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獨與李修孽一戰,贏的太過不可思議,讓人覺得沒有道理。行難境不是不能贏見山境,但在實力相差如此懸殊的情況下贏,難免讓人不能接受。”
稍微懂點修行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也確實不能夠理解這樣的結果。
講堂前擠滿了密密麻麻的人,不管是不是懂修行的,都想聽一聽這以弱勝強的一戰。
“倘若寧獨擁有的元氣可分為一百份,那麽李修孽的元氣就為八千份。以一百人勝八千人是個什麽概念?曆史上都絕無僅有!”白鹿院的教習有些激動,聲音不禁提的很高。
“在寧獨跟斷楚一戰的時候,我們就曾分析過寧獨贏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寧獨到底有多少元氣?”
“粗略地估計下來,寧獨與李修孽的一戰,至少消耗了行難上境二十倍的元氣!也唯有這種程度的元氣才能夠對抗強大的李修孽!那麽寧獨這些元氣到底從何而來?”
下麵聽講的人忍不住說道:“吃丹藥!”
在青雲試裏是沒有任何的禁忌,一些蘊含特殊力量的丹藥確實能夠短時間提供強大的力量,曆屆青雲試裏也有不少靠著丹藥取勝的。但是丹藥曆來珍貴,普通的修行者也無從接觸。
“用元石!”
作為一種極度特殊的石頭,元石裏麵蘊含的天地元氣更為精純且濃鬱,吸收起來更加方便。與丹藥相同,元石也是珍稀無比,沒見過的大有人在。
“符篆!”
“用特殊的法寶!”
“特殊的武訣!”
“……”不論見過與否,凡是聽聞對提升力量有所幫助的,此時都一股腦地倒了出來。
白鹿院的教習輕輕一笑,說道:“這些辦法確實都有用,累加起來也有著可能讓寧獨擁有二十倍元氣。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怎麽吸收這二十倍的元氣?有誰能夠一邊極速消耗元氣一邊迅速補充元氣?這可不僅僅是對外在力量的考驗,而是對參竹的極大考驗!”
“能夠參竹基本上就意味著進入了空照境,幾乎所有人在空照境待上一段時間後都能進入到行難境,但有幾個人真正重視參竹?如果沒有對參竹深刻的理解,使得自身能夠在戰鬥的情況下仍可參竹繼而飛速的恢複元氣,就算寧獨有著多種力量加身,也用不出二十倍的元氣!”
沒有經曆過真正生死對決的人,不可能體會到參竹的重要性。點到為止的戰鬥容許他們有瑕疵有失誤,他們便會永遠忽略掉細節的處理。
“即便有著這二十倍的元氣,寧獨還是跟李修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如何用兩千勝八千,需要絕對的算無遺策!”
“縱觀寧獨跟李修孽的戰鬥,跟寧獨與斷楚的戰鬥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這兩場戰鬥,都是沒有人相信寧獨能贏,但寧獨最後都贏了。這就很有必要講這一點——謀算。”
“兵法有雲:多算勝,少算不勝。不管對斷楚還是對李修孽,想必寧獨都算了無數次。這不排除有人幫寧獨的可能,但就算有人幫寧獨,能夠將計劃毫無偏差地貫徹下去也是一種極端恐怖的能力!”
戰鬥之中瞬息萬變,再萬全的謀算也會出現失算的地方。寧獨腦海裏推演了無數次與李修孽的戰鬥,最終真正對決之中確實有太多意料之外的事,但他都挺了過來,將一切都糾正到了他想要的結果上。
“除此之外,斷楚跟李修孽都太過輕視寧獨。倘若他們稍微有一點重視,那麽他們都不可能輸!驕兵必敗的道理都懂,到了自己身上卻不一定能夠引以為戒!”
眾學子感受頗多,但他們離開這個講堂就未必能夠留在心裏多少。大部分來的人都是為了得到一份談資,免得周圍討論青雲試時插不上嘴。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寧獨的戰力究竟有多少強?”
