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到大明宮的時候,伊原驍也是一臉激動的等待著。
作為大明宮的守將,他是不方便去親迎李承乾的。
“恭迎殿下得勝凱旋!”看到李承乾走來,伊原驍當即就帶著眾將士齊聲高唿。
當然,除了眾將士,還有一直住在這宮門後的各部族人。
他們都是李承乾起家的第一批擁躉,如今也算是大明王廷最顯貴的勳貴。
“殿下,此番過後,就讓這些家夥搬到宮牆外來住吧。”普西偌看著自家的那些族人,笑道,“如今,大明宮也算是皇城了,再讓他們住在裏麵,多有不便啊。”
李承乾擺了擺手,道:“不必,當初是他們先住在裏麵的,也是他們見證了大明王廷從無到有的奇跡,漢人有句話說得好,苟富貴,勿相忘。
如今,我大明王廷剛剛有了起色,就將他們驅逐出自己曾經的生活過的地方,沒有這樣的道理。”
如果李承乾想要將他們搬到城外來,早就搬了。
他之所以沒這麽做,一來正如他所說的,苟富貴,勿相忘。
二來嘛,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做給天下人看的。
他就是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我李承乾最重情義!絕不會辜負任何一個追隨我的人。
說白了,各部族人就是一個人樣子。
普西偌當然不會再堅持,這種話他已經提過無數次了,但每一次聽到李承乾毫不猶豫的拒絕,他的心裏就有一團火。
他知道,自己絕非什麽大才,之所以有今時今日的成就,全都是靠著李承乾的提攜。
如果李承乾不念及這點兒情義,未來他們普氏一部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辛苦你了。”李承乾下馬和伊原驍寒暄了幾句。
伊原驍對於李承乾,那是真的感激。
李承乾於他,那是有救命之恩的!
“不辛苦。”不過伊原驍是一個真正的粗人,聽李承乾這麽一說,一臉激動之餘,還真不知道說什麽好,當下也隻好一臉傻笑的撓著頭。
拍了拍他的肩膀,李承乾也沒多說什麽,轉過身對眾人說道:“好了,都各自去忙吧,普尚書和伊尚書,安排一下大唐的使節還有阿史那尚書、高昌王妃、達步將軍等人休息,這一路,舟車勞頓的,本王也要休息一番,有什麽事情,明日再說。”
說著,李承乾就走迴了隊伍中,掀開了一輛馬車的簾子,看著躺在秋月懷中睡得迷迷糊糊的長樂,當即就伸出了手。
秋月剛把長樂抱出來,長樂就睜開了眼睛,迷迷糊糊地問道:“到家了?”
她現在已然將大明王當做了自己的家。
李承乾寵溺地摸了摸她的頭,道:“到家了。”
從內心深處來說,他是覺得有些對不起長樂的。
不過人生嘛,就是如此,沒有誰能陪誰一輩子,誰也不行。
聽到李承乾說到家了,小家夥頭一低就擱在了李承乾的肩頭上,微微閉著眼,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但她就是覺得在兄長的身上膩歪著,很舒服,很有安全感。
她很享受這片刻的安寧。
至於慕容婉秋、武媚等人,這會兒也紛紛走下了馬車。
她們羨慕,但也知道,這種待遇,在整個大明王廷,可能就隻屬於長樂一個人,至少目前而言,就是如此。
當李承乾眾人迴到大明宮的時候。
整個日月山都喧騰了起來。
無數人在歡唿!
在咆哮,在慶祝!
當李承乾領兵北上的時候,他們總感覺自己缺了一根主心骨。
尤其是住在宮牆內幾部的族人。
自李承乾來之後,帶領他們創造了一個接一個的奇跡。
他們早就將李承乾奉為了神明一般的存在。
那是他們的精神領袖,是他們精神上的寄托。
在那個時候,他們堅定的認為,隻要李承乾還在,他們將無懼任何艱難險阻。
可當李承乾領兵北上的時候,他們總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他們擔心,他們害怕,害怕那個曾帶領他們創造了無數奇跡的李承乾迴不來了。
擔心慕容伏允將再次剝削這片土地!
擔心他們來之不易的好日子,就這麽戛然而止,再次迴到當初食不果腹的困境之中。
如今,李承乾凱旋而歸,他們激動,也興奮!
如果不做點兒什麽,他們實在難以釋懷心中的激奮!
