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biquxs.info/


    </p>


    這些年,大明在李承乾的刻意引導下,在商業版圖的布局確實讓人震驚。


    一開始,滿大明的官員有一個算一個其實都不能理解。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才發現了大明的這些商業布局,是何等的遠見卓識。


    就這麽說吧,他們現在有著絕對的信心,能輔佐他們的王,登臨大唐的寶座。


    之所以如此自信,可不單單是軍隊給了他們信心……


    用李承乾的話來說,現在的大明,強大得可怕!


    至於這一點兒,其實想想也不難理解。


    就大明如今對商業領域的控製,若是和大唐發生全麵衝突,又或者大唐皇帝真要是突然出現什麽意外。


    拋開軍事層麵來講,大明依然有能力從經濟和輿論等多方麵對大唐構成威脅。


    這就是他們的底氣。


    開什麽玩笑,數百萬人的用工基數,哪怕是李二聽到這個數字,也得皺起眉頭。


    相比大明日報的高歌猛進。


    房玄齡最近卻是犯難了。


    自從之前在暹羅忙完全民公投以後,他便將工作重心都轉移到了大唐日報這事兒上。


    作為大唐久負盛名的老狐狸,他豈能看不出大唐日報將來能起到的作用?


    而且,這對文教的振興而言,也將起到前所未有的幫助。


    所以,他是真不願意放過這樣的機會,哪怕他知道長孫無忌那家夥就是故意將他支開,他也用最快的時間趕了迴來,為的就是這個。


    不過這會兒的房玄齡,卻是犯難了,拿著剛剛刊印出來的報紙,有些無力。


    “我就說長孫無忌那老東西,為什麽會突然放手,感情他也知道這事兒不好幹啊!”一旁的溫彥博看著桌上的報紙,說完氣鼓鼓地將其砸在了桌案之上。


    “這也是我們思慮不周。”房玄齡倒是不在意長孫無忌做了什麽,或者說他想做什麽。


    多新鮮啊,混跡在官場上的,有幾個不想做出點兒什麽來的?


    他房玄齡,溫彥博難道就比長孫無忌好到哪裏去了不成?


    有私心,或者說有野心多正常啊。


    要是滿朝堂上都是一群猶如聖人一般的道德高士,估計李二的刀都得砍軟。


    聖人就應該供起來,但唯獨不應該來官場上摻和。


    房玄齡想了想,這才繼續說道,“我們可能真的老了,有些時候都跟不上這世道的變化和進步了。


    大明當初官營那麽多商號,我們不也都嘲笑過人家不務正業麽?


    堂堂朝廷,行商賈之事,貽笑大方,後來甚至還專門為了行商,弄了個商部,當時多少人等著看人家的笑話?


    可如今再看呢,這才發現,人家才是真正的明白人。


    就以他們如今的商業規模來看,一個報紙,根本不用大明朝廷怎麽費勁兒,單單就以他們遍布天下的各家分號,再有能遍及天下的長明物流協助。


    他們就能把他們的大明日報送到他們想送到的任何地方。


    在這一點兒上,哪怕是我大唐,也是難以企及……


    就如之前大明官員說的,他們有著至少比我大唐更加完善的工商業係統。


    單就這一點兒,我們就比不了。”


    以前哪怕是他房玄齡,也不覺得大明所謂的工商業係統就能起到多大的作用。


    畢竟朝廷的作用是治理一個國家,而不是像大明一樣,在商場上錙銖必較。


    這也是他們當初看不起大明那些官員的原因。


    可如今,到了他們開始著手發行報紙的時候,終於發現了大唐的弊端。


    他們發現,大明能在各地同步發行報紙。


    但反觀大唐卻是極難做到這點兒。


    房玄齡他們能想到的,就是通過郵驛遍布全國的驛站來將報紙送到全國各地。


    可哪怕大唐有一千多個驛站,單單驛兵就有將近兩萬人。


    但房玄齡還是不滿意。


    大唐日報一定是設置在長安的,可從長安將報紙通過驛站送往各地,想要做到各地同步發行,最少最少也要十天一期。


    可大明都能做到五天一期,他們大唐要是十天一期,這是在打誰的臉?


