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下的很急,模糊了人的視線。貓趴在屋簷下,圈成一團,哪怕老鼠從眼前溜過,也沒了動的意思。鶯鶯燕燕的酒樓關上了窗戶,將溫存困在裏麵,隔絕了冷氣襲擾。
風一放肆,扯下諸多樹葉,在雨匯聚成的水麵上打轉。天都的雨不講道理,又是毫無征兆地就落了下來。
胡然打了個冷顫,說道:“少爺啊,怎麽大夏天的還會冷啊?”
“大冬天也會熱啊。”寧獨抬頭看天,理所當然地說道。
“少爺,你要衣服不?”
“不了。”
“不要拉倒。”胡然迴屋搜了搜,沒搜到自己的衣服,倒是找了件少爺的薄衣披在肩上,抱著她還沒刻好的劍坐在了屋簷下。
“你這把劍,什麽時候刻完啊?”寧獨笑著問道,像是在逗小孩什麽時候能長高。
胡然也不惱,慢條斯理地說道:“說是之前有個地主啊,自己不務農,天天問什麽時候收獲啊,天天去地裏嫌農苗長的慢,終於有一天忍不住拔高了農苗,可惜啊,這地裏的苗第二天就死了。”
寧獨驚奇無比地迴頭看了一眼胡然,疑惑對方是從哪學來的嘲諷口氣,轉念一想覺得應該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
胡然也不搭理少爺,專心刻著手裏的春風劍。或許是用刻刀的時間長了,她也慢慢熟悉了,握刀的手越來越穩,最輕微的轉動都能夠很好的施展出來,幾乎不會再出現什麽錯誤了,想必第一把春風劍很快就可以刻出來了。
“嗯?”
寧獨猛地轉迴了頭,看著胡然皺起了眉頭。
“她什麽時候進入行難境了?”專心刻春風劍的胡然沒有察覺到少爺的目光,也迴答不了少爺心中的疑問。
在寧獨的眼裏,胡然就像是一棵樹,在滂沱大雨裏蓬勃生長。好似這個世間不論發生什麽,都不能阻止她的生長,她勢必要長到天際才行。
“真是驚人的生命力!”
想起青梨園扁士寒遇到胡然時的態度,又想到廢器裏吳越老先生的反應,寧獨不由自主地笑了笑,繼而他又望天沉默。
“胡然啊,你一定會有選擇命運的權力。我也一定會有。”
扁士寒是好人,吳越也是好人,可這世間不盡是好人,總有一天會碰上惡人,也總會有無法按照自己心意而做出的選擇。
也或許,某些人有點杞人憂天了。
凝望了落雨的夜空很長一段時間,寧獨取出了從廢器帶迴來的春風劍。吳越老先生為寧獨刻了十把春風劍,僅僅夠寧獨連續不斷地驅使十天而已。
然而,不用說是吳越老先生親手打造的春風劍,就是市麵上最普通的春風劍,也得八十萬兩白銀才能拿下來,品質還不能保證。寧獨練上十天的劍,就耗費八百萬兩?修行者修行的成本,可謂高的離譜,非大世家大宗門不可撐起。
寧獨端詳著手裏的劍,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他要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消耗練成最有威力的一劍,否則春風劍就毫無價值。
“商教習在登樓上的那一劍——”
魚龍街的登樓,葉紅袖的劍,商衝古的劍……全部浮現在了寧獨的腦海裏。
嗡!
春風劍破雨衝天,刺入到了夜幕之中。
禦龍院星圖下的監察官昏昏欲睡,根本沒法觀察到龐大星圖上一個小點的亮光,就算有人觀察到也懶得動筆去記。那點元氣的小波動不會產生什麽大影響,調查起來卻是件頭疼的事。
轟!
雨滴突然在空中凝滯,繼而像是被拍飛一樣,向著四周狂湧而去。
哢!
