他都能忍,可這吐門羅,那在軍中可是和他有一拚的家夥,你叫他如何能服?當即他就嚷嚷道,“這家夥,打仗跟我一樣,還能有智慧。”
“你也知道伱沒腦子?”聽他這麽說,李承乾都給氣笑了。
萬俟璞是一員猛將,這沒錯,可要說道動腦子,嗬嗬,萬俟璞還真不是一個有腦子的武將。
“那個,末將不是這個意思。”萬俟璞也有些尷尬。
他打仗,那就靠一個勇字,不過這個勇字就已經讓他在戰場上近乎所向披靡了。
“行了。”李承乾笑道,“吐門羅這家夥確實是有點兒東西的,說了你也不懂。”
李承乾都這麽說了,萬俟璞自然也不會繼續爭論。
關鍵是,在李承乾麵前,他也不敢太過於放肆。
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就算了,當即就用手肘戳了戳一旁的趙岩,低聲問道:“不是,殿下這話到底什麽意思啊?”
“怎麽跟你說呢?”趙岩想了想,說道,“吐門羅在清水川的這一舉動的確是動了腦子的,不過那都不是他真正的目的,此舉,吐門羅其實是做給殿下和大將軍看的。
這麽說吧,作為曾經吐穀渾太子的親兵頭子,他不可能是一個庸才,這會兒他在清水川的所作所為,就是在兌現自己的能力。”
“還是不懂……”萬俟璞撓了撓頭。
趙岩聳了聳肩,說道:“那沒辦法了,人家是真有腦子,你是真沒……”
一旁,普祿勃齊聞言,忍不住笑出了聲,萬俟璞說不過趙岩,當即就看向普祿勃齊,道:“你笑什麽,你聽懂了?”
“我當然聽懂了!”普祿勃齊相當自信地點了點頭,道,“不就是吐門羅不準備藏拙了,開始暴露自己的能力了麽,有那麽難懂麽?”
李承乾在一旁聽到幾人的對話,當即也是點了點頭。
還別說,普祿勃齊倒是說到點子上了。
這吐門羅這會兒做的,就是這麽迴事兒。
他其實也清楚,作為達延芒結波的親兵頭子,如果隻有他之前表現出來的那點兒能耐,不管是李承乾還是契苾何力,都不會放心他。
“好了,各軍就先這麽安置。”李承乾說道,“兵部這邊,平日也要監督各軍操練,雖然短時間內,我們大明應該不會再有什麽戰事,但不怕一萬就怕萬一,對於軍隊而言,本王就一個要求,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
“微臣明白。”伊原峰當即拱手說道。
李承乾擺了擺手,道:“都退下吧。”
等他們走後,李承乾走到了堪輿圖前,看了看清水川的位置,輕蔑一笑。
“若是整個清水川都亂了起來,你那區區幾千兵馬能做什麽呢?”李承乾自言自語道,“除了龜茲王那老東西,你還有什麽底牌麽?”
說著,李承乾又看向了長安方向,嘀咕道,“還是你又有什麽底牌呢?”
對於清水川和長安的那對父子,李承乾沒任何親情可言。
他隻是好奇,這對父子還能折騰出什麽東西來。
當然,不管他們再怎麽折騰,這清水川都隻能姓李承乾的李!
說著,李承乾突然想到了姚大,當即便轉身問道:“叔玉,房遺愛他們最近在幹嘛?”
