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以前其實並不知道這些,他一直以為像程咬金啊、尉遲敬德這些人怎麽也得是亂世裏麵殺出來的吧?


    其實不然,人家祖上豐厚著呢!


    當然,也不是一個沒有,有,但真不多……


    這些也都是他通過房遺愛等人平日裏閑聊得知的。


    所以,讓王德全去幹這個,說實話,這就是讓他去送死……


    那些士族不敢對付他,還不敢對付王德全?


    說到底,還是他把事情想得太簡單了。


    不過他也沒有太過擔憂,要想動一群人的利益,那就讓另外一群人獲利好了。


    所以,他也不急,他在等,等長安勳貴的商隊到來。


    權利講究平衡,利益同樣如此。


    而在等他們到來的這段時間,李承乾隻要有時間就去學堂給大家上課。


    他不教什麽識字之類的,每次去也就是跟那些孩子聊聊天。


    不過他去的機會也不多,實在是太忙了。


    而在赤水城,慕容順等了許久也不見李承乾繼續對外擴張,他終於意識到了不對。


    李承乾不準備繼續擴張了。


    這讓他感到了極大的不安。


    擴張的李承乾他不怕。


    說到底,李承乾就那些人,越是擴張,對李承乾來說,越是不利。


    可一旦李承乾放棄了擴張,力求穩紮穩打的時候,這就不是好兆頭了。


    對於李承乾,慕容順其實很矛盾。


    一開始,他是想要李承乾的命來著,借此挑起兩國的大戰,以達到他的目的。


    可到了現在,他又不能這麽做了。


    真要是讓他殺了李承乾,大唐還能放過他?


    “草原上的那些小部落收攏得如何了?”慕容順問道。


    “快差不多了。”


    慕容順點了點頭,希望能有點兒作用吧。


    有些時候,不是打不過,而是不能打過。


    這就讓人格外的無奈。


    與此同時,洮源城,吳安在日月山挑了一些人後,又再次迴到了洮源。


    正準備去長明酒樓的時候,一個吐穀渾人進入了他的視線。


    本來在洮源這種兩國邊境的地方,出現一個吐穀渾人不奇怪。


    可作為一名長期在戰場上廝混的家夥,吳安一眼就發現了這人的不對頭。


    從他的舉手投足,坐臥起立都能看出這是一個捍卒,可這家夥卻是打扮成了商賈的模樣,這就引起了吳安的興趣。


    “你們先去酒樓吃點兒東西,我有點兒事要處理。”隨口交代了一句,吳安就跟了上去。


    這人有問題,他一眼就看出來了。


    跟了一路,吳安發現這家夥似乎在找什麽,但奇怪的是,從這家夥的行蹤來看,他對洮源城應該很熟悉才是,要找什麽地方,不應該很快才對麽?


    這更加引起了吳安的好奇。


    “兄台為何一直跟著我?”終於,吳安跟了一會兒後,這家夥也發現自己被人盯上了,當即將吳安引到了一條巷子裏後,問道。


    吳安心裏更是斷定這人身份有問題,普通的商人哪會如此輕易發現自己被跟蹤,更何況吳安跟的還很小心。


    “近日城裏老是混進一些吐穀渾的探子,縣令老爺可說了,發現一個探子,賞千金!”吳安試探了一句。


    誰知,那人卻是笑了,道:“兄台說笑了,我可不是什麽探子,我是大明王廷的信使,奉明王殿下之命,有要事找你們知縣老爺,還勞煩兄台帶個路。”


    一聽他這話,吳安都笑了。


    我剛從日月山迴來,殿下真要有事兒找陳定安,何須找別人?


    就算李承乾不信任他,那派來的人也不會是此人。


    大明王廷和大唐什麽關係?


    派來的人至於這般鬼鬼祟祟麽?