然而,這種情緒是會人傳人的。
不知不覺間,整個日月山都歡騰了起來。
當然,這種歡騰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整個日月山的酒樓不夠用了……
幾乎所有人都在唿朋喚友,準備用一場豪醉來抒發自己最近這半年的憂心忡忡。
不過片刻時間,整個日月山都洋溢在一片歡騰的海洋之中。
今天,大家夥的心情,甚好!
哪怕是平日裏有怨的雙方,在今日,看到對方也都能笑臉相迎了。
而看著這一切的盧正卿,卻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忘了,忘了大唐有如此民心的時候,是在什麽時候。
“老盧,段尚書派人來了,說他安頓好了就來尋我們。”就在這時,閻立德說道,“幸好老夫之前就在長明酒樓訂了一個包廂,你是不知道,這日月山的人都瘋了,別說各大酒樓,就連一些小店都被擠滿了。”
盧正卿聞言,笑了笑,道:“那走吧,我們去長明酒樓等著就是。”
不多時,兩人就來到了長明酒樓,原本以為作為日月山最高端的酒樓,應該比街頭巷尾的那些小店要清淨一些才是。
畢竟價格擺在那裏。
結果他們到了一看,好家夥,就連門口都擠滿了。
要不是兩人因為是大唐的使節,他兩人想擠進去都難。
“不好意思,今天客人太多了一些,怠慢了貴客。”等把兩人送到包廂後,夥計一臉歉意地說道。
盧正卿擺了擺手,道:“無妨,今日是大明王廷大喜的日子,有此盛況也實屬正常。”
“那兩位貴客捎帶,小得先去忙了。”夥計笑道。
他今兒也高興,要說起來,他們才算是第一批跟隨李承乾的人,如今大明王廷強勢如此,他們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
“沒想到不過一場大勝,整個大明王廷如此瘋狂。”閻立德搖了搖頭說道。
盧正卿聞言,卻是笑而不語。
一場大勝?
這是一場大勝的事兒麽?
這是民心。
大明王廷的民心之穩,已經超越了他們理解的範疇!
至少他盧正卿想不明白,李承乾是如何將民心穩定至此的?
可能沒有經曆過大明王廷昔日的艱難險阻,真的很難理解吧。
而在此時,安置妥當了的段綸也從使館中走了出來,聽著日月山街頭巷尾的歡唿聲,整個人心情略微複雜。
想想李承乾,頗有一種‘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錯覺。
要知道,在長安的李承乾,可沒表現出這般才能。
“日月山一直都是如此麽?”段綸好奇地問道為其帶路的使館仆役。
仆役聞言,笑道:“貴使說笑了,平日裏哪有今日這般盛景,這還不是因為殿下得勝凱旋,大家夥打心裏的高興麽?
平日裏,大家夥都忙忙碌碌的,哪有時間這麽鬧騰啊。”
段綸聞言,也不再多言,到了長明酒樓就讓仆役走了。
看得出來,這仆役好似也在趕時間,說不準兒也約了人,準備慶祝一番。
等他被酒樓的夥計領進酒樓的時候,整個酒樓裏,那叫一個人聲鼎沸,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激動的神色。
一個個眉飛色舞的,所言所語無一不是和李承乾有關,甚至他還看到兩桌本來應該不算熟悉的客人,僅僅是因為聊到了李承乾昔日在日月山的起家史硬是湊到了一堆。
“下官見過段尚書。”等段綸來到閻立德訂好的包廂時,盧正卿起身說道。
段綸笑道:“辛苦兩位了。”
“哪有的話,為朝廷分憂解難,本就是我等的職責。”盧正卿也是一臉笑意地說道。
“這日月山,不親自走一走,老夫也不敢想象有如此盛景啊。”段綸一臉感慨地說道。
說到這個,盧正卿和他就有共同語言了。
閻立德那家夥,一門兒心思的在研究大明王廷的技術上,跟他聊這些,真的是對牛彈琴。
當然,這不是說閻立德不懂這些,實在是他對這些不感興趣。
“確實如此。”盧正卿說道,“下官在來日月山之前,也沒想到會是如此一副盛景的模樣,雖然日月山和長安沒法比。
但關鍵是,日月山才發展多長時間?
從無到有,滿打滿算也不到兩年的光景吧?
而長安呢?曆史之悠久,豈是日月山可比擬的?
很多時候,下官都想不明白,日月山憑什麽能做到今天這個地步?”
