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某地,一座曆史悠久日式合院,園林這一極具東方文化特色的建築理念可不僅僅隻是華夏才有,整個華夏文化圈都是極為推崇。
與西方的莊園文化不同,華夏文化圈的庭院其實不太講究防禦或者太多地人文特征,比如雕塑什麽的,他們更在乎心境與自然。
也就是地與人合,人與氣合,氣與天合,試圖追求天地人合一的境界,簡單來說就是想讓一切融入自然,一切都顯得自然,無論建築還是行人,都追求在自然之中。
當然,自然不等於蠻荒,自然更在乎心境與氣機,更在乎融合而不是征服,從這就可以見得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
為何東方人的西式建築與西方的華式建築總會顯得很違和,就是因為它們與那片土地的氣機不合,說不出所以然,但是五感敏銳的人總能察覺種種不適應。
更不要說修士這種專修精神的人了。
安培晴明與賀茂明相對而坐,兩位近乎**的侍女正在給他們沏茶,但兩人卻沒有絲毫不君子的行為和想法,因為他們都知道這倆貨其實隻是式神,也就是兩張卡紙而已,還是很硬的那種,時代在進步,材料自然也當進步,卡紙自少比以前的草紙經得起折騰些。
這不是安培晴明在彰顯實力,而是眼下他們的交談確實不太適合入第三者之耳。
但是陰陽師的標準之一就是瀟灑,往差了說就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雖然這麽說過分了些,但是日常雜事不願親自動手這也確實是修士們的壞習性,試看有幾個大能真正出自洗衣房的,最多掃個地。
這裏是安培家的本居,自然應當他們來效勞,再說操作式神也是需要鍛煉的,倒也不算得浪費。
“安培君,這是忍者從中國傳來的消息……”伴隨著他的話語,一份資料遞給了安培晴明,末法之劫影響的可不僅僅是東方的修士,而是全世界的,無非是深淺罷了,自少現在陰陽師們也很少用千裏傳音或者式神傳信了,實在是太浪費了。
再說,在信息社會的今天,保密性與及時性未必比式神差,還熱衷於這麽折騰地,那就基本上稱得上愛現了。
如果有中國方麵的人在,一眼都能看出,資料上記錄的是丁凱謙的詳細情報,詳細到他人生的每一個曆程,甚至包括鄰居大媽們對他小時候種種軼事的編排。
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有知道得這麽詳細,至少他就不記得他幼兒園時親過女生這件事兒,天地良心,真的沒有,有也絕對是一個誤會。
默默地翻了一下,安培晴明就放了下來,他手上同樣有類似的資料,暗自一歎,實際上,日本從來沒有真正脫離過那片土地的影響,尤其是陰陽師們,最為關注的依舊是那片土地;所以他手上不缺丁凱謙的資料,最多沒有對方這麽詳細罷了,畢竟賀茂家族本身屬於神別氏族,千百年來也一直養著忍者,甚至可以說是忍者的創始者,最初忍者的很多技巧都源自他們,甚至據說忍者的雛形誌能便就是他們一手調教出來的;這一家族熱衷於權勢,更一直把持著情報的收集,是暗世界的王。
但那又怎樣,麵對那個龐然大物,依舊沒有多少辦法可想,用他們的一句俗話就是:瘦死的駱駝依舊比馬大,尤其是這匹馬還是匹閹割了的馬。
“有時間,還是看看吧!雖說沒什麽大用?”一邊淺嚐著安培家的名茶,賀茂明一邊歎氣道,“十七歲啊,僅僅十七歲啊,平均每天修行不足四個小時啊,那片土地竟然還有如此驚才豔豔的人物,你說當初咱們就怎麽被神教那群混蛋給忽悠去做了出頭鳥啊!”