颶風襲來,胡然被嚇到,手中的刻刀突然一用力,刻斷了手裏即將要完成的春風劍,她有些驚恐且惱怒地向前望去。站在前方的寧獨迴過頭,被泥巴糊滿了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少爺,你好像個鬼啊!”胡然的惱怒全部消散,捂著肚子笑了起來。
整個院子被掀起了厚厚的一層泥,糊滿了小院的四周,若不是寧獨擋在胡然前麵,胡然也就糊了一臉泥巴。
被衝擊幹淨的空間再次被雨填滿,泥水也迅速地聚攏迴小院的坑中,最中心最深地方的那一節焦黑的木頭,很快就被雨水淹沒。
春風劍隻用了一次就廢了。
看著胡然大笑的樣子,寧獨將手裏的泥一把抹在了胡然臉上,哈哈大笑了起來。
……
昨夜一場大雨,一上午的時間就蒸發了幹淨,午後的烈日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俯瞰著暴露出來的萬物。
樓外的蟬已經不知疲倦地鳴了十二天。
寧獨合上了手中的書,向著窗外望去,看看蔥鬱的樹頂,伸了伸懶腰。
“苦神焰,鐵山踞,雷瞬,這三種人炁武訣都算是看會了。明天,應該就是萬國朝了。”
在忘歸閣待了十二天,關於萬國朝的事寧獨還沒時間去打聽,對於那到底是個什麽樣的盛事都沒個大致的概念。想必細心的司馬峨早就安排好了這一切,為了不幹擾寧獨的修行才沒有說明。
感受著體內澎湃的元氣,寧獨覺得自己還是太弱了些。
“倘若能夠達到行難上境,就有足夠的元氣來實現另外幾個招式了。以現在的狀態來看,最少也得一個月才有可能突破到上境。”
想起陳難萍對元氣精準的掌控,寧獨知道自己想要再在這方麵增進需要更多的時間,現在絕對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連續交手了這麽多天,每次都是無聲的搏殺,彼此都是毫不留情,使得兩人的戰鬥技巧都得到了飛速的提升。司馬峨的安排,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倘若再遇到斷楚,能贏嗎?”
從未跟斷楚交過手,寧獨也從不會有怯懦之心,但他卻無比清楚,即便是以他現在的力量,贏斷楚的機會也不到一成。
正在寧獨思索間,有人登上了忘歸閣的四層。
寧獨感知到了一股氣鎖定在了自己身上,便迴頭望去。
“聽說寧師弟在忘歸閣苦修多日,必定大有長進,不知是否有興趣切磋切磋。”
寧獨和煦地一笑,說道:“請石枕溪師兄不吝賜教。”
風一放肆,扯下諸多樹葉,在雨匯聚成的水麵上打轉。天都的雨不講道理,又是毫無征兆地就落了下來。
胡然打了個冷顫,說道:“少爺啊,怎麽大夏天的還會冷啊?”
“大冬天也會熱啊。”寧獨抬頭看天,理所當然地說道。
“少爺,你要衣服不?”
“不了。”
“不要拉倒。”胡然迴屋搜了搜,沒搜到自己的衣服,倒是找了件少爺的薄衣披在肩上,抱著她還沒刻好的劍坐在了屋簷下。
“你這把劍,什麽時候刻完啊?”寧獨笑著問道,像是在逗小孩什麽時候能長高。
胡然也不惱,慢條斯理地說道:“說是之前有個地主啊,自己不務農,天天問什麽時候收獲啊,天天去地裏嫌農苗長的慢,終於有一天忍不住拔高了農苗,可惜啊,這地裏的苗第二天就死了。”
寧獨驚奇無比地迴頭看了一眼胡然,疑惑對方是從哪學來的嘲諷口氣,轉念一想覺得應該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了。
胡然也不搭理少爺,專心刻著手裏的春風劍。或許是用刻刀的時間長了,她也慢慢熟悉了,握刀的手越來越穩,最輕微的轉動都能夠很好的施展出來,幾乎不會再出現什麽錯誤了,想必第一把春風劍很快就可以刻出來了。
“嗯?”
寧獨猛地轉迴了頭,看著胡然皺起了眉頭。
“她什麽時候進入行難境了?”專心刻春風劍的胡然沒有察覺到少爺的目光,也迴答不了少爺心中的疑問。
在寧獨的眼裏,胡然就像是一棵樹,在滂沱大雨裏蓬勃生長。好似這個世間不論發生什麽,都不能阻止她的生長,她勢必要長到天際才行。
“真是驚人的生命力!”
