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所長拎著一瓶水走進會議室,王萍接過水瓶給每個人的茶杯添滿了水。金所長往爐子裏麵加了一些煤,然後坐在鄭峰的旁邊。

    審訊繼續進行。

    “馬德魁,你把殺害包俊才的過程交代一下,不要有任何遺漏,你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說吧!”

    “那天下午五點鍾左右,我就到七裏灣了,搬好石頭以後,我就在喇叭塘貓了一會,因為時間還早。”

    “你早就選好喇叭塘了嗎?”

    “對,早些日子就選好了,塘邊正好有幾個坑,其中一個坑比較大,也比較深。”

    “殺害包俊才的念頭是什麽時候產生的?”

    “從我知道包家人殺害了我爹以後。”

    “你為什麽要選擇包俊才呢?”

    “他是一個書呆子,比較好對付。”

    “包馬兩家的恩怨是上一輩子人的事情,和包俊才沒有任何關係。他是無辜的。”

    “他們包家讓我們馬家不好過,我就要讓包家人不好過。”

    鄭峰的心情異常沉重,上一代人的仇恨已經使眼前這個年輕人的心理嚴重扭曲變形。

    “照你這麽說,你已經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對!我準備好了刀和繩子,為了……”

    “等一下,刀是什麽刀?”

    “是我在縣城買的——是一把菜刀。”

    “你家裏麵不是有殺豬刀嗎?”

    “家裏麵的殺豬刀被大伯收起來了。我找了,但沒有找到。”

    “刀一直帶在身邊嗎?”

    “一直藏在喇叭塘。”

    “刀不會鏽嗎?”

    “我在刀上抹了一層豬油。”

    “除了刀和繩子以外,你還有哪些準備?”

    “為了萬無一失,我還砍了一根柳樹棍。包俊才雖然是個書呆子,但和我差不多高,我可不會做那種野兔沒逮著,反而被老鷹啄傷了眼睛的傻事。”

    “做案的過程,你跟馬清齋說了嗎?”

    “我隻說了一個大概,當時我心裏也有點後怕,有些細節沒有說,大伯也沒有問。”

    這就是馬清齋不能自圓其說的原因,關鍵是,等他想知道所有細節的時候,已經遲了,由此看來,鄭峰選擇十二月四號拜訪馬家是明智之舉,同誌們的及時出現,打亂了馬清齋的陣腳。他已經沒有機會和馬德魁進行深入細致的溝通了。

    “六點多鍾的時候,我摸到了七裏灣北渡口,躲在蘆葦叢裏麵。這時候,天已經上黑影子了。”

    “我問你,八月二十九號的天氣怎麽樣?”

    “陰天,風很大。到七點鍾左右,坐船的人越來越少,七點半鍾左右,包俊才來了。船上除了謝大爹,隻有三個人……”

    這裏和馬清齋所說的情況一樣:“馬清齋為什麽要問你這個情況?”

    “他問我,和包俊才同船的有幾個人,包俊才認不認識他們。他們人不認識包俊才。”

    這個情況對刑偵人員來講,是非常重要的,馬清齋自然也知道它的重要性,他之所以問馬德魁這個問題,是想看看馬德魁在八月二十九號的晚上有沒有留下什麽破綻和疑點。

    “你怎麽說?”

    “我說包俊才和他們彼此都不認識。”

    “根據是什麽?”

    “那兩個人麵很生,好像不是馬家集的人。包俊才沒有跟他們說話,隻顧在馬燈下看書,上岸之後,那兩個人走在前麵,包俊才走在後麵,隔了七八步遠。”

    “下麵這一段內容,你詳細談一談。”

    “我——我跟了上去,因為有蘆葦叢,再加上風,所以,他一點都沒有察覺……”

    馬清齋在談到天氣的時候,竟然對天氣一無所知,這也是一個很大的破綻,幾乎所有的罪犯,在作案的時候都會考慮天氣的因素,馬德魁和包大貴都感覺到了八月二十九號夜裏麵的風。馬清齋沒有感覺到,就說明他沒有身臨其境。

    這時候,會議室的門被推開,劉隊長朝鄭峰看了看,鄭峰走出了會議室,掩上門。

    “馬德魁,繼續。”

    “我跟在他的後麵,當他走過喇叭河的時候,我逼了上去,從口袋裏麵掏出繩子。”

    很顯然,馬德魁在這種情況下選擇繩子,是完全符合當時的情境的。前麵有人,自然不能讓包俊才出聲,所以,從後麵用繩子勒住包俊才的脖子,是最穩妥的辦法。

    “喇叭河是不是在喇叭塘的西邊?”

