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娘子哭鬧的時候,葛氏也站在門邊看著戲。心裏一陣興災樂禍的,誰這讓姚娘子平日裏老是一幅瞧不起人的樣子,話裏話外的還老拿她嫁給正平的事情說事。
好象李正平娶了她多虧了似的,著實氣人。想她堂堂葛巡欄的女兒,嫁給李正平,他哪裏虧了?
再說,以前還道李正平是李家正經的族人,也算得是望族之後。可如今看來,這李氏之後是李氏之後,可早都不知偏到哪一代去了,在李家的地位也就相當於一個管事,這明明是她葛秋姐吃虧了才對啊。
越想著這些,葛秋姐就越是忿悶不平。
因此,見姚娘子倒黴,這心裏倒跟六月天吃了冰酸梅湯似的爽氣。
「秋姐兒。」這時,一個婦兒扭著腰肢過來,正是葛秋姐的二娘曹氏。
「你來幹什麽?」葛秋姐看著曹氏沒好氣的道。對於曹氏這個二娘,葛秋姐兒一向是沒什麽好臉色的。
不過,曹氏歷來還算是低調有眼色,對葛秋姐這個葛家大閨女卻是千依百順的,也因此,葛秋姐雖然一向不給曹氏好臉色看,但其實對曹氏也沒太大的惡意,對曹氏所出的葛三兒更是一慣不錯。
「你爹讓我來找你的。」曹氏對葛秋姐的臉色毫不在意,一臉微笑的道。
「什麽事?」葛秋姐挑著眉毛問。
「這是老爺給李家開出的正餘銀稅票和門攤費票。」曹氏說著,把手上幾張稅票遞給了葛秋姐兒。
「怎麽這麽高?」葛秋姐一看那稅票,不由的輕叫了起來。
「這可都是跟據那本特製的帳冊來的。」曹氏道。
「那本是假的,隻是胡弄二奶奶和貞姑娘他們用的,哪能真按這個收?爹真糊塗了。」葛秋姐沒好氣的道。
「你爹可一點都不糊塗,你想想啊,你們給二奶奶和貞姑娘他們看的是假帳冊,如果這會兒再收稅,卻按照平常的收,稅費突然一下子就降了下來,那豈不就成了自揭短處,自掌耳光了嗎?憑誰也知道之前的帳有問題了。」曹氏道。
「倒也是,隻是這錢……」葛秋姐咋巴著嘴。
「你傻了呀,如今貞姑娘不是來南京主事了嘛,再說了,也是因為她那貨行和糧行才搬走了,你公公這邊的帳目裏可退出了一大筆錢,稅的事情,不夠的話自然該由貞姑娘貼出來才是啊。」曹氏道。
說著,曹氏又轉過臉看了看周圍,才在葛秋姐耳邊低語:「你爹說了,讓你跟你婆婆說說好,就按這稅票上的費用來收,然後多出來的錢,他隻抽一成,其它的還給你們,這樣,每年下來,豈不是有一筆不小的銀錢下袋了,你婆婆肯定幹的。」
聽得曹氏的話,葛秋姐眼睛一亮,如此果然行的。隨既卻又皺了眉頭:「不行,過去的還好說已經過去,便是不合理,交也交了,還能怎麽嘀。可這現在的,那貞姑娘又不是傻子,她隻是跟別家一對,就能看出不對來了,這方法行不通。」
「誰說的啊,你爹早考慮到了,李家當年可是在貢墨上出事的。所以,之後,朝廷對李家實行的是懲罰性稅費。要不然,憑李家的當年底子,熬一熬也就過去了,怎麽可能會突然的退出南京市場,正是因為這懲罰性稅費整的。所以,到時就拿這個說事,那貞姑娘也沒話可說了。」那曹氏道。
「竟是有這等事情?那太好了,行,我去跟我婆婆說。」葛秋姐歡喜的接過稅票,仿佛已經看到白花花的銀兩入了口袋。
「正平嫂子,怎麽在門口說話,不請人進屋?」這時,貞娘帶著小丫過來,門口的路叫人堵了,隻得遠遠的停下來道。
「不用不用,我就路過,聽著前麵姚娘子吵鬧,就嘮叨兩句。」曹氏連忙的道,然後給貞娘讓開路。
「哦。」貞娘微微點頭,便不再多說直接進了屋。
「這就是貞姑娘啊,看著沒多大吧,聽說才剛十六歲。」曹氏看著貞娘的背景衝著葛秋姐道。