“遺愛哥哥他們最近在操練,就在之前少年軍的營地。”魏叔玉對此倒是知曉甚多。
畢竟都是長安過來的,大家天然就親近一些。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走,我們去少年軍營地。”
之前李承乾讓薛仁貴在整個赤水源招人,聽說招了不少好苗子,當時李承乾便讓薛仁貴在城外另尋了一處做少年軍的營地,不過他還一直沒有去過。
至於房遺愛他們,自從他們從長安迴來後,就一直沒露過麵,包括上次大朝會,李承乾都沒讓他們露麵。
說到對,還是姚大的身份太尷尬了一些。
當初,李承乾聽聞姚大居然是自己的表哥時,他都愣了一下。
就他那淺薄的曆史知識,還真不知道自己有個表叔幫著自己阿祖造了自己老爹的反。
不過這會兒因為李元景和李淵的緣故,李承乾倒是想找姚大了解一下當年的舊事。
也就半柱香的時間,李承乾便和魏叔玉還有尉遲寶林等人來到了昔日的少年軍軍營。
自從房遺愛他們從長安迴來後,就沒迴城外的少年軍軍營,因為姚大的緣故,眾人便在大明宮內的少年軍暫且安置了下來。
這也是李承乾交代的。
要知道,如今的姚大還真是個燙手山芋。
“殿下今日怎麽來了?”行禮過後,房遺愛一臉賊兮兮地問道。
李承乾沒搭理他,直接問道:“姚大呢?”
姚大?
“殿下是為了姚大來的?”
“本王為了你來的?”李承乾沒好氣地說道,“別那麽多廢話,帶路。”
對於房遺愛這些家夥,李承乾從來不客氣。
這些家夥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跟他們太客氣了,這些家夥真的會蹬鼻子上臉。
房遺愛聳了聳肩,便在前麵帶路。
他倒是不擔心李承乾會對姚大如何,畢竟,真要對付姚大,早對付了。
“參見殿下。”來到少年軍的演武場,眾人正在操練,見到李承乾,紛紛躬身施禮。
李承乾點了點頭,說道:“倒是沒偷懶。”
說著,李承乾就在人群中找到了姚大,當下也是笑道:“你說本王該稱唿你什麽好?”
“末將姚大,參見殿下。”
他整這麽一出,李承乾當即就明白了他的意思,走過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說道:“本王雖然懷疑過你的身世,但真沒想到,我們之間還有這麽一層關係。
哎,以後就好好跟著本王混吧,昔日失去的東西,咱再掙迴來就是。
至於大唐那邊,你放心好了,隻要本王還活著,沒人能把你怎麽著,哪怕是大唐皇帝也不行!”
對付姚大這樣的人,李承乾還是很有辦法的。
畢竟,當年事發的時候,姚大才多大啊?
一日間,從高門大戶淪落到階下之囚,後又遭遇了追殺,最終流落市井成為了一個乞兒,這樣的人,最是缺乏安全感,隻要有人站出來願意幫他承擔一些什麽,他定然是感恩戴德。
事實也是如此,聽李承乾這麽一說,雖然說不好是真是假,但姚大卻是一臉的感動,眼淚水都止不住的在眼眶裏打轉。
“末將定當誓死追隨殿下!”說著,姚大就準備單膝跪地,不過李承乾眼疾手快,一把就將其拉了起來,說道,“你我兄弟間莫要這般作態!
對了,長樂自從知道了你是她表哥後,那高興得不得了,天天吵著讓我帶她來尋你。
不過你也知道,當時你們剛從長安迴來,而我最近也忙,倒是沒空帶那妮子來,迴頭,你和房老二他們幾個,自己去找她,讓她也高興高興。”
一說起長樂,眾人又笑了。
李承乾見姚大還是有些拘謹,當即就帶著眾人來到笑場一邊找個地方坐了下來,說道:“此番本王過來,倒是想問問你當年的事兒。
嗯,不是你家,是其餘人的。
這兩年,阿祖那邊總有些不尋常的動作,先是裴默那些家夥,後是趙王,本王總覺得哪裏不對勁兒。
對了,你還記得當年那件事兒都有哪些人參與了?”
對於這件事兒,可能沒有人比姚大更清楚了,當即便說道:“當年參與了那場謀逆的人除了家父以外,還有利州都督、義安郡王李孝常、滑州都督、上柱國杜才幹、右武衛將軍劉德裕……”
聽他說完,李承乾也是一驚,還別說,人是真不少,而且分量也是真不輕。
李承乾記得,當時李二玄武門事變之後,突厥便揮兵南下,這才有了李二視為奇恥大辱的渭水之盟。
他沒想到,同一年,李二還遭遇了一次內亂。
而且,這些家夥擁護的對象居然還是李淵。
在李承乾以前的認知裏,李淵之所以退位,是因為不想天下動蕩,但現在看來,這裏麵有故事啊!