    “對,喇叭河和喇叭塘是連著的。”

    “前麵不是有人嗎?”

    “那裏彎道比較多,又有蘆葦擋著,他們看不見後麵的情況。”

    這就說明馬德魁對作案地點的選擇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你特地選擇在那裏下手。”

    “我必須在那裏下手,那裏彎道最多,蘆葦最密,如果再往前走,一是彎道少,二是離南渡口比較近。再不下手就沒有機會了。就在我步步逼近包俊才的時候,他突然停住了,他打開書包,從裏麵拿出一個練習本,撕了幾張紙,我就知道,一個更好的機會出現了。”

    “更好的機會?”

    “他這是要大便。我就把繩子收了起來,抄起柳樹棍。他朝蘆葦叢裏麵走了十幾步,那裏是一塊窪地,有一小叢灌木,他走到灌木叢的後麵,脫下褲子,蹲了下去。我慢慢地摸了過去,他大概是聽到了聲音,因為我手上的柳樹棍碰到了蘆葦,他猛然迴頭,好像看到了我,連忙站起身,匆匆提起褲子,我掄起柳樹棍,對準他的右腿揮了過去,他應聲倒地。”

    “你為什麽不對準他的頭,或者直接用刀呢?”

    “我要讓他死個明白。他們包家害死了我爹,他從小學一直到中學,都壓在我的頭上。”

    “他怎麽壓你了?”

    “老師拿我跟他比,我大伯也拿他說我,從上小學開始,我就生活在他的陰影之下。”

    很顯然,在馬德魁的胸腔裏麵,除了家族的仇恨,還包括他個人的私憤和怨氣。

    “你是想慢慢地折磨包俊才嗎?”

    “不錯。”這時候,卞一鳴和陳皓看見了馬德魁眼睛裏麵的兇光,“我爹被他們殺害並分屍,我自然不能輕易放過包俊才。”

    “你難道就沒有想到後果嗎?”

    “大不了,一命換一命。”

    “你難道就沒有為你娘和你大伯想一想嗎?特別是你大伯馬清齋,他為了你竟然想到為你頂包。”

    “當時,哪能想這麽多呢?這口氣,我已經憋了很久了。”

    馬明齋早年多行不義,不願自斃,非要在人世間苟活十七年,結果把自己兒子的小命也搭進去了,馬德魁生活在這樣一個陰陽相間的環境裏麵,其悲劇在十七年前就已經開始醞釀了。

    “包俊才沒有喊嗎?”

    “他喊了好幾聲,但沒有用了,前麵兩個人已經走遠了,當時,風很大,耳朵裏麵都是蘆葦的‘沙沙’聲,中間還摻雜著蛙叫聲和野鴨的鳴叫聲。”

    鄭峰推開門走進會議室,和畢老、李雲帆交頭接耳地交流了幾句,審訊繼續進行。

    “懷表是在什麽時候跑到包俊才手上去的呢?”

    “不知道,估計是在搏鬥的時候。他認出了我,突然來了個鯉魚打挺,向我撲過來,使出渾身的力氣,抱住我的大腿,用頭頂著我的腹部,我當時沒有想到他會有那麽大的勁,結果被他頂倒在地。”

    困獸猶鬥,何況是身處絕境中的人呢?包俊才一定是清醒地意識到了自己所麵臨的危險。所以,一場殊死的搏鬥在所難免,從馬德魁的口中,我們已經很難了解到當時最真實的情況。但通過想象,我們還是能夠感受到當時那種激烈、緊張、恐怖和驚悚的氣氛的。

    “能不能給我到一點水?”很顯然,八月二十九號夜晚的餘悸仍然殘留在馬德魁的心裏。馬德魁舔了一下嘴唇,咽喉上下蠕動了一下。

    王萍放下手中的鋼筆,拎起水瓶給馬德魁倒了一杯水,陳皓和卞一鳴借此機會過過煙癮,從口袋裏麵掏出一包香煙,打了一梭子香煙給鄭峰他們。

    水太燙,馬德魁淺淺地喝了一小口水,把茶杯放在地下放下:“我抓住了他的皮包帶子,勒住了他的脖子——當時,皮包就在他的脖子上。我本來是準備和他‘談談心’的,可當時的情形已經不容許了……”

    “別停下來。”

    “他想掰我的手,我的手背和手腕就是這時候被他抓破的。後來我又將皮包帶在他脖子上繞了一圈,並且使出全身的力氣,雙手緊緊地抓住皮包帶的兩頭,皮包帶越勒越緊,他掐住了我的脖子,但他已經沒有什麽力氣了,就這樣在地上翻滾、遊動了一段時間……”

    “有多長時間?”