「本來就是丫頭片子一個,沒什麽了不得的,不過是仗著二奶奶和老夫人在背後撐腰罷了。」葛秋姐也迴望著貞娘的背影,不屑的道。一個有個克婦之命,又被退了親的女子,偏到她麵前撐起大頭來了,真是見鬼了。
「那是,那是,咱家秋姐兒才是最能幹的。」曹氏連連點頭道。
「行了,你迴去吧,我們在這門口說話,還不定那李貞娘還以為我們在說她什麽了呢。」這時,葛秋姐又衝著曹氏擺擺手,然後轉身就嘣的一聲關上了門。
「呸,還真當自己是人物了,人家貞姑娘是沒什麽了不得,但就能讓你那死鬼老爹都吃癟。」曹氏一臉不屑的衝著門裏的葛秋姐嘀咕了句。
她當年在葛秋姐的娘手上吃了不少的虧,好不容易熬到葛秋姐的娘走了。因著葛秋姐的不願,她還不能扶正,始終隻是個二娘。因此,雖然表麵上巴結著葛秋姐,心裏自不會真把葛秋姐放在心上。
隨後曹氏便轉身離開了。
葛氏進了屋,便興沖沖的去找婆婆方氏,又把稅票給方氏看。
「呸,你爹這安的是什麽心哪,別人有個巡欄的親家,那總是想方設法的少交些稅。嘿,你爹倒好,這倒是挖空心思的到我這裏來弄錢了,這是親家還是仇家呀?」方氏沒好氣的將那稅票往葛氏臉上砸。
「嗬嗬,婆婆這會兒倒是想少交了,可當初讓我爹做假帳的時候可是盡可能的往多裏記。」葛秋姐沒好氣的道。
曹氏叫葛秋姐拿了短處,一時沒話迴了,隻是一口咬死著,不能按假帳的來。
隨後,葛秋姐才把曹氏說的那一套說給自家婆婆聽。
「哎呀,就有這麽迴事,這麽些年來,事過境遷的,我竟都忘了。」方氏一拍巴掌。
於是婆媳倆又合計到一塊兒去了,最終決定,就按稅票上的來。
「就怕公公不同意。」葛秋姐最後道。
說起來這個家裏,她倒是有些怕這公公的。李景明平日做事一向嚴謹,便是她爹對李景明也禮遇幾分,所以,葛秋姐任有什麽花樣也是不敢在李景明麵前使的。因此,自要竄掇著婆婆方氏出麵。
而世間之事,天生一物降一物,婆婆方氏並不是那麽能幹的人,但拿捏起公公來倒也是一把好手。總之,萬事,隻要婆婆一說,一鬧,公公就鮮有不應承的。
「沒事,這事辦在我身上。」方氏拍著胸脯。
轉眼天便黑了。
方氏就站在門處一個勁的朝外張望,好不容易,候著李景明進了屋,便顛顛的上前,幫著李景明打點著衣物,換上便服,殷勤巴結。
「又有什麽事啊?」李景明嘆了口氣,自己這老妻他心裏清楚,平日可沒這麽好脾氣的,這無事獻殷勤的,必是有事所求。
方氏於是又拿出稅票,然後把之前葛秋姐說的那些再說一遍。
「不行,你真以為貞姑娘是傻子呀?去年,李家嫡宗鬧出那麽大的事情,全靠貞姑娘頂了下來,她精道著呢。我這些日子那心就一直提著,就等著她發落我們,你倒好,還要往槍口上撞,你是真想我被李氏逐出族不成?」李景明看著那稅票,唬的差點跳了起來,一陣氣急敗壞的道。
「哪有你說的那麽神?我看這幾天,貞姑娘見我們也沒有別的,都是一幅笑嘻嘻的模樣,到底是一個才十六歲的女孩子,就算是有些能力,那也是在徽州,到了南京,怕就沒那麽大的見識了。你少在這裏疑神疑鬼的,總之,這事我說了算了。」方氏撇著嘴道。
「不行。」李景明再一次否定,又見方氏一副不在乎的樣子,知道不嚇嚇她不行,便咬了咬牙道:「你……你若一意孤行,我便休了你。」
「休了我?李景明,你居然敢說休了我?你的命是我救的你知不知道?李家?你對李家忠心,可人家李家是怎麽對你的?」聽得李景明說出休妻,方氏眼眶立刻就紅了。
