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
北地除了商業發達,還有就是養殖業,比如靠近南方氣候適宜的地不少人養殖豬羊和驢,另外還有魚蝦。
而南地除了農產業和小店鋪,並沒有其他產業,最要命的是近半年多來的大旱給南方百姓帶來無法挽迴的損失。
「國公爺,不是說杜瓦國連年內亂的嗎,為什麽杜瓦國北地的商業好像並沒有受到影響?」左見銘問出了自己的困惑。
「我夫人的哥哥執政後已經平息了戰亂,聽說北地這些商業都是近兩年才繁榮起來的。」這些事都是項子潤從葛雁口中得知的。
商人的頭腦總是比較靈活,隻人給於一絲機會,他們就能開闢出無數條路子來,可是那些百姓因為各種原因卻不敢再輕易相信朝延,所以才造成今天這種尷尬的局麵。
蘇可方剛想說什麽,見秦益行和高俊傑兩人拉長耳朵聽著,抿了抿唇,沒有把話說出口。
一行人走走停停,迴到泥堡城的時候已經是南方的冬天了。
「以前我最討厭冬天,現天我覺得泥堡城的冬天簡直就跟春天一樣可愛!」一進泥堡城城門,巴裏就高興的叫了起來。
在「福伊島」的時候,他都懷疑自己會被凍死。
還好……還好……終於迴到了可愛又可親的泥堡城。
看到一行人迴來,諾爾和黛妮等人很是高興,準備了一桌酒菜給他們接風。
「真擔心你們過年前趕不迴來。」黛妮笑著道。
蘇可方一愣:「要過年了嗎?」
這裏沒有日曆之類的東西,在安晉國還好,就算自己記不住日子也會有人提醒,可到了杜瓦國,蘇可方都分不清今日是哪日了。
「過幾天就過年了,今年我們兄妹團圓,一定要弄頓好吃的吃!」葛雁高興說道。
葛雁知道自家師兄和妹妹原計劃是開春迴安晉國的,他們在杜瓦國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沒錯,你們兄妹仨下一次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相見,是得好好慶賀慶賀。」黛妮也說道。
「好啊!」蘇可方沒有拒絕,這裏隻有他們一家人,蘇可方便說起了這次到北地的事。
說完北地一路的見聞,蘇可方疑惑問道:「哥,姐,南北兩地貧富懸殊大這個問題不解決,為何不見百姓往北地遷徙?」
說到這事,葛雁也很無奈:「不是南地百姓不願往北地遷徙,而是北地消費高,而且北地居民排外,再加上天氣原因,南方百姓到那裏也是死路一條。」
「這有這樣的事?」蘇可方有些難以理解,不過這話從葛雁嘴裏說出,她沒有懷疑其中的真實性。
「方兒,重新丈量田地的具體製度已經製定好,朝中大臣一致通過,朝廷在年後會頒布這一製度並實施下去,上個月已派了幾位大臣到民間安撫百姓,據反映,百姓聽到朝廷這一製度後都很激動,極少數人不滿。」
那些不滿的人其實並不是不滿重新丈量土地,而是不滿朝廷隻是緩收糧稅。
「緩收糧稅?」蘇可方抬眸,不解問道:「不是免賦稅兩到三年?」
「不是免賦稅,而是緩收。」諾爾道:「我跟大臣商議過,覺得如果免全國賦稅的話,朝廷沒有稅收恐難支撐,可是若隻免南方賦稅,怕會讓北地居民不滿進而引起混亂,所以最後決定隻緩收三年糧稅,而且三個月內北地如有居民願意遷往南方,朝廷一樣會給他們分田地,一樣緩收糧稅三年。」
這一條令是諾爾和幾個心腹反覆斟酌最後才敲定下來和大臣商議的,當然,朝中也有不少大臣提出反對意見,不過都被諾爾一一駁迴,除非他們有更好的辦法增加國庫收入,而且能讓百姓安定下來,不然這一條令就必須實施。
諾爾所定條令中所指隻有糧稅,而非賦稅,這一點是為了避免節外生枝。
