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


    忽然,敲門聲在書房外響起。


    鄧艾稟報道:“公子,府內來傳信,說是有急事,伊別駕請您立即迴府一趟。”


    劉修道:“知道了!”


    劉修說道:“老師,鹿門書院的事情,就拜托老師了。弟子先迴府,然後開始準備開科取士的事情。”


    “嗯!”


    龐德公點頭,起身送劉修離開。


    劉修迴府,在大廳中,見到了伊籍。除了伊籍之外,還有蒯良王粲韓嵩等一眾荊州的文武官員。除此外,襄陽縣令也在,而且麵色頗為沉重。


    見到這一幕,劉修心中疑惑,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情?落座後,劉修直接問道:“機伯先生,發生了何事?”


    伊籍正色道:“主公,這件事是襄陽縣令上報的,卑職建議,由他進行講述。”


    “可以!”


    劉修點頭,目光落在襄陽縣令的身上。


    襄陽縣令開口道:“大人,事情是這樣的。今日一早,有一個名叫朱煜的士子,此人年近三十,是寒門出身,他投河死了。”


    劉修說道:“投河自殺,這樣的事情,不是沒有發生過。莫非這其中,還有什麽內情?”


    劉修的腦中,猜測難道是朱煜遭到羞辱了?


    襄陽縣令搖了搖頭,道:“朱煜死亡,並不是謀殺,也不是他殺,是真正的自殺。”


    “哦,既然是自殺,那又怎麽扯到了官府?”劉修再問道。


    襄陽縣令迴答道:“朱煜自殺的原因,是因為寒窗苦讀數十年,最終無法得到朝廷的征辟,也無法得到察舉,也無法得到大儒的舉薦。他前往各處衙門毛遂自薦。最終,還是沒能得到機會出仕。絕望之下,投河自殺了。”


    “朱煜死亡,本是一件小事。”


    “可是他的死,竟然刺激了襄陽城的寒門士子。這些寒門士子聚集起來,一起要官府給一個公道。寒門士子雖然不是最重要的,卻也不可或缺。”


    “如果派兵鎮壓,或許會引發更大的變化。”


    “再者,下官派人去安撫,也還是無濟於事,所以下官不知道這件事應當怎麽處理,才找到了伊別駕和蒯從事。”


    襄陽縣令把整件事情,詳細說了一遍,然後便恭敬站立。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劉修的身上。


    劉修聽完後,心中忍不住輕歎了一聲,好端端的一個寒門士子,竟然走投無路自殺了。如果有了書院,這樣的事情就可以杜絕,甚至是削弱,不至於讓寒門士子看不到希望。


    這一刻,劉修的心更是堅定。


    書院的創立,勢在必行。


    劉修的心中,在極短的時間,有了想法。他深吸口氣,讓自己冷靜了下來,然後問道:“諸公,關於朱煜自殺的事情,你們有什麽意見呢?”


    詢問時,劉修的眼中流露出一抹精光。


    這一事情,也可以試探一下蒯良伊籍等人的想法。


    伊籍想了想,迴答道:“主公,目前的荊州,不宜大動幹戈,一旦出兵鎮壓,或者是抓捕鬧事的人,恐怕會引發動蕩。一旦被江東或者是曹操利用,反而可能引發更大的動蕩,進而演變成不利於主公的言論。在下認為,暫時以安撫為主。”


    蒯良點頭道:“伊別駕的建議,在下認為是正確的。雖然寒門士子鬧事的事情可以鎮壓,但一旦被有心人利用,就會造成大的動蕩。到時候,主公可能會被天下的寒門士子敵視。這件事,應當以安撫為主。”


    其餘的人,紛紛發言,都是相同的論調。劉修聽了後,便知道這一情況,肯定是在他迴來之前,已經討論過的。


    否則,不可能如此的整齊劃一。


    劉修正色道:“既然決定了以安撫為主,如何安撫呢?”