    單就這一條,不說別人,就李二都不能接受。


    “其實不可能。”溫彥博聞言,走到一旁的桌案上,死死的盯著堪輿圖上的驛站分布圖,說道,“我大唐都做不到,他大明也不可能做到五天內就將能將報紙送往各地,除非他們每次刊發的都是更早的消息。”


    說到這裏,溫彥博又是歎了口氣,說道,“可再早也不超過十天。


    畢竟各方的消息既要匯總,又要篩選……


    如果是太早的消息,除非是某些不為人知的隱秘,否則早就傳播開了,報紙上寫了意義也不大。


    而且他們每期的報紙,老夫都有看過,雖然不想承認,但不得不說,那些消息絕對都是月內的。


    見鬼了都,大明怎麽可能做到?”


    溫彥博說著說著,給自己都整懵逼了。


    明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但大明就是做出來了。


    關鍵是,他還想不明白人家怎麽做到的……


    這一瞬間的溫彥博,是真覺得自己老了。


    “為什麽做不到?”房玄齡聞言,有些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他們為什麽一定要在從日月山運送報紙?


    大明在天下各地,都有分號,比我大唐的驛站都多。


    不說別的,單單是長明物流,在各地就有分號數千。


    而且,他們也不需要像我們一樣,印刷好報紙後,運往各地。


    他們隻需要有幾張樣板,將樣板送到各地即可。


    老夫敢打賭,他們在各地發賣的報紙,就是在各地印刷的!”


    “不可能吧?”溫彥博說道,“這相當於他們要在各地都再修建一個印刷工坊,這麽短時間,得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兒。”


    “誰說需要再修建印刷工坊了?”房玄齡笑道,“他們在各地的分號是吃幹飯的,而且,如果隻是供應一地的話,就那點兒印刷量,估計他們在各地的夥計,捎帶手就給做了。


    而且,人家一定是樂嗬樂嗬地去做的。


    畢竟,全天下,也就他們的夥計是拿固定薪酬的。”


    “如果隻是這樣的話,那我們也可以這麽做啊。”聽房玄齡說完,溫彥博立馬說道。


    房玄齡卻是搖了搖頭,歎息了一聲:“我們要是這麽做,幾乎就是朝廷在宣揚大明的那個什麽活字印刷術。


    你覺得崔盧鄭王那些人會答應?


    對於大明,他們沒勢力去阻攔,整個大明朝堂上,他們都插不進去。


    但在大唐,他們成事行不行,老夫不清楚,但壞事兒,嗬嗬……他們比誰都精通。


    而且,就算他們不搞破壞,可我們如何發賣?


    大明能借用他們遍地各地的商號發賣,我們難不成要在驛站發賣不成?


    就算能行,可驛站在什麽地方?


    在驛站發賣,那不是鬧著玩麽……”


    房玄齡這會兒的心情是極度的煩躁,這會兒的他們就像在抄別人的作業,結果照著抄都抄不出個名堂來。


    怎麽可能沒有脾氣?


    “到底是我們老了,還是我們之前錯了?”房玄齡頗為無力地感慨道,“這些年,大唐看似發展得很好,不管從哪方麵來看,我們都有自傲的本錢!


    可隻要跟大明一比,總感覺這些年都活在狗身上了。”


    “如果沒有大明,單就大唐這些年的發展,足以讓老夫說話都能挺直腰板,可……”溫彥博說著說著,也說不下去了。


    的確,若是沒有大明做比較,大唐這些年的發展足以載入史冊。


    可有大明在側,那就略顯蒼白了許多。


    那句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用在這裏絕對合適。


    “不在其位不謀其政。”房玄齡聞言,苦笑了一聲,“罷了,不提這些了。”


    如今的當朝仆射是長孫無忌,他既然不願意強勢起來,旁人說什麽都不好使。


    ……


    行宮之中,李二這會兒也在聽著老內侍的匯報。


    雖然房玄齡有奏章上疏,但事關暹羅的穩定,李二怎麽可能放心?


    “如此說來,暹羅的百姓倒是支持房玄齡弄出來的全民公投?”聽老內侍說完,李二笑道,“這家夥,膽子也是真的大。


    全民公投啊,他是真敢!