段綸也點了點頭,說道:“的確,日月山的發展之快,和大明王廷的強勢崛起幾乎是一樣的。
最讓老夫震驚的,還是日月山的民心之穩。
如果整個赤水源的民心都如日月山這般,那麽殿下在這片土地上,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雖然老夫不願意承認,但的確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赤水源其他的地方自然沒有日月山這般穩定的民心。”一直插不上嘴的閻立德說道,“之前老夫隨大明的將作去赤水源其他幾城的工坊做過技術支援,見識過其他幾城,和日月山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
“這是自然。”盧正卿也點了點頭,道,“日月山說到底,是殿下起家的班底。這是殿下起家最原始的班底,對殿下的信任和忠誠,豈會是其它幾城能比的?
不過老夫也了解過其他幾城,雖然和日月山比還有差距,但差距不大,尤其是此番殿下得勝凱旋之後,殿下在赤水源的聲望將會達到頂點。
其實,很多時候,老夫也想不明白,你說,一群異族人,怎麽就這麽信任殿下這位大唐的太子?”
“這個伱就不懂了吧?”段綸說道,“老夫來之前,專門為此請教了一下陛下。
陛下一句話,頓時讓老夫茅塞頓開!”
“什麽話?”盧正卿問道。
“同宗同族!”段綸說完,無奈地搖了搖頭。
盧正卿一愣。
“段尚書的意思是,殿下身上有鮮卑族的血脈?因此,這些百姓就從沒將其當做過大唐的太子?”
“你以為呢?”段綸說道,“長孫這個姓氏,就是鮮卑人!而且,殿下好像也在暗中有意無意地透露他有鮮卑血脈的事兒給老百姓知道。
對於大唐皇後是什麽人,普通老百姓哪裏知道,這事兒,就算不是殿下刻意安排人去做的,也定然是放任了有心人去做的。
說到底,都是為了一個統治的合法性!”
李承乾有鮮卑血脈,這本就不是秘密。
畢竟長孫皇後名冠天下。
別說長孫皇後,李二身上不也有鮮卑血脈麽?
這也是五姓七望之所以不和皇室通婚的一個借口。
畢竟李家不是純正的漢家血統!
本來這對於皇室來說,算不得什麽光彩的事兒,可李承乾居然連這個都利用,這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
“行了,殿下孤身一人在這片土地上掙紮,利用一下自己的身份,有什麽了不起的?”閻立德聞言,有些不耐煩地說道,“這算多大個事兒?別忘了,這裏生活的就是鮮卑人!難道你指望殿下用漢人的身份去統治那些鮮卑人?
這不是自找麻煩麽,反正我覺得這事兒沒啥關係。
朝堂上,異族人還少了不成,有能耐你們將吳國公的爵位給拿下,嗯,對了,還有齊國公,這些都是鮮卑後裔。”
閻立德對這所謂的血統論,看得倒是不那麽重要。
聽他們兩人在這講東講西的,早就受不了了。
盧正卿搖了搖頭,不想和閻立德在這個問題上爭論,當即問道:“段尚書此番沒有迴長安,而是跟著殿下來了日月山,不知道還有什麽需要下官做的。”
“此番老夫沒急著迴長安,一來是陛下有交代,二來嘛,老夫也想實地看看大明王廷的工部運轉。”段綸說道,“你們也知道,老夫雖然頂著工部尚書的名頭,可這兩年因為大明王廷的工部,老夫的臉上也掛不住啊。
如今大明王廷的那些物什,幾乎賣遍了整個大唐,而且都是搶手貨,這讓老夫有些無地自容……”
他不是為了大明王廷的東西賣遍大唐而無地自容,而是因為大唐造不出這些玩意而感到無地自容。
“對了,聽聞大明王廷在改造一種名為曲轅犁的農具,你來了這麽久,有所了解沒?”段綸看著閻立德問道。
閻立德想了想,說道:“之前是聽那個方鐵匠說過這麽一嘴兒,但當時沒在意。咋的,這曲轅犁很重要?”
“何止重要!”段綸當即就將他了解到的曲轅犁跟兩人解釋了一番,兩人聞言,頓時一驚。
好家夥,這可是利國利民的神器!
閻立德更是刷的一下就站了起來。
作為大唐將作監的大將作,他當然知道改良一件農具有多難。
但大明王廷還真就做到了,這怎麽不讓他震驚?
