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腐坊忙碌了一天的張鬆明李秀榮夫婦迴到家來,大女兒春麗已經做好了晚飯。今晚春麗蒸了一大鍋韭菜餡的包子,正在往一個布兜裏撿,看見父母迴來,就一邊忙活一邊跟父母打招唿:“爸,我給燕送幾個包子去,燕子愛吃韭菜餡,我趁熱送去,您和我媽您們先吃著,我送去就迴來。”
張鬆明看到外頭天色已晚,就推出自行車:“天不早了,我去,你們在家先吃,我騎車子快些。”
他搶過春麗手裏的布兜,踏上自行車,用力的往學校蹬去。
晚風透著絲絲涼意,張鬆明揣著冒著熱氣的包子,把自行車蹬得飛快,他怕包子涼了,閨女吃了會不舒服,他已經好幾天都沒有見到燕子了,也不知她可吃的好睡得好?
日子過得真快,閨女轉眼已經十四歲了,都長成大姑娘了,又是那麽的乖巧伶俐,懂事的讓人心疼!
“但願燕子能有一個好出路,一場父女,也算沒有虧著孩子。”張公明暗暗的歎了一口氣,“這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理解父母的這一番心思。”
自從十四年前,他們夫妻從老父親手裏接過這個孩子,就知道那是一份多麽沉重的囑托,好在擔驚受怕的日子已經過去,而春燕也正往他們夫婦期望的方向走著。
晚上的校園裏燈火通明,而又鴉雀無聲。張鬆明在傳達室老呂頭的帶領下來到了春燕的小屋,剛剛接完父親電話的林牧正好也在這裏。
春燕一見到父親,那高興勁就甭提了,拿起父親遞過來的包子就是一大口,完了才想起問候父親有沒有吃完飯,張羅著讓父親吃讓林牧吃。
張鬆明看到女兒這麽開心,心裏也感到安慰,一邊拒絕女兒遞過來的包子,一邊跟林牧客氣著:“你和林老師吃吧,特意給你們拿來的,我在家已經吃過了。”
為了不影響女兒學習,張鬆明不敢耽擱,匆匆的就告辭了。林牧把他送出校門,就返了迴來。
“張春燕,你爸媽對你可真好,這麽遠給你送包子,真讓人羨慕!”
“林老師,您羨慕啥,您爸媽不親您?你這是離家遠,他們送著不方便!”
“張春燕,你父母都是做什麽工作的呢?”
“農民,農忙種地,農閑做豆腐,最普通不過了,哪像你,父母都是教授,懂得的多,多好!”
“你父母都是農民,那你這‘滿腹經綸’都是咋來的?”
“林老師說笑了,我‘滿腹經綸’?這不是笑話我嗎?不過我說,孔老二是我的啟蒙老師,你信不?”
“開什麽玩笑?我是說真的!”
“我小時候我爺爺教的,我家裏有些藏書,看得多就是了。”
“家裏有藏書?是嗎?都有些什麽書?很多麽?”
“說不上多不多,詩經論語還是有的,《夢溪筆談》《天工開物》,你要想看,我也可以給你找找。”
“啊?”林牧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怎麽可能買這些書看,你看的懂嗎?”
“我看不懂,也不喜歡看。不過爺爺有時候會給我講,聽得多了,就試著自己看一些,也就這樣了。唐詩宋詞還是喜歡的,就自己讀讀背背,還有那些中外名著,燒火做飯的時候讀讀,也一知半解的,再說我哪有時間看?你們都把我關起來半年了!”春燕不無幽怨的說。
“嗯嗯,你哪來的這些書,你家祖上有大學問家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裏有這些書,不平常的。”
“是我爺爺的一個朋友送的。”春燕一邊做著習題,一邊迴到,“我們家哪有什麽學問家。”
“你爺爺的朋友送的,我說呢!張春燕,你有福了,有時間多讀讀書,挺好!”
