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東錦宮的突然出現,耽擱了足足一個時辰寧獨跟胡然才吃上飯。
胡然還是不能夠心靈手巧地做上一頓飯,所有的菜都是色香味缺個一兩樣,更是有夾生的,也就勉強能夠吃而已,寧獨也就不過分地挑剔了。
胡然早早地將燒炭的銅火盆放在了床下,檢查了門窗,準備睡下。哪怕是洗漱過了,她也還是忍不住又吃了幾口零食。
“少爺,還不睡嗎?”
“嗯。”寧獨漫不經心地應了一聲,在他那幅廣闊的地圖上又添了幾筆,卻並沒有迴到房間,反而是站在了屋簷下,看著清冷的夜空。
入冬有些時日,葡萄架子也沒了葉子,顯得光禿禿的,這時候再躺在院子裏長思可就顯得不合時宜。
月明星稀,夜空高遠。
寧獨盡量不去感知元氣,也不去運轉元氣,自然而然地唿吸,跟周邊的環境融為一體。
“長行長難,長難長行。”
那本《長難長行》確實給寧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位前輩其實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境界到底如何,隻一心地想要探尋行難境的盡頭,哪怕在外人看來他這是在浪費天賦也無所謂,他就是要做自己認定的事,獨自一人在黑暗之中求索。
最近這段時間,寧獨地心境已經很平和了,就自然而然地修行。雖然境界紋絲不動,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長難長行。”寧獨再次重複了一遍這四個字,安定了下了心中的那一絲疑惑。這本就是一場艱難的路途,但他也一直都在一步步向前。
在屋簷下站了片刻後,寧獨才迴到了暖和的屋子裏,脫去厚重的衣服,在床上躺下。
胡然挪了挪身子,給少爺閃出了一大塊空地,待到寧獨完全躺下,她說道:“少爺,要不要換換位置?”
原本寧獨跟胡然是睡兩個房間的,可自從那次寧獨背著胡然躲避追殺後,胡然就執意跟寧獨睡一個屋,免得發生了事情她陡不知道。雖說是一張床,但也是兩床被子,彼此頭對腳。
“嗯?”
“聽人說,男人該睡在床裏邊,女人睡在床外邊。否則,女人起夜的時候就會從男人身上跨過去,說是晦氣。”胡然認真地說道。
“這你也信?”
“隔壁王大嬸就是這麽說的,說她家都是這樣睡的。”
寧獨嗤笑了一聲,說道:“我們家沒有晦氣,不必學別人家。”
“哦。”胡然想了想,心裏也沒個主意,也隻能選擇相信少爺。這般想著,她便迷迷糊糊中睡了過去。
寧獨睡著睡著醒了過來,覺得身下的銅火盆實在是太熱了。然而他剛想動身,就發現胡然的腳不知何時就已經越過兩床被子,伸了過來,搭在了他的肚子上。
“睡覺還真不老實。”寧獨伸手握住胡然的腳,準備將其拿開,卻忽然覺得胡然的腳格外的柔軟。
“什麽時候也成了跟大小姐一樣的肌膚了?”在寧獨的感覺裏,胡然還是跟他初見時那樣黑乎乎的。或許是整日整日地待在一起,他也就沒有察覺到胡然的變化。
不知不覺中,寧獨竟握著胡然的腳很長一段時間,隻覺得很舒服,最後都忘記自己是嫌熱才起來的。
迷迷糊糊中,寧獨也睡了過去。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寧獨愣了愣,趕緊收迴了自己的手,竟也怕被胡然發現了。他立刻起床穿上了自己的衣服,站在床邊看了胡然一眼,露出了很奇怪的表情。
“胡然什麽時候長得好看了?”
胡然好似又夢到吃的,吧唧了兩下嘴。
寧獨看了胡然好一會,然後搖了搖頭,自嘲道:“莫不是睡蒙了?看她幹什麽?”
吃過早飯,寧獨跟胡然去了青藤園,依舊進行著各自的課。
今天司馬峨沒有課,寧獨繼續去忘歸閣裏挑出那本《長難長行》,又鑽進了那漆黑逼仄的通道之中。隻不過他這次留了個心眼,特意設了道元氣,倘若不能在半個時辰內自行從其中脫離出來,這道元氣就會提醒寧獨。
在此期間,石枕溪路過時看了一眼,又平靜地迴到了自己的書架前。
才三個多月的時間而已,寧獨就讀完了三排書架,而石枕溪還困在手中的那一頁上。每每想起,他心裏就不由得產生嫉妒,從而就需要用聖人的準則來約束自己,平複下心境。這般反反複複的刺激與拉扯,很容易就將曾經堅持的東西給磨幹淨了。
寧獨當然不知道石枕溪的事,在臨近中午時,他揉了揉太陽穴,看著窗外的太陽,猶如重獲新生了一般。
“看一遍《長難長行》,跟去地底挖一迴礦一樣,看來並不能一直看這本書。”
還差最後六頁就能看完,不過根據寧獨估計,最起碼也得三天才能夠攻克這最後的六頁。
走下忘歸閣,寧獨本想著去青梨園找胡然,卻不想被一個看門書童給攔下。
“寧學長,這是您的信。”
“我的?”自從龐舊山離開後,他倒是時常寫信,但都是送到瓜柳胡同的,沒有送到青藤園的時候。寧獨接過信,拆開讀完,不由得笑了起來。
“什麽時候你也會故弄玄虛了,白青花?”