“真的假的?”閻立德問道。
“這事兒老夫能開玩笑?”段綸說道,“此番,老夫之所以沒有急著迴大唐,而是轉道來日月山,也是想看看這曲轅犁的實物,如果可以的話,老夫要買一批帶迴長安。
就算大唐工部不眠不休,也要給我仿製出來。”
軍械雖然是利器,但對於段綸來說,什麽樣的軍械都趕不上曲轅犁。
兩者的價值,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我這就去大明的將作監……”閻立德當即就要起身。
盧正卿見狀,一把將其摁在了凳子上,說道:“行了,這會兒大明王廷的將作監不知道還有幾個人,搞不好也都在忙著喝酒。
你這會兒去打擾了人家的興致,小心人家給你轟出來。
別忘了,這裏是日月山,不是長安!”
段綸也點了點頭,說道:“是的,不急於一時,當時殿下跟老夫說,還沒有量產,估計現在去也沒著落。”
說完這個,段綸又看向了盧正卿,問道,“對了,裴默他們現在有什麽動靜沒?”
“能有什麽動靜?”盧正卿搖了搖頭,說道,“雖然殿下將他們安排去治理草原六城,不過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畢竟大唐的城邦和大明的城邦還是有區別的。
之前聽說趙王曾派人和裴默接觸過,想從裴默那裏取得一些支援,不過裴默自己腳跟都沒站穩,拿什麽支持趙王?
雖然說草原六城有著大量的工坊,可這些工坊是他裴默能動的麽?
他們啊,要是表現不出自己真正的能力出來,早晚會被殿下所摒棄。
說到底,他們又不是普西偌這些跟隨殿下起家的人。”
“這就好。”段綸說道,“長安的那位,最近的動作有點兒多,大家都擔心那位還有什麽心思。
不過聽你這麽說,大家倒是能將心放進肚子裏了。”
裴默是李淵的人,這個大家幾乎都知道。
而李淵最近的動作,的確是比之以前多了許多。
作為既得利益者,大家還是得防著一二。
當然,段綸跟盧正卿說這個,那就有意思了,別忘了,盧正卿可是盧家的人。
這話本就不該對盧正卿說,可他偏偏還是講了。
(本章完)
作為大明宮的守將,他是不方便去親迎李承乾的。
“恭迎殿下得勝凱旋!”看到李承乾走來,伊原驍當即就帶著眾將士齊聲高唿。
當然,除了眾將士,還有一直住在這宮門後的各部族人。
他們都是李承乾起家的第一批擁躉,如今也算是大明王廷最顯貴的勳貴。
“殿下,此番過後,就讓這些家夥搬到宮牆外來住吧。”普西偌看著自家的那些族人,笑道,“如今,大明宮也算是皇城了,再讓他們住在裏麵,多有不便啊。”
李承乾擺了擺手,道:“不必,當初是他們先住在裏麵的,也是他們見證了大明王廷從無到有的奇跡,漢人有句話說得好,苟富貴,勿相忘。
如今,我大明王廷剛剛有了起色,就將他們驅逐出自己曾經的生活過的地方,沒有這樣的道理。”
如果李承乾想要將他們搬到城外來,早就搬了。
他之所以沒這麽做,一來正如他所說的,苟富貴,勿相忘。
二來嘛,也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做給天下人看的。
他就是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我李承乾最重情義!絕不會辜負任何一個追隨我的人。
說白了,各部族人就是一個人樣子。
普西偌當然不會再堅持,這種話他已經提過無數次了,但每一次聽到李承乾毫不猶豫的拒絕,他的心裏就有一團火。
他知道,自己絕非什麽大才,之所以有今時今日的成就,全都是靠著李承乾的提攜。
如果李承乾不念及這點兒情義,未來他們普氏一部的日子可就難過了。
“辛苦你了。”李承乾下馬和伊原驍寒暄了幾句。
伊原驍對於李承乾,那是真的感激。
李承乾於他,那是有救命之恩的!
“不辛苦。”不過伊原驍是一個真正的粗人,聽李承乾這麽一說,一臉激動之餘,還真不知道說什麽好,當下也隻好一臉傻笑的撓著頭。
拍了拍他的肩膀,李承乾也沒多說什麽,轉過身對眾人說道:“好了,都各自去忙吧,普尚書和伊尚書,安排一下大唐的使節還有阿史那尚書、高昌王妃、達步將軍等人休息,這一路,舟車勞頓的,本王也要休息一番,有什麽事情,明日再說。”
說著,李承乾就走迴了隊伍中,掀開了一輛馬車的簾子,看著躺在秋月懷中睡得迷迷糊糊的長樂,當即就伸出了手。
秋月剛把長樂抱出來,長樂就睜開了眼睛,迷迷糊糊地問道:“到家了?”