實際上,在裏世界裏麵,日本,準確來說整個世界都對華夏大地心存畏懼,不僅僅是因為修士,更是因為那煌煌大陣,它的作用是如此明顯,絕對不會容傳承斷絕的,一群固守祖墳的家夥,坐守天下最好的土地,不思進取,真讓人恨得咬牙切齒。
眼巴著眼巴著,好不容易當年的破丹強者一雲真人終究沒能抵過時間與傷痛,迎來了天人五衰。
結果,還沒等他們彈冠相慶,一個十七歲的化氣期就突然地冒出來了,而且還在一群天魔之中如此鎮定自如的引來九霄天雷,不僅滅了未出世的天魔不說,居然還能從天雷陣陣中從容的逃脫,還是帶著一群累贅逃脫,這是耀武揚威,這絕對是耀武揚威,對象不言而明。
對,說的就是他們自己,那等前有天魔,後有天雷的情況下,想成累贅也是要本錢的,也隻有夠格成累贅才能看清楚本錢。
天魔的威力有多大他們不知道,但天雷威力多大他們知道——方圓兩海裏內,上至海麵百米,下至數百米的海底,無一生物存活,甚至三天之後的如今,空氣中依舊充滿了電離子,不時還閃現一些電花出來,至於消失了多少海水、生物什麽的,他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隻要知道那片海底別說沉船了,就是大點的礁石都沒有了就可以了。
這就是天劫,傳說中的天劫,多少年沒有傳說過了,現在這個末法社會,能有劈掉一座土丘的天劫都少見了,他是如何引來如此浩大的天劫的?
可見未來的又一位金丹強者啊,天地何其鍾愛那片土地,那片土地的底蘊居然如此深厚,當年不惜血祭王族甚至禍及萬世一係,不惜以神為祭設下的鬼怨之法,如今看來竟沒有絲毫效果,不禁讓他們感到一陣無力,也不知那些前輩地下有靈會不會氣得再死一次,這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未來的金丹尊者,就不知道是不是唯一的,我們的人根本進不去洞天福地,進去了的多半也出不來……”安培晴明同樣感歎,他看著年輕,但是自己知道,他今年已經四十五歲了,保養得再好也不可避免氣血開始陳舊、衰弱,除非奇遇,金丹恐怕今生無望了,至於死後為神,那都是忽悠凡人的,八百萬諸神,就算全日本人啥都不幹也奉養不起,真正能活著的不知道有沒有八千,能顯靈的有沒有八十,這還算上那些注定會被陰陽師們隨意嗬斥的所謂神的。
“現在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應對,當年東海一戰他們固然損失慘重,如今看來卻未傷根本,一旦這一代成長起來,恐怕傾覆之禍就近在眼前了,當年真不該跟著神教……”
“不跟著又能怎麽樣?”安培晴明說到,“末法之劫,我們終究失去了主宰國家的地位,世人無知,總認為能以蛇吞象,卻不知能吞象的隻能是巴蛇啊;不過拚力一搏尚有一線機會改變,不搏遲早都是如今這個下場!雖然結果證明是錯的,但這不正如咱們的個性嗎?就像當年織田信長所說的,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你們可曾後悔當年太早將之除去,否則說不定今日的日本就不是這樣一幅場景了呢?華夏人說大勢所趨,你看,兜轉幾百年,神教不依舊進入了嗎?當年的八百萬神道,還剩多少?”
“前輩的選擇沒有錯,身為日本人,他居然想要引入神教,這是日奸!可惜的是德川家實在不爭氣……”賀茂明無奈的說道,他們也不想想,甘心當傀儡的,如何能夠成為英雄。
“錯不錯也就這樣了,當年傾盡全力一戰尚且落得如此下場,將來還能怎麽樣,隻要學著德川家安心做傀儡,倒也不是什麽壞事兒?”都說華夏大地信奉大一統思想,身為從未與那片土地脫節的一群人,他們怎麽可能不知道,至少修士們是不會有這個思想的,他們也是逼不得已,要不也不會隔三差五的來個這道那道地找麻煩了,畢竟九鼎依舊在,天意就由不得他們了。
試看華夏之外,他們跟誰講過要天下一統的,他們推動過誰入華夏的,反倒是華夏之外皆蠻夷這種理念就是他們提出來的,他們自己倒是往蠻夷之地跑得勤快。
當然,這些話就不適合明說了,安培一族雖落地數千年,但終究比起原生土長,甚至比天皇一族曆史還要悠久的神別家族來說還是有區別的,尤其是他們還一直與華夏的五行一門有聯係,所以雖然兩家關係密切,但並非一體。
“傀儡哪有那麽好做的,三千年的萬世一係,當年差點就玩脫了,如非你們在其中大力奔波,還不知道今日的日本會是哪樣呢?”賀茂明感歎道,雖然他沒有來得及參與那場大戰,但是從小他就耳熟目睹父輩的悲愴,那場大戰他們一口氣得罪了兩方,戰後清算下來幾乎是必死的結局,差點求告無門,若非安培一族消磨掉最後那點情誼,也保不下如今的日本,要知道當年華夏修士可是叫出了寧可給予神教,也要滅了神道的。
“算了,事情終是過了,如今還是看看之後吧,眼下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或許當年前輩硬氣到底,不惜陸沉以抗還好過如今,好歹也如夏花絢爛一迴;如今神教步步緊逼,華夏坐視我等滅亡;外有異教鬼魅入侵,內有國賊通敵,如今真是國將不國了啊!華夏諸門,依舊不願意救助我等嗎?”
