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漢承秦製和分封的漣漪
秦末,我成為了位麵之子 作者:小兵王2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大漢二年十二月十七日,章台宮。
徐凡召集周章,陳林,張良,酈食其,陳平,孔鮒,孫叔通等文臣商議新生大漢的架構了。
徐凡道:“天下已經屬於我大漢了,現在最重要的是製定一套屬於我大漢的法律體係,大漢承秦製,但大秦有一些不合時宜的政策,法令都應該廢除。
刑律當中殘害四肢的刑法全部廢除,死刑也就保留一種絞刑就可以了,接受死刑已經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處罰了,再讓他臨死之前受一些罪,除了能顯示朝廷的殘暴,沒有其他的意義,還有連誅的刑罰能廢除盡量廢除,保留一個叛國罪就夠了。”
陳林點頭道:“諾!”
周章這些人也沒有意見,一是暴秦把連誅刑罰用的太過頭了,最開始跟著徐凡他們造反的人都是擔心連誅,幹脆就跟著徐凡造反了,周章等人都清楚連誅擴大話的害處。那是逼反一家就要逼反一裏百姓,逼反了一裏的百姓就要逼反全縣的百姓。漢軍最開始起能擴張得如此之快,秦法連誅的製度可謂是功不可沒。
二就是廢除連誅對他們的家族也有利,普通百姓可不敢犯什麽殺全家的罪行,就是他們這種上層家族最容易卷入政治風暴當中,全家被誅殺,雖然現在漢王仁慈,他們的家族不用擔心,但漢王的子嗣卻就未必有這麽仁慈了。
“還有其他律法當中手伸的太寬的也統統廢除掉,我舉一個例子!”
“咳!陛下,您應該稱朕或者孤。”
徐凡擺手都道:“今天我們商議的是大事,在這種稱號上的小節沒有意義,我都當皇帝了,一個稱唿都要管著,那不這皇帝不白當了嗎?”
孔鮒被說的尷尬不已。
徐凡繼續說道:“秦律當中,甚至規定了,水稻每畝播種二又三分之二鬥,普通的官員管這些事情做什麽,他們難道還會比種了幾十年田的老農民更懂得如何種田?”
徐凡知道科學種田的重要性,要是農家的弟子能增長上百倍,倒是可以有那麽多技術員指導農民如何增產。
徐凡看向陳林道:“把田律當中那種伸手太長法令的通通廢除。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比農夫更加懂得種田。”
陳林道:“諾!”
“還有三人聚會就要被抓,人家聚會你管了做什麽,吃飽了撐著,還有偷幾片樹葉也要被抓,我倒不是說要放任這種小惡。
但秦朝製定這法律是為了抓刑徒而製定的,誰會吃飽沒事偷幾片樹葉,要是哪個老爺想誣告小民,把自己家的樹葉丟到別人的田地裏怎麽辦,這些為了專門抓刑徒製定的法律也通通廢除。”
陳林臉色為難道:“陛下,您這是要把秦律完全改變了,這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完的。”
小修小改業就算了,聽天子的話,這是要對秦律來一番大規模的修改,這可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最起碼陳林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是很難做到這點的。
徐凡道:“製定法律是國之大事,不用著急,一點點來。正好各地賢者都在長安城,你可以找他們商議,總之,製定漢律的原則就是同罪同罰,罪罰相當,不要出現那種輕罪重罰,重罪輕罰的事情,我大漢不需要刑徒來服徭役。也不需要這些抓人的法令。”
“諾!”陳林苦著臉道。
這可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工程,對一個三年前還是農夫的陳林來說並不容易。