她現在已然將大明王當做了自己的家。
李承乾寵溺地摸了摸她的頭,道:“到家了。”
從內心深處來說,他是覺得有些對不起長樂的。
不過人生嘛,就是如此,沒有誰能陪誰一輩子,誰也不行。
聽到李承乾說到家了,小家夥頭一低就擱在了李承乾的肩頭上,微微閉著眼,也不知道在想什麽。
但她就是覺得在兄長的身上膩歪著,很舒服,很有安全感。
她很享受這片刻的安寧。
至於慕容婉秋、武媚等人,這會兒也紛紛走下了馬車。
她們羨慕,但也知道,這種待遇,在整個大明王廷,可能就隻屬於長樂一個人,至少目前而言,就是如此。
當李承乾眾人迴到大明宮的時候。
整個日月山都喧騰了起來。
無數人在歡唿!
在咆哮,在慶祝!
當李承乾領兵北上的時候,他們總感覺自己缺了一根主心骨。
尤其是住在宮牆內幾部的族人。
自李承乾來之後,帶領他們創造了一個接一個的奇跡。
他們早就將李承乾奉為了神明一般的存在。
那是他們的精神領袖,是他們精神上的寄托。
在那個時候,他們堅定的認為,隻要李承乾還在,他們將無懼任何艱難險阻。
可當李承乾領兵北上的時候,他們總有一種空落落的感覺,他們擔心,他們害怕,害怕那個曾帶領他們創造了無數奇跡的李承乾迴不來了。
擔心慕容伏允將再次剝削這片土地!
擔心他們來之不易的好日子,就這麽戛然而止,再次迴到當初食不果腹的困境之中。
如今,李承乾凱旋而歸,他們激動,也興奮!
如果不做點兒什麽,他們實在難以釋懷心中的激奮!
然而,這種情緒是會人傳人的。
不知不覺間,整個日月山都歡騰了起來。
當然,這種歡騰帶來的直接後果就是整個日月山的酒樓不夠用了……
幾乎所有人都在唿朋喚友,準備用一場豪醉來抒發自己最近這半年的憂心忡忡。
不過片刻時間,整個日月山都洋溢在一片歡騰的海洋之中。
今天,大家夥的心情,甚好!
哪怕是平日裏有怨的雙方,在今日,看到對方也都能笑臉相迎了。
而看著這一切的盧正卿,卻是無奈地搖了搖頭。
他忘了,忘了大唐有如此民心的時候,是在什麽時候。
“老盧,段尚書派人來了,說他安頓好了就來尋我們。”就在這時,閻立德說道,“幸好老夫之前就在長明酒樓訂了一個包廂,你是不知道,這日月山的人都瘋了,別說各大酒樓,就連一些小店都被擠滿了。”
盧正卿聞言,笑了笑,道:“那走吧,我們去長明酒樓等著就是。”
不多時,兩人就來到了長明酒樓,原本以為作為日月山最高端的酒樓,應該比街頭巷尾的那些小店要清淨一些才是。
畢竟價格擺在那裏。
結果他們到了一看,好家夥,就連門口都擠滿了。
要不是兩人因為是大唐的使節,他兩人想擠進去都難。
“不好意思,今天客人太多了一些,怠慢了貴客。”等把兩人送到包廂後,夥計一臉歉意地說道。
盧正卿擺了擺手,道:“無妨,今日是大明王廷大喜的日子,有此盛況也實屬正常。”
“那兩位貴客捎帶,小得先去忙了。”夥計笑道。
他今兒也高興,要說起來,他們才算是第一批跟隨李承乾的人,如今大明王廷強勢如此,他們自然也跟著水漲船高。
“沒想到不過一場大勝,整個大明王廷如此瘋狂。”閻立德搖了搖頭說道。
盧正卿聞言,卻是笑而不語。
一場大勝?
這是一場大勝的事兒麽?
這是民心。
大明王廷的民心之穩,已經超越了他們理解的範疇!
至少他盧正卿想不明白,李承乾是如何將民心穩定至此的?