“唇寒齒亡,他們怎麽會不救助我等?就算不甘不願,也絕對不會坐視我等滅亡的,至少如此輕易地滅亡,這點賀茂君無需擔心,他們隻是麵子過不去罷了,喇嘛不就來了嗎?說起來咱們終究還是有香火情的,就算沒有香火情,也有相互算計啊!”
“也對,終究咱們還是在他們身邊,有咱們在,至少還不是一個四麵楚歌的結局!隻是這付出恐怕就大了。”
“大就大吧,總比什麽都沒有強,當年能夠接受佛門,也不至於接受不了一群喇嘛?再說,華夏的修士可並非一體的,那位天才似乎是外道!”安培晴明輕嘬了一口說道,“聽說他和市川山田家的優子小姐關係不錯,話說當年的咱們能從他們手中學來式神之法,今日未嚐不能試試,學得那神教般的手段?華夏的修士對於血統傳承還是比較看重的……”
“嗬嗬,大日本啊,要是百年前的先賢,知道所謂他們的大日本如今還得靠還得靠度種……”賀茂明無奈的說到,倒不是有多芥蒂,日本人比華夏人更不注重血脈傳承,隻是這多少有些覺得無奈或者說無力罷了。
與西方的莊園文化不同,華夏文化圈的庭院其實不太講究防禦或者太多地人文特征,比如雕塑什麽的,他們更在乎心境與自然。
也就是地與人合,人與氣合,氣與天合,試圖追求天地人合一的境界,簡單來說就是想讓一切融入自然,一切都顯得自然,無論建築還是行人,都追求在自然之中。
當然,自然不等於蠻荒,自然更在乎心境與氣機,更在乎融合而不是征服,從這就可以見得東西方文化的巨大差異。
為何東方人的西式建築與西方的華式建築總會顯得很違和,就是因為它們與那片土地的氣機不合,說不出所以然,但是五感敏銳的人總能察覺種種不適應。
更不要說修士這種專修精神的人了。
安培晴明與賀茂明相對而坐,兩位近乎**的侍女正在給他們沏茶,但兩人卻沒有絲毫不君子的行為和想法,因為他們都知道這倆貨其實隻是式神,也就是兩張卡紙而已,還是很硬的那種,時代在進步,材料自然也當進步,卡紙自少比以前的草紙經得起折騰些。
這不是安培晴明在彰顯實力,而是眼下他們的交談確實不太適合入第三者之耳。
但是陰陽師的標準之一就是瀟灑,往差了說就是四體不勤五穀不分,雖然這麽說過分了些,但是日常雜事不願親自動手這也確實是修士們的壞習性,試看有幾個大能真正出自洗衣房的,最多掃個地。
這裏是安培家的本居,自然應當他們來效勞,再說操作式神也是需要鍛煉的,倒也不算得浪費。
“安培君,這是忍者從中國傳來的消息……”伴隨著他的話語,一份資料遞給了安培晴明,末法之劫影響的可不僅僅是東方的修士,而是全世界的,無非是深淺罷了,自少現在陰陽師們也很少用千裏傳音或者式神傳信了,實在是太浪費了。
再說,在信息社會的今天,保密性與及時性未必比式神差,還熱衷於這麽折騰地,那就基本上稱得上愛現了。
如果有中國方麵的人在,一眼都能看出,資料上記錄的是丁凱謙的詳細情報,詳細到他人生的每一個曆程,甚至包括鄰居大媽們對他小時候種種軼事的編排。
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有知道得這麽詳細,至少他就不記得他幼兒園時親過女生這件事兒,天地良心,真的沒有,有也絕對是一個誤會。
默默地翻了一下,安培晴明就放了下來,他手上同樣有類似的資料,暗自一歎,實際上,日本從來沒有真正脫離過那片土地的影響,尤其是陰陽師們,最為關注的依舊是那片土地;所以他手上不缺丁凱謙的資料,最多沒有對方這麽詳細罷了,畢竟賀茂家族本身屬於神別氏族,千百年來也一直養著忍者,甚至可以說是忍者的創始者,最初忍者的很多技巧都源自他們,甚至據說忍者的雛形誌能便就是他們一手調教出來的;這一家族熱衷於權勢,更一直把持著情報的收集,是暗世界的王。
