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到是段綸的奏章,眾人又來了精神,他們都知道,段綸如今正在出使大明。
這會兒段綸送來八百裏加急奏章,定當是發生了什麽要緊的事兒。
“呈上來。”李二急忙說道。
他倒要看看,那臭小子又弄出了什麽幺蛾子!
看完奏章,李二起身,無奈地搖了搖頭,道:“這小子,難道真的有著旁人無法匹敵的氣運不成?”
說著這話的時候,他也是頗為無奈,“來人,拿堪輿圖。”
其餘人皆是不解,這是又怎麽了?
李二見狀,便將手中的奏章遞給身旁的內侍,又朝房玄齡等人看了看,內侍立馬領會其意,將奏章拿給了房玄齡等人。
眾人隻是粗略地看了一眼段綸送迴來的奏章,一個個便都是一臉難以置信的模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
這了半天,眾人也是一句話完整的話都沒說出來。
太讓人不可思議了,他們想起李二剛剛所說的,都有些無語,還別說,就這表現來說,李承乾還真有幾分天選之子的意思。
別的不說,李承乾確實是背負著大氣運!
“阿史那泥孰怎麽會突然歸附殿下?西突厥比起吐穀渾,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此一來,大明王廷的疆土將前所未有的龐大,就算比起大唐,也……”
長孫無忌說到這裏,也是有些心驚。
西突厥啊,不管是從疆域還是國家實力的層麵來講,都不是吐穀渾可以比擬的。
在西域,西突厥毫無疑問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若不是當年突厥分崩離析,分為東西突厥。
突厥將是大唐的頭號大敵。
可就算如此,西突厥也毫無疑問是西域的一個巨無霸!
然而,這個巨無霸突然臣服了李承乾,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
囊括了整個西突厥的大明王廷,已經不單單隻是高原上的明珠了,而是西域的巨無霸!
絕對擁有了硬悍大唐的實力了!
如果說之前李承乾不過是雄兵十數萬,那麽吞並了整個西突厥的李承乾至少有數十萬的披甲之士!
縱使是麵對大唐,都有一戰之力!
李二聞言,也是莫名的苦惱……如此強勢的李承乾,已經不再是他能控製的了。
換句話說,如今的大唐太子,他李承乾坐定了!
你敢不給他看看?
李二或者說大唐但凡敢這麽做,未來等李二龍馭殯天,李承乾就敢馬踏長安,甭管李承乾能不能贏,但一定是一場天下人的浩劫……
換句話說,如今的李承乾已經不可控了……
“陛下,是時候該抑製一下殿下的發展勢頭了。”房玄齡站出來說道,“如此發展下去,未來堪憂啊!”
如此強勢的李承乾,對於大唐來說,不是好事。
房玄齡也不是真想刻意針對李承乾,而是李承乾如此勢大,對於大唐的未來,未必就是好事兒。
尤其是到了新舊交替的時候,極大概率會出大亂子。
而且,房玄齡對李二也是十分了解,李承乾這種用自己的實力,強行坐在太子之位上,李二絕對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到時候,這對帝王父子之間的衝突隻會越來越大,如果李承乾勢弱也就算了,可偏偏李承乾勢大啊!
這樣的衝突,對於大唐而言,絕非好事!
這一次,魏征也沒有開口,他同樣明白這些道理,當下也是點了點頭,道:“確實應該限製殿下的發展了。”
他確實有著自己的立場,但立場這個玩意兒終歸隻是立場而已。
在事關大唐的未來之事上,他還是更加遵從自己的原則。
在他心中,李承乾想從外而內的坐穩太子之位,避免一些爭鬥,他是支持的。
但他支持的前提是,大唐不亂。
如果李承乾此舉,隻會讓大唐陷入更加的混亂之中,他寧願不支持李承乾。
換句話說,他魏征的心中,裝著的是大唐,這是他的基本盤。
或者也可以說是他必須維係的人設。
這就是玄武門事變之後,給他留下的後遺症。
他隻有立穩這個人設,他才能在貞觀朝繼續走下去。
李二也隻能容忍一個心中隻有大唐的魏征,絕對容忍不了一個心中有其他想法的魏征。
不單單他,就連侯君集在內的所有人,也都點了點頭。
確實,李承乾的發展勢頭太過強勁了,已經讓他們這些老家夥都感受到了不可控製的壓力。
再不限製李承乾的發展,未來,李承乾想迴大唐登基,都可以直接自己硬來了,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李二見狀,點了點頭。
對於自己的這些臣子,他還是滿意的,雖然大家都有各自的心思或者說是立場,但在大唐這個基本盤之下,眾人的觀點還是極為統一的。
這一點兒,他很讚賞,也很欣慰。
這就是他李二的臣子。
當然,想是這麽想,但他還是說道:“限製就不必了,高明畢竟是我大唐的太子,他想徹底的成長起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哪怕是阿史那泥孰歸順了他,但這於他而言,未必就是好事兒。
說起來,西突厥也未必就是阿史那泥孰能一言九鼎的。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隻有做好自己,才不顯得我們那麽無能。”
聽到李二的話,大家心裏都暗暗嘀咕道:虛偽!
