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的反對勢力們結合在一起,同心同力,一起付出了很大的代價才把陶謙掀翻。


    現在郭鵬來了,可是之前可以保障他們利益的代表人陳登卻死了,郭鵬也失去了糜芳,這就多出了很多不確定性。


    他們需要一點安全感,需要一點保障。


    郭鵬就是來給他們提供安全感和保障的。


    他要擺出一個姿態,一個不追究過往的事情,大家全力向前看,向前走的寬容大度的姿態。


    所以他邀請參與了這次行動的幸存下來的士人們和豪強家族去郯縣,與他們進行商談。


    與此同時,派出軍隊到各地各縣城穩定秩序,確立自己的實際統治地位,然後派人四處調查徐州目前的情況,將可以掌握在手的土地稍微統計一下,把無主土地全部拿到手。


    無意間被解放出來的隱戶們,還有為數不多的自耕農們,火速統計,登記造冊,造成既定事實,不落人口實,也不吃虧。


    要我來做徐州的保護傘,你們總要付出一點代價的,對吧?


    威望十足的郭某人從來不會做虧本的生意。


    徐州的混亂持續了一陣子,被丹陽集團肆虐的地區出現了不少賊匪流寇之類的,被郭鵬派兵一一鎮壓招撫。


    而在十月中旬,軍事鎮壓還在繼續,徐州各地相繼進入軍管局麵開始恢複穩定的時候,士人們和豪強們的代表基本上都來到了郯縣。


    因為知道陳氏已經不複存在,不能為他們爭取利益,他們必須要親自趕赴郯縣,參與這場戰後的新的利益劃分,竭盡全力為自己爭取利益,而不能落於人後,以免吃虧。


    這一場大動亂不僅造成了大量傷亡,也帶來了權力真空,為了保全利益甚至得到更多的利益,都容不得這些人不謹慎對待。


    更何況他們即將麵對的是天下第一大軍閥,唯一一個名正言順得到天下人認同的封邦建國的國君。


    魏公,郭鵬。


    當時,來到這裏的徐州人們大多數都是互相認識的,彼此打招唿,攀交情,交流這場動亂之中的損失,以及各自的期許等等。


    他們的交流內容都和利益有關,也有少數人更加在意徐州未來的前途和郭鵬內心所想。


    以郭鵬這樣的實力級別來到了徐州,固然能給大家帶來更多的安全保障,但是他們也清楚,不可能什麽都不付出。


    看著那些兇悍的魏軍三下五除二就把橫行肆虐的丹陽集團給滅了,也就不用再說什麽其他的事情了。


    他們在交談的時候,郭鵬也早就派人把來到這裏的人們的底都給摸得清清楚楚,知道這一次來到郯縣和他見麵的具有話語權的人裏麵,德行和聲望最高的有兩人,一個是廣陵人,一個是彭城人。


    徐州彭城人張昭張子布,徐州廣陵人張紘張子綱。


    張昭今年四十歲,張紘今年四十三歲,兩人都是在徐州廣有名望的士人,名望雖然不及陳珪,但是在眼下陳珪已死的情況下,這兩人就成為了徐州士人們的領頭羊。


    郭鵬派人對他們進行摸底,知道他們個人和家族都對陶謙封邦建國占據徐州的事情十分反感,在這場動亂之中也是跟在陳氏後麵表達支持,但是沒想到後來發生的事情。


    據說他們都是在這場戰爭之中流離失所,隨著家人一起逃難,然後分別被高覽顏良率領的魏軍騎兵和張遼率領的九江兵救了下來,送迴原籍安置,對郭鵬還有一份感謝在其中。


    所以來到郯縣之後,就主動找到郭鵬向他表示感謝,感謝他及時派兵來徐州穩定局勢,還順便救了他們和家人。


    二位都是徐州廣有名望的士人,孤之大軍能及時救下二位,是孤的幸運,孤來的不及時,以至於陳公和元龍無辜喪命,孤心痛難耐,征戰多年,見慣生死,孤也實在不願意再看到更多的人死去了。


    郭鵬扶起了向他表示感謝的張昭和張紘,請他們落座。


    正式的會議開始之前,總要有一些私下裏的會談,基本上很多事情都會在私下裏的會談裏談好,正式會議不過是走個過場。


    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會事先交流好,對一切了然於胸,隻有沒什麽勢力的人才會需要在正式會議上得到情報。


    陳公喪命,元龍身死,孤心痛不已,但是徐州要穩定,要發展,雖然失去了陳公和元龍,但是諸位還在,孤需要諸位的配合,需要諸位的幫助,這樣,才能穩定徐州。


    郭鵬先定下了基調。


    張昭和張紘對此十分理解,紛紛點頭,表示願意幫助郭鵬穩定徐州的局勢。


    當今天下局勢混亂,益州荊州和揚州都亂了起來,戰亂不休,唯有魏公下轄一片安穩祥和,這都是魏公的功勞,我等對魏公傾慕不已,願意幫助魏公穩定徐州,使徐州恢複過去的安穩。


    張紘年齡更大一些,所以張紘首先開口。


    魏公的功績,天下人都看在眼裏,能夠為魏公穩定徐州的局勢,是我等所希望看到的事情。


    張昭也言辭懇切的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如此一來,在徐州具有名望的二張都表明態度願意與郭鵬合作。


    於是郭鵬大喜,當場表示願意為張紘張昭二人舉為茂才,納入他的魏公幕府之中辦事。


    張紘與張昭都是有才華的人,但是人生軌跡相當一致,就是四十多歲沒有做官,甚至張昭都沒有被舉為孝廉和茂才。


    倒不是他們沒有門路和才華,而是看出時局不佳,不願意趟當年雒陽的那趟渾水,希望避禍,同時養名。


    張昭就拒絕了被舉為孝廉,還為此得罪了陶謙,遭到了陶謙的軟禁,這一次郭鵬來到,等於是無意中解放了張昭。


    張紘更厲害,年輕時遊學雒陽,當年在雒陽郭鵬還聽過張紘的名聲,他被舉為茂才,然後得到了大將軍太尉和司空府的辟召,全部拒絕,在家鄉隱居,數十年不仕。


    這在當時的人們看來是很有節氣的行為,不過內裏到底是什麽原因,張昭和張紘不會懷疑郭鵬是否清楚。


    而鬥轉星移,亂世降臨,經曆徐州之亂之後,這些往日不出仕的士人們也終於意識到了這個時候不是養名的時候,而是需要出仕保全自身和家族的時候。


    麵對郭鵬的盛情邀請,雙方一拍即合。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漢末年梟雄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東漢末年梟雄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