他以前不知道在哪裏看到過,說是尉遲敬德當時在太極殿上,提著刀,一步一問,逼著李淵退位,當時他還不相信,但現在看來,這十有八九是真的!
要是李淵真的心甘情願退位,又豈會有之後李孝常等人複辟造反一事兒?
“都死了?”李承乾繼續問道。
“為首者,除了家父以外,連其子嗣都沒剩一個。”姚大說得倒也算平靜。
當年事發的時候,他雖然還小,但這些年,也算是把這些事兒都弄清楚了。
李承乾繼續問道:“那你知道,他們當年是如何跟阿祖聯係的?”
“說到這個,就得提到元弘善了。”姚大說道,“這元弘善雖然隻是右武衛統軍,但右武衛可是禁軍,司職拱衛皇城。
想必殿下還記得,當年太上皇退位以後並沒有第一時間搬至現在的太安宮,而是繼續住在皇宮。
其原因就是在此。
因為太上皇很清楚,他一旦搬進了太安宮,再想和他的人取得聯係,可就沒那麽容易了。
要不然,太上皇都退位了,何必還死乞白賴的賴在皇宮裏不肯搬走,真當他不要臉不是?”
對於李淵和李二,姚大可沒什麽尊重,說話也是相當的隨意。
李承乾倒也不在意,畢竟站在姚大的立場,李淵和李二都是害得他家破人亡的罪魁禍首。
不過聽他這麽說,李承乾倒是真的理清楚了很多問題。
“原來如此。”點了點頭,李承乾正準備開口,腦海裏突然一閃,道,“等下,元弘善?”
說著,李承乾看向尉遲寶林,問道,“之前日月山是不是開了一家元氏商行?說是什麽北魏後裔?”
“確有其事,主事人名為元平。”尉遲寶林點了點頭,“據悉,當初元平剛剛抵達日月山之際,和裴默接觸過。”
李承乾聞言,用手捏著下巴陷入了沉思,嘴上嘀咕道:“元弘善,元平……”正嘀咕著,李承乾突然抬起頭,看向了劉三,問道,“之前我們和慕容順交戰的時候,他麾下那猛將叫元什麽來著?
就是被薛仁貴一箭射死的那個。”
“元戎。”劉三想了一下,立馬說道。
“對對對,就是元戎。”李承乾說著,便伸手道,“拿支筆,拿張紙來。”
很快,程處亮便將一支炭筆和一張紙給李承乾遞了過來。
接過紙筆以後,李承乾迅速在紙上最頂端寫上阿祖兩字,跟著又在紙的中間寫下了元弘善、元平、元戎三個人的名字。
“元弘善不用說,本就是阿祖的人。
元平一來日月山便和裴默接觸,裴默是阿祖的人。”說著,李承乾又在元平的上麵寫上了裴默的名字。
落到最後元戎的名字時,李承乾下意識的就想咬著筆頭,不過一想到這是炭筆,這才作罷。
不過看著元戎的名字,李承乾疑惑道:“真的隻是巧合?”
“殿下,這慕容順不就是太上皇送迴給慕容伏允的麽?”就在李承乾想不明白的時候,房遺愛冷不丁地說了一句。
李承乾一聽,當即就是一副如夢初醒的模樣:“是了是了,慕容順。”
說著,李承乾便在元戎的旁邊,寫下了慕容順的名字。
“這就對了嘛。”李承乾說道,“當初阿祖和慕容伏允雖然關係不錯,但留一手很正常吧?
而且,阿祖和鮮卑一族,淵源頗深,好似祖母一族便是當年隨孝文帝東遷洛陽的,而這元平據悉是文帝嫡係,元戎又是北魏後裔,那元弘善定然也是鮮卑一脈!
這中間,總不能都歸結於巧合吧?”
“殿下,要是這麽說的話,我倒是想起一件事兒。”就在這會兒,叔孫鈺突然說道。
“嗯?”
盡量在字數上補迴之前請假的幾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