最他娘想打壓李承乾的絕逼就是伱了。
可這話沒法說,李二作為一個父親,自然不可能親口說出要打壓自己兒子的話,這話隻能讓他們這些當臣子的來說。
否則,大家還表個什麽態?
這會兒,聽李二這麽說,李孝恭也是笑道:“這倒也是事實,西突厥派係眾多,此番雖然阿史那泥孰得勢,且歸附了高明,但真要說起來,未來,還有得那小子頭疼的。
這些異族,今日歸附,明日反叛,早已是屢見不鮮的事兒了。”
說到這個,眾人也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的確,這就是異族的特色。
他們的歸附,其實不值錢,真不值錢,又不是沒有異族歸附過大唐,然後又反叛了的。
這樣的事兒,可不少見。
其實李承乾也不想這麽早拿下西突厥,隻是阿史那泥孰在大明王廷的開國大典上整那麽一出,他沒法拒絕罷了。
如果可以的話,李承乾更希望現如今先經營好大明王廷的固有疆域,疆域雖然不大,但小有小的好處。
方便他管理,更方便他操作和發展。
哪怕是方向錯了,他也不怕,船小好調頭嘛。
再說了,你以為他不知道,現在的他吞並了西突厥會引起李二乃至長安的忌憚,他不想的,但他真沒辦法。
計劃趕不上變化,就是這個道理了。
換句話說,阿史那泥孰的歸附,其實是害了李承乾。
沒有西突厥的大明王廷,完全可以輕裝簡行。
“是這麽個理。”李二說道,“不過我們還是要做些什麽才行,畢竟非我族內其心必異,若是高明真遭遇了西突厥的背叛,我們也要提前做一些準備。”
“確實。”房玄齡知道李二的意思,不就是拉不下臉說什麽要抑製李承乾的發展麽,這才換了個說法唄,他懂,“那依陛下的意思?”
“傳旨!”李二當即說道,“首先傳旨李靖和尉遲敬德,從高麗迴來後,直接前往程咬金的大營,薛延陀務必要拿下,若是薛延陀再三拖延,直接對其出兵。
這也是為了避免薛延陀和西突厥聯合起來,對高明形成合圍之勢!”
這話說得,眾人都無語了,李二怎麽想的,他們還不知道麽?
他擔心李承乾不知輕重,再拿下了薛延陀,那就可以對大唐形成西、北兩個方向的威脅,所以為了遏製這一點,他必須拿下薛延陀。
這對於大唐而言,是一個戰略要地。
有了薛延陀,李承乾最多和大唐形成東西對峙。
但這一點也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再發明旨告天下。”李二繼續說道,“從即日起,大唐的糧食、鐵料一切戰略物資,嚴禁出境!
不日,大唐將施行鹽鐵專賣製度。
嗯,戶部就鹽鐵專賣製度,上個奏章。
高明不知輕重,不知異族的狡詐,若是讓這些戰略物資經高明落入異族之手,他日對我大唐,畢將形成難以想象的威脅。”
鹽鐵專賣?
眾人聞言一愣。
這個製度以前不是沒有,但大唐開國,為了複蘇經濟,在貞觀初年是允許鹽鐵在民間私售的。
就拿長孫無忌來說,他家的鐵器作坊就是大唐最大的民營鐵匠鋪。
李二重開鹽鐵專賣,倒也不是不行。
不過轉念一想,眾人就懂了。
李二此舉,可不單單是為了防止這些戰略物資流出大唐,也是為了遏製大明王廷的經濟發展。
要知道,拿下了整個吐穀渾的李承乾,現在手裏最多的可能就是青鹽了。
李二這是在遏製李承乾手裏的青鹽。
畢竟今日的大明王廷已經不在是當初龜縮在赤水源的那個撮爾小國了!
