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的酒宴,王德全自然也在應邀之列。


    不單單他,但凡是在長安的使臣,都在應邀之列。


    這是一個大國該有的胸懷。


    說起來,王德全也是第一次進入皇宮,之前他讓那些夥計別丟人,這會兒,他自己也有些愣神。


    在進入皇宮的那一刻,甚至在想到底是先邁左腳,還是先邁右腳。


    不過也沒人笑話他,真要說起來,大家也隻有羨慕的份兒。


    大半年前,不過是一區區落魄商賈,機緣巧合跟了李承乾,賺錢就不說了,搖身一變居然也成了官身。


    隨著大明王廷的蒸蒸日上,這家夥的未來,不可估量。


    來到太極宮外,眾人依次入場。


    這個還是很有講究的,誰坐什麽位置,都是有說法的。


    當然,今日大家可都不是空手來的。


    雖然是中秋飲宴,可但凡有點兒腦子的,都知道是怎麽迴事兒。


    這可是老李家娶兒媳婦,誰好意思真的空手來。


    哪怕是那些惡使臣,也帶了一些禮物。


    不過好在這禮物吧,用心就好了,倒是不介意貴重與否。


    唯一在禮物上花足了心思的,恐怕也就大明王廷了。


    不過他們送禮的目的可就不是因為老李家娶兒媳婦了,而是正兒八經的中秋賀禮。


    等到王德全被宣進殿的時候,這家夥也是緊張得不行。


    說得再好聽,可畢竟是大姑娘上花轎,頭一迴。


    “外臣奉大明王廷明王殿下、長公主殿下,恭賀大唐皇帝陛下、皇後娘娘,中秋安康。”王德全說完這話,手心直冒冷汗。


    好家夥,瞧把他緊張得。


    眾人聽後,倒也沒有嘲笑他,雖然他這話不對,但對於他這樣一個半路出家的家夥,在這樣的環境下,能把一句話說完整,就沒什麽好挑剔的。


    再說了,眾人也想見識見識,這大明王廷究竟送上了怎樣的賀禮。


    剛剛他們也不過是粗略一看,除了那遠比銅鏡更加清晰的東西一目了然外,其餘的物什卻也是好奇得緊。


    “貴使多禮了。”李二笑道,他也沒放在心上。


    王德全還以為自己過關了,這才鬆了口氣,抬起頭說道:“外臣奉兩位殿下之命,還有些許禮物進獻。”


    李二點了點頭,對於自己兒女進獻的禮物,他可沒什麽不好意思的。


    長孫皇後則是笑意盈盈地看著這一切,作為大唐皇後,她是有資格陪同李二出席這等酒宴的。


    王德全見狀,迴頭拍了拍手掌,頓時進來了不少人,兩兩抬著各種各樣的物什。


    他們早就在宮外等了許久了,別看隻是個搬運工的活,可這活也得分在哪裏幹,在這太極殿上幹這活,眾人也是格外的緊張,生怕出什麽紕漏。


    而隨著他們進來,那麵碩大的全身鏡便出現在了李二的眼前,當即就是眼睛一亮。


    以他的眼光不難看出,這是一好東西。


    長孫皇後更是驚訝地看著這麵華麗的鏡子。


    “此為何物?”李二問道。


    王德全聞言道:“迴大唐皇帝陛下,此物名為梳妝閣,乃是我大明王廷工藝極致的產物,雖其作用與銅鏡無二,但效果卻是天差地別,此梳妝閣,乃長公主殿下,進獻給皇後娘娘,祝皇後娘娘中秋安康。”


    這玩意兒,其實做出也不久,是李承乾讓人快馬加鞭送來的。


    “既然是貴國長公主親贈,那本宮便收下了。”長孫很是滿意地說道。


    這要是其他人送的,她可能還會有些猶豫,自家閨女送的,用得著猶豫麽?


    眾人還在詫異這梳妝閣竟然能完美的將人影映射出來,長孫便讓人將其抬走了,正在眾人惋惜之際,李二看著梳妝閣抬走後,露出的一個箱子問道:“箱子裏又是何物?”