    “時間比較長,有七八分鍾的樣子,他的雙手漸漸地鬆開了……”馬德魁彎腰端起地上茶杯,猛喝了好幾口水。

    說者是輕描淡寫,聽者是驚心動魄。

    卞一鳴和陳皓仰起頭了看著馬德魁,王萍放下鋼筆,搓了搓僵硬的手指。

    “我見他不動了,就用手在他的鼻子上試了試唿吸,他已經不行了。我把他拖到河溝邊,從口袋裏掏出繩子係在他的腳脖子上,把他掀到河裏麵,很快就拖到了喇叭塘。”

    繩子終於在這裏派上了用場,馬德魁還真能想得出來,竟然會在水的浮力上做文章。

    “拖了多長時間?”

    “頂多一分鍾。”

    “案發地點距離喇叭塘有多遠,距離你所說的喇叭河又有多遠?”

    “案發地點距離喇叭塘有操場的跑道那麽長,距離喇叭河隻有二十幾步,就在北邊,到喇叭塘的距離倒不算遠,關鍵是蘆葦太多太密,不好走。”

    馬清齋就沒有提到這個細節,有些細節,如果不身臨其境,單靠想象是不行的。

    “你和包俊才在一起搏鬥了這麽長時間,路上一個人都沒有嗎?”

    “我把包俊才往喇叭河拖的時候,從南渡口來了四個人,抬著一個擔架,好像是送病人去桃源看醫生的。我就在蘆葦從裏麵蹲了一會。等他們走遠了才開始動手。”

    “包俊才的右腿斷了嗎?”

    “是,我在他腳脖子上係繩子的時候,先係的是右腳,後來改成了左腳。”

    “為什麽改成左腳?”

    “我發現他的右小腿已經不對勁了——已經拖下來了。”

    “坑的大小合適嗎?”

    “坑太小,主要是包俊才的骨架太大。”

    “你是用什麽工具挖的呢?”

    “用鍬挖。”

    “你帶了一把鍬。”

    “是,鍬是我在碼頭上拿的,‘我來我客棧’前麵有一個小煤場。”

    馬清齋作案之前的準備工作顯然沒有馬德魁充分,用刀挖和用鍬挖,那一個更符合實際情況呢?答案是非常肯定的。馬清齋曾經說過,喇叭塘是他事先踩好的點,坑到底能不能埋下包俊才,他應該心中有數,心中有數,就應該事先準備。兇手在作案的時候,心裏最核心的東西就是在最短的時間裏麵完成作案過程,可是馬清齋是像在玩遊戲。

    “鍬扔到哪裏去了?”

    “我把鍬扔到喇叭塘東邊的河道裏了。”

    王萍在“鍬”和”喇叭塘東邊的河道下麵重重地劃了兩道波浪線。

    “包俊才是不是又醒了?”

    “對,坑快要挖好的時候,包俊才突然動了幾下,並且哼了幾聲,把我嚇了一跳,估計是在水裏麵泡了一段時間,他醒過來了,我就撲了上去,死死地掐住了包俊才的脖子,直到他不動了才鬆手。”

    “後來呢?”

    “我砍下他的頭以後,就把他掀到坑裏麵去了。”

    “衣服呢?”

    “在把他掀下去之前,我脫下了他的衣服。”

    “什麽衣服?”

    “襯衫和褲子。”

    “襯衫和褲子的顏色?”

    “襯衫是白襯衫,褲子的顏色記不得了,顏色比較深。我用襯衫把書和練習本,還有褲子包在一起,又砍了幾根柳樹條把包和一塊石頭捆在一起。”

    “東西是扔下去的嗎?”

    “沒有扔,是放下去的。”

    “為什麽不扔?”

    “我怕東西漂到水麵上來,所以,把石頭壓在上麵。”

    “不是有兩塊石頭嗎?”

    “另一塊石頭也壓上去了。”

    “扔在什麽地方,你還記得嗎?”

    “在那一排柳樹下麵,具體位置——我記不起來了。”

    記不起來就對了,這完全符合馬德魁作案時的心理狀態,兇手當時思維的中心點聚焦在眼前,他的任務就是迅速完成作案過程,並使作案過程不漏破綻,其它問題都不在考慮之列,馬清齋之所以記得那麽清楚,他是想增加可信度,一個是無意注意,一個是有意注意。馬清齋的馬腳就是這樣露出來的。

    馬德魁說到這裏,低下了他的頭。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小村魅影之馬家集驚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獨眼河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獨眼河馬並收藏小村魅影之馬家集驚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