林牧看春燕忙著做習題,也就不再說什麽,迴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繼續批改作業。
剛剛在電話裏,爸爸告訴他,自己和母親可能要參與一個比較重要的科研項目,暫時不能跟外界聯係,讓他有時間多給家裏外公外婆打打電話。工作上有什麽事可以打電話給爸爸的同事尋求幫助。林牧有些失落,不知道爸爸所說的是怎麽一迴事,但是他不敢問,他知道問了爸爸也是不會說的。爸爸沒有提尋找妹妹的事——其實他到這兒以後,隻要他自己不說,爸爸從來就沒有主動問過,隻是叮囑他注意身體,好好工作!
林牧這次也沒有提起。他感覺自己很對不起爸爸媽媽。
還有,他覺得,自己更對不起妹妹。
給女兒送完包子的張鬆明迴到家裏,一家子已經在吃飯了,春麗趕緊給爸爸拿來碗筷,添上飯。一旁的媽媽放下自己的碗筷,低聲問道,“他爹,燕這幾天咋樣,還行吧?”
“還行,都很好,就是忙,不過老師說這個星期給她一天假,明天晚上就迴來了。”
“嗯嗯,那我明天去買些肉,給燕包餃子吃!燕的老師對她咋樣?”媽媽開心的說。
“燕上次說她這個老師是北京來的,也就十幾二十的樣子,歲數不大,挺懂事的一個孩子,看著對燕子怪好哩。”爸爸接著說。
“燕說人家可是大學生,你說要是咱燕子生在一個好家庭裏,那也是大學生坯子。”
“是啊,咱家條件不好,虧了這孩子了。”
父母一邊說著話,一邊吃著飯。旁邊的春麗,聽著心裏很不是滋味:爸爸媽媽一提起燕子,就是這種語氣,好像一家人都對不起她似的,都是爹媽生的,就是把她看的這麽重!她燕子是有出息,那也是爹媽逼得,如果爹媽要是在自己身上這麽下功夫,自己說不定比燕子更優秀。唉,想不通!春麗想到這裏,又自嘲的笑了,人家燕子也就是聽話,哪像自己,父母也逼著自己學習,而自己總是偷偷的看小說,生生的把自己耽誤了!
春麗看爸媽吃完飯,就趕緊起身去收拾碗筷,這燕子不在家,家務活可是全壓在了春麗的身上,以前這些活都是春燕在做,她不知道做家務也會這麽累,現在,春燕走了,她才知道,她這個姐姐以前是多麽不稱職。
張鬆明看到外頭天色已晚,就推出自行車:“天不早了,我去,你們在家先吃,我騎車子快些。”
他搶過春麗手裏的布兜,踏上自行車,用力的往學校蹬去。
晚風透著絲絲涼意,張鬆明揣著冒著熱氣的包子,把自行車蹬得飛快,他怕包子涼了,閨女吃了會不舒服,他已經好幾天都沒有見到燕子了,也不知她可吃的好睡得好?
日子過得真快,閨女轉眼已經十四歲了,都長成大姑娘了,又是那麽的乖巧伶俐,懂事的讓人心疼!
“但願燕子能有一個好出路,一場父女,也算沒有虧著孩子。”張公明暗暗的歎了一口氣,“這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理解父母的這一番心思。”
自從十四年前,他們夫妻從老父親手裏接過這個孩子,就知道那是一份多麽沉重的囑托,好在擔驚受怕的日子已經過去,而春燕也正往他們夫婦期望的方向走著。
晚上的校園裏燈火通明,而又鴉雀無聲。張鬆明在傳達室老呂頭的帶領下來到了春燕的小屋,剛剛接完父親電話的林牧正好也在這裏。
春燕一見到父親,那高興勁就甭提了,拿起父親遞過來的包子就是一大口,完了才想起問候父親有沒有吃完飯,張羅著讓父親吃讓林牧吃。
張鬆明看到女兒這麽開心,心裏也感到安慰,一邊拒絕女兒遞過來的包子,一邊跟林牧客氣著:“你和林老師吃吧,特意給你們拿來的,我在家已經吃過了。”
為了不影響女兒學習,張鬆明不敢耽擱,匆匆的就告辭了。林牧把他送出校門,就返了迴來。
“張春燕,你爸媽對你可真好,這麽遠給你送包子,真讓人羨慕!”