項子潤意味深長的看了自己媳婦一眼,開口道:「緩收糧稅確實比免賦稅合理,這樣不但能穩住北地局勢,又能讓南地百姓有個緩衝期,不過如果若能加個獎勵辦法,說不定南地百姓會更加定下心來。」
「什麽獎勵辦法?」諾爾和葛雁異口同聲問道。
「就是在每種農作務原有的產量上,每畝地增產一定比例就獎勵實物或減免糧稅等。」
聽罷項子潤這一提議讓諾爾和葛雁眼睛亮了起來,諾爾激動道:「子潤,你倒是提醒了我,百姓確實缺少動力!」
幾人就諾爾定下這新的條令討論片刻,葛雁突然想起了什麽,說道:「對兒,方兒,魯思最近找了你幾次,問她什麽事,她又不肯說。」
蘇可方挑了挑眉:「好,我抽個時間過去看看。」
頓了頓,蘇可方又問:「姐,她那邊沒有再往外售賣毒藥吧?」
「沒有,就賣了兩次解藥。」
魯思賣出去的毒藥還有幾家沒來尋解藥,蘇可方答應她把那幾家解藥賣完再履行承諾,所以葛雁沒有阻止。
蘇可方一笑:「也就剩下這幾次了,魯思肯定把人宰得很重吧?」
葛雁抿唇一笑:「還是你了解魯思。」
蘇可方眨眼一笑:「生意人了解生意人。」
這話讓項子潤不由自主想到自己媳婦痛宰魯思還有在北地宰秦益行和高俊傑兩人的光榮戰績,眉宇間不由染起了笑意。
說到生意,蘇可方突然想起在北地看到少數黃髮碧眼的生意人,疑惑問道:「哥,姐,杜瓦國有黃髮碧眼的人種嗎?」
「沒有。」諾爾一頓,笑道:「方兒,你是說北地看到那些不同於杜瓦國百姓長相的人吧?」
「哥哥知道?」
諾爾笑著點了點頭:「那些黃髮碧眼的人現在也算是我們杜瓦國的百姓。」
原來杜瓦國二十多年前與鄰國曾經發生一次大的戰亂,當初兩國百姓為了躲避戰亂四處逃竄,杜瓦國百姓有的逃到了鄰國去,鄰國也有百姓逃到杜瓦國來。
剛開始杜瓦國百姓對這些異族人群很是排斥,甚至要趕盡殺絕,隻是杜瓦國原本就不是安定的國家,戰亂不斷,在這樣的戰亂中,杜瓦國百姓慢慢的接納了這些異族人。
</br>
北地除了商業發達,還有就是養殖業,比如靠近南方氣候適宜的地不少人養殖豬羊和驢,另外還有魚蝦。
而南地除了農產業和小店鋪,並沒有其他產業,最要命的是近半年多來的大旱給南方百姓帶來無法挽迴的損失。
「國公爺,不是說杜瓦國連年內亂的嗎,為什麽杜瓦國北地的商業好像並沒有受到影響?」左見銘問出了自己的困惑。
「我夫人的哥哥執政後已經平息了戰亂,聽說北地這些商業都是近兩年才繁榮起來的。」這些事都是項子潤從葛雁口中得知的。
商人的頭腦總是比較靈活,隻人給於一絲機會,他們就能開闢出無數條路子來,可是那些百姓因為各種原因卻不敢再輕易相信朝延,所以才造成今天這種尷尬的局麵。
蘇可方剛想說什麽,見秦益行和高俊傑兩人拉長耳朵聽著,抿了抿唇,沒有把話說出口。
一行人走走停停,迴到泥堡城的時候已經是南方的冬天了。
「以前我最討厭冬天,現天我覺得泥堡城的冬天簡直就跟春天一樣可愛!」一進泥堡城城門,巴裏就高興的叫了起來。
在「福伊島」的時候,他都懷疑自己會被凍死。
還好……還好……終於迴到了可愛又可親的泥堡城。
看到一行人迴來,諾爾和黛妮等人很是高興,準備了一桌酒菜給他們接風。
「真擔心你們過年前趕不迴來。」黛妮笑著道。
蘇可方一愣:「要過年了嗎?」
這裏沒有日曆之類的東西,在安晉國還好,就算自己記不住日子也會有人提醒,可到了杜瓦國,蘇可方都分不清今日是哪日了。
「過幾天就過年了,今年我們兄妹團圓,一定要弄頓好吃的吃!」葛雁高興說道。
葛雁知道自家師兄和妹妹原計劃是開春迴安晉國的,他們在杜瓦國剩下的時間不多了。
「沒錯,你們兄妹仨下一次還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相見,是得好好慶賀慶賀。」黛妮也說道。