「當年,你為著李家盡心盡力,每年便是多一文錢都不會往自己口袋裏裝,全都送到嫡宗那邊,可最多也就得了老夫人一句辛苦了。可光嘴上說辛苦有什麽用,那年天寒地凍啊,你病在床上人事不知啊,我是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可家裏看病的錢一文都沒了,嫡宗的錢又送走了,我隻得寫信給嫡宗,求他們帶點錢過來給你看病啊……」
說到這裏,方氏又咬著牙恨恨的道:「可那邊怎麽迴的?沒錢,兩個字就打發了,若不是正好李神醫經過,免費給你冶病不算,連藥錢都免了,你才活了命啊。總之,我算是看出來了,什麽忠義,什麽本份都是假的,唯有錢是真的,遇到困難的時候,忠義,本份幫不了你,隻有裝進口袋的錢才能幫你。」方氏說著又嚎淘大哭了起來。
「你……都過去了還說這些幹什麽?也許當年嫡宗有不對,可我們現在這樣又對了嗎?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啊,我總有一種感覺,貞姑娘就等著我們下手呢,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也沒有不露陷的局啊。」李景明衝著方氏嘆氣的道。
一時間,屋裏便靜溢了下來。
「爹,娘,吃飯了。」花兒在外麵叫著。
「走,吃飯去了。」李景明拉著方氏。兩一前一後的出門。
而此時,另一邊的窗下,貞娘嘆了口氣,轉身離去,她過來本是來找景明叔,讓他明天找幾個人重新打製一套櫃檯。
大明時代的櫃檯太高了,顧客站在外麵,往往隻露出一個頭來,貞娘既不習慣,而且,也覺得不利於跟顧客交流,因此,便想將櫃檯改變一下。
隻是沒想到,剛過來,路過窗邊卻聽到這樣一翻話,倒是不好再去找景明叔了。於是轉身迴屋,心裏倒也在琢磨著方氏剛才說的話。
…………………………
感謝roxchan,魚031269的粉紅票。jansam,enya2013的平安符,謝謝支持!!!!rs
</br>
好象李正平娶了她多虧了似的,著實氣人。想她堂堂葛巡欄的女兒,嫁給李正平,他哪裏虧了?
再說,以前還道李正平是李家正經的族人,也算得是望族之後。可如今看來,這李氏之後是李氏之後,可早都不知偏到哪一代去了,在李家的地位也就相當於一個管事,這明明是她葛秋姐吃虧了才對啊。
越想著這些,葛秋姐就越是忿悶不平。
因此,見姚娘子倒黴,這心裏倒跟六月天吃了冰酸梅湯似的爽氣。
「秋姐兒。」這時,一個婦兒扭著腰肢過來,正是葛秋姐的二娘曹氏。
「你來幹什麽?」葛秋姐看著曹氏沒好氣的道。對於曹氏這個二娘,葛秋姐兒一向是沒什麽好臉色的。
不過,曹氏歷來還算是低調有眼色,對葛秋姐這個葛家大閨女卻是千依百順的,也因此,葛秋姐雖然一向不給曹氏好臉色看,但其實對曹氏也沒太大的惡意,對曹氏所出的葛三兒更是一慣不錯。
「你爹讓我來找你的。」曹氏對葛秋姐的臉色毫不在意,一臉微笑的道。
「什麽事?」葛秋姐挑著眉毛問。
「這是老爺給李家開出的正餘銀稅票和門攤費票。」曹氏說著,把手上幾張稅票遞給了葛秋姐兒。
「怎麽這麽高?」葛秋姐一看那稅票,不由的輕叫了起來。
「這可都是跟據那本特製的帳冊來的。」曹氏道。
「那本是假的,隻是胡弄二奶奶和貞姑娘他們用的,哪能真按這個收?爹真糊塗了。」葛秋姐沒好氣的道。
「你爹可一點都不糊塗,你想想啊,你們給二奶奶和貞姑娘他們看的是假帳冊,如果這會兒再收稅,卻按照平常的收,稅費突然一下子就降了下來,那豈不就成了自揭短處,自掌耳光了嗎?憑誰也知道之前的帳有問題了。」曹氏道。