可能沒有經曆過大明王廷昔日的艱難險阻,真的很難理解吧。
而在此時,安置妥當了的段綸也從使館中走了出來,聽著日月山街頭巷尾的歡唿聲,整個人心情略微複雜。
想想李承乾,頗有一種‘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錯覺。
要知道,在長安的李承乾,可沒表現出這般才能。
“日月山一直都是如此麽?”段綸好奇地問道為其帶路的使館仆役。
仆役聞言,笑道:“貴使說笑了,平日裏哪有今日這般盛景,這還不是因為殿下得勝凱旋,大家夥打心裏的高興麽?
平日裏,大家夥都忙忙碌碌的,哪有時間這麽鬧騰啊。”
段綸聞言,也不再多言,到了長明酒樓就讓仆役走了。
看得出來,這仆役好似也在趕時間,說不準兒也約了人,準備慶祝一番。
等他被酒樓的夥計領進酒樓的時候,整個酒樓裏,那叫一個人聲鼎沸,但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激動的神色。
一個個眉飛色舞的,所言所語無一不是和李承乾有關,甚至他還看到兩桌本來應該不算熟悉的客人,僅僅是因為聊到了李承乾昔日在日月山的起家史硬是湊到了一堆。
“下官見過段尚書。”等段綸來到閻立德訂好的包廂時,盧正卿起身說道。
段綸笑道:“辛苦兩位了。”
“哪有的話,為朝廷分憂解難,本就是我等的職責。”盧正卿也是一臉笑意地說道。
“這日月山,不親自走一走,老夫也不敢想象有如此盛景啊。”段綸一臉感慨地說道。
說到這個,盧正卿和他就有共同語言了。
閻立德那家夥,一門兒心思的在研究大明王廷的技術上,跟他聊這些,真的是對牛彈琴。
當然,這不是說閻立德不懂這些,實在是他對這些不感興趣。
“確實如此。”盧正卿說道,“下官在來日月山之前,也沒想到會是如此一副盛景的模樣,雖然日月山和長安沒法比。
但關鍵是,日月山才發展多長時間?
從無到有,滿打滿算也不到兩年的光景吧?
而長安呢?曆史之悠久,豈是日月山可比擬的?
很多時候,下官都想不明白,日月山憑什麽能做到今天這個地步?”
段綸也點了點頭,說道:“的確,日月山的發展之快,和大明王廷的強勢崛起幾乎是一樣的。
最讓老夫震驚的,還是日月山的民心之穩。
如果整個赤水源的民心都如日月山這般,那麽殿下在這片土地上,已經立於不敗之地了。
雖然老夫不願意承認,但的確是得民心者得天下!”
“赤水源其他的地方自然沒有日月山這般穩定的民心。”一直插不上嘴的閻立德說道,“之前老夫隨大明的將作去赤水源其他幾城的工坊做過技術支援,見識過其他幾城,和日月山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
“這是自然。”盧正卿也點了點頭,道,“日月山說到底,是殿下起家的班底。這是殿下起家最原始的班底,對殿下的信任和忠誠,豈會是其它幾城能比的?
不過老夫也了解過其他幾城,雖然和日月山比還有差距,但差距不大,尤其是此番殿下得勝凱旋之後,殿下在赤水源的聲望將會達到頂點。
其實,很多時候,老夫也想不明白,你說,一群異族人,怎麽就這麽信任殿下這位大唐的太子?”
“這個伱就不懂了吧?”段綸說道,“老夫來之前,專門為此請教了一下陛下。
陛下一句話,頓時讓老夫茅塞頓開!”
“什麽話?”盧正卿問道。
“同宗同族!”段綸說完,無奈地搖了搖頭。
盧正卿一愣。
“段尚書的意思是,殿下身上有鮮卑族的血脈?因此,這些百姓就從沒將其當做過大唐的太子?”
“你以為呢?”段綸說道,“長孫這個姓氏,就是鮮卑人!而且,殿下好像也在暗中有意無意地透露他有鮮卑血脈的事兒給老百姓知道。
對於大唐皇後是什麽人,普通老百姓哪裏知道,這事兒,就算不是殿下刻意安排人去做的,也定然是放任了有心人去做的。
說到底,都是為了一個統治的合法性!”
李承乾有鮮卑血脈,這本就不是秘密。
畢竟長孫皇後名冠天下。
別說長孫皇後,李二身上不也有鮮卑血脈麽?
這也是五姓七望之所以不和皇室通婚的一個借口。
畢竟李家不是純正的漢家血統!