——
隨著東錦宮的調查,那晚在方圓市湖麵上修行者見的爭鬥也逐漸有了眉目,而上麵也下令將此事移交給刑部。
蔡指揮使巴不得將這個燙手的山芋給丟出去,立馬請刑部的人來辦交接,可以說是相當的熱情,一該刑部人員對東錦宮印象。
“這是抓捕的一百零三人的審訊記錄,這三大箱是捕撈上來的證物,天牢裏還關押著三七名有重大嫌疑的人,這是他們的名單跟調查結果……”
東錦衛一一向刑部的人交接出手中的東西,足足進行了兩個時辰才完畢。
待到刑部的人載著三輛馬車離去,蔡指揮使才終於鬆了一口氣,感覺身體都輕快了許多。
“大人,如此興師動眾地讓我們來調查,又輕描淡寫地讓我們交接出去,這到底是為什麽?”一名東錦衛的千戶不解地問道。
“興師動眾有興師動眾的原因,輕描淡寫有輕描淡寫的原因。”蔡指揮使說道。
千戶隻能對大人的迴答深以為然、牢記在心。
“天上烏雲密布,看樣子要下暴雨了,豈不是要興師動眾?突然煙消雲散了,豈不是輕描淡寫?”蔡指揮使抬頭向天望去。
“大人高見!”千戶當然想不清楚這裏麵的根由,並不是說此人不聰明,而是他處的職位跟層次,決定了他的眼界跟高度,有些事情自然想不明白原因。
蔡指揮使偏頭問道:“調查結果給四檔頭看過了嗎?”
“嗯。”
“處理幹淨了?”
“幹淨了。”
“再去確認一遍,也不要將全部痕跡都抹除了,否則別人會懷疑到我們頭上來。”蔡指揮使頗為嚴肅地說道。
“是!”
“下去吧!”蔡指揮使獨自一人望著天空,心中思緒萬千。“南國,大真國,突烈國,新舊兩黨,十三教,慶王府……寧獨啊寧獨,你身上到底有什麽秘密,怎麽會牽動這麽多的人?”
……
劉廣林確實沒有想到這個任務會落到他頭上來。
“這不應該是吏部幹的事情嗎?怎麽就偏偏選中了我?”
其實以劉廣林敏銳的政治嗅覺,他猜到了為什麽這件事會安排他來幹。
如今的朝堂上分為新舊兩黨,而鹿野深則顯得稍微中立,劉廣林又與鹿野深交往密切,這件事無疑是通過劉廣林來試探鹿野深對新舊兩黨的態度。
“這種風口浪尖的事,最好就是從翰林院找個不諳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人來幹!”劉廣林在內心憤憤地抱怨了很久後,也知道自己不得不去做這件事,並且必須做好才可以,否則,不經意間他頭上的烏紗帽就會被扯去,甚至連腦袋都會掉了。
“就由翰林院侍讀趙新澄來當這個知府,同知跟通判則需從新舊兩黨裏各選一人,得選能知進退的……”
關於這份人員名單的草擬,實在是讓劉廣林愁的多了幾把白發,才算選出來,之後他又反複斟酌十幾遍,來來迴迴替換了三四十人,才算是妥當。
當劉廣林將最終的名單寫好後,聽到五更天的打更聲,不由覺得疲憊襲來。但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一個機靈清醒了過來。
“居然把這事給忘了!這可真是個麻煩的事!到底要把他安排到一個什麽職位才合適?如此錯綜複雜的班底,又是在那樣一個地方,對一個孩子來說還真是摧殘。”劉廣林的善意也隻是一閃而過,隨即客觀無情地思考起來。
“照磨一職最為合適!”劉廣林思來想去,隻覺得這個職位最合適,立時又謄抄了一遍新的人員名單,再看了一遍後,才大大地舒了一口氣。
“雖然你是今年白鹿院的六科第一,但未參加秋闈跟春闈就給一個從九品的官職,也不是很委屈你——白一士。”
胡然還是不能夠心靈手巧地做上一頓飯,所有的菜都是色香味缺個一兩樣,更是有夾生的,也就勉強能夠吃而已,寧獨也就不過分地挑剔了。
胡然早早地將燒炭的銅火盆放在了床下,檢查了門窗,準備睡下。哪怕是洗漱過了,她也還是忍不住又吃了幾口零食。
“少爺,還不睡嗎?”