「好啊!」蘇可方沒有拒絕,這裏隻有他們一家人,蘇可方便說起了這次到北地的事。
說完北地一路的見聞,蘇可方疑惑問道:「哥,姐,南北兩地貧富懸殊大這個問題不解決,為何不見百姓往北地遷徙?」
說到這事,葛雁也很無奈:「不是南地百姓不願往北地遷徙,而是北地消費高,而且北地居民排外,再加上天氣原因,南方百姓到那裏也是死路一條。」
「這有這樣的事?」蘇可方有些難以理解,不過這話從葛雁嘴裏說出,她沒有懷疑其中的真實性。
「方兒,重新丈量田地的具體製度已經製定好,朝中大臣一致通過,朝廷在年後會頒布這一製度並實施下去,上個月已派了幾位大臣到民間安撫百姓,據反映,百姓聽到朝廷這一製度後都很激動,極少數人不滿。」
那些不滿的人其實並不是不滿重新丈量土地,而是不滿朝廷隻是緩收糧稅。
「緩收糧稅?」蘇可方抬眸,不解問道:「不是免賦稅兩到三年?」
「不是免賦稅,而是緩收。」諾爾道:「我跟大臣商議過,覺得如果免全國賦稅的話,朝廷沒有稅收恐難支撐,可是若隻免南方賦稅,怕會讓北地居民不滿進而引起混亂,所以最後決定隻緩收三年糧稅,而且三個月內北地如有居民願意遷往南方,朝廷一樣會給他們分田地,一樣緩收糧稅三年。」
這一條令是諾爾和幾個心腹反覆斟酌最後才敲定下來和大臣商議的,當然,朝中也有不少大臣提出反對意見,不過都被諾爾一一駁迴,除非他們有更好的辦法增加國庫收入,而且能讓百姓安定下來,不然這一條令就必須實施。
諾爾所定條令中所指隻有糧稅,而非賦稅,這一點是為了避免節外生枝。
項子潤意味深長的看了自己媳婦一眼,開口道:「緩收糧稅確實比免賦稅合理,這樣不但能穩住北地局勢,又能讓南地百姓有個緩衝期,不過如果若能加個獎勵辦法,說不定南地百姓會更加定下心來。」
「什麽獎勵辦法?」諾爾和葛雁異口同聲問道。
「就是在每種農作務原有的產量上,每畝地增產一定比例就獎勵實物或減免糧稅等。」
聽罷項子潤這一提議讓諾爾和葛雁眼睛亮了起來,諾爾激動道:「子潤,你倒是提醒了我,百姓確實缺少動力!」
幾人就諾爾定下這新的條令討論片刻,葛雁突然想起了什麽,說道:「對兒,方兒,魯思最近找了你幾次,問她什麽事,她又不肯說。」
蘇可方挑了挑眉:「好,我抽個時間過去看看。」
頓了頓,蘇可方又問:「姐,她那邊沒有再往外售賣毒藥吧?」
「沒有,就賣了兩次解藥。」
魯思賣出去的毒藥還有幾家沒來尋解藥,蘇可方答應她把那幾家解藥賣完再履行承諾,所以葛雁沒有阻止。
蘇可方一笑:「也就剩下這幾次了,魯思肯定把人宰得很重吧?」
葛雁抿唇一笑:「還是你了解魯思。」
蘇可方眨眼一笑:「生意人了解生意人。」
這話讓項子潤不由自主想到自己媳婦痛宰魯思還有在北地宰秦益行和高俊傑兩人的光榮戰績,眉宇間不由染起了笑意。
說到生意,蘇可方突然想起在北地看到少數黃髮碧眼的生意人,疑惑問道:「哥,姐,杜瓦國有黃髮碧眼的人種嗎?」
「沒有。」諾爾一頓,笑道:「方兒,你是說北地看到那些不同於杜瓦國百姓長相的人吧?」
「哥哥知道?」
諾爾笑著點了點頭:「那些黃髮碧眼的人現在也算是我們杜瓦國的百姓。」
原來杜瓦國二十多年前與鄰國曾經發生一次大的戰亂,當初兩國百姓為了躲避戰亂四處逃竄,杜瓦國百姓有的逃到了鄰國去,鄰國也有百姓逃到杜瓦國來。
剛開始杜瓦國百姓對這些異族人群很是排斥,甚至要趕盡殺絕,隻是杜瓦國原本就不是安定的國家,戰亂不斷,在這樣的戰亂中,杜瓦國百姓慢慢的接納了這些異族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