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縣衙門口。


    文聘身穿甲胄,騎在戰馬上,靜靜等待。


    昨天夜裏,文聘被張飛打傷了身體,肺腑遭到重創。原本,劉修讓文聘乘坐馬車,不用騎馬趕路,文聘卻死活不同意,非要騎馬,劉修隻能聽之任之,不再幹涉文聘的決定。


    劉修站在龐德公的身後,聽著劉備和龐德公交談。


    劉備口中,滿是不舍和尊敬。


    言談舉止透出的,是真實的情感,而不是虛偽的客套話。


    那舉止,令人心折。


    即使和劉備之間有了一些齷齪,劉修也認為,劉備的言談舉止,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劉備的能力不及曹操,但太會做人了,誰見了劉備,都生不出厭惡的心思。


    龐德公客套一番後,道:“劉皇叔,時候不早了,告辭。”


    說完,龐德公一轉身,便上了馬車。


    劉備又向劉修道別,劉修有禮有節的迴了話,然後也跟著登上馬車。


    “啟程!”


    文聘一揮馬鞭,隊伍便緩緩前進。


    離開新野縣,時間不長,隊伍就進入了曹操治下的區域。


    每一處重要的官道,曹軍都設置了關卡,有曹操麾下的士兵把守進行檢查,嚴防死守,避免荊州的軍隊混入北方。


    百姓可以通行無礙,但似文聘這樣率領軍隊前進的,卻遭到檢查。


    不過,文聘亮出身份後,立即通行。


    一路往北,倒也沒有出現什麽問題,走得很順暢。


    相比於新野的安寧,到了曹操治下,南陽郡境內卻顯得荒蕪了許多。一路走來,路上的村落人煙稀少,許多的百姓都已經逃離了。


    南陽郡成了曹操和劉表的爭鬥之地,百姓留下來隻會遭殃。


    所以,留下的人太少。


    龐德公途徑南陽,看到窗外景象,忽然感慨道:“戰爭無情,這就是戰爭啊。修兒,老夫有生之年,能看到你蕩平亂世嗎?能看到你中興大漢嗎?”


    一句話,劉修更是驚訝。


    龐德公的這話,來得太突然,他連一絲的準備都沒有。


    劉修旋即又恢複了平靜,正色道:“老師身體健康,長命百歲,肯定能看到的。”頓了頓,劉修又說道:“老師,弟子離開襄陽後,腦中一直有一個想法。”


    “什麽想法?”龐德公問道。


    在龐德公眼中,劉修的成熟和年齡不相符,龐德公偏偏又欣賞這一點。


    劉修說道:“迴到襄陽後,我想外放為官,不想再呆在襄陽了。”


    “怎麽突然有這樣的想法?”


    龐德公眼中,流露出了一絲的好奇。


    事實上,對劉修未來的規劃,龐德公已經做了考慮。


    劉修要借勢而起,要守護荊州,更要滌蕩山河,掃平亂世,一直留在州牧府,或者是一直留在鹿門山,發展太慢了。


    相比於孫權等人,劉修已經慢了很多,必須盡快的抓住機會才行。


    劉修的眼中,閃爍著精光。


    沉吟片刻,劉修緩緩道:“第一,留在襄陽,始終沒有真正的軍隊屬於我。”


    “一場戰爭,糧食是基礎。而我要立足,根本便是軍隊,是一支屬於我的力量。沒有聽從我指揮的軍隊,不論如何,我的力量都是水上浮萍。”


    “所以,弟子想外放為官,形成自己的勢力。”


    劉修眼中神色銳利,繼續道:“第二,曹操平定了並州,等徹底撣壓了冀州並州的一些小叛亂,北方的局勢徹底穩定下來後,必然南下。如果我一直留在鹿門山,一直留在襄陽,難有作為,隻能浪費時間。留給我的時間,太少了。”


    “第三,和劉琦劉琮爭奪荊州的繼承權,沒有任何意義。父親不可能讓我繼承荊州,所以,唯一的辦法隻能外放,形成根基。”


    劉修對未來的路,有了一個大致的構思。


    龐德公聽了後,點頭道:“外放的思路,以及放棄和劉琮爭鬥的思路,都是不錯的想法。這一點,可以和蔡家交易,以及和劉琮交易達成。隻是,你想去哪裏?這才是關鍵。”


    劉修說道:“我最中意的地方,是江夏。”


    龐德公搖頭道:“不可能!”