“嗯。”寧獨漫不經心地應了一聲,在他那幅廣闊的地圖上又添了幾筆,卻並沒有迴到房間,反而是站在了屋簷下,看著清冷的夜空。
入冬有些時日,葡萄架子也沒了葉子,顯得光禿禿的,這時候再躺在院子裏長思可就顯得不合時宜。
月明星稀,夜空高遠。
寧獨盡量不去感知元氣,也不去運轉元氣,自然而然地唿吸,跟周邊的環境融為一體。
“長行長難,長難長行。”
那本《長難長行》確實給寧獨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那位前輩其實根本不在乎自己的境界到底如何,隻一心地想要探尋行難境的盡頭,哪怕在外人看來他這是在浪費天賦也無所謂,他就是要做自己認定的事,獨自一人在黑暗之中求索。
最近這段時間,寧獨地心境已經很平和了,就自然而然地修行。雖然境界紋絲不動,但也不是不能接受的事。
“長難長行。”寧獨再次重複了一遍這四個字,安定了下了心中的那一絲疑惑。這本就是一場艱難的路途,但他也一直都在一步步向前。
在屋簷下站了片刻後,寧獨才迴到了暖和的屋子裏,脫去厚重的衣服,在床上躺下。
胡然挪了挪身子,給少爺閃出了一大塊空地,待到寧獨完全躺下,她說道:“少爺,要不要換換位置?”
原本寧獨跟胡然是睡兩個房間的,可自從那次寧獨背著胡然躲避追殺後,胡然就執意跟寧獨睡一個屋,免得發生了事情她陡不知道。雖說是一張床,但也是兩床被子,彼此頭對腳。
“嗯?”
“聽人說,男人該睡在床裏邊,女人睡在床外邊。否則,女人起夜的時候就會從男人身上跨過去,說是晦氣。”胡然認真地說道。
“這你也信?”
“隔壁王大嬸就是這麽說的,說她家都是這樣睡的。”
寧獨嗤笑了一聲,說道:“我們家沒有晦氣,不必學別人家。”
“哦。”胡然想了想,心裏也沒個主意,也隻能選擇相信少爺。這般想著,她便迷迷糊糊中睡了過去。
寧獨睡著睡著醒了過來,覺得身下的銅火盆實在是太熱了。然而他剛想動身,就發現胡然的腳不知何時就已經越過兩床被子,伸了過來,搭在了他的肚子上。
“睡覺還真不老實。”寧獨伸手握住胡然的腳,準備將其拿開,卻忽然覺得胡然的腳格外的柔軟。
“什麽時候也成了跟大小姐一樣的肌膚了?”在寧獨的感覺裏,胡然還是跟他初見時那樣黑乎乎的。或許是整日整日地待在一起,他也就沒有察覺到胡然的變化。
不知不覺中,寧獨竟握著胡然的腳很長一段時間,隻覺得很舒服,最後都忘記自己是嫌熱才起來的。
迷迷糊糊中,寧獨也睡了過去。
第二天醒來的時候,寧獨愣了愣,趕緊收迴了自己的手,竟也怕被胡然發現了。他立刻起床穿上了自己的衣服,站在床邊看了胡然一眼,露出了很奇怪的表情。
“胡然什麽時候長得好看了?”
胡然好似又夢到吃的,吧唧了兩下嘴。
寧獨看了胡然好一會,然後搖了搖頭,自嘲道:“莫不是睡蒙了?看她幹什麽?”
吃過早飯,寧獨跟胡然去了青藤園,依舊進行著各自的課。
今天司馬峨沒有課,寧獨繼續去忘歸閣裏挑出那本《長難長行》,又鑽進了那漆黑逼仄的通道之中。隻不過他這次留了個心眼,特意設了道元氣,倘若不能在半個時辰內自行從其中脫離出來,這道元氣就會提醒寧獨。
在此期間,石枕溪路過時看了一眼,又平靜地迴到了自己的書架前。
才三個多月的時間而已,寧獨就讀完了三排書架,而石枕溪還困在手中的那一頁上。每每想起,他心裏就不由得產生嫉妒,從而就需要用聖人的準則來約束自己,平複下心境。這般反反複複的刺激與拉扯,很容易就將曾經堅持的東西給磨幹淨了。
寧獨當然不知道石枕溪的事,在臨近中午時,他揉了揉太陽穴,看著窗外的太陽,猶如重獲新生了一般。
“看一遍《長難長行》,跟去地底挖一迴礦一樣,看來並不能一直看這本書。”
還差最後六頁就能看完,不過根據寧獨估計,最起碼也得三天才能夠攻克這最後的六頁。
走下忘歸閣,寧獨本想著去青梨園找胡然,卻不想被一個看門書童給攔下。
“寧學長,這是您的信。”
“我的?”自從龐舊山離開後,他倒是時常寫信,但都是送到瓜柳胡同的,沒有送到青藤園的時候。寧獨接過信,拆開讀完,不由得笑了起來。
“什麽時候你也會故弄玄虛了,白青花?”