    “此物,和之前的梳妝閣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說,梳妝閣是麵鏡子,可正衣冠,那麽此物便是一雙眼睛,千米之內,可辯是非。”


    說著,王德全便走過去,將箱子打開,從中拿出了一支單筒望遠鏡。


    當下,他也是感慨一番,說道:“是以,此物名為千裏眼!乃明王殿下,進獻於大唐皇帝陛下。”


    說著,微微躬身,雙手將其捧於頭頂。


    眾人聽了個雲裏霧裏,啥玩意兒?又是明辨是非,又是千裏眼的?


    李二也有些疑惑,揮手讓內侍取來。


    等他拿到手的時候,橫看豎看都沒看明白其中的名堂,可就在一個不經意間,他豎著拿起千裏眼的時候,那洞孔裏的景象卻是讓他大吃一驚,當下又是定睛看去,隻見裏麵的人是越來越大,看向殿外後,當即放下,問道:“你可知此物的奧妙?”


    “外臣自然是知道的,殿下來信自信與外臣分說過。”王德全拱手施禮道。


    李二繼續道:“還有何人知曉此物?”


    “大明王廷外臣不知,但大唐,隻有陛下知曉。”王德全說道。


    他心裏也有些惋惜的,此等好物,就算是大唐,也不應該供給的。


    不過,他不知道,這不過是望遠鏡的初級版本,距離有限,李承乾如今正在研究望遠鏡的高級版本,像這種低等貨,到時候估計也就馬業他們還會當個寶。


    李二點了點頭,倒也沒有多說,主要是,大明王廷的內政,他也不好幹涉,將望遠鏡手下後,又問道:“還有什麽?”


    大殿之中,其餘人其實也很好奇,剛剛那玩意兒是什麽?


    他們又不是傻子,看得出來李二很重視,一般人不好開口,尉遲敬德卻是大大咧咧地問道:“陛下,剛剛那是甚麽兒寶物?也給微臣開開眼界唄?”


    “喝你的酒,也不看看什麽場合,就跟著瞎胡鬧!”李二臉一黑,這家夥,你要不一次斷了他的心思,就他那厚皮臉,能一直纏著你。


    尉遲敬德也不尷尬,當下就明白了,笑嘻嘻的繼續和人喝酒,順帶時不時地看看王德全。


    這大明王廷,還真有不少好東西哈。


    王德全則是笑道:“接下來的,便是八音盒,乃是長公主殿下,贈於諸位皇子公主的,一共二十四支。”


    這玩意兒確實是長樂準備的,也是早就帶來的,王德全隨手打開箱子,從裏麵取出一個精美的小箱子再次打開,取出了一個小匣子,順手將一木雕小人放在上麵,又擰了一擰,隻聽見一陣悅耳的聲音便在大殿之中響了起來。


    比起之前那個眾人都不知道是啥的千裏眼,很顯然,這精美的且會發出聲響的小匣子,頓時就吸引了無數人的目光。


    哪怕是李二和長孫,也是一臉驚奇地打量著。


    “這東西為什麽會叫?”尉遲敬德不解地問道。


    他這一問,眾人哈哈大笑。


    哪怕是古板的蕭瑀,也是笑道:“鄂國公當真是豪邁,如此優美之聲,怎能這般形容?不過老夫也好奇,為何這所謂的八音盒,能發出如此優美的旋律?”


    “兩位國公的疑慮,外臣也無法解釋。”王德全笑道,“此物乃大明王廷工藝的另一個極致,外臣至今也沒弄清楚其中的端倪,不過此物,在大明王廷,卻是深受長公主殿下的喜愛。”


    李二一揮手,當即有人收取了這一箱子的八音盒。


    二十四支,倒也夠他那些子女分了。


    “陛下……”


    一聽尉遲敬德張嘴,李二連忙說道:“你閉嘴,對於你來說,這般會叫的盒子,你也欣賞不來。”


    說完,李二看了看還剩下的兩個箱子,問道,“還有何物,也拿出來讓大家看看吧。”


    王德全當即打開一個箱子,隻見裏麵是一輛精美的四輪馬車模型,比之長樂的那輛,要精美太多了。


    眾人見狀,當即有人說道:“荒謬,此物不過是貴國長公主座駕的縮小版,豈能當做國禮進獻於大唐?”