徐凡想了想道:“你可以請教一些秦吏,他們製定法律的經驗豐富,尤其是李斯,雖然人品,差但他才能是一等一的。”
說句實在話話,漢軍進入關中之後,不少人對李斯喊打喊殺,因為圈地政策就是李斯最開始提議的,但徐凡最開始就說了要保證他們的安全了,他不想做做言而無信的事情。
周章點頭道:“秦法太嚴苛,天下百姓苦其久矣,我大漢廢除秦法可以收攏天下百姓之心,無為而治,天下自可安定。”
秦法管的太嚴了,已經嚴到壓製人性,這本是為戰爭而打造的機器,當戰爭結束之後,這台機器自然無用應該拆毀。
始皇帝不願意拆除,大漢就起來幫助始皇帝拆除了,現在大漢就必須要鬆一鬆法令,讓天下的百姓鬆口氣,這也是曆史上的大漢的選擇,六十年的無為而治讓中原快速恢複元氣。
不是無為有那麽厲害,而是大家怕了,天下也被壓抑的太久了,放鬆之後,哪怕不管天下的百姓也可以照看好自己,種田百姓會自己種,做工百姓也會自己做,這裏麵根本不需要朝廷插手。這才有了大漢初期快速繁榮的盛世。
當然,這年頭每一項政策都是有好有壞,朝廷啥都不管,天下雖然充滿了活力,但也極其危險,容易出現大魚吃小魚,豪強遍地的情況。
到那個時候,法令又要緊一緊,壓製天下豪強,徐凡的經曆告訴他,時代變了,法令也要跟著變,根本沒有什麽萬世一統的好事情,五年,十年,天下就會有大變,想要刻舟求劍,隻會讓天下人恥笑。
陳林眼前一亮道:“諾!”
而後徐凡看向周章道:“集權是天下大勢,我大漢依舊是丞相責任製,丞相輔助天子,掌管天下政務,為大漢朝廷文官第一人,丞相伱要處理好天下的政務。”
周章拱手行禮道:“諾!”
“但賢者會和禦史台,都有監察丞相和朝廷的權利,賢者會要成為常設機構,他們可以監管朝廷的施政,丞相你以後每年都要向賢者會,總結朝廷一年的施政情況。並且匯報下一年要做的事情,好讓賢者們能監管朝廷施政是好是壞。”
孔鮒讚同道:“陛下您這個賢者會,繼承三代的賢政,順應天下民意,如此我大漢,必定向著三代時期大同天下前進。”
這真不是什麽新鮮東西,春秋時期諸侯的子嗣親戚被稱為國人,他們有參政議政的權利,也有領兵打仗的權利,這是後世的君王為了集中權利,把這些國人的權利全部掠奪走了。但大朝會就算是這種權利的變種,隻是國人手中的權利,轉到官員手中。
所以曆史長是有好處的,隻要翻翻曆史書就可以發現,我國的曆史什麽政體都有,這都是老祖宗一條條試錯的寶貴經驗。當然後世子孫隻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事,這就和老祖宗無關了。
周章淡然道:“臣必定鞠躬盡瘁,不負陛下的恩德。”
陳平和張良兩人卻皺著眉頭,雖然也有限製丞相的措施,但陛下這是無限加強了相權,甚至損害部分的皇權,現在陛下在世,還能維持雙方的平衡,但二世帝王隻怕就很艱難了。
張良想了想道:“丞相一人處理如此繁重的政務,陛下是不是找人幫助丞相分擔一二。”
徐凡聽了張良的話,明白張良的擔憂。的確,皇帝靠不住,大權獨攬的丞相也不怎麽靠得住(點名曹丞相),與其一個丞相,不如來一個群相製度,一人管一片事務。
想了想道:“可以設立兩假丞相,輔助丞相處理政務,而且為了防止丞相權利過大,丞相製度一個任期,五年一任,最多兩任。”
大漢的高官喜道:“諾!”
群相對他們是好事情,能當丞相的人就多了。
“而軍隊則設立太尉府,但不設置太尉,而是設置參軍將軍,監軍將軍,參軍將軍負責訓練士兵,監軍將軍負責考核軍官,再設立一個將軍府,由位高權重的將軍加入,他們平時不掌管軍隊,有領兵作戰任務指派將軍出戰。
“再設立一武學院,以後屯長等基層軍官,都尉等高級軍官都要進入武學院培訓之後,量才錄用,木兵製度也要進行改革,隻要不是國家麵臨生死存亡的時刻,大漢國民到18歲的時候參軍,三年兵役就算結束了這一生的兵役,以後不得繼續征招百姓。”
周章道:“但全部讓青年參軍,朝廷不需要這麽多士兵怎麽辦?”