想起青梨園扁士寒遇到胡然時的態度,又想到廢器裏吳越老先生的反應,寧獨不由自主地笑了笑,繼而他又望天沉默。
“胡然啊,你一定會有選擇命運的權力。我也一定會有。”
扁士寒是好人,吳越也是好人,可這世間不盡是好人,總有一天會碰上惡人,也總會有無法按照自己心意而做出的選擇。
也或許,某些人有點杞人憂天了。
凝望了落雨的夜空很長一段時間,寧獨取出了從廢器帶迴來的春風劍。吳越老先生為寧獨刻了十把春風劍,僅僅夠寧獨連續不斷地驅使十天而已。
然而,不用說是吳越老先生親手打造的春風劍,就是市麵上最普通的春風劍,也得八十萬兩白銀才能拿下來,品質還不能保證。寧獨練上十天的劍,就耗費八百萬兩?修行者修行的成本,可謂高的離譜,非大世家大宗門不可撐起。
寧獨端詳著手裏的劍,緩緩地閉上了眼睛。
他要用最短的時間最小的消耗練成最有威力的一劍,否則春風劍就毫無價值。
“商教習在登樓上的那一劍——”
魚龍街的登樓,葉紅袖的劍,商衝古的劍……全部浮現在了寧獨的腦海裏。
嗡!
春風劍破雨衝天,刺入到了夜幕之中。
禦龍院星圖下的監察官昏昏欲睡,根本沒法觀察到龐大星圖上一個小點的亮光,就算有人觀察到也懶得動筆去記。那點元氣的小波動不會產生什麽大影響,調查起來卻是件頭疼的事。
轟!
雨滴突然在空中凝滯,繼而像是被拍飛一樣,向著四周狂湧而去。
哢!
颶風襲來,胡然被嚇到,手中的刻刀突然一用力,刻斷了手裏即將要完成的春風劍,她有些驚恐且惱怒地向前望去。站在前方的寧獨迴過頭,被泥巴糊滿了的臉上露出了笑容。
“少爺,你好像個鬼啊!”胡然的惱怒全部消散,捂著肚子笑了起來。
整個院子被掀起了厚厚的一層泥,糊滿了小院的四周,若不是寧獨擋在胡然前麵,胡然也就糊了一臉泥巴。
被衝擊幹淨的空間再次被雨填滿,泥水也迅速地聚攏迴小院的坑中,最中心最深地方的那一節焦黑的木頭,很快就被雨水淹沒。
春風劍隻用了一次就廢了。
看著胡然大笑的樣子,寧獨將手裏的泥一把抹在了胡然臉上,哈哈大笑了起來。
……
昨夜一場大雨,一上午的時間就蒸發了幹淨,午後的烈日以高高在上的姿態俯瞰著暴露出來的萬物。
樓外的蟬已經不知疲倦地鳴了十二天。
寧獨合上了手中的書,向著窗外望去,看看蔥鬱的樹頂,伸了伸懶腰。
“苦神焰,鐵山踞,雷瞬,這三種人炁武訣都算是看會了。明天,應該就是萬國朝了。”
在忘歸閣待了十二天,關於萬國朝的事寧獨還沒時間去打聽,對於那到底是個什麽樣的盛事都沒個大致的概念。想必細心的司馬峨早就安排好了這一切,為了不幹擾寧獨的修行才沒有說明。
感受著體內澎湃的元氣,寧獨覺得自己還是太弱了些。
“倘若能夠達到行難上境,就有足夠的元氣來實現另外幾個招式了。以現在的狀態來看,最少也得一個月才有可能突破到上境。”
想起陳難萍對元氣精準的掌控,寧獨知道自己想要再在這方麵增進需要更多的時間,現在絕對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連續交手了這麽多天,每次都是無聲的搏殺,彼此都是毫不留情,使得兩人的戰鬥技巧都得到了飛速的提升。司馬峨的安排,還是非常有道理的。
“倘若再遇到斷楚,能贏嗎?”
從未跟斷楚交過手,寧獨也從不會有怯懦之心,但他卻無比清楚,即便是以他現在的力量,贏斷楚的機會也不到一成。
正在寧獨思索間,有人登上了忘歸閣的四層。
寧獨感知到了一股氣鎖定在了自己身上,便迴頭望去。
“聽說寧師弟在忘歸閣苦修多日,必定大有長進,不知是否有興趣切磋切磋。”
寧獨和煦地一笑,說道:“請石枕溪師兄不吝賜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