    這消息傳迴大唐,保不齊要被無數人口誅筆伐。


    也難怪他弄個報紙,都不敢招搖。”


    李二其實是最能理解房玄齡的。


    全民公投啊,這消息隻要傳迴大唐,必然會引起軒然大波。


    哪怕是他都阻止不了。


    其實,也就是他,換個皇帝,估計都要率先朝房玄齡發難。


    “梁國公此番的確是有些出人意料,不過該說不說,梁國公在暹羅鬧這麽一出,倒是讓暹羅的那些百姓,對我大唐頓生好感。”老內侍數據哦到這裏,也就不再多言。


    有些話,他是真不好說。


    但對於房玄齡此番的做法,他卻是極為支持。


    作為一個閹人,他也渴望過平等,不是麽?


    生而為人,誰願意低人一等?


    “也許這就是高明能成功的原因吧。”李二聞言,當即也是笑道。


    他之所以能接受房玄齡這麽幹,其實也是因為有李承乾的前車之鑒。


    對於異族的治理,就如今而言,李承乾是最成功的。


    既然已經有人在這條路上走出來了,他為什麽不試一下?


    更何況,就算真的後麵出了什麽問題,不也有房玄齡來背鍋麽?


    沒有損失,又能驗證這條路到底該怎麽走,他何樂而不為。


    可能有人說,這對房玄齡不公平。


    嗬嗬,不管哪個年代,當你踏上仕途這一道的時候,就不可能有所謂的公平。


    人這一輩子,隻有一件事兒是公平的,那就是都會掛,誰都不例外。


    這一點兒,老天爺尤其公平!


    “再看看吧,看看消息傳迴大唐,大唐會是個什麽反應。”李二突然說道,“朕也想看看,到底有多少人,隻看重自家的利益,而不在意大唐的利益。”


    他所說的多少人,指的自然不單單是崔盧鄭王這些。


    其實,所謂的全民公投,對崔盧鄭王這些士族的影響反而不大。


    這麽多年下來,他們有著一般人難以企及的百姓基礎。


    真要搞什麽全民公投,他們搞不好會成大贏家。


    這麽想著,李二卻是突然問道:“齊國公是怎麽迴事兒?


    之前朕見他對大唐日報的事宜也是極其上心,怎就突然偃旗息鼓了?”


    對於長孫無忌此番的表現,李二著實有些不滿。


    活是你自己要去搶的,結果發現有困難,轉頭就撂挑子,這怎麽行?


    “這個老奴就不清楚了。”老內侍聞言卻是搖了搖頭。


    他向來不摻和這些東西。


    畢竟陛下對齊國公的信任,未必就比他的少。


    而且,長孫無忌可不是好相予的,如果有可能,他是不願意得罪那位如今權勢滔天的當朝仆射。


    李二聞言,當即擺了擺手,說道:“你且退下,順便讓人宣齊國公覲見。”


    他也知道這也是個奸猾似鬼的老東西,但他並不在意。


    能為他做事兒的,總不能是蠢貨就是。


    既然他不願意摻和到這些東西裏麵來,那就由著他去。


    老內侍聞言,便一臉恭敬地施禮告退。


    侍候了李二這麽多年,他自然清楚李二的性格。


    不多時,便有內侍通報,齊國公覲見。


    長孫無忌自從將自從將大唐日報的活計扔出去後,就做好了覲見李二的準備。


    以他的智慧,不難猜出,李二必然會過問此事。


    “老臣參見陛下。”大力參拜之後,長孫無忌這才說道,“老臣無能,大明日報……”


    “朕不想聽這些。”李二看向長孫無忌,一臉冰冷地說道,“不管你是什麽想法,但朕要告訴你,這件事兒,不管你是什麽想法,都要給朕辦明白了。


    大唐,還是朕的大唐,也是朝廷的大唐。


    難不成我朝廷做點兒什麽,還需要看旁人的臉色不成?”


    他很清楚長孫無忌在忌憚什麽。


    如果是以往,這也就算了。


    可現在這個節骨眼兒上,他不可能算!


    而聽他這麽說,長孫無忌倒是有些呆愣。


    他這才發現,今日的陛下,好似極其的強勢。


    這讓他一開始準備好的說辭,都給忘了,沒能說出口。


    “陛下,這般做的話,隻怕會引起國內動蕩……”長孫無忌試探性地問了一句。


    “動蕩?”李二聞言,冷笑了一聲,“更動蕩的,你可能還沒見過……”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貞觀無太子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赴醉人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赴醉人並收藏貞觀無太子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