單單是之前大明王廷那些作坊的產出,已經養不活大明王廷數以百萬計的百姓了。
而李承乾手裏,最能賺錢的,莫過於青鹽,隻要李二把這條線一封死,李承乾真的要為難了。
當然,李二要是不堵死這條線,就李承乾弄出來的精鹽,隻要賣進大唐,每年都是一筆天文數字的收入。
隻能說,李二看事情看得蠻準的。
他雖然不懂經商,但他懂政治啊!
經商幹不贏你,那就從源頭上,掐死你!
當然,李二的吃相還算可以,至少他沒有斷絕和大明王廷的正常經濟往來,若是他真的封鎖了大唐和大明王廷的貿易渠道,大明王廷那些工坊裏的產物不準進大唐,李承乾估計會更加絕望。
畢竟,單以購買力來說,十個大明王廷都趕不上一個大唐。
不過李二真要這麽做了的話,遭到的阻力也不小,畢竟如今有無數人靠著這條商道在吃飯。
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正道途徑走不了,就會有人想辦法走其他的途徑,這是李二不願意看到的。
再說了,自從和大明王廷有貿易往來以後,大唐的商稅是日漸上升,他也不可能放棄這其中的利益。
打壓李承乾是一迴事兒,打壓自己那是另一迴事兒。
“微臣領旨。”戴冑聞言,立馬站了出來。
鹽鐵專賣對他戶部來說,倒也不是什麽壞事兒。
而在他領旨之後,長孫無忌便說道:“陛下,既然要施行鹽鐵專賣,那微臣家……”
“行了,朕知道你要說什麽,再議。”都不等長孫無忌把話說完,李二就擺了擺手,他是真知道長孫無忌想說什麽。
不過這對他來說,不重要,長孫無忌家裏的鐵器作坊,雖然是大唐最大的民營鐵器鋪子,但相對於整個大唐來說,真的算不得什麽。
最關鍵的是,這會兒不方便說這個啊,你長孫無忌雖然忠心,可你堂堂大唐的國公,做這些生意真的不丟人麽?
雖然在場的家裏幾乎都有營生在做,但誰會拿到台麵上來說啊。
長孫無忌聞言,也就不再多話,他態度拿出來就行了,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家裏的鐵器作坊恐怕是保不住了。
哪怕李二不在乎,但他那個皇後妹妹也一定不會讓他繼續這門營生的。
畢竟作為外戚,他必須要起到帶頭作用。
當然,他也不在意就是,畢竟這對他來說,都是小事兒。
李二不會占他便宜的,在這裏他吃了虧,李二絕對會在其他地方找補迴來。
“工部的事兒,等段綸迴來再說。”李二想了想,說道。
他本來還有對工部的旨意,不過如今段綸人在大明王廷,也就暫且擱置一下。
真要說起來,要做的事兒,其實還蠻多。
眾人聞言,也就知道李二還沒想好,當即就施禮告辭。
他們很清楚,隨著這兩道聖旨傳出去,大明王廷和大唐的爭鋒,或者說,李二他們父子之間的爭鋒,將會正式開始。
隻不過這種爭鋒,到底是好是壞,眾人一時半會兒也還弄不清楚。
等眾人都走後,李二一個人癱坐在椅子上,有些憤怒,也有些無奈。
雖然剛剛密諜說得含糊,但李二明白,西域諸國之所以答應李承乾的要求,李承乾絕對是向其分析了自己的處境。
肯定明明白白的跟他們分析過,自己留在西北的重要性。
真正打動西域諸國的,從來都不是李承乾二十年不對西域動刀兵的承諾,而是他真的需要時間,需要借口留在西北。
而這裏麵,少不了提到他李二。
而且,李二敢打賭,絕對沒什麽好話……
無奈啊,他真沒想把李承乾怎樣,真的沒有……
但李承乾卻真的在時時刻刻的堤防他!
這讓他很心痛!也很憤怒!
老子是你爹!不是你仇人啊!
ps:昨天你們表現得很好,踴躍評論,踴躍投月票,推薦票哈!加油,你們是最帥的!嗯,罵我兩句也好……
(本章完)
這會兒段綸送來八百裏加急奏章,定當是發生了什麽要緊的事兒。
“呈上來。”李二急忙說道。
他倒要看看,那臭小子又弄出了什麽幺蛾子!
