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人質疑魚龍街登樓所具備的能力,但沒有人會想到在那場大流血後的第二天,魚龍街就恢複如常,四周的建築也都一並修葺如新,完全看不出破壞過的模樣。
旬二在三樓向下望冷清的魚龍街,目光中充滿了憂思。
君與同死了,君遠歸走了,東錦宮沒了聲音,他該去依附誰?他清楚自己的能力,隻適合在幕後出謀劃策,遠不能站到幕前指點江山。選擇依附的對象,就是在選擇命運。
“二爺,一切都打點好了。過兩天,咱魚龍街就恢複如常了。”君與同死了,旬二卻沒有讓魚龍街立刻渙散。
“九爺的事呢?”
“下午出殯。”
旬二沉默了片刻,問道:“去過瓜柳胡同了?”
“剛派人去了。”
“把人叫迴來,我去吧。”
“二爺?”屬下不明白旬二為什麽要去做這樣一件小事,現在魚龍街還仰仗著旬二撐著。
“誰都不用跟來,我自己去。”旬二沒有讓任何人跟來,一個人向著瓜柳胡同走去。
走過冷清的魚龍街,穿過鬧市,再轉進幽靜的小巷,在安靜與喧囂間來迴穿梭,旬二的心裏五味雜陳。
說到底,還是君九爺看的透徹。任何人都隻是時代中的一滴水,最關鍵的還是要看清楚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又該如何抉擇?
無數的思緒在腦海中冒出來,不知不覺中,旬二已經來到了瓜柳胡同。他問了問寧獨的家門,在其前站了片刻,敲了敲門。
“誰呀?”自從被半騙半強地帶到過登樓後,胡然就不再輕易開門,也不再輕易相信別人了,學會了站在門後謹慎地將對方問個清楚。
“魚龍街登樓的,來請你家少爺。”
“少爺,來叫你的。”胡然對躺在藤椅上敷冰毛巾的寧獨說道。
寧獨雖然閉著眼睛,但是還沒睡過去。他聽出了旬二的聲音,想了片刻,拿掉毛巾,擦了擦額頭的水,向著門走去。
“我來開門。”
“哦。”胡然接過毛巾,沒有跟上去,臉上有些許的不開心。她不想再去那個什麽魚龍街什麽登樓,那個是非之地一定不會有什麽好事。
寧獨打開門,看著旬二,問道:“什麽事?”
“九爺下午出殯。”
寧獨盯著旬二的眼睛好一會,問道:“你準備讓我以什麽身份去?”
“繼承者。”
“好。”
旬二沉思了片刻,說道:“小寧爺,您走出這一步,就不能迴頭了。”
倘若真的以魚龍街繼承者的身份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眼前,那麽這個臉上還有稚氣的少年必定會成為無數人的目標。麻煩的小魚小蝦且不說,魚龍街可是得罪了東錦宮那個龐然大物。一個少年,撐的起來嗎?一步踏出,想迴頭就不再可能,修行對他來說都將是一件難事。
“胡然,走了。”寧獨迴頭喊了一聲,邁過了門檻。“我接了登樓,就沒想過讓出去。”
從旬二問到寧獨答,沒有遲疑與猶豫,仿佛寧獨早就準備好了答案。
旬二向後退了半步,給寧獨讓出了路。君九爺的選擇總是那麽正確,眼前的小寧爺現在或許還不怎麽成氣候,日後卻必定會成為另一個君九爺。
最後,旬二還是選擇了君九爺的選擇。
百人的長隊已經立在了魚龍街,白色紙錢在人群的空隙中飛舞。
沒有人去號召、去組織,這些人全是自發來的,其中不乏修行者跟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都是曾受過君九爺的恩惠,如今還記在心裏,就算魚龍街得罪的是東錦宮,他們也得送君九爺一程。
按照君九爺的意思,他的葬禮非常簡單,甚至不需要人全披白色孝衣。旬二隻是給寧獨的左臂係了一根白布。
寧獨走在了整個隊伍的最前麵,後麵是旬二跟胡然。
整支隊伍,隨著起棺向著前麵緩緩移動著,肅穆無聲。
剛剛傍晚,天都仍舊喧囂,人們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的死而耽誤自己的生活。百人的送葬隊,像是一片冰,沉入到了粘稠滾燙的熱粥之中。
“這是誰死了,這麽大的排場?”
“魚龍街的君九爺。”
“君九爺是誰?”
“君九爺你都不知道?魚龍街聽說過嗎?就是整個天都最大的黑幫!君九爺就是黑幫頭子!”
“怎麽死了?”