    “可有憑證?”吳安問道。


    那人一聽,當即就說道:“有,我這有明王殿下的親筆書信。”說著就將手伸進了自己懷中。


    而吳安見他伸手,當即一個前撲,腰間的刀順勢而出。


    一瞬間,兩人就糾纏到了一起。


    作為經年老卒,加上又有兵器在手,吳安很快就製服了這人,將其敲暈後,吳安便在此人身上尋摸了起來。


    還別說,真在他胸前找到了一封信。


    可找到了信,吳安也懵逼啊,他不識字……


    沒辦法,他隻好將這人捆綁之後,火速迴到酒樓,讓人趕著馬車將這人送迴了莊子。


    做完這一切,他才找李大郎幫他看看這封信的內容。


    而李大郎看完信後,卻是一臉的呆滯:“走,去後院說。”


    後院中,吳安急忙問道:“信裏到底說啥了?”


    “這是慕容順寫給牛進達大將軍的信。”李大郎說道。


    吳安也是一愣:“你想說牛大將軍裏通外國?不可能,絕對不可能!”


    “想什麽呢你!”李大郎說道,“這是慕容順想要歸屬大唐,信裏麵,慕容順提到,他將攜赤水源數十萬人,一同歸降大唐!”


    聽到李大郎這麽說,吳安當即就站了起來,也是一臉的呆滯。


    “不行,我得馬上迴日月山。”吳安說道,“這樣,你也派人馬上迴莊子,那人不能留。通知我們的人,最近洮源城出現的任何吐穀渾人,都一定要嚴查,錯殺一千都莫放過一個!”


    慕容順要投唐,這是所有人都沒想到的。


    關鍵是,你投就投,還帶著赤水源連人帶地的投,那大明王廷怎麽辦?


    大明王廷能對赤水源動兵,這一點兒問題都沒。


    可大明王廷能對大唐的赤水源動兵麽?


    李大郎點了點頭,道:“你趕緊通知殿下,我這就去安排。”


    說完,兩人便分頭行動。


    吳安是一刻不停,奔著日月山就狂奔而去。


    好在如今這段路已經被大明王廷占據了,倒也不用像以前那樣繞路,倒是方便了許多。


    當吳安迴到日月山的時候,李承乾都有些意外。


    這家夥才走,又迴來了?


    不過當李承乾看到了那封信後,整個人的臉色就陰沉了下來。


    “信使怎麽處理的?”


    吳安道:“已經解決了。”


    “你的人從現在開始,什麽事兒都別管,專門截殺慕容順的信使!”李承乾說道,“這事兒你辦好了,本王重賞!”


    “殿下放心,屬下就是拚了這條命,也不會讓一個信使進入到大唐的地盤。”吳安當即保證了起來。


    李承乾點了點頭,道:“這件事兒你辦得不錯,先去休息,明天再迴去。”


    等吳安走後,李承乾一個人沉思了一會兒。


    他怎麽也沒想到,慕容順這家夥,居然打算投唐了。


    這要是讓他投了,自己還玩個屁?


    關鍵是,隻要他想投唐的想法表露了出來,那大唐一定會接納他的投降。


    哪怕是魏征他們也會接納。


    可李承乾接納不了啊。


    吳安他們都懂的道理,他能不懂?


    投唐,絕對不可以!


    “媽的,看來很多事情必須得提前了!”李承乾無奈道,“劉三,讓契苾何力、伊原峰、伊原錫、普西偌、張二牛、方鐵匠等人速來大帳!”


    劉三也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當即就派人快馬去通知這些人。


    不過一個時辰,眾人再次齊聚王帳。


    李承乾直截了當地說道:“就在之前,本王收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慕容順已經有了投降大唐的打算。”


    “什麽?”伊原錫幾人當即就站了起來。


    而契苾何力則是問道:“消息屬實麽?”


    李承乾直接將那封信拿了出來,說道:“你們自己看。”


    當眾人看完信,一個二個都是一臉的錯愕。


    慕容順這操作,屬實讓他們沒想到。


    投唐?


    這他媽大戰都還沒開始打,你就慫了?


    見眾人還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李承乾又說道:“本王得提醒一下諸位,如今的赤水源我們能打,怎麽打都可以。


    可一旦慕容順投唐了,大唐的赤水源,我們休想再有寸進!”


