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史那泥孰絕非庸才,他之所以要趁勢歸附大明王廷,就是為了保全西突厥。


    否則在未來風雲變幻的歲月裏,西突厥未必就可以獨善其身。


    而且,最關鍵的是,他們西突厥真的需要時間來恢複元氣。


    說直白點兒,他們的歸附,本就是為了找一個大腿抱著,來給自己爭取時間。


    但這又隻是阿史那泥孰的一個目的,他另一個目的是為了離間大唐和大明之間的關係,這對未來西突厥東山再起是能起到決定性作用的。


    他去過長安,自然知道牛進達是李二的擁躉,當年在秦王府,他就見過牛進達隨行李二左右。


    而且,他還調查過牛進達來大明的緣由,說牛進達不是李二安排的,打死他都不信。


    這讓牛進達執掌西突厥的一切軍政事宜,這跟把西突厥交給李二有什麽區別?


    關鍵是,這絕對會在一定程度上打消李二對李承乾的懷疑。


    是以,他才急忙出聲。


    李承乾看著阿史那泥孰,一臉笑意地問道:“為何?莫非可汗是在戲弄本王不成?”


    這稱唿一轉變,現場的氣氛頓時就變了。


    契苾何力和伊原峰立馬聞聲而起,一臉不善地看著阿史那泥孰。


    就那意思,阿史那泥孰但凡說不出個一二三來,他倆人都有拔刀相向的感覺。


    阿史那泥孰也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腦子裏當即就開始瘋狂的運轉了起來,隻是瞬間,阿史那泥孰就想到了說辭,一臉笑意地說道:“殿下說笑了,微臣怎敢戲弄殿下。


    隻是微臣聽聞牛將軍早年也是從饑荒之中過來的,這幾年西突厥也是天災連連,這麽個爛攤子總不能丟給牛將軍不是。


    而且再讓牛將軍見到西突厥那慘狀,也擔心牛將軍觸景生情……”


    接下來的話他就沒說了,這家夥,那也是不安好心,他本有意再說兩句,挑撥一下李承乾和牛進達的關係,但再說的話,就顯得話多了。


    說到這份兒上,剛好合適。


    李承乾自然也聽懂了他的意思,心中冷笑。


    牛進達的確是從饑荒中走來的不錯,這家夥也的確是一個老好人,自從他兒子摔斷腿後,牛進達這些年真就跟個聖人一樣。


    家裏有點兒進項也接濟了自己的當年的那批老兄弟。


    如果說大唐還有誰在真正關心老百姓的肚子問題,他牛進達的確算一個。


    可你要說西突厥的慘狀能讓牛進達觸景生情,純屬扯犢子!


    他們這一輩的老人挺有意思的,在他們的眼中,可能隻有漢人才是人。


    異族?


    異族在他們心裏,那他娘的就是愛死不死……


    指望牛進達對他們觸景生情,有可能,但也沒那麽容易就是。


    “這個阿史那尚書就不用擔憂了。”李承乾笑道,“本王相信牛大都護一定會處理好這一切的,而且,正是因為牛大都護曾經從饑荒中走過來的,所以他更能理解老百姓的困難,想必也會善待西突厥的百姓。


    牛大都護,本王沒說錯吧?”


    說著,李承乾又看向了牛進達。


    牛進達聞言,立馬起身說道:“殿下過譽了,不過老臣出任西域大都護,的確會首抓民生,讓老百姓吃飽飯,才是老臣這個西域大都護的第一責任。”


    “你看,本王沒說錯吧。”李承乾聞言哈哈大笑,“阿史那尚書可還有什麽擔心的?”


    阿史那泥孰心都在流血,我他媽能說什麽?


    當即也隻好陪著笑臉說道:“那本官就替我西突厥的百姓,先行謝過牛大都護了。”


    牛進達客氣道:“那都是本官該做的,不必言謝。”


    到了這會兒,牛進達對李承乾那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家夥基本上是把所有能安排的都給提前安排了,他還能說什麽?


