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


    營帳外,一名士兵稟報。


    士兵進入營帳中,道:“大王,軍營外,有一人自稱吳王使節,特來求見大王。”


    劉修吩咐道:“請!”


    如今,楚國已經和吳國開戰,孫權還派使節來,這就有意思了。


    時間不長,孫權的使節進入營帳中。


    劉修打量著來人,心中讚歎。


    來人一襲黑色長袍,頭戴進賢冠,腰纏玉帶,足蹬長靴,身材頎長,相貌堂堂,俊逸不凡。


    進入大帳中,中年人道:“吳國趙諮,拜見楚王。”


    劉修聽到趙諮的名字,有些訝異。


    孫權派來的人竟是趙諮。


    三國當中,趙諮出場很少,卻留下重重一筆。


    史載,關羽被殺,荊州被吳國奪取後,劉備憤怒之下,興兵攻打吳國。雙方一交戰,劉備連戰連勝,打得孫權毫無抵抗之力。


    為了保全自身,孫權向劉備求和。


    然而,劉備卻不同意,一心一意要攻破吳國。


    孫權見劉備來勢洶洶,而麾下的精兵又無法抵擋,加之北方還有魏國,他也擔心魏國曹丕趁火打劫。


    無奈之下,孫權向曹丕上降表,向曹丕稱臣。


    孫權派遣趙諮前往鄴城,向曹丕求和。


    趙諮見到曹丕時,曹丕有些看不起孫權,便端著架子。而當時,魏、蜀、吳三國的君主,曹丕的才學是最高的。


    曹丕雖然比不了曹植,但也精通詩賦,是一個很有才學的人。


    當著趙諮的麵,曹丕詢問孫權在文學上的造詣如何?


    曹丕的意圖,是打算打壓一下孫權。


    可是趙諮的迴答,卻相當精彩。


    趙諮沒有正麵迴答曹丕的問題,不卑不亢的道:“吳王浮江萬艘,帶甲百萬,任賢使能,誌存經略。閑餘時,亦博覽書傳曆史,但不效儒生尋章摘句,隻采其要旨,觀其要領。”


    一句話,曹丕尷尬了。


    曹丕自豪的是自己精通詩賦,才學出眾。


    趙諮的迴答中,說孫權心思都放在朝政上,隻是閑暇讀書。言外之意,身為君主,卻要窮究詩書,是舍本逐末。


    曹丕被趙諮的話噎住後,也不甘心。


    當即,曹丕轉換方向。


    曹丕順著趙諮的話,問道:“孫權誌在經略吳國,但魏國要討伐吳國,吳國能抵擋嗎?”


    魏國的勢力強大,曹丕以勢壓人。


    趙諮仍是一副平淡樣子,又迴答說:“魏國有征伐吳國的精銳,吳國也有長江天塹抵擋。而且吳國水師天下無雙,足以確保吳國不墜。”


    魏、蜀、吳三國,魏國騎兵最厲害,吳國水軍最厲害。


    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


    曹丕聽到趙諮的話,又無言以對。


    趙諮不卑不亢的迴答,令曹丕始終不能占據上風。


    到最後,曹丕也放棄刁難,問道:“吳國像先生這樣的人,有多少呢?”


    趙諮略顯謙虛,迴答道:“吳國智勇無雙的人,不下百人。像在下這樣的,車載鬥量,不可勝數。”


    曹丕聽完後,對趙諮很是讚賞。


    最後,曹丕接受孫權稱臣。


    如此一來,孫權北麵防線穩定,才轉而全力抵擋劉備的攻擊,最後取得夷陵之戰的勝利。


    趙諮此人,出場不多,但確實是個人才。


    劉修眼中光芒閃爍,道:“趙諮,且讓本王猜一猜你的來意。孫權派你來,是來求和的嗎?”


    趙諮道:“楚王睿智,在下佩服。”


    劉修道:“天下人都知道,此番討伐吳國,是本王牽頭的。如果本王中途停止,天下人怎麽看待本王?”