但那又怎樣,麵對那個龐然大物,依舊沒有多少辦法可想,用他們的一句俗話就是:瘦死的駱駝依舊比馬大,尤其是這匹馬還是匹閹割了的馬。
“有時間,還是看看吧!雖說沒什麽大用?”一邊淺嚐著安培家的名茶,賀茂明一邊歎氣道,“十七歲啊,僅僅十七歲啊,平均每天修行不足四個小時啊,那片土地竟然還有如此驚才豔豔的人物,你說當初咱們就怎麽被神教那群混蛋給忽悠去做了出頭鳥啊!”
實際上,在裏世界裏麵,日本,準確來說整個世界都對華夏大地心存畏懼,不僅僅是因為修士,更是因為那煌煌大陣,它的作用是如此明顯,絕對不會容傳承斷絕的,一群固守祖墳的家夥,坐守天下最好的土地,不思進取,真讓人恨得咬牙切齒。
眼巴著眼巴著,好不容易當年的破丹強者一雲真人終究沒能抵過時間與傷痛,迎來了天人五衰。
結果,還沒等他們彈冠相慶,一個十七歲的化氣期就突然地冒出來了,而且還在一群天魔之中如此鎮定自如的引來九霄天雷,不僅滅了未出世的天魔不說,居然還能從天雷陣陣中從容的逃脫,還是帶著一群累贅逃脫,這是耀武揚威,這絕對是耀武揚威,對象不言而明。
對,說的就是他們自己,那等前有天魔,後有天雷的情況下,想成累贅也是要本錢的,也隻有夠格成累贅才能看清楚本錢。
天魔的威力有多大他們不知道,但天雷威力多大他們知道——方圓兩海裏內,上至海麵百米,下至數百米的海底,無一生物存活,甚至三天之後的如今,空氣中依舊充滿了電離子,不時還閃現一些電花出來,至於消失了多少海水、生物什麽的,他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隻要知道那片海底別說沉船了,就是大點的礁石都沒有了就可以了。
這就是天劫,傳說中的天劫,多少年沒有傳說過了,現在這個末法社會,能有劈掉一座土丘的天劫都少見了,他是如何引來如此浩大的天劫的?
可見未來的又一位金丹強者啊,天地何其鍾愛那片土地,那片土地的底蘊居然如此深厚,當年不惜血祭王族甚至禍及萬世一係,不惜以神為祭設下的鬼怨之法,如今看來竟沒有絲毫效果,不禁讓他們感到一陣無力,也不知那些前輩地下有靈會不會氣得再死一次,這可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啊。
“未來的金丹尊者,就不知道是不是唯一的,我們的人根本進不去洞天福地,進去了的多半也出不來……”安培晴明同樣感歎,他看著年輕,但是自己知道,他今年已經四十五歲了,保養得再好也不可避免氣血開始陳舊、衰弱,除非奇遇,金丹恐怕今生無望了,至於死後為神,那都是忽悠凡人的,八百萬諸神,就算全日本人啥都不幹也奉養不起,真正能活著的不知道有沒有八千,能顯靈的有沒有八十,這還算上那些注定會被陰陽師們隨意嗬斥的所謂神的。
“現在我們應該考慮的是如何應對,當年東海一戰他們固然損失慘重,如今看來卻未傷根本,一旦這一代成長起來,恐怕傾覆之禍就近在眼前了,當年真不該跟著神教……”
“不跟著又能怎麽樣?”安培晴明說到,“末法之劫,我們終究失去了主宰國家的地位,世人無知,總認為能以蛇吞象,卻不知能吞象的隻能是巴蛇啊;不過拚力一搏尚有一線機會改變,不搏遲早都是如今這個下場!雖然結果證明是錯的,但這不正如咱們的個性嗎?就像當年織田信長所說的,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你們可曾後悔當年太早將之除去,否則說不定今日的日本就不是這樣一幅場景了呢?華夏人說大勢所趨,你看,兜轉幾百年,神教不依舊進入了嗎?當年的八百萬神道,還剩多少?”