    其實他和阿史那泥孰一樣,一開始也不願意去西突厥。


    不過之前迴去後,和段倫聊了聊,他倒是覺得這西域大都護一職還真就非他莫屬。


    畢竟隻要他出任西域大都護,的確可以有效的緩解大唐和大明之間的關係。


    這一點兒,毋庸置疑。


    至少暫且,李二是不會懷疑他勾連李承乾的。


    這不管是對大明還是大唐,都是好事兒。


    至於阿史那泥孰會不會反悔,這一點兒不管是他還是李承乾其實都沒懷疑過。


    這個節骨眼兒上的西突厥,還真沒更好的法子,他不歸附大明,李二就不會這麽快北上攻打薛延陀。


    而薛延陀和西突厥之間,又是一個必掐的局。


    沒辦法,他們兩之間,有著太多太多的恩怨了。


    但在如今這個情況之下,李承乾是不會再在軍械上支持西突厥的。


    畢竟他們兩國之間打得越兇,大明就越能獲利。


    這就是地緣政治。


    “來來來,為了慶祝阿史那尚書成為我大明的吏部天官,來,喝一杯。”李承乾端著酒杯,一臉笑意地說道。


    聽他這麽說,眾人當即笑嗬嗬地端起酒杯,道:“為我大明吏部天官賀!”


    “為我大明吏部天官賀!”


    阿史那泥孰端起酒杯,滿肚子的牢騷卻說不出口,隻好陪著笑臉,一飲而盡。


    一杯酒下肚後,李承乾又拍了拍阿史那泥孰的肩膀,道:“今後,大家都是自己人了,不要拘謹,來,坐,都坐。”


    眾人聞言,也是頗為無奈地搖了搖頭了。


    今天,李承乾算是給他們上了一課。


    幾乎是壓著阿史那泥孰,就給他安排得妥妥當當的。


    到現在為止,阿史那泥孰都沒說過一句有用的話。


    這可能就是所謂的手段了。


    就在眾人落座之後,阿史那泥孰突然又說道:“殿下,微臣既然已經是大明的吏部尚書了,不知道微臣可否進言?”


    “這話說得。”李承乾笑道,“阿史那尚書如今貴為我大明的吏部天官,別說進言,但有任何想法,隻管說來就是。”


    阿史那泥孰當即就從懷中取出一個奏章,眾人當即一愣,好家夥,還真是有備而來啊。


    “殿下,微臣是這麽想的。”阿史那泥孰拿著奏章說道,“不論是本官,還是西突厥,歸附大明,寸功未立。


    然而殿下不管是對西突厥,還是對本官,都恩寵有加。


    不但許了本官吏部尚書這等厚職,還派了殿下的得力大將經略西突厥。


    實在是讓本官汗顏。


    所以,本官決意,此番,由我西突厥出兵,為殿下攻略薛延陀,這是微臣的奏疏,還請殿下過目。”


    說完,他雙手將奏章遞給了李承乾。


    李承乾一臉驚訝地接過奏章,心中卻是暗暗鬆了口氣。


    這王八蛋,幸好沒有過早的召見他,不然還真得著了他的道。


    “阿史那尚書真是一片忠心啊。”李承乾一臉惋惜地說道,“若是阿史那尚書早些上了這道奏章,那本王還真有心攻略薛延陀,畢竟不能寒了西突厥的一片好意。


    可如今,怕是難了。”


    說完,李承乾還一臉惋惜地搖了搖頭。


    “這是為何?”阿史那泥孰說道,“此番攻略薛延陀,雖然也有微臣的私心,畢竟我西突厥和薛延陀交惡多年,可這也是為了給我大明王廷開疆拓土,為何難了?


    如果我大明王廷能拿下薛延陀這片土地,縱使和大唐爭鋒,又當如何?


    殿下,未必就不能成為陛下!


    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時機啊,我大明就應該乘勢而上。”


    別說他,就契苾何力、伊原峰這些軍中的將領都是一臉的興奮。


    殿下成為陛下?


    這可是從龍之功啊!


    李承乾還是搖了搖頭,一臉遺憾地說道:“晚了啊,就晚了幾天,如今我大明已經和薛延陀簽訂了軍械買賣協議,這時候要是攻伐薛延陀,那本王該如何對我大明的將士交代?


    他們若是在戰場上死於我大明軍械之下,本王又當如何麵對他們的家人?


    縱使是西突厥的將士,難道就不是我大明的將士了麽?


    要知道,此番發賣給薛延陀的軍械,足以裝備他們全軍!


    這一仗打下來,必然是損失慘重啊……


    阿史那尚書難道忍心看著自己的族人去打這樣的大戰麽?”