    趙諮道:“戰事一起,烽煙遍地,會有無數的百姓受災。倘若楚王停止兵戈,百姓隻會拍手稱讚。楚王不僅不會威嚴掃地,反而會令百姓更加敬重。”


    劉修道:“可是,本王鐵了心要拿下吳國。”


    趙諮聽到後,麵上掠過一抹凝重。


    劉修本就是才略無雙的人,他要說服劉修,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趙諮道:“楚王如此,隻能將吳國推向魏國。”


    “我主向楚王求和,一是吳國兩線作戰,難堪重負;二是吳國和楚國是姻親關係,打斷腿還連著筋的。”


    “誠然,吳國不敵魏國和楚國聯手。”


    “可吳國歸順任何一方,都會增強一方的力量,使得這一方具備壓倒性的實力。”


    “楚王,還請三思。”


    趙諮言語不卑不亢,神色仍是鎮定自若。


    在他的描述下,孫權歸順劉修,那都是看在孫尚香的麵子上。


    否則孫權歸順曹操,楚國必定危險。


    劉修暗道趙諮聰慧通達,一眼就看到了問題的關鍵。隻是,劉修卻不懼。


    劉修道:“趙諮,問題的關鍵在於,曹操會接納孫權嗎?”


    趙諮聞言,眼中閃過忌憚神色。


    正所謂打蛇打七寸,趙諮的話帶著威脅,打在劉修的薄弱點。可劉修的反擊,也命中了吳國的弱點。


    一旦曹操不接受吳國投降,吳國就會陷入兩線作戰。


    這是最致命的弱點。


    趙諮心念轉動,他不會承認劉修的話,更不會示弱。一旦他承認了劉修的話,這一次出使,就徹底失敗了。


    趙諮微微一笑,沉聲道:“楚王大謬!”


    劉修道:“願聞其詳!”


    趙諮正色道:“吳國歸順魏國,魏國勢力大增,有了滅掉楚國的機會,曹操焉能錯過?”


    劉修一聽,放聲大笑了起來。


    笑聲中,帶著戲謔,更有著不屑。


    趙諮道:“楚王何故發笑?”


    劉修迴答道:“如果孫權交出兵權,入鄴城為囚,本王相信曹操會答應。當然,如果孫權交出兵權,入襄陽為囚,本王也會答應。”


    “隻是,孫權甘願嗎?”


    “孫權的求和投降,隻是表麵上如此,實在不值一提。”


    “隻要孫權在吳國一天,那吳國就是國中之國。”


    “這樣的吳國,根本就不會聽從調遣。”


    “曹操收下了吳國,在攻打楚國時,說不定,孫權直接一刀捅在曹操身上都不一定。”


    劉修說道:“趙諮,曹操會接納這樣的孫權嗎?”


    趙諮聽到劉修的話,麵色凝重。


    劉修的分析,可謂是說到了最重要的核心。


    孫權投降,最多是派遣質子,但絕不會交出兵權。


    趙諮仍是搖頭,他仍不承認失敗,正色道:“楚王差矣,吳王歸順魏王,自當幫助魏王,豈會違背道義,再反攻魏王。”


    劉修冷冷一笑。


    趙諮雖然善辯,可現在局勢如此,縱然趙諮心有溝壑,卻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大勢如此,趙諮難有作為。


    劉修道:“傻子都能知道,一旦魏國滅掉楚國,下一步就是吳國。”


    “孫權何等人精,會看不到這一點?”


    “所以孫權即使歸順了曹操,最終也會和曹操翻臉,不會讓曹操滅掉楚國。孫權最希望看到的,是楚國和魏國兩敗俱傷,他才能有所作為。”


    “可惜,本王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同樣的,曹操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劉修盯著趙諮,道:“趙諮,你現在明白了嗎?”


    趙諮咽了口唾沫,心中頓生無助之感。


    麵對劉修,他不僅沒有勸服劉修,反而讓他自己有些動搖了。


    趙諮咬牙道:“楚王,在下出使前,吳王還囑托了在下一番話。”


    劉修眉頭一挑,道:“什麽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小侯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三國小侯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