「倒也是,隻是這錢……」葛秋姐咋巴著嘴。
「你傻了呀,如今貞姑娘不是來南京主事了嘛,再說了,也是因為她那貨行和糧行才搬走了,你公公這邊的帳目裏可退出了一大筆錢,稅的事情,不夠的話自然該由貞姑娘貼出來才是啊。」曹氏道。
說著,曹氏又轉過臉看了看周圍,才在葛秋姐耳邊低語:「你爹說了,讓你跟你婆婆說說好,就按這稅票上的費用來收,然後多出來的錢,他隻抽一成,其它的還給你們,這樣,每年下來,豈不是有一筆不小的銀錢下袋了,你婆婆肯定幹的。」
聽得曹氏的話,葛秋姐眼睛一亮,如此果然行的。隨既卻又皺了眉頭:「不行,過去的還好說已經過去,便是不合理,交也交了,還能怎麽嘀。可這現在的,那貞姑娘又不是傻子,她隻是跟別家一對,就能看出不對來了,這方法行不通。」
「誰說的啊,你爹早考慮到了,李家當年可是在貢墨上出事的。所以,之後,朝廷對李家實行的是懲罰性稅費。要不然,憑李家的當年底子,熬一熬也就過去了,怎麽可能會突然的退出南京市場,正是因為這懲罰性稅費整的。所以,到時就拿這個說事,那貞姑娘也沒話可說了。」那曹氏道。
「竟是有這等事情?那太好了,行,我去跟我婆婆說。」葛秋姐歡喜的接過稅票,仿佛已經看到白花花的銀兩入了口袋。
「正平嫂子,怎麽在門口說話,不請人進屋?」這時,貞娘帶著小丫過來,門口的路叫人堵了,隻得遠遠的停下來道。
「不用不用,我就路過,聽著前麵姚娘子吵鬧,就嘮叨兩句。」曹氏連忙的道,然後給貞娘讓開路。
「哦。」貞娘微微點頭,便不再多說直接進了屋。
「這就是貞姑娘啊,看著沒多大吧,聽說才剛十六歲。」曹氏看著貞娘的背景衝著葛秋姐道。
「本來就是丫頭片子一個,沒什麽了不得的,不過是仗著二奶奶和老夫人在背後撐腰罷了。」葛秋姐也迴望著貞娘的背影,不屑的道。一個有個克婦之命,又被退了親的女子,偏到她麵前撐起大頭來了,真是見鬼了。
「那是,那是,咱家秋姐兒才是最能幹的。」曹氏連連點頭道。
「行了,你迴去吧,我們在這門口說話,還不定那李貞娘還以為我們在說她什麽了呢。」這時,葛秋姐又衝著曹氏擺擺手,然後轉身就嘣的一聲關上了門。
「呸,還真當自己是人物了,人家貞姑娘是沒什麽了不得,但就能讓你那死鬼老爹都吃癟。」曹氏一臉不屑的衝著門裏的葛秋姐嘀咕了句。
她當年在葛秋姐的娘手上吃了不少的虧,好不容易熬到葛秋姐的娘走了。因著葛秋姐的不願,她還不能扶正,始終隻是個二娘。因此,雖然表麵上巴結著葛秋姐,心裏自不會真把葛秋姐放在心上。
隨後曹氏便轉身離開了。
葛氏進了屋,便興沖沖的去找婆婆方氏,又把稅票給方氏看。
「呸,你爹這安的是什麽心哪,別人有個巡欄的親家,那總是想方設法的少交些稅。嘿,你爹倒好,這倒是挖空心思的到我這裏來弄錢了,這是親家還是仇家呀?」方氏沒好氣的將那稅票往葛氏臉上砸。
「嗬嗬,婆婆這會兒倒是想少交了,可當初讓我爹做假帳的時候可是盡可能的往多裏記。」葛秋姐沒好氣的道。
曹氏叫葛秋姐拿了短處,一時沒話迴了,隻是一口咬死著,不能按假帳的來。
隨後,葛秋姐才把曹氏說的那一套說給自家婆婆聽。
「哎呀,就有這麽迴事,這麽些年來,事過境遷的,我竟都忘了。」方氏一拍巴掌。
於是婆媳倆又合計到一塊兒去了,最終決定,就按稅票上的來。
「就怕公公不同意。」葛秋姐最後道。
說起來這個家裏,她倒是有些怕這公公的。李景明平日做事一向嚴謹,便是她爹對李景明也禮遇幾分,所以,葛秋姐任有什麽花樣也是不敢在李景明麵前使的。因此,自要竄掇著婆婆方氏出麵。