“林老師,您羨慕啥,您爸媽不親您?你這是離家遠,他們送著不方便!”
“張春燕,你父母都是做什麽工作的呢?”
“農民,農忙種地,農閑做豆腐,最普通不過了,哪像你,父母都是教授,懂得的多,多好!”
“你父母都是農民,那你這‘滿腹經綸’都是咋來的?”
“林老師說笑了,我‘滿腹經綸’?這不是笑話我嗎?不過我說,孔老二是我的啟蒙老師,你信不?”
“開什麽玩笑?我是說真的!”
“我小時候我爺爺教的,我家裏有些藏書,看得多就是了。”
“家裏有藏書?是嗎?都有些什麽書?很多麽?”
“說不上多不多,詩經論語還是有的,《夢溪筆談》《天工開物》,你要想看,我也可以給你找找。”
“啊?”林牧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你怎麽可能買這些書看,你看的懂嗎?”
“我看不懂,也不喜歡看。不過爺爺有時候會給我講,聽得多了,就試著自己看一些,也就這樣了。唐詩宋詞還是喜歡的,就自己讀讀背背,還有那些中外名著,燒火做飯的時候讀讀,也一知半解的,再說我哪有時間看?你們都把我關起來半年了!”春燕不無幽怨的說。
“嗯嗯,你哪來的這些書,你家祖上有大學問家嗎?一個普通的農民家裏有這些書,不平常的。”
“是我爺爺的一個朋友送的。”春燕一邊做著習題,一邊迴到,“我們家哪有什麽學問家。”
“你爺爺的朋友送的,我說呢!張春燕,你有福了,有時間多讀讀書,挺好!”
林牧看春燕忙著做習題,也就不再說什麽,迴到了自己的辦公室,繼續批改作業。
剛剛在電話裏,爸爸告訴他,自己和母親可能要參與一個比較重要的科研項目,暫時不能跟外界聯係,讓他有時間多給家裏外公外婆打打電話。工作上有什麽事可以打電話給爸爸的同事尋求幫助。林牧有些失落,不知道爸爸所說的是怎麽一迴事,但是他不敢問,他知道問了爸爸也是不會說的。爸爸沒有提尋找妹妹的事——其實他到這兒以後,隻要他自己不說,爸爸從來就沒有主動問過,隻是叮囑他注意身體,好好工作!
林牧這次也沒有提起。他感覺自己很對不起爸爸媽媽。
還有,他覺得,自己更對不起妹妹。
給女兒送完包子的張鬆明迴到家裏,一家子已經在吃飯了,春麗趕緊給爸爸拿來碗筷,添上飯。一旁的媽媽放下自己的碗筷,低聲問道,“他爹,燕這幾天咋樣,還行吧?”
“還行,都很好,就是忙,不過老師說這個星期給她一天假,明天晚上就迴來了。”
“嗯嗯,那我明天去買些肉,給燕包餃子吃!燕的老師對她咋樣?”媽媽開心的說。
“燕上次說她這個老師是北京來的,也就十幾二十的樣子,歲數不大,挺懂事的一個孩子,看著對燕子怪好哩。”爸爸接著說。
“燕說人家可是大學生,你說要是咱燕子生在一個好家庭裏,那也是大學生坯子。”
“是啊,咱家條件不好,虧了這孩子了。”
父母一邊說著話,一邊吃著飯。旁邊的春麗,聽著心裏很不是滋味:爸爸媽媽一提起燕子,就是這種語氣,好像一家人都對不起她似的,都是爹媽生的,就是把她看的這麽重!她燕子是有出息,那也是爹媽逼得,如果爹媽要是在自己身上這麽下功夫,自己說不定比燕子更優秀。唉,想不通!春麗想到這裏,又自嘲的笑了,人家燕子也就是聽話,哪像自己,父母也逼著自己學習,而自己總是偷偷的看小說,生生的把自己耽誤了!
春麗看爸媽吃完飯,就趕緊起身去收拾碗筷,這燕子不在家,家務活可是全壓在了春麗的身上,以前這些活都是春燕在做,她不知道做家務也會這麽累,現在,春燕走了,她才知道,她這個姐姐以前是多麽不稱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