本來這對於皇室來說,算不得什麽光彩的事兒,可李承乾居然連這個都利用,這是他們萬萬沒想到的。
“行了,殿下孤身一人在這片土地上掙紮,利用一下自己的身份,有什麽了不起的?”閻立德聞言,有些不耐煩地說道,“這算多大個事兒?別忘了,這裏生活的就是鮮卑人!難道你指望殿下用漢人的身份去統治那些鮮卑人?
這不是自找麻煩麽,反正我覺得這事兒沒啥關係。
朝堂上,異族人還少了不成,有能耐你們將吳國公的爵位給拿下,嗯,對了,還有齊國公,這些都是鮮卑後裔。”
閻立德對這所謂的血統論,看得倒是不那麽重要。
聽他們兩人在這講東講西的,早就受不了了。
盧正卿搖了搖頭,不想和閻立德在這個問題上爭論,當即問道:“段尚書此番沒有迴長安,而是跟著殿下來了日月山,不知道還有什麽需要下官做的。”
“此番老夫沒急著迴長安,一來是陛下有交代,二來嘛,老夫也想實地看看大明王廷的工部運轉。”段綸說道,“你們也知道,老夫雖然頂著工部尚書的名頭,可這兩年因為大明王廷的工部,老夫的臉上也掛不住啊。
如今大明王廷的那些物什,幾乎賣遍了整個大唐,而且都是搶手貨,這讓老夫有些無地自容……”
他不是為了大明王廷的東西賣遍大唐而無地自容,而是因為大唐造不出這些玩意而感到無地自容。
“對了,聽聞大明王廷在改造一種名為曲轅犁的農具,你來了這麽久,有所了解沒?”段綸看著閻立德問道。
閻立德想了想,說道:“之前是聽那個方鐵匠說過這麽一嘴兒,但當時沒在意。咋的,這曲轅犁很重要?”
“何止重要!”段綸當即就將他了解到的曲轅犁跟兩人解釋了一番,兩人聞言,頓時一驚。
好家夥,這可是利國利民的神器!
閻立德更是刷的一下就站了起來。
作為大唐將作監的大將作,他當然知道改良一件農具有多難。
但大明王廷還真就做到了,這怎麽不讓他震驚?
“真的假的?”閻立德問道。
“這事兒老夫能開玩笑?”段綸說道,“此番,老夫之所以沒有急著迴大唐,而是轉道來日月山,也是想看看這曲轅犁的實物,如果可以的話,老夫要買一批帶迴長安。
就算大唐工部不眠不休,也要給我仿製出來。”
軍械雖然是利器,但對於段綸來說,什麽樣的軍械都趕不上曲轅犁。
兩者的價值,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我這就去大明的將作監……”閻立德當即就要起身。
盧正卿見狀,一把將其摁在了凳子上,說道:“行了,這會兒大明王廷的將作監不知道還有幾個人,搞不好也都在忙著喝酒。
你這會兒去打擾了人家的興致,小心人家給你轟出來。
別忘了,這裏是日月山,不是長安!”
段綸也點了點頭,說道:“是的,不急於一時,當時殿下跟老夫說,還沒有量產,估計現在去也沒著落。”
說完這個,段綸又看向了盧正卿,問道,“對了,裴默他們現在有什麽動靜沒?”
“能有什麽動靜?”盧正卿搖了搖頭,說道,“雖然殿下將他們安排去治理草原六城,不過這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挑戰。
畢竟大唐的城邦和大明的城邦還是有區別的。
之前聽說趙王曾派人和裴默接觸過,想從裴默那裏取得一些支援,不過裴默自己腳跟都沒站穩,拿什麽支持趙王?
雖然說草原六城有著大量的工坊,可這些工坊是他裴默能動的麽?
他們啊,要是表現不出自己真正的能力出來,早晚會被殿下所摒棄。
說到底,他們又不是普西偌這些跟隨殿下起家的人。”
“這就好。”段綸說道,“長安的那位,最近的動作有點兒多,大家都擔心那位還有什麽心思。
不過聽你這麽說,大家倒是能將心放進肚子裏了。”
裴默是李淵的人,這個大家幾乎都知道。
而李淵最近的動作,的確是比之以前多了許多。
作為既得利益者,大家還是得防著一二。
當然,段綸跟盧正卿說這個,那就有意思了,別忘了,盧正卿可是盧家的人。
這話本就不該對盧正卿說,可他偏偏還是講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