“前輩的選擇沒有錯,身為日本人,他居然想要引入神教,這是日奸!可惜的是德川家實在不爭氣……”賀茂明無奈的說道,他們也不想想,甘心當傀儡的,如何能夠成為英雄。
“錯不錯也就這樣了,當年傾盡全力一戰尚且落得如此下場,將來還能怎麽樣,隻要學著德川家安心做傀儡,倒也不是什麽壞事兒?”都說華夏大地信奉大一統思想,身為從未與那片土地脫節的一群人,他們怎麽可能不知道,至少修士們是不會有這個思想的,他們也是逼不得已,要不也不會隔三差五的來個這道那道地找麻煩了,畢竟九鼎依舊在,天意就由不得他們了。
試看華夏之外,他們跟誰講過要天下一統的,他們推動過誰入華夏的,反倒是華夏之外皆蠻夷這種理念就是他們提出來的,他們自己倒是往蠻夷之地跑得勤快。
當然,這些話就不適合明說了,安培一族雖落地數千年,但終究比起原生土長,甚至比天皇一族曆史還要悠久的神別家族來說還是有區別的,尤其是他們還一直與華夏的五行一門有聯係,所以雖然兩家關係密切,但並非一體。
“傀儡哪有那麽好做的,三千年的萬世一係,當年差點就玩脫了,如非你們在其中大力奔波,還不知道今日的日本會是哪樣呢?”賀茂明感歎道,雖然他沒有來得及參與那場大戰,但是從小他就耳熟目睹父輩的悲愴,那場大戰他們一口氣得罪了兩方,戰後清算下來幾乎是必死的結局,差點求告無門,若非安培一族消磨掉最後那點情誼,也保不下如今的日本,要知道當年華夏修士可是叫出了寧可給予神教,也要滅了神道的。
“算了,事情終是過了,如今還是看看之後吧,眼下該怎麽辦?”
“還能怎麽辦?或許當年前輩硬氣到底,不惜陸沉以抗還好過如今,好歹也如夏花絢爛一迴;如今神教步步緊逼,華夏坐視我等滅亡;外有異教鬼魅入侵,內有國賊通敵,如今真是國將不國了啊!華夏諸門,依舊不願意救助我等嗎?”
“唇寒齒亡,他們怎麽會不救助我等?就算不甘不願,也絕對不會坐視我等滅亡的,至少如此輕易地滅亡,這點賀茂君無需擔心,他們隻是麵子過不去罷了,喇嘛不就來了嗎?說起來咱們終究還是有香火情的,就算沒有香火情,也有相互算計啊!”
“也對,終究咱們還是在他們身邊,有咱們在,至少還不是一個四麵楚歌的結局!隻是這付出恐怕就大了。”
“大就大吧,總比什麽都沒有強,當年能夠接受佛門,也不至於接受不了一群喇嘛?再說,華夏的修士可並非一體的,那位天才似乎是外道!”安培晴明輕嘬了一口說道,“聽說他和市川山田家的優子小姐關係不錯,話說當年的咱們能從他們手中學來式神之法,今日未嚐不能試試,學得那神教般的手段?華夏的修士對於血統傳承還是比較看重的……”
“嗬嗬,大日本啊,要是百年前的先賢,知道所謂他們的大日本如今還得靠還得靠度種……”賀茂明無奈的說到,倒不是有多芥蒂,日本人比華夏人更不注重血脈傳承,隻是這多少有些覺得無奈或者說無力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