    說到這個,眾人都是一愣。


    的確,如今的赤水源,大唐不管,吐穀渾不管,正是他們的機會。


    雖然差距還是很大,但終歸是機會。


    可如果慕容順投了唐,那這機會也就破滅了。


    關鍵是,他們才剛剛高官得坐,難道也讓他們投唐麽?


    以前他們倒是不在意,投唐就是他們的退路。


    可這尚書還沒當兩天,難道就要被打迴原形?


    “還有。”李承乾繼續補充道,“如果慕容順投唐了,那之前慕容順、樓寧對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能就再也沒機會討一個公道了。”


    “殿下,你就說要我們怎麽著吧!”伊原峰當即說道,“隻要殿下一聲令下,吾等定當誓死相隨!”


    “對,殿下,下令吧!”普西偌也說道。


    這戶部尚書才當了沒兩天,難道就這樣放棄?


    換誰誰也不甘心。


    李承乾見狀,大笑道:“好,這才是大明王廷該有的樣子!


    其實,當下的情況對我們來說,也沒到絕路。


    慕容順不是想投唐麽?咱就堵死了大唐和赤水源來的路!同時,出兵草原,以最快的速度拿下赤水源。


    他不是想帶著赤水源一起投麽?我看他沒了赤水源,拿什麽投!”


    “可他有兩萬寧王軍,還有數萬部落騎兵,我們要拿下草原,難度有點兒大。”契苾何力說道。


    李承乾說道:“我們要拿下草原有些困難,那他的人就能控製這麽大一片草原了麽?


    而且,他想帶著數十萬牧民投唐,那些牧民答應麽?


    傳出去,就說慕容順之所以收攏草原部落,就是為了投效大唐的時候,多一些籌碼。


    本王倒要看看,草原上究竟有多少人願意跟著他慕容順投唐!


    草原漢子的血性到底還有沒有!


    同時,封鎖大唐和赤水源的邊境,沒有本王的允許,不管是唐人還是吐穀渾人,越過邊境者,殺!


    再放出風聲,任何不願意投唐的部落,我大明王廷都願意接納!大明王廷,永不投唐!”


    這……


    聽李承乾這豪氣幹雲的話,伊原錫幾人有些愣神。


    要是未來大唐對我們動兵可怎麽辦?


    不過契苾何力和王玄策就一點兒不擔心。


    他們完全能懂李承乾的意思。


    媽的,你丫大唐太子,投個屁的唐?


    你那最多叫登基!


    真他媽不要臉……


    當然,這話他們也不會說出口,心裏想想也就是了。


    不過跟著李承乾的好處,還真他媽的多。


    看出了普西偌等人的擔憂,李承乾說道:“諸位不用擔心,大唐那邊已經答應了和大明王廷和親,本王有信心處理好和大唐的關係,都安心好了。”


    聽李承乾這麽說,普西偌等人倒是鬆了口氣。


    你可別太剛了啊!


    “張二牛、方鐵匠。”李承乾繼續說道,“你們兩人之後估計也閑不下來了,尤其是方鐵匠,你那邊要辛苦一些。”


    “殿下放心。”方鐵匠說道,“如今人手補充了不少,加之大家都有了經驗,效率比之前高了許多。”


    張二牛說道:“殿下,我們是不是要暫時停止手頭的工作,全力生產軍械?”


    “不。”李承乾擺了擺手道,“你們的工作不變,不要小瞧你們現在在打造的東西,不日,長安那邊的商賈就會過來,到時候你就知道你們打造的東西,會給大明王廷帶來怎樣的利益了。


    記住,打仗不單單是拚的將士的勇猛,還要拚底蘊。


    沒有錢糧,難道讓將士們餓著肚子去打仗麽?