在大漢養一個士兵對朝廷來說可是一個巨大的消耗,別的不說十幾套服飾,還有接近小地主的夥食標準,這都是一筆極大的開銷。
徐凡道:“根據朝廷的需要,把兵額分配在天下各郡當中,根據實際需要招兵。”
“諾!”
朝廷要集權,軍隊就要想辦法分權了。
徐凡的想法很多,但大致上還是保留了前秦的製度。
大漢二年十二月十九日,鹹陽城郊外。
徐凡的登基大典結束之後,天下諸侯開始各迴各家。
項伯帶著一絲羨慕的表情問道:“侄兒,你想好了自己的封國建立在什麽地方?”
他都沒有爵位,他的侄兒卻已經有一個封國不說,還是公爵,他另一個侄兒已經是齊王了,他們項氏一族前所未有的壯大,偏偏沒有自己的份,他的高興項氏一族壯大的同時還是有一絲妒忌的。
陳曉搖搖頭道:“還沒有想好,南方雖然靠近家鄉,但厲瘴之氣很多,據說共敖他們去黔中郡的時候,一年就死了三成人,很難立國,在北方胡人又是一大威脅。小侄打算問問漢王和家父的意見。”
項伯道:“是來還是來北方吧,你堂哥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倆相輔相成,也能壯大項氏一族。”
陳曉道:“有機會小侄會去北方的。”
項伯騎上戰馬笑道:“叔父在齊國等你。“
“駕!”項伯帶領5000士兵和大量的財寶離開了關中。
與此同時。臧茶也帶領自己的大軍和徐凡賞賜的財物準備迴燕國,他走的是上郡直道,這條道路迴燕國更快。
但此時騎著戰馬的臧茶內心並不平衡。
漢皇大肆分封諸侯,讓臧茶內心羨慕妒忌恨到扭曲了。
英布,季布這樣天下聞名的大將被分封諸侯也就算了,連曹性韓信這樣的無名之輩也成為伯爵了,他見了都要行禮,子爵,男爵更是有幾百位。
而他雖然在燕國立下汗馬功勞,但還是一員將領,什麽爵位都沒有,更不要說像英布那樣有一個諸侯國了。
他並不認為自己會比漢軍的將領差多少,憑什麽待遇差別卻如此之大?
但他也非常清楚,上穀沒有分封他的條件,甚至韓廣封他一個爵位都會被人貽笑大方,分封諸侯這是天下共主才有的權利,隻有半郡之地的韓廣,是沒有這個條件和威望的。
看著自己身後滿滿的財寶箱,想到這些金銀財寶要全部上交給韓廣,臧茶就極其不服氣,這明明是他辛苦得來的,憑什麽要交給連關中都沒有到的韓廣。
他韓廣能做上穀王,我臧茶就不行嗎?
看著財寶雙眼通紅的臧茶,第一次升起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而且他越想越激動,越想越覺得此事的可行性非常大。
韓廣又不是燕國宗親貴族,隻不過是一個上穀小吏,他都能當上穀王,憑什麽自己不能當。
於是從出鹹陽城開始,臧茶就非常關心進隊的士兵,對他們噓寒問暖,甚至用徐凡給韓廣的財寶分給士兵。他的想法很簡單,大家一起分了錢,就是自己人了,想要不被韓廣報複,就要先對韓廣出手。
魏咎也帶領自己的三萬大軍迴到自己的國家。
周市笑道:“大梁被我們打下來了,大王是不是應該遷都大梁了,畢竟大梁更接近中原也更繁華一些。”
魏咎搖搖頭道:“大梁對我魏國而言已經很偏僻了,遷都大梁之後,魏國東部的領土就很難管理了。”
想了想魏咎道:“下麵的將領都想要我魏國學習大漢分封他們領地,你是怎麽想的?”