    阿史那泥孰都愣住了,整個人都不好了。


    如果薛延陀真的全軍裝備了大明的軍械,那他們還打個屁。


    本來他們在和薛延陀的爭鋒中就處於劣勢,這要是和全副武裝的薛延陀打,那真的是在找死。


    想到這裏,阿史那泥孰咬了咬牙,說道:“殿下,若是我西突厥的將士也裝備我大明的軍械,我西突厥就算拚了這條老命,也幫殿下啃下薛延陀這塊硬骨頭!”


    “沒了……”李承乾搖了搖頭,道,“都沒了,之前本王一直以為阿史那尚書所說的歸附是開玩笑的,所以除了大明原有軍隊裝備的軍械以外,所有的軍械都發賣了出去。


    要想再積攢如此數量的軍械,至少還要一年的時間。


    阿史那尚書也知道,此番大戰雖然最終是我大明獲勝了,但這片土地在前些年,幾乎是年年災荒,太缺糧了啊!


    本王也無法,隻能發賣大量的軍械為我大明籌糧。


    不然的話,周邊這些國家,誰願意賣糧給我大明?


    本王這日子,也不好過啊。


    阿史那尚書昔日也是執掌一國的掌權者,想必能明白本王每日醒來就有數以百萬計的嘴張著要吃飯的壓力吧?


    本王也難啊……”


    阿史那泥孰本來還有些愣神,不過聽到後麵,他是真的理解了。


    雖然他作為西突厥的可汗沒有幾天的時間,但李承乾說的那句話,他卻是懂的。


    的確,每天醒來數以百萬計的嘴張著要吃飯,那真的是給了他巨大的壓力。


    可能,這就是作為一個帝國掌舵者的無奈吧。


    到了這一步,他是真的沒什麽話能說得出口的了。


    因為他是在場為數不多能理解李承乾這種壓力的人吧,另一個人,便是契苾何力。


    看到阿史那泥孰這一臉無奈的模樣,李承乾又出言道:“沒辦法,阿史那尚書的確是一片好意,但真的是晚了一天。


    國之大,無信而不立,看來我們大明失去了最佳開疆拓土的機會啊。”


    雖然話是這麽說,心裏卻是得意極了。


    他能動薛延陀麽?


    能動個卵!


    就現在的局勢來看,薛延陀那就是李二的禁臠,李承乾敢對薛延陀有想法,李二還不得把他生撕了?


    別說李二,半個大唐可能都得防著他李承乾了。


    你想幹啥?準備從西到北圍殲大唐麽?


    所以,李承乾根本就不可能對薛延陀有任何想法,也不敢對薛延陀有任何想法。


    至少,他現在的能力,不足以如此的得罪大唐。


    契苾何力和伊原峰等人也是微微歎息……


    可惜了啊,這可是從龍之功。


    當然,他們也不是沒勸過李承乾登基稱帝,可李承乾一直沒同意就是。


    對於這個,他們還是理解的。


    陛下和殿下雖然隻有一字之差,可讓大明的皇帝,繼承大唐的皇位,那就有些搞笑了。


    李承乾要是登基稱帝,那大唐太子這個位子,他是真的坐不穩了。


    對於這一點兒,大家其實都很清楚。


    “來來來,喝酒,喝酒。”契苾何力見氣氛有些尷尬,當即就端起酒杯說道,“我大明王廷,不過短短一年時間,便沃土千裏,他日再進一步,也隻是時間問題,小小薛延陀,不要也罷。”


    他雖然惋惜,但也不會太當迴事兒。


    當即,眾人有說有笑的,氣氛又緩和了起來。


    另一邊,長安皇宮,兩儀殿。


    李二將房玄齡、魏征等人喚來議事。


    商議的便是當初房玄齡提議的將河州和洮州合為一府。


    “陛下,微臣覺得此事可為。”李孝恭說道,“如果將河州和洮州合為一府或者一道,利用與大明王廷的貿易往來,的確可以在短時間內堆砌出一個西北雄城出來,我們也能借此製衡大明王廷。


    這對我大唐來說,的確是一件好事兒。”


    李孝恭的立場就很清晰了,哪怕他是李承乾的叔父,但他是不會輕易站隊的。


    畢竟作為大唐的郡王,他的確不需要有任何站隊的想法。


    隻要他不造反,這大唐的王爺,他坐定了!


    “還是有個問題。”魏征聞言,搖了搖頭。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