    問題拋出,大廳中眾人的臉上,有了猶豫神色。


    顯然,在這個問題上,所有人是有分歧的。


    一個個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暫時都沒有說出各自的想法。


    劉修直接道:“機伯,你先說。”


    伊籍道:“主公,在下認為,可以采取厚葬朱煜的做法,再給予朱煜的家人一定的撫恤,然後張貼告示,表示主公今後會酌情考慮寒門士子。如此一來,其他的寒門士子,也不至於有什麽意見。同時,也可以彰顯主公禮賢下士的姿態。”


    劉修點了點頭,問道:“子柔,你有什麽意見呢?”


    對於伊籍的觀點,劉修沒有發表意見。劉修要掌控全局,自然要掌握了所有的情況,再來考慮情況。


    蒯良正色道:“主公,在下不讚同伊別駕的安撫方式。”


    劉修道:“子柔認為應當如何?”


    蒯良迴答道:“寒門士子,終究是寒門士子。如果主公的姿態放得太低,反而會被他們蹬鼻子上臉,讓他們認為主公好欺負,恐怕會提出更苛刻的要求。”


    “到時候,伊別駕提出的撫恤方式,不僅無法安撫朱煜以及其餘的寒門士子,反而會讓局麵更加的難辦。”


    “所以在下認為,主公隻需要厚葬朱煜,給予朱煜的家人一定的撫恤即可。”


    蒯良繼續道:“至於其餘的寒門士子,稍微安撫一番,不必要大動幹戈。如果真的是按照伊別駕的想法,張貼告示道歉,那就太過了。主公禮賢下士,但也不是這樣禮賢下士。”


    相比於伊籍,蒯良的態度更加強勢。


    一方麵,蒯良本身是出身蒯家,是荊州望族,對寒門士子有一定的輕視;另一方麵,蒯良認為劉修在擊敗了曹操後,已經是名震天下的大諸侯,讓劉修向幾個小小的寒門士子道歉,那絕對是不合適的。


    劉修仍然沒有發表意見,看想了王粲,問道:“仲宣,你有什麽想法?”


    王粲聞言,精神一震。


    劉修問他了!


    王粲神色興奮,迴答道:“主公,在下認為區區寒門士子,不足為慮。朱煜死了,之所以鬧事,也隻是寒門士子中,有人煽動而已。”


    “主公隻需要派人拉攏其中領頭的人,鬧事的寒門士子,自然就解決了。”


    “在下認為,寒門士子鬧事,不足為慮。天下間的寒門士子無數,難道死了一個人,主公就要安撫嗎?主公貴為一方霸主,身份尊貴,沒有必要低聲下氣的向寒門士子道歉。否則,真的就如同蒯從事說的那樣,很可能會出現蹬鼻子上臉的情況。”


    劉修聽了後,仍是麵無表情。


    連續三個人說了看法,劉修都還是沒有表態。


    這樣的情況,令大廳中的人心中打鼓,劉修到底是怎麽考慮的呢?劉修不表態,下麵的人也是戰戰兢兢。


    劉修的目光又落在了韓嵩身上,問道:“德高,你怎麽看?”


    韓嵩和蒯良伊籍不同,他是出身寒門,是寒門士子。


    現在,劉修詢問他的意見,意思是要考慮寒門士子嗎?韓嵩心中一動,心想,難道主公是站在寒門士子一方的,否則怎麽可能詢問他的意見呢?


    韓嵩深吸口氣,緩緩道:“主公,《荀子·哀公》中曾說,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同樣的道理,在下認為,人主如主公,便是舟;庶人如寒門士子,便是水。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簡單的一席話,卻是暗藏機鋒。


    大廳中的眾人聽了後,臉上流露出凝重神色。話說到這一步,便有些嚴重了。事情的高度,已經再往上了一步。


    劉修心中有了笑意,終於有一個人說到重點了。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小侯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三國小侯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