看完奏章,李二起身,無奈地搖了搖頭,道:“這小子,難道真的有著旁人無法匹敵的氣運不成?”
說著這話的時候,他也是頗為無奈,“來人,拿堪輿圖。”
其餘人皆是不解,這是又怎麽了?
李二見狀,便將手中的奏章遞給身旁的內侍,又朝房玄齡等人看了看,內侍立馬領會其意,將奏章拿給了房玄齡等人。
眾人隻是粗略地看了一眼段綸送迴來的奏章,一個個便都是一臉難以置信的模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這……”
這了半天,眾人也是一句話完整的話都沒說出來。
太讓人不可思議了,他們想起李二剛剛所說的,都有些無語,還別說,就這表現來說,李承乾還真有幾分天選之子的意思。
別的不說,李承乾確實是背負著大氣運!
“阿史那泥孰怎麽會突然歸附殿下?西突厥比起吐穀渾,有過之而無不及。
如此一來,大明王廷的疆土將前所未有的龐大,就算比起大唐,也……”
長孫無忌說到這裏,也是有些心驚。
西突厥啊,不管是從疆域還是國家實力的層麵來講,都不是吐穀渾可以比擬的。
在西域,西突厥毫無疑問是巨無霸一般的存在,若不是當年突厥分崩離析,分為東西突厥。
突厥將是大唐的頭號大敵。
可就算如此,西突厥也毫無疑問是西域的一個巨無霸!
然而,這個巨無霸突然臣服了李承乾,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沒想到的。
囊括了整個西突厥的大明王廷,已經不單單隻是高原上的明珠了,而是西域的巨無霸!
絕對擁有了硬悍大唐的實力了!
如果說之前李承乾不過是雄兵十數萬,那麽吞並了整個西突厥的李承乾至少有數十萬的披甲之士!
縱使是麵對大唐,都有一戰之力!
李二聞言,也是莫名的苦惱……如此強勢的李承乾,已經不再是他能控製的了。
換句話說,如今的大唐太子,他李承乾坐定了!
你敢不給他看看?
李二或者說大唐但凡敢這麽做,未來等李二龍馭殯天,李承乾就敢馬踏長安,甭管李承乾能不能贏,但一定是一場天下人的浩劫……
換句話說,如今的李承乾已經不可控了……
“陛下,是時候該抑製一下殿下的發展勢頭了。”房玄齡站出來說道,“如此發展下去,未來堪憂啊!”
如此強勢的李承乾,對於大唐來說,不是好事。
房玄齡也不是真想刻意針對李承乾,而是李承乾如此勢大,對於大唐的未來,未必就是好事兒。
尤其是到了新舊交替的時候,極大概率會出大亂子。
而且,房玄齡對李二也是十分了解,李承乾這種用自己的實力,強行坐在太子之位上,李二絕對是心不甘情不願的。
到時候,這對帝王父子之間的衝突隻會越來越大,如果李承乾勢弱也就算了,可偏偏李承乾勢大啊!
這樣的衝突,對於大唐而言,絕非好事!
這一次,魏征也沒有開口,他同樣明白這些道理,當下也是點了點頭,道:“確實應該限製殿下的發展了。”
他確實有著自己的立場,但立場這個玩意兒終歸隻是立場而已。
在事關大唐的未來之事上,他還是更加遵從自己的原則。
在他心中,李承乾想從外而內的坐穩太子之位,避免一些爭鬥,他是支持的。
但他支持的前提是,大唐不亂。
如果李承乾此舉,隻會讓大唐陷入更加的混亂之中,他寧願不支持李承乾。
換句話說,他魏征的心中,裝著的是大唐,這是他的基本盤。
或者也可以說是他必須維係的人設。
這就是玄武門事變之後,給他留下的後遺症。
他隻有立穩這個人設,他才能在貞觀朝繼續走下去。
李二也隻能容忍一個心中隻有大唐的魏征,絕對容忍不了一個心中有其他想法的魏征。
不單單他,就連侯君集在內的所有人,也都點了點頭。
確實,李承乾的發展勢頭太過強勁了,已經讓他們這些老家夥都感受到了不可控製的壓力。
再不限製李承乾的發展,未來,李承乾想迴大唐登基,都可以直接自己硬來了,這不符合他們的利益。
李二見狀,點了點頭。
對於自己的這些臣子,他還是滿意的,雖然大家都有各自的心思或者說是立場,但在大唐這個基本盤之下,眾人的觀點還是極為統一的。
這一點兒,他很讚賞,也很欣慰。
這就是他李二的臣子。
當然,想是這麽想,但他還是說道:“限製就不必了,高明畢竟是我大唐的太子,他想徹底的成長起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哪怕是阿史那泥孰歸順了他,但這於他而言,未必就是好事兒。
說起來,西突厥也未必就是阿史那泥孰能一言九鼎的。
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做好自己,隻有做好自己,才不顯得我們那麽無能。”
聽到李二的話,大家心裏都暗暗嘀咕道:虛偽!