魏咎為了擴軍備戰,也和徐凡一樣弄出分封製度,當然他這種製度是有實無名,魏國境內的各路豪強有軍隊,有土地,但就是沒有爵位,屬於那種名不符實的分封。
而這次徐凡大肆分封諸侯之後,魏國的境內各路豪強也是蠢蠢欲動。
對他們來說天下就沒有比分封製度更好的製度,漢天子不愧是天下仁慈之君,如此大方的分封諸侯,他手下的一個基層軍官都能得到爵位。
徐凡分封完的那幾天,長安城正是到處都能看到爵爺,把魏咎的手下羨慕壞了,他們的權利雖然比這些爵爺高,但他們沒有這個名義。
所以在徐凡分封之後,魏咎的部下開始對魏咎施展壓力,想要魏咎也分封他們,好讓他們名副其實的衣錦還鄉。
但魏咎卻不想,中原的秦,魏,趙,韓四國都在激烈的中原爭霸當中進行集權的郡縣製度,某種程度上來說四國的製度沒有什麽差別。
所以魏咎其實更想要中央集權的郡縣製度,以前有大秦這個強敵,他不得不放權,讓地方的豪強擁有軍隊,現在魏咎想要遣散自己境內豪強的兵力,恢複原本的製度,怎麽可能學習漢天子分封諸侯。
魏咎明白魏國是沒有資格學習大漢的,大漢的分封的諸侯都在天下之外。關中的諸侯,這隻是虛封而已,魏國之外是漢國,難道把這些諸侯分封到大漢的國土上?
周市笑道:“大王要是願意封某一個公侯之位,某也願意接受,不過我魏國沒有韓國的條件,您虛封我一個爵位就行了。”
老朋友一個個都當公爺,侯爺了,你說周市不羨慕,那是假的。但他也知道魏國沒有漢國的條件,弄不出諸侯國,他就向魏咎弄個虛封的爵位,讓他在老朋友有麵子就足夠了。
魏咎聽到周市這話內心鬆口氣,他是周市這些義軍將領推舉上位的。魏軍很大一部分將領都是周市的老部下,雖然這段時間他弄了很多魏國宗親進入軍隊,掌握兵權,但他絕對不想和周市翻臉。
確定周市的心意之後,魏王咎鬆口氣道:“隻是我們有很多將領都想要學習漢王的分封製度,他們想讓寡人把他們的家鄉縣分給他們。”
周市愕然道:“我魏國總共就20多個縣全分封給他們,魏國不就解散了。”
而後他怒道:“這些人貪心不足,這一路上他們立下了何等功勞,也敢要開如此大的口?”
周市是魏人,他不想自己的家鄉變得四分五裂,而魏國將領的意見就是想要分裂魏國。在他看來,魏軍一路跟著漢軍打醬油,滅秦主力都是漢軍做的,整個魏軍都沒有多少功勞,他們跟著的人自然沒有太大功勞了。這些魏軍將領怎麽好意思說想要學習漢國分封諸侯,他們有漢軍將領的功勞嗎?簡直不要臉。
周市想了想道:“大王,您就對他們說虛封的爵位可以,但封地是萬萬不行,要是他們還貪心不足,大王,您把他們告訴某,某帶領軍隊去教訓他們。”
魏咎笑道:“有大將軍這番話,本王也就安心了。”
隻要周市支持魏咎,他們兩人聯合起來就是魏國最強大的勢力,其他魏國小豪強就很難翻天。
(本章完)
徐凡召集周章,陳林,張良,酈食其,陳平,孔鮒,孫叔通等文臣商議新生大漢的架構了。
徐凡道:“天下已經屬於我大漢了,現在最重要的是製定一套屬於我大漢的法律體係,大漢承秦製,但大秦有一些不合時宜的政策,法令都應該廢除。
刑律當中殘害四肢的刑法全部廢除,死刑也就保留一種絞刑就可以了,接受死刑已經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處罰了,再讓他臨死之前受一些罪,除了能顯示朝廷的殘暴,沒有其他的意義,還有連誅的刑罰能廢除盡量廢除,保留一個叛國罪就夠了。”
陳林點頭道:“諾!”