    “為什麽?”


    劉修的眼中,流露出一絲的疑問。


    前世,劉琦就是去了江夏,取得了江夏的水軍和部分軍隊,從而立足。


    劉修對於自己的安排,便是如此。


    龐德公分析道:“江夏黃祖,是你父親的心腹。再者,江夏水軍,更是重中之重。你說,如果你去了江夏,能讓你掌握最重要的位置嗎?”


    “蔡瑁目光毒辣,能看出江夏的重要性,他不會同意你去,不會讓你對劉琮構成威脅。”


    “再者,黃祖的重要性和文聘一樣。”


    “文聘是你父親的心腹,是保護你父親安全的重要人物。而黃祖,則是荊州水師的重要人物,更是掌握荊州和江東接觸門戶的人,這是關乎荊州命運的關鍵,你父親不可能讓你插手。”


    龐德公道:“不論如何,你都難以前往江夏任職。”


    劉修道:“如果操作一番呢?”


    龐德公搖頭道:“老夫不建議你運作此事,因為在老夫看來,江夏不是好地方。”


    劉修道:“江夏是荊州門戶,為什麽不好呢?”


    對於江夏,劉修仍然覺得不錯。


    龐德公解釋道:“第一,江夏戰略要地,孫權不會放手,必然頻頻攻打江夏,戰事太多。一旦江夏的戰事出了一絲紕漏,你可能就會背負罪名,反而得不償失。”


    “第二,黃祖在江夏經營多年,關係盤根錯節。你要在江夏立足,難度太大。”


    “第三,江夏的戰略縱深不夠,一旦曹軍南下,你拿什麽作為後方呢?到時候,你要憑借江夏抵抗嗎?就算和孫權結盟,可僅僅是江夏一地,主動權能在你的手中嗎?”


    龐德公繼續分析道:“江夏一地,不論是什麽打算,都不適合前往。”頓了頓,龐德公又問道:“你外放為官,考慮過,擔任什麽官職沒有呢?”


    劉修搖頭道:“弟子考慮的,最少是一縣的縣令,最大則是一郡太守。”


    龐德公問道:“你能擔任江夏太守嗎?”


    劉修聞言,搖頭輕歎。


    在短時間內,黃祖不會死,江夏太守也不會空缺。


    龐德公道:“在江夏郡,擔任一個縣令,你能掌握什麽兵力呢?”


    劉修聽了後,深吸口氣,拱手道:“請老師教誨!”


    聽了龐德公的分析後,劉修才覺得,自己的想法太過理想化,隻是自己一廂情願。


    一切,都難以實現。


    龐德公表情肅然,道:“關於你接下來的去向,想官居一郡太守,難度太大,甚至幾乎是不可能的。畢竟,荊州各郡的郡守,都有人選,沒有空缺。所以,老夫認為,你的官職隻能放在一縣的縣令上,而且縣令也容易安排。”


    “第二,除了擔任縣令外,還必須要有插手軍權的權利,所以要監察官員。最好的官職,便是督郵。你擔任縣令,並兼任一郡的督郵。”


    龐德公正色道:“如此一來,你經營一縣,可以有自己的根基。再者,你督郵一郡,又有了插手其他各縣的權利。”


    劉修的臉上,流露出心悅誠服的神色,道:“還是老師考慮的周全。”


    頓了頓,劉修又問道:“官職定下了,重點還在於選擇的地方。如果外放為官的地點不選擇後,對以後將會產生極大的影響。”


    ...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小侯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東一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東一方並收藏三國小侯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