最他娘想打壓李承乾的絕逼就是伱了。
可這話沒法說,李二作為一個父親,自然不可能親口說出要打壓自己兒子的話,這話隻能讓他們這些當臣子的來說。
否則,大家還表個什麽態?
這會兒,聽李二這麽說,李孝恭也是笑道:“這倒也是事實,西突厥派係眾多,此番雖然阿史那泥孰得勢,且歸附了高明,但真要說起來,未來,還有得那小子頭疼的。
這些異族,今日歸附,明日反叛,早已是屢見不鮮的事兒了。”
說到這個,眾人也點了點頭表示認可。
的確,這就是異族的特色。
他們的歸附,其實不值錢,真不值錢,又不是沒有異族歸附過大唐,然後又反叛了的。
這樣的事兒,可不少見。
其實李承乾也不想這麽早拿下西突厥,隻是阿史那泥孰在大明王廷的開國大典上整那麽一出,他沒法拒絕罷了。
如果可以的話,李承乾更希望現如今先經營好大明王廷的固有疆域,疆域雖然不大,但小有小的好處。
方便他管理,更方便他操作和發展。
哪怕是方向錯了,他也不怕,船小好調頭嘛。
再說了,你以為他不知道,現在的他吞並了西突厥會引起李二乃至長安的忌憚,他不想的,但他真沒辦法。
計劃趕不上變化,就是這個道理了。
換句話說,阿史那泥孰的歸附,其實是害了李承乾。
沒有西突厥的大明王廷,完全可以輕裝簡行。
“是這麽個理。”李二說道,“不過我們還是要做些什麽才行,畢竟非我族內其心必異,若是高明真遭遇了西突厥的背叛,我們也要提前做一些準備。”
“確實。”房玄齡知道李二的意思,不就是拉不下臉說什麽要抑製李承乾的發展麽,這才換了個說法唄,他懂,“那依陛下的意思?”
“傳旨!”李二當即說道,“首先傳旨李靖和尉遲敬德,從高麗迴來後,直接前往程咬金的大營,薛延陀務必要拿下,若是薛延陀再三拖延,直接對其出兵。
這也是為了避免薛延陀和西突厥聯合起來,對高明形成合圍之勢!”
這話說得,眾人都無語了,李二怎麽想的,他們還不知道麽?
他擔心李承乾不知輕重,再拿下了薛延陀,那就可以對大唐形成西、北兩個方向的威脅,所以為了遏製這一點,他必須拿下薛延陀。
這對於大唐而言,是一個戰略要地。
有了薛延陀,李承乾最多和大唐形成東西對峙。
但這一點也是他們想要的結果。
“再發明旨告天下。”李二繼續說道,“從即日起,大唐的糧食、鐵料一切戰略物資,嚴禁出境!
不日,大唐將施行鹽鐵專賣製度。
嗯,戶部就鹽鐵專賣製度,上個奏章。
高明不知輕重,不知異族的狡詐,若是讓這些戰略物資經高明落入異族之手,他日對我大唐,畢將形成難以想象的威脅。”
鹽鐵專賣?
眾人聞言一愣。
這個製度以前不是沒有,但大唐開國,為了複蘇經濟,在貞觀初年是允許鹽鐵在民間私售的。
就拿長孫無忌來說,他家的鐵器作坊就是大唐最大的民營鐵匠鋪。
李二重開鹽鐵專賣,倒也不是不行。
不過轉念一想,眾人就懂了。
李二此舉,可不單單是為了防止這些戰略物資流出大唐,也是為了遏製大明王廷的經濟發展。
要知道,拿下了整個吐穀渾的李承乾,現在手裏最多的可能就是青鹽了。
李二這是在遏製李承乾手裏的青鹽。
畢竟今日的大明王廷已經不在是當初龜縮在赤水源的那個撮爾小國了!