    “崔禦史是不是太著急了?”王德全對這人可沒啥好脾氣,當初可就是他崔家差點兒逼得他們傾家蕩產,能有好脾氣才怪了,“此物本就是模型,隻因馬車太大,外臣無法將其帶進皇宮。


    此馬車,同樣是大明王廷工藝的極致,四輪馬車,古往今來,也隻有我大明王廷能生產,而且,此馬車還裝有更加先進的防震設施,較之以往的當兔有過之而無不及。


    坐在上麵,日行千裏,尚且不覺勞累,乃是我大明王廷明王殿下,進獻於大唐皇帝和皇後娘娘的一份薄禮。”


    對於大明王廷的馬車,大家其實都有所了解。


    主要還是四輪馬車屬實是太稀罕了。


    可這會兒,聽王德全這般說,好像還不單單是四個輪子這般,在舒適性上,居然也比兩輪馬車要好?


    這就讓眾人比較意外了。


    王德全有句話是沒說錯的,這樣的馬車,古往今來的確隻有大明王廷生產得出來。


    最近這段時間,長安的工匠,哪怕是朝廷的將作監,不是沒有模仿過,可就是做不出來。


    李二點了點頭,說道:“有心了。”


    這玩意兒對他來說,雖然用處不大,但確實是孩子的一片心意。


    長孫也笑道:“確實是有心了。”


    對於兩個孩子的心意,作為母親,她肯定是能感受到的。


    不多時,又有內侍,將馬車模型給收走了。


    有一說一,這馬車模型也的確精美。


    至此,大殿上就隻剩下一個箱子了。


    如果說,第一件梳妝閣是先聲奪人的話,那麽這壓軸的又該是何物?


    這一瞬間,就引起了眾人的好奇。


    不得不說,接二連三的禮物,讓眾人對大明王廷是好奇得緊。


    除了李二那千裏眼沒讓眾人瞧出端倪來外,其他的物什,可都是讓他們開了眼。


    所以,作為壓軸的重禮,大家也是寄予了厚望。


    “最後一件也打開吧。”李二笑道。


    今天,自己這兒子可是給他長了臉了。


    看著最後一個箱子,王德全也是咬了咬牙,不過一想到這些年受的氣,當下也是走了過去,將箱子打開。


    這一箱看上去倒是平平無奇,裏麵密密麻麻的拜訪著類似紙張的玩意兒。


    眾人一瞅,倒是失望的搖了搖頭。


    就這東西,當不得壓軸之說。


    李二也有些迷糊,就這?


    我們一個二個的翹首以盼,你就給我看這個?


    王德全卻是笑道:“此物名為筆記本,也是大明王廷工藝的又一個極致。”說著,王德全便從中拿起了一本。


    不大,也就成年人兩個巴掌多大。


    看到這個,有人不悅道:“前麵幾樣,咱也就不說了,就這?也是工藝的極致?在我大唐,隨便找個工坊,難道不比你們做得更好,更精致?”


    “此言差矣。”王德全說道,“此物不單是工藝的極致,也是大明王廷在蒙學一道的極致,當初,殿下為了在大明王廷普及漢家文化,特意編撰了三字經,全文近千餘字,皆是殿下一字一句斟酌而出。


    誦之,朗朗上口不說,還能起到教化之效。


    為此,殿下專門將三字經印製在了這本子的前頁,既能教化學子,又能讓他們溫故而知新,最重要的是,這本子用之極為方便。


    再配上專門為這本子準備的炭筆,亦可隨取隨用。”說著,王德全還順手從筆記本上取下了一支炭筆,當然,如今的炭筆跟當初李承乾用起來時,可不一樣了。


    而聽他這麽說,鄭旭搖頭道:“蒙學一道豈有極致可言?縱使我大唐也不敢妄說這話。”


    “不錯,學無止境,豈有極致一說?”孔穎達也站了出來。


    這件事兒,他和鄭旭是一個意見。


    蒙學,豈有極致?


