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紘盯著劉修,眼中精光閃爍,更是流露出好奇神色。


    關於劉修的消息,張紘也知道。


    敗孫仁蓮花詩拜師龐德公筒車等等,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江東都在盛傳劉修的消息,其他關於荊州的消息反而不多。


    劉修,已經進入江東官員的視線中。


    這一次,張紘近距離的打量劉修,也可以判斷一下劉修的才能。這對於江東下一步的安排,也有極大的好處。


    劉修昂首闊步,走到荀彧的身前。


    不劉修開口,侍從介紹道:“修公子,這是荀彧荀尚書。”


    荀彧笑了笑,隨意的擺手道:“修公子,請!”


    劉修臉上掛著笑容,揮手道:“酒來!”


    侍從聞言,立即遞上酒水。


    劉修接過酒樽,飲下後,在原地來迴走了三步,略作停頓,便說道:“在下的這首詩,名叫《望月懷遠》,請荀尚書賜教。”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一首詩完,劉修拱手道:“文若先生,請賜教!”


    大廳中,一片議論聲。


    曹洪曹仁夏侯惇等武將,沒有什麽驚訝。然而,荀彧荀攸程昱郭嘉等文人,臉上卻流露出沉吟神色,旋即眼中神光璀璨,瞪大眸子,驚歎不已。


    這首《望月懷遠》,堪稱經典。


    曹操端坐在上方,呢喃了一遍後,也是驚喜無比,點評道:“第二句‘共’字寫情-人,第三句‘怨’字寫相思,五六句人月合寫,七八句說月說相思。整首詩下來,氣勢雄渾飽滿,卻又情思不斷,當屬經典。”


    曹操本身就是詩人,一番點評,鞭辟入裏。


    其餘人,都讚歎不已。


    劉修開場的第一首詩,令曹操麾下的文官震撼。


    龐德公見狀,臉上流露出了笑容。文聘坐在龐德公的身後,看著劉修自信從容的麵頰,以及不卑不亢的舉止,心中欽佩不已。這樣的場景,要令曹操麾下的官員心服口服,並不容易。


    荀彧也是早有準備,稍作思考,便吟了一首詩。


    相比於劉修,荀彧寫出來的詩句,卻是差了一些,但也是質量上乘,令人稱讚。


    劉修點點頭,便轉身離開。


    走到荀攸身前,他端起酒樽,仰頭一飲而盡。


    侍從介紹了荀攸的身份後,劉修拱手道:“荀軍師,在下的第二首詩,名為《靜夜思》。這一首詩,是昨天夜裏感懷荊州所作。”


    荀攸擺手道:“請!”


    劉修沒有任何的猶豫,開口誦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一首很簡單,卻質樸無華的詩句,迴蕩在大廳中。


    刹那間,大廳中安靜了下來。


    縱然是曹操麾下的武將聽了,也有些感慨。


    文官們細細品讀,越是品讀,越覺得迴味無窮,處處透著思鄉之情。


    荀攸神色欽佩,感慨道:“這首《靜夜思》,的確誘人迴憶家鄉,更是觸景生情。月光照地,恍疑霜白。舉頭低頭,同此明月。一首《靜夜思》,一俯一仰之間,已經是情懷無數。”


    “修公子大才,荀攸佩服。”


    荀攸拿起酒樽飲酒,也吟了一首詩。


    在眾人心中,再也沒有心思去品讀荀攸的詩句,全然在思考劉修的詩。


    第一首詩,寫的是相思。


    第二首詩,寫的是鄉思。


    兩首詩,都是思念,更是迴味無窮。


    不知覺間,曹操的身子微微前傾,他雙手撐在案桌上,眼中流露出期待神色。劉修這樣的才情,縱然是曹操,也覺得望塵莫及。


    劉修顯得很平靜,對他而言,抄詩不是困難的事情。


    這一次,是揚名的機會,必須把握。


    曹操主動送上門來,劉修自然不會拒絕的。


    劉修走到郭嘉的身旁,等侍從介紹後,劉修道:“郭祭酒,在下又想到了一首詩,名為《月下獨酌》,請郭祭酒指教。”


    郭嘉微微一笑,道:“指教不敢當,請小劉先生賜教。”


    連續兩首詩,郭嘉也佩服不已。


    對劉修的稱唿,也變成了小劉先生,畢竟劉修的年齡不大。


    劉修從盤子中拿過酒樽,仰頭一飲而盡。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


    “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


    一首《月下獨酌》,道盡了心中的孤寂。


    眾人聽了後,心情不一。


    曹操眼眸中精光一閃,曹操解讀這首詩後,認為劉修是表達懷才不遇的情緒。這首詩,非常的契合劉修庶子的身份,更契合了劉修不被父親重視的情況。


    一腔的抱負,無法施展。


    唯有,月下獨酌。


    曹操心中,更是欣賞劉修了。


    三首詩,都和月相關,又寄托了不同的情思,不同的感情。


    郭嘉蒼白的麵頰上,多了一抹激動。


    他端起酒樽敬酒,拱手道:“小劉先生佳句在前,郭嘉望塵莫及,已經難以再做詩了。郭嘉,甘願認輸。”


    麵對劉修,郭嘉主動承認不敵,放棄了作詩。


    他認為在劉修的麵前,作詩已經是班門弄斧,沒有必要自取其辱。


    劉修拱手行了一禮,又走向了賈詡。


    對於賈詡,他是知道的,這可是一個能力卓越,更是善於藏拙的老狐狸。麵對賈詡,劉修拱手道:“賈大夫,劉修請教了。”


    賈詡道:“小劉先生請!”


    郭嘉對劉修的稱唿,賈詡也直接引用了過來。劉修的詩句才情,賈詡也是心服口服。


    常言道,文人相輕。


    在雙方才華相差不多的情況下,會有競爭。但是劉修的連續三首詩,已經令在場的官員提不起爭鬥的心思。


    劉修微微一笑,道:“在下的這首詩,名叫《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裏,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歎息未應閑。”


    《關山月》寫完後,劉修端過酒杯,又是一飲而下。


    豪放不羈的姿態,令人心折。


    賈詡長歎一聲,感慨道:“論氣勢,這首《關山月》,氣概無雙。在小劉先生的麵前,詡也不敢再東施效顰,否則真的要貽笑大方了。賈詡,甘拜下風。”


    四首詩後,曹操麾下的官員,都不再議論,反而是靜靜聽著,靜靜品讀。


    所有人,看向劉修的眼神更是欽佩。


    曹操心中癢癢,這樣才華出眾的人,如果是他的兒子,那就好了。


    劉修麵色平靜如常,眼神波瀾不驚,在侍從的介紹下,一個個的往下敬酒。一首首經典的月光詩,從劉修的口中誦讀出來。


    每出一首,眾人就震撼一番,到最後已經麻木了。


    劉修敬完後,迴到坐席上,拱手道:“司空,劉修失禮了,還請見諒。”


    到現在,劉修不知道自己用了多少詩。


    總之和月亮相關的,隻要沒有紕漏,他都用上了。


    曹操盯著劉修,久久不語,忽然,曹操說道:“論才情,小劉先生當得起天下無雙四個字。如此英才,可惜不是本官的兒子。生子當如劉修,生子當如劉修啊。”


    一番感慨,透著一絲的羨慕。


    劉修拱手道:“司空謬讚了,劉修一介書生,不值一提。”


    自謙的話,更令曹操讚賞。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小侯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三國小侯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