——
隨著東錦宮的調查,那晚在方圓市湖麵上修行者見的爭鬥也逐漸有了眉目,而上麵也下令將此事移交給刑部。
蔡指揮使巴不得將這個燙手的山芋給丟出去,立馬請刑部的人來辦交接,可以說是相當的熱情,一該刑部人員對東錦宮印象。
“這是抓捕的一百零三人的審訊記錄,這三大箱是捕撈上來的證物,天牢裏還關押著三七名有重大嫌疑的人,這是他們的名單跟調查結果……”
東錦衛一一向刑部的人交接出手中的東西,足足進行了兩個時辰才完畢。
待到刑部的人載著三輛馬車離去,蔡指揮使才終於鬆了一口氣,感覺身體都輕快了許多。
“大人,如此興師動眾地讓我們來調查,又輕描淡寫地讓我們交接出去,這到底是為什麽?”一名東錦衛的千戶不解地問道。
“興師動眾有興師動眾的原因,輕描淡寫有輕描淡寫的原因。”蔡指揮使說道。
千戶隻能對大人的迴答深以為然、牢記在心。
“天上烏雲密布,看樣子要下暴雨了,豈不是要興師動眾?突然煙消雲散了,豈不是輕描淡寫?”蔡指揮使抬頭向天望去。
“大人高見!”千戶當然想不清楚這裏麵的根由,並不是說此人不聰明,而是他處的職位跟層次,決定了他的眼界跟高度,有些事情自然想不明白原因。
蔡指揮使偏頭問道:“調查結果給四檔頭看過了嗎?”
“嗯。”
“處理幹淨了?”
“幹淨了。”
“再去確認一遍,也不要將全部痕跡都抹除了,否則別人會懷疑到我們頭上來。”蔡指揮使頗為嚴肅地說道。
“是!”
“下去吧!”蔡指揮使獨自一人望著天空,心中思緒萬千。“南國,大真國,突烈國,新舊兩黨,十三教,慶王府……寧獨啊寧獨,你身上到底有什麽秘密,怎麽會牽動這麽多的人?”
……
劉廣林確實沒有想到這個任務會落到他頭上來。
“這不應該是吏部幹的事情嗎?怎麽就偏偏選中了我?”
其實以劉廣林敏銳的政治嗅覺,他猜到了為什麽這件事會安排他來幹。
如今的朝堂上分為新舊兩黨,而鹿野深則顯得稍微中立,劉廣林又與鹿野深交往密切,這件事無疑是通過劉廣林來試探鹿野深對新舊兩黨的態度。
“這種風口浪尖的事,最好就是從翰林院找個不諳世事一心隻讀聖賢書的人來幹!”劉廣林在內心憤憤地抱怨了很久後,也知道自己不得不去做這件事,並且必須做好才可以,否則,不經意間他頭上的烏紗帽就會被扯去,甚至連腦袋都會掉了。
“就由翰林院侍讀趙新澄來當這個知府,同知跟通判則需從新舊兩黨裏各選一人,得選能知進退的……”
關於這份人員名單的草擬,實在是讓劉廣林愁的多了幾把白發,才算選出來,之後他又反複斟酌十幾遍,來來迴迴替換了三四十人,才算是妥當。
當劉廣林將最終的名單寫好後,聽到五更天的打更聲,不由覺得疲憊襲來。但他突然想起一件事,一個機靈清醒了過來。
“居然把這事給忘了!這可真是個麻煩的事!到底要把他安排到一個什麽職位才合適?如此錯綜複雜的班底,又是在那樣一個地方,對一個孩子來說還真是摧殘。”劉廣林的善意也隻是一閃而過,隨即客觀無情地思考起來。
“照磨一職最為合適!”劉廣林思來想去,隻覺得這個職位最合適,立時又謄抄了一遍新的人員名單,再看了一遍後,才大大地舒了一口氣。
“雖然你是今年白鹿院的六科第一,但未參加秋闈跟春闈就給一個從九品的官職,也不是很委屈你——白一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