什麽樣的力量能夠擊敗李修孽?蔣百忍那般強大的人物都不能擊敗李修孽,什麽程度的武訣才有可能將其擊敗?
“即便有著蔣百忍在前麵的鋪墊,換成是任何一個行難境,甚至說是換成見山境,又有誰能夠正麵擊敗李修孽?”
就算在場的沒有親身去神機營房見識過比試的,也清楚李修孽的強大,他們或許心存僥幸,但理智告訴他們根本無法戰勝見山境巔峰的李修孽。
“從寧獨對戰劍閣的沈以複,到白帝國的袁飛,再到南國的斷楚,最後到南國的李修孽。我們可以發現每一次寧獨的進步都是巨大的,他的劍每一次都在變強!我們可以認為寧獨一直都在藏拙,卻也可以認為在這短短的二十天裏他發生了質的蛻變!而在我看來,我更相信後者!”
白鹿院的教習說到這裏,已經非常興奮,就好像發現了寶藏一般。他恨自己沒有機會去校武場觀看比試,否則一定能夠更加清晰明了地解剖出每一場戰鬥。
“春風劍並不算是多強的劍,它隻有速度快這一個優勢。然而就是這一個優勢,被寧獨發揮的淋漓盡致!而寧獨所施展出來的如同墜星般的劍招,威力之強,足以算得上是人炁頂尖!至於他用辭花劍施展的最後絕招,恐怕也已然超越了人炁武訣的層次!”
即便寧獨沒能奪取青雲試的第一,但他確確實實地擊敗了李修孽,風頭遠壓過任何參加青雲試的人,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向往。試問,誰不想成為最強?誰不想奪得第一?而寧獨以低微行難境竟可以逆轉,給了人們太多的遐想!
可以預見,寧獨遠超同境界的戰力勢必帶起一股風潮,讓多數的行難境誤以為他們也能跟寧獨一樣超過同境界,甚至也可以挑戰更高的境界。
“就算有著種種助力加身,寧獨也足以讓我們相信他強大到離譜!可以說他在行難境無敵!大明有他這樣的人參加青雲試,完全可以說是不墜青雲之名!”
稍微懂點修行的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也確實不能夠理解這樣的結果。
講堂前擠滿了密密麻麻的人,不管是不是懂修行的,都想聽一聽這以弱勝強的一戰。
“倘若寧獨擁有的元氣可分為一百份,那麽李修孽的元氣就為八千份。以一百人勝八千人是個什麽概念?曆史上都絕無僅有!”白鹿院的教習有些激動,聲音不禁提的很高。
“在寧獨跟斷楚一戰的時候,我們就曾分析過寧獨贏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寧獨到底有多少元氣?”
“粗略地估計下來,寧獨與李修孽的一戰,至少消耗了行難上境二十倍的元氣!也唯有這種程度的元氣才能夠對抗強大的李修孽!那麽寧獨這些元氣到底從何而來?”
下麵聽講的人忍不住說道:“吃丹藥!”
在青雲試裏是沒有任何的禁忌,一些蘊含特殊力量的丹藥確實能夠短時間提供強大的力量,曆屆青雲試裏也有不少靠著丹藥取勝的。但是丹藥曆來珍貴,普通的修行者也無從接觸。
“用元石!”
作為一種極度特殊的石頭,元石裏麵蘊含的天地元氣更為精純且濃鬱,吸收起來更加方便。與丹藥相同,元石也是珍稀無比,沒見過的大有人在。
“符篆!”
“用特殊的法寶!”
“特殊的武訣!”
“……”不論見過與否,凡是聽聞對提升力量有所幫助的,此時都一股腦地倒了出來。
白鹿院的教習輕輕一笑,說道:“這些辦法確實都有用,累加起來也有著可能讓寧獨擁有二十倍元氣。可是你們有沒有想過怎麽吸收這二十倍的元氣?有誰能夠一邊極速消耗元氣一邊迅速補充元氣?這可不僅僅是對外在力量的考驗,而是對參竹的極大考驗!”