而世間之事,天生一物降一物,婆婆方氏並不是那麽能幹的人,但拿捏起公公來倒也是一把好手。總之,萬事,隻要婆婆一說,一鬧,公公就鮮有不應承的。
「沒事,這事辦在我身上。」方氏拍著胸脯。
轉眼天便黑了。
方氏就站在門處一個勁的朝外張望,好不容易,候著李景明進了屋,便顛顛的上前,幫著李景明打點著衣物,換上便服,殷勤巴結。
「又有什麽事啊?」李景明嘆了口氣,自己這老妻他心裏清楚,平日可沒這麽好脾氣的,這無事獻殷勤的,必是有事所求。
方氏於是又拿出稅票,然後把之前葛秋姐說的那些再說一遍。
「不行,你真以為貞姑娘是傻子呀?去年,李家嫡宗鬧出那麽大的事情,全靠貞姑娘頂了下來,她精道著呢。我這些日子那心就一直提著,就等著她發落我們,你倒好,還要往槍口上撞,你是真想我被李氏逐出族不成?」李景明看著那稅票,唬的差點跳了起來,一陣氣急敗壞的道。
「哪有你說的那麽神?我看這幾天,貞姑娘見我們也沒有別的,都是一幅笑嘻嘻的模樣,到底是一個才十六歲的女孩子,就算是有些能力,那也是在徽州,到了南京,怕就沒那麽大的見識了。你少在這裏疑神疑鬼的,總之,這事我說了算了。」方氏撇著嘴道。
「不行。」李景明再一次否定,又見方氏一副不在乎的樣子,知道不嚇嚇她不行,便咬了咬牙道:「你……你若一意孤行,我便休了你。」
「休了我?李景明,你居然敢說休了我?你的命是我救的你知不知道?李家?你對李家忠心,可人家李家是怎麽對你的?」聽得李景明說出休妻,方氏眼眶立刻就紅了。
「當年,你為著李家盡心盡力,每年便是多一文錢都不會往自己口袋裏裝,全都送到嫡宗那邊,可最多也就得了老夫人一句辛苦了。可光嘴上說辛苦有什麽用,那年天寒地凍啊,你病在床上人事不知啊,我是急的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可家裏看病的錢一文都沒了,嫡宗的錢又送走了,我隻得寫信給嫡宗,求他們帶點錢過來給你看病啊……」
說到這裏,方氏又咬著牙恨恨的道:「可那邊怎麽迴的?沒錢,兩個字就打發了,若不是正好李神醫經過,免費給你冶病不算,連藥錢都免了,你才活了命啊。總之,我算是看出來了,什麽忠義,什麽本份都是假的,唯有錢是真的,遇到困難的時候,忠義,本份幫不了你,隻有裝進口袋的錢才能幫你。」方氏說著又嚎淘大哭了起來。
「你……都過去了還說這些幹什麽?也許當年嫡宗有不對,可我們現在這樣又對了嗎?這樣下去不是個事啊,我總有一種感覺,貞姑娘就等著我們下手呢,這世上沒有不透風的牆,也沒有不露陷的局啊。」李景明衝著方氏嘆氣的道。
一時間,屋裏便靜溢了下來。
「爹,娘,吃飯了。」花兒在外麵叫著。
「走,吃飯去了。」李景明拉著方氏。兩一前一後的出門。
而此時,另一邊的窗下,貞娘嘆了口氣,轉身離去,她過來本是來找景明叔,讓他明天找幾個人重新打製一套櫃檯。
大明時代的櫃檯太高了,顧客站在外麵,往往隻露出一個頭來,貞娘既不習慣,而且,也覺得不利於跟顧客交流,因此,便想將櫃檯改變一下。
隻是沒想到,剛過來,路過窗邊卻聽到這樣一翻話,倒是不好再去找景明叔了。於是轉身迴屋,心裏倒也在琢磨著方氏剛才說的話。
…………………………
感謝roxchan,魚031269的粉紅票。jansam,enya2013的平安符,謝謝支持!!!!rs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