    其餘人也是點了點頭,哪怕大明王廷的確有諸多神奇之處,但在學問一道之上,他們還真看不上。


    就一群草原上莽夫,若非李承乾的緣故,有甚資格妄談學問?


    王德全倒是不介意,笑道:“諸位可曾見過這三字經?”


    “何須見過?”鄭旭道,“蒙學一道,無出我大唐其右者!什麽三字經,本官聞所未聞,也敢拿出來誆騙天下讀書人?”


    鄭旭其實也不想如此,但學問是他們立身的根本,也是他們士族立身的根本,這會兒你拿學問說事,縱使隻是蒙學,那他也不會輕易放過!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王德全不急不慢的將這幾句背誦了下來,說道,“鄭大夫,莫不是你沒聽過便是糟粕?還是說,什麽學問都得經過你鄭大夫的認可才稱得上學問?


    外臣雖然是商賈出身,但僅僅是這幾句,外臣聽了也是振聾發聵,為何你卻聞所未聞?是該說你無知呢?還是該說你無知呢?”


    鄭旭都楞在了那裏。


    什麽情況?


    他都沒聽清楚王德全訓斥他的話,而是還沉吟在那幾句人之初、性本善裏麵……


    其餘人也是愣住了,哪怕是李二和長孫也愣住了。


    他們是什麽水平?


    這短短的幾句,便已經讓他們聽到很多東西。


    朗朗上口不說,還句句都不離教化之道。


    “這真是你們明王所作?”李二有些不敢置信地問道。


    王德全答道:“的確如此,昔日殿下頭疼如何治理大明王廷的子民,便廢寢忘食的作下了這三字經,全文在這些筆記本中都有。”


    “快拿來於朕看看。”李二激動道。


    很快,便有內侍將其拿給了李二。


    其餘的文武百官也是好奇地緊,最終,還是魏征厚著臉皮道:“不知能否給老夫一本看看?”


    “魏公請。”王德全拱手施禮道。


    很快,其他人也有樣學樣,人手一本看了起來。


    時不時還有人吟哦出聲。


    不多時,大殿之上便是一片的人之初……


    不知過了多時,李二一拍桌案說道:“此物,當得蒙學的極致也!”


    “陛下所言極是。”哪怕是千古一噴的魏征也是點頭道,“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而其文不但通俗、而且順口、更是易記。文中還涵蓋了曆史、天文、地理、道德甚至還夾雜著一些民間傳說,當真是熟讀三字經,可知千古事!


    單此一舉,殿下便注定名垂千古,開蒙學之先河!”


    魏征說完,不少人紛紛點頭。


    這玩意兒,還真就有這個功效。


    當然,比起真正的三字經,還是差了些。


    為什麽說真正的三字經呢?


    因為這所謂的三字經,嗯,李承乾忘了太多,中間記不清楚的,還真就是他編的……


    畢竟,原版的三字經,可不止這點兒字。


    而鄭旭等人聽完,頓時感覺到了不妙。


    李承乾此舉,對他們士家大族而言,可是打擊不小。


    要知道,他們士家大族靠的就是壟斷學問延續下來的。


    李承乾這是要作甚?


    開智麽?


    可這三字經,他們能否定麽?


    不能的,否定了三字經,不就是否定了他們這麽多年的學問。


    而就在這時,有人驚訝地發現:“這居然是印刷體?”


    他這麽一說,眾人也是一愣,這才看向自己手中的筆記本,一瞬間,眾人都呆住了。


    尤其是鄭旭等人,更是呆若木雞。


    “此筆記本售價幾何?”有人問道。


    這個問題很關鍵。


    甚至,關係到了士族的生死存亡!


    眾人都看向了王德全,想要得到一個答案。


    “這是賀禮,乃大明王廷進獻於大唐的賀禮。”王德全神秘一笑道。


    心裏卻是冷笑,你們也有害怕的時候?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