“聽說讓東錦宮給殺了!就是殺人如麻的東錦宮!”
“鬼扯!讓東錦宮殺了的人還能風光大葬?不屍首兩端就不錯了!”
“反正是這麽聽說的!”
“唉,管他白道黑道,老子死的時候也能這麽風光也就知足了。”
“……”
“走在最前麵的那個是誰?”
“不認識。一般走在最前麵的都是兒子吧!但他怎麽也不披麻戴孝,隻係了一塊白布?”
“誰曉得?天都裏不講規矩的事多的是!”
“這個少年,不會是魚龍街的繼承者?”
“你這麽說,還真沒準!”
“他怎麽會成為魚龍街的繼承者?這麽大的產業,落到一個孩子頭上?”
“怕不是被退出來的傀儡!”
“聽聞以前有人假死詐出死敵,再活過來將其一網打盡,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親眼見識見識。”
“……”
一個人的死,注定與大多數無關,頂多也就引起言語中的微波。
出了城門,周邊才算安靜下來。寧獨走在最前麵,望著暗下來的天際,臉上沒有什麽表情。
說起君與同這個人,寧獨也不過見了一麵而已,實在是談不上什麽交情。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多管閑事的人,君與同這樣與自己毫無幹係的人死了就死了,他內心根本不會有什麽波瀾。可偏偏就是在君與同臨死的時候,寧獨改變了主意。其實沒有太多的理由,他隻是不願意看著君與同白死。
人死了,最起碼也得有個迴聲才對。
隊伍從魚龍街開始,一直到墓地,已經逐漸發展成了三百多人的浩蕩隊伍。除了紙錢飛舞的聲音,整個隊伍都是如此的沉默。
“小寧爺,九爺的墓就在這裏。”
寧獨看了一眼放下去的棺材,看著一鏟一鏟的土落在上麵,看著四周點起的火把,看著堆起的墳頭,看著砌好的青磚,看著立起的墓碑,一言未發。
“少爺,咱迴嗎?”
寧獨抬頭看了看天色,看了看遠處映出燈光的天都,說道:“等一會,我還沒好好看看天都。”
“我也沒好好看。在這裏看,她就像一個盛著火的大黑盆。”
“你想迴那裏嗎?”
“想啊,咱家在那呢。”
“是啊,咱家在那,登樓也在那。”寧獨又沉默地望了片刻。“走,咱迴。”
旬二在三樓向下望冷清的魚龍街,目光中充滿了憂思。
君與同死了,君遠歸走了,東錦宮沒了聲音,他該去依附誰?他清楚自己的能力,隻適合在幕後出謀劃策,遠不能站到幕前指點江山。選擇依附的對象,就是在選擇命運。
“二爺,一切都打點好了。過兩天,咱魚龍街就恢複如常了。”君與同死了,旬二卻沒有讓魚龍街立刻渙散。
“九爺的事呢?”
“下午出殯。”
旬二沉默了片刻,問道:“去過瓜柳胡同了?”
“剛派人去了。”
“把人叫迴來,我去吧。”
“二爺?”屬下不明白旬二為什麽要去做這樣一件小事,現在魚龍街還仰仗著旬二撐著。
“誰都不用跟來,我自己去。”旬二沒有讓任何人跟來,一個人向著瓜柳胡同走去。
走過冷清的魚龍街,穿過鬧市,再轉進幽靜的小巷,在安靜與喧囂間來迴穿梭,旬二的心裏五味雜陳。
說到底,還是君九爺看的透徹。任何人都隻是時代中的一滴水,最關鍵的還是要看清楚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這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時代?
又該如何抉擇?
無數的思緒在腦海中冒出來,不知不覺中,旬二已經來到了瓜柳胡同。他問了問寧獨的家門,在其前站了片刻,敲了敲門。
“誰呀?”自從被半騙半強地帶到過登樓後,胡然就不再輕易開門,也不再輕易相信別人了,學會了站在門後謹慎地將對方問個清楚。
“魚龍街登樓的,來請你家少爺。”
“少爺,來叫你的。”胡然對躺在藤椅上敷冰毛巾的寧獨說道。
寧獨雖然閉著眼睛,但是還沒睡過去。他聽出了旬二的聲音,想了片刻,拿掉毛巾,擦了擦額頭的水,向著門走去。
“我來開門。”
“哦。”胡然接過毛巾,沒有跟上去,臉上有些許的不開心。她不想再去那個什麽魚龍街什麽登樓,那個是非之地一定不會有什麽好事。
寧獨打開門,看著旬二,問道:“什麽事?”
“九爺下午出殯。”
寧獨盯著旬二的眼睛好一會,問道:“你準備讓我以什麽身份去?”