    對了,契苾何力還有伊原峰,我不管你們兩人如何商議作戰計劃,但現有的三個營寨,每個營寨至少得有五百人,保證商道無憂,這是必須的。”


    打仗的事情,李承乾不準備摻和,他就不是打仗的料。


    專業的事兒交給專業的人去幹就是了。


    契苾何力怎麽說也是初唐名將,而且和吐穀渾有豐富的作戰經驗,交給他就對了。


    這家夥,又忠心,又能打,交給他有什麽不好的?


    “普尚書,你們戶部盡快安排好大軍的糧草,這個不能耽誤。”李承乾又說道,“本王知道如今糧食庫存不多了,但不用擔心,很快我們就有大筆的糧食入賬。”


    “微臣迴頭就去準備。”普西偌當即說道。


    對於李承乾的話,他是相當信任的。


    李承乾又看向伊原錫,道:“伊尚書,你們工部暫且從草原上撤迴來,就在城外,給本王多修建一些房子,南北向,圖紙本王已經準備好了,如果不會的,可以問問李侍郎,記住,房子一定要偏向大唐的風格,到時候,這些房子都租給大唐來的那些商人。


    仗要打,事兒要做,一樣都不能落。


    沒辦法,我們起步太過於艱難,在這種時候,隻能靠大家一起共渡難關。


    本王相信,昔日,我們一起度過了那麽多的難關,這一次,我們依然可以!”


    “殿下放心,臣等定當竭心盡力!”眾人齊聲道。


    李承乾點了點頭,就讓眾人散去。


    等大家都散去後,李承乾將慕容順寫給牛進達的信又拿了出來,遞給劉三道:“派人將這封信拿給慕容伏允看看,記得,等他看完了,要將信給我拿迴來。”


    相比起慕容順,慕容伏允要固執太多了。


    這個老家夥,雖然缺點一堆,但不得不說,他是真的死不投降。


    第一次被前隋滅了國,他跑了,最後找到機會,還讓他複了國。


    第二次被李二滅了國,他也跑了,可聽說慕容順投唐後,這家夥一氣之下自盡了。


    就是不知道這一次,這老家夥聽到慕容順要投唐,會是個什麽反應?


    李承乾想著想著,甚至都笑了起來。


    而就在第二天,關於慕容順收攏草原部落是為了投靠大唐的消息,就如春風一般,在整個草原上刮了起來。


    先不說那些小部落是什麽反應。


    單單是樓寧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都愣住了!


    是的,他是真的愣住了。


    慕容順要是真的投唐了,他必死無疑!


    樓氏一部也將從草原上消失!


    “大寧王,你負我甚多!”草原上,樓寧不甘地咆哮著!


    他沒活路了,樓氏一部也沒活路了。


    誰都能投唐,可他不能!


    而邱博聞得知消息後,則是歎了一口氣。


    相比樓寧,他要稍微強一點,但也僅僅是強一點兒。


    對於慕容順會有這種心思,他其實不奇怪。


    從慕容順的種種行徑來看,這事兒,他幹得出來。


    之前,他一直以為慕容順麵對李承乾出兵草原選擇坐視不管是打算以退為進,直到現在他才知道,慕容順竟然還有如此深意。


    而他和樓寧兩人還指望著重新獲取他的信任,為其在草原上馳騁,現在想來,不過就是一個笑話罷了。


    果然啊,這世上,誰都靠不住。


    而草原上其他的部落,聽到這個消息,也就是震驚了一下。


    慕容順,好吧,他們早有了解。


    那可是在漢人的地盤上生活了十多年的家夥,他早就不是草原上的勇士了,他的心也早就被傳說中繁華無比的長安城給迷住了。


    投唐?


    有人能接受,自然就有人不能接受。


    當他們聽到大明王廷永不投唐的聲音時,終於,有人動容了。


    為什麽要投唐!


    草原人就應該生活在草原上,牧馬放羊!


    最關鍵的是,你啥都沒做,就要投唐?


    為什麽啊!


    哪怕是你反抗過後,無能為力再投唐,都能理解的!


    可你反抗都沒有反抗!


    就要投唐!


    這一切究竟是為什麽?


    草原的勇士,不該如此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