周章這些人也沒有意見,一是暴秦把連誅刑罰用的太過頭了,最開始跟著徐凡他們造反的人都是擔心連誅,幹脆就跟著徐凡造反了,周章等人都清楚連誅擴大話的害處。那是逼反一家就要逼反一裏百姓,逼反了一裏的百姓就要逼反全縣的百姓。漢軍最開始起能擴張得如此之快,秦法連誅的製度可謂是功不可沒。
二就是廢除連誅對他們的家族也有利,普通百姓可不敢犯什麽殺全家的罪行,就是他們這種上層家族最容易卷入政治風暴當中,全家被誅殺,雖然現在漢王仁慈,他們的家族不用擔心,但漢王的子嗣卻就未必有這麽仁慈了。
“還有其他律法當中手伸的太寬的也統統廢除掉,我舉一個例子!”
“咳!陛下,您應該稱朕或者孤。”
徐凡擺手都道:“今天我們商議的是大事,在這種稱號上的小節沒有意義,我都當皇帝了,一個稱唿都要管著,那不這皇帝不白當了嗎?”
孔鮒被說的尷尬不已。
徐凡繼續說道:“秦律當中,甚至規定了,水稻每畝播種二又三分之二鬥,普通的官員管這些事情做什麽,他們難道還會比種了幾十年田的老農民更懂得如何種田?”
徐凡知道科學種田的重要性,要是農家的弟子能增長上百倍,倒是可以有那麽多技術員指導農民如何增產。
徐凡看向陳林道:“把田律當中那種伸手太長法令的通通廢除。這個世界上不會有人比農夫更加懂得種田。”
陳林道:“諾!”
“還有三人聚會就要被抓,人家聚會你管了做什麽,吃飽了撐著,還有偷幾片樹葉也要被抓,我倒不是說要放任這種小惡。
但秦朝製定這法律是為了抓刑徒而製定的,誰會吃飽沒事偷幾片樹葉,要是哪個老爺想誣告小民,把自己家的樹葉丟到別人的田地裏怎麽辦,這些為了專門抓刑徒製定的法律也通通廢除。”
陳林臉色為難道:“陛下,您這是要把秦律完全改變了,這不是一時半會能做完的。”
小修小改業就算了,聽天子的話,這是要對秦律來一番大規模的修改,這可是一個龐大的工程。最起碼陳林知道以自己的能力是很難做到這點的。
徐凡道:“製定法律是國之大事,不用著急,一點點來。正好各地賢者都在長安城,你可以找他們商議,總之,製定漢律的原則就是同罪同罰,罪罰相當,不要出現那種輕罪重罰,重罪輕罰的事情,我大漢不需要刑徒來服徭役。也不需要這些抓人的法令。”
“諾!”陳林苦著臉道。
這可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工程,對一個三年前還是農夫的陳林來說並不容易。
徐凡想了想道:“你可以請教一些秦吏,他們製定法律的經驗豐富,尤其是李斯,雖然人品,差但他才能是一等一的。”
說句實在話話,漢軍進入關中之後,不少人對李斯喊打喊殺,因為圈地政策就是李斯最開始提議的,但徐凡最開始就說了要保證他們的安全了,他不想做做言而無信的事情。
周章點頭道:“秦法太嚴苛,天下百姓苦其久矣,我大漢廢除秦法可以收攏天下百姓之心,無為而治,天下自可安定。”
秦法管的太嚴了,已經嚴到壓製人性,這本是為戰爭而打造的機器,當戰爭結束之後,這台機器自然無用應該拆毀。
始皇帝不願意拆除,大漢就起來幫助始皇帝拆除了,現在大漢就必須要鬆一鬆法令,讓天下的百姓鬆口氣,這也是曆史上的大漢的選擇,六十年的無為而治讓中原快速恢複元氣。
不是無為有那麽厲害,而是大家怕了,天下也被壓抑的太久了,放鬆之後,哪怕不管天下的百姓也可以照看好自己,種田百姓會自己種,做工百姓也會自己做,這裏麵根本不需要朝廷插手。這才有了大漢初期快速繁榮的盛世。
當然,這年頭每一項政策都是有好有壞,朝廷啥都不管,天下雖然充滿了活力,但也極其危險,容易出現大魚吃小魚,豪強遍地的情況。
到那個時候,法令又要緊一緊,壓製天下豪強,徐凡的經曆告訴他,時代變了,法令也要跟著變,根本沒有什麽萬世一統的好事情,五年,十年,天下就會有大變,想要刻舟求劍,隻會讓天下人恥笑。
陳林眼前一亮道:“諾!”