“能夠參竹基本上就意味著進入了空照境,幾乎所有人在空照境待上一段時間後都能進入到行難境,但有幾個人真正重視參竹?如果沒有對參竹深刻的理解,使得自身能夠在戰鬥的情況下仍可參竹繼而飛速的恢複元氣,就算寧獨有著多種力量加身,也用不出二十倍的元氣!”
沒有經曆過真正生死對決的人,不可能體會到參竹的重要性。點到為止的戰鬥容許他們有瑕疵有失誤,他們便會永遠忽略掉細節的處理。
“即便有著這二十倍的元氣,寧獨還是跟李修孽存在著巨大的差距!如何用兩千勝八千,需要絕對的算無遺策!”
“縱觀寧獨跟李修孽的戰鬥,跟寧獨與斷楚的戰鬥有著太多相似的地方。這兩場戰鬥,都是沒有人相信寧獨能贏,但寧獨最後都贏了。這就很有必要講這一點——謀算。”
“兵法有雲:多算勝,少算不勝。不管對斷楚還是對李修孽,想必寧獨都算了無數次。這不排除有人幫寧獨的可能,但就算有人幫寧獨,能夠將計劃毫無偏差地貫徹下去也是一種極端恐怖的能力!”
戰鬥之中瞬息萬變,再萬全的謀算也會出現失算的地方。寧獨腦海裏推演了無數次與李修孽的戰鬥,最終真正對決之中確實有太多意料之外的事,但他都挺了過來,將一切都糾正到了他想要的結果上。
“除此之外,斷楚跟李修孽都太過輕視寧獨。倘若他們稍微有一點重視,那麽他們都不可能輸!驕兵必敗的道理都懂,到了自己身上卻不一定能夠引以為戒!”
眾學子感受頗多,但他們離開這個講堂就未必能夠留在心裏多少。大部分來的人都是為了得到一份談資,免得周圍討論青雲試時插不上嘴。
“最後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寧獨的戰力究竟有多少強?”
什麽樣的力量能夠擊敗李修孽?蔣百忍那般強大的人物都不能擊敗李修孽,什麽程度的武訣才有可能將其擊敗?
“即便有著蔣百忍在前麵的鋪墊,換成是任何一個行難境,甚至說是換成見山境,又有誰能夠正麵擊敗李修孽?”
就算在場的沒有親身去神機營房見識過比試的,也清楚李修孽的強大,他們或許心存僥幸,但理智告訴他們根本無法戰勝見山境巔峰的李修孽。
“從寧獨對戰劍閣的沈以複,到白帝國的袁飛,再到南國的斷楚,最後到南國的李修孽。我們可以發現每一次寧獨的進步都是巨大的,他的劍每一次都在變強!我們可以認為寧獨一直都在藏拙,卻也可以認為在這短短的二十天裏他發生了質的蛻變!而在我看來,我更相信後者!”
白鹿院的教習說到這裏,已經非常興奮,就好像發現了寶藏一般。他恨自己沒有機會去校武場觀看比試,否則一定能夠更加清晰明了地解剖出每一場戰鬥。
“春風劍並不算是多強的劍,它隻有速度快這一個優勢。然而就是這一個優勢,被寧獨發揮的淋漓盡致!而寧獨所施展出來的如同墜星般的劍招,威力之強,足以算得上是人炁頂尖!至於他用辭花劍施展的最後絕招,恐怕也已然超越了人炁武訣的層次!”
即便寧獨沒能奪取青雲試的第一,但他確確實實地擊敗了李修孽,風頭遠壓過任何參加青雲試的人,成為了人們心中的向往。試問,誰不想成為最強?誰不想奪得第一?而寧獨以低微行難境竟可以逆轉,給了人們太多的遐想!
可以預見,寧獨遠超同境界的戰力勢必帶起一股風潮,讓多數的行難境誤以為他們也能跟寧獨一樣超過同境界,甚至也可以挑戰更高的境界。
“就算有著種種助力加身,寧獨也足以讓我們相信他強大到離譜!可以說他在行難境無敵!大明有他這樣的人參加青雲試,完全可以說是不墜青雲之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