單單是之前大明王廷那些作坊的產出,已經養不活大明王廷數以百萬計的百姓了。
而李承乾手裏,最能賺錢的,莫過於青鹽,隻要李二把這條線一封死,李承乾真的要為難了。
當然,李二要是不堵死這條線,就李承乾弄出來的精鹽,隻要賣進大唐,每年都是一筆天文數字的收入。
隻能說,李二看事情看得蠻準的。
他雖然不懂經商,但他懂政治啊!
經商幹不贏你,那就從源頭上,掐死你!
當然,李二的吃相還算可以,至少他沒有斷絕和大明王廷的正常經濟往來,若是他真的封鎖了大唐和大明王廷的貿易渠道,大明王廷那些工坊裏的產物不準進大唐,李承乾估計會更加絕望。
畢竟,單以購買力來說,十個大明王廷都趕不上一個大唐。
不過李二真要這麽做了的話,遭到的阻力也不小,畢竟如今有無數人靠著這條商道在吃飯。
而且,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正道途徑走不了,就會有人想辦法走其他的途徑,這是李二不願意看到的。
再說了,自從和大明王廷有貿易往來以後,大唐的商稅是日漸上升,他也不可能放棄這其中的利益。
打壓李承乾是一迴事兒,打壓自己那是另一迴事兒。
“微臣領旨。”戴冑聞言,立馬站了出來。
鹽鐵專賣對他戶部來說,倒也不是什麽壞事兒。
而在他領旨之後,長孫無忌便說道:“陛下,既然要施行鹽鐵專賣,那微臣家……”
“行了,朕知道你要說什麽,再議。”都不等長孫無忌把話說完,李二就擺了擺手,他是真知道長孫無忌想說什麽。
不過這對他來說,不重要,長孫無忌家裏的鐵器作坊,雖然是大唐最大的民營鐵器鋪子,但相對於整個大唐來說,真的算不得什麽。
最關鍵的是,這會兒不方便說這個啊,你長孫無忌雖然忠心,可你堂堂大唐的國公,做這些生意真的不丟人麽?
雖然在場的家裏幾乎都有營生在做,但誰會拿到台麵上來說啊。
長孫無忌聞言,也就不再多話,他態度拿出來就行了,而且,他也知道,自己家裏的鐵器作坊恐怕是保不住了。
哪怕李二不在乎,但他那個皇後妹妹也一定不會讓他繼續這門營生的。
畢竟作為外戚,他必須要起到帶頭作用。
當然,他也不在意就是,畢竟這對他來說,都是小事兒。
李二不會占他便宜的,在這裏他吃了虧,李二絕對會在其他地方找補迴來。
“工部的事兒,等段綸迴來再說。”李二想了想,說道。
他本來還有對工部的旨意,不過如今段綸人在大明王廷,也就暫且擱置一下。
真要說起來,要做的事兒,其實還蠻多。
眾人聞言,也就知道李二還沒想好,當即就施禮告辭。
他們很清楚,隨著這兩道聖旨傳出去,大明王廷和大唐的爭鋒,或者說,李二他們父子之間的爭鋒,將會正式開始。
隻不過這種爭鋒,到底是好是壞,眾人一時半會兒也還弄不清楚。
等眾人都走後,李二一個人癱坐在椅子上,有些憤怒,也有些無奈。
雖然剛剛密諜說得含糊,但李二明白,西域諸國之所以答應李承乾的要求,李承乾絕對是向其分析了自己的處境。
肯定明明白白的跟他們分析過,自己留在西北的重要性。
真正打動西域諸國的,從來都不是李承乾二十年不對西域動刀兵的承諾,而是他真的需要時間,需要借口留在西北。
而這裏麵,少不了提到他李二。
而且,李二敢打賭,絕對沒什麽好話……
無奈啊,他真沒想把李承乾怎樣,真的沒有……
但李承乾卻真的在時時刻刻的堤防他!
這讓他很心痛!也很憤怒!
老子是你爹!不是你仇人啊!
ps:昨天你們表現得很好,踴躍評論,踴躍投月票,推薦票哈!加油,你們是最帥的!嗯,罵我兩句也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