“繼承者。”
“好。”
旬二沉思了片刻,說道:“小寧爺,您走出這一步,就不能迴頭了。”
倘若真的以魚龍街繼承者的身份出現在了所有人的眼前,那麽這個臉上還有稚氣的少年必定會成為無數人的目標。麻煩的小魚小蝦且不說,魚龍街可是得罪了東錦宮那個龐然大物。一個少年,撐的起來嗎?一步踏出,想迴頭就不再可能,修行對他來說都將是一件難事。
“胡然,走了。”寧獨迴頭喊了一聲,邁過了門檻。“我接了登樓,就沒想過讓出去。”
從旬二問到寧獨答,沒有遲疑與猶豫,仿佛寧獨早就準備好了答案。
旬二向後退了半步,給寧獨讓出了路。君九爺的選擇總是那麽正確,眼前的小寧爺現在或許還不怎麽成氣候,日後卻必定會成為另一個君九爺。
最後,旬二還是選擇了君九爺的選擇。
百人的長隊已經立在了魚龍街,白色紙錢在人群的空隙中飛舞。
沒有人去號召、去組織,這些人全是自發來的,其中不乏修行者跟有頭有臉的人物,他們都是曾受過君九爺的恩惠,如今還記在心裏,就算魚龍街得罪的是東錦宮,他們也得送君九爺一程。
按照君九爺的意思,他的葬禮非常簡單,甚至不需要人全披白色孝衣。旬二隻是給寧獨的左臂係了一根白布。
寧獨走在了整個隊伍的最前麵,後麵是旬二跟胡然。
整支隊伍,隨著起棺向著前麵緩緩移動著,肅穆無聲。
剛剛傍晚,天都仍舊喧囂,人們不會因為任何一個人的死而耽誤自己的生活。百人的送葬隊,像是一片冰,沉入到了粘稠滾燙的熱粥之中。
“這是誰死了,這麽大的排場?”
“魚龍街的君九爺。”
“君九爺是誰?”
“君九爺你都不知道?魚龍街聽說過嗎?就是整個天都最大的黑幫!君九爺就是黑幫頭子!”
“怎麽死了?”
“聽說讓東錦宮給殺了!就是殺人如麻的東錦宮!”
“鬼扯!讓東錦宮殺了的人還能風光大葬?不屍首兩端就不錯了!”
“反正是這麽聽說的!”
“唉,管他白道黑道,老子死的時候也能這麽風光也就知足了。”
“……”
“走在最前麵的那個是誰?”
“不認識。一般走在最前麵的都是兒子吧!但他怎麽也不披麻戴孝,隻係了一塊白布?”
“誰曉得?天都裏不講規矩的事多的是!”
“這個少年,不會是魚龍街的繼承者?”
“你這麽說,還真沒準!”
“他怎麽會成為魚龍街的繼承者?這麽大的產業,落到一個孩子頭上?”
“怕不是被退出來的傀儡!”
“聽聞以前有人假死詐出死敵,再活過來將其一網打盡,不知道有沒有機會親眼見識見識。”
“……”
一個人的死,注定與大多數無關,頂多也就引起言語中的微波。
出了城門,周邊才算安靜下來。寧獨走在最前麵,望著暗下來的天際,臉上沒有什麽表情。
說起君與同這個人,寧獨也不過見了一麵而已,實在是談不上什麽交情。他從來都不是一個多管閑事的人,君與同這樣與自己毫無幹係的人死了就死了,他內心根本不會有什麽波瀾。可偏偏就是在君與同臨死的時候,寧獨改變了主意。其實沒有太多的理由,他隻是不願意看著君與同白死。
人死了,最起碼也得有個迴聲才對。
隊伍從魚龍街開始,一直到墓地,已經逐漸發展成了三百多人的浩蕩隊伍。除了紙錢飛舞的聲音,整個隊伍都是如此的沉默。
“小寧爺,九爺的墓就在這裏。”
寧獨看了一眼放下去的棺材,看著一鏟一鏟的土落在上麵,看著四周點起的火把,看著堆起的墳頭,看著砌好的青磚,看著立起的墓碑,一言未發。
“少爺,咱迴嗎?”
寧獨抬頭看了看天色,看了看遠處映出燈光的天都,說道:“等一會,我還沒好好看看天都。”
“我也沒好好看。在這裏看,她就像一個盛著火的大黑盆。”
“你想迴那裏嗎?”
“想啊,咱家在那呢。”
“是啊,咱家在那,登樓也在那。”寧獨又沉默地望了片刻。“走,咱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