而後徐凡看向周章道:“集權是天下大勢,我大漢依舊是丞相責任製,丞相輔助天子,掌管天下政務,為大漢朝廷文官第一人,丞相伱要處理好天下的政務。”
周章拱手行禮道:“諾!”
“但賢者會和禦史台,都有監察丞相和朝廷的權利,賢者會要成為常設機構,他們可以監管朝廷的施政,丞相你以後每年都要向賢者會,總結朝廷一年的施政情況。並且匯報下一年要做的事情,好讓賢者們能監管朝廷施政是好是壞。”
孔鮒讚同道:“陛下您這個賢者會,繼承三代的賢政,順應天下民意,如此我大漢,必定向著三代時期大同天下前進。”
這真不是什麽新鮮東西,春秋時期諸侯的子嗣親戚被稱為國人,他們有參政議政的權利,也有領兵打仗的權利,這是後世的君王為了集中權利,把這些國人的權利全部掠奪走了。但大朝會就算是這種權利的變種,隻是國人手中的權利,轉到官員手中。
所以曆史長是有好處的,隻要翻翻曆史書就可以發現,我國的曆史什麽政體都有,這都是老祖宗一條條試錯的寶貴經驗。當然後世子孫隻會選擇對自己有利的事,這就和老祖宗無關了。
周章淡然道:“臣必定鞠躬盡瘁,不負陛下的恩德。”
陳平和張良兩人卻皺著眉頭,雖然也有限製丞相的措施,但陛下這是無限加強了相權,甚至損害部分的皇權,現在陛下在世,還能維持雙方的平衡,但二世帝王隻怕就很艱難了。
張良想了想道:“丞相一人處理如此繁重的政務,陛下是不是找人幫助丞相分擔一二。”
徐凡聽了張良的話,明白張良的擔憂。的確,皇帝靠不住,大權獨攬的丞相也不怎麽靠得住(點名曹丞相),與其一個丞相,不如來一個群相製度,一人管一片事務。
想了想道:“可以設立兩假丞相,輔助丞相處理政務,而且為了防止丞相權利過大,丞相製度一個任期,五年一任,最多兩任。”
大漢的高官喜道:“諾!”
群相對他們是好事情,能當丞相的人就多了。
“而軍隊則設立太尉府,但不設置太尉,而是設置參軍將軍,監軍將軍,參軍將軍負責訓練士兵,監軍將軍負責考核軍官,再設立一個將軍府,由位高權重的將軍加入,他們平時不掌管軍隊,有領兵作戰任務指派將軍出戰。
“再設立一武學院,以後屯長等基層軍官,都尉等高級軍官都要進入武學院培訓之後,量才錄用,木兵製度也要進行改革,隻要不是國家麵臨生死存亡的時刻,大漢國民到18歲的時候參軍,三年兵役就算結束了這一生的兵役,以後不得繼續征招百姓。”
周章道:“但全部讓青年參軍,朝廷不需要這麽多士兵怎麽辦?”
在大漢養一個士兵對朝廷來說可是一個巨大的消耗,別的不說十幾套服飾,還有接近小地主的夥食標準,這都是一筆極大的開銷。
徐凡道:“根據朝廷的需要,把兵額分配在天下各郡當中,根據實際需要招兵。”
“諾!”
朝廷要集權,軍隊就要想辦法分權了。
徐凡的想法很多,但大致上還是保留了前秦的製度。
大漢二年十二月十九日,鹹陽城郊外。
徐凡的登基大典結束之後,天下諸侯開始各迴各家。
項伯帶著一絲羨慕的表情問道:“侄兒,你想好了自己的封國建立在什麽地方?”
他都沒有爵位,他的侄兒卻已經有一個封國不說,還是公爵,他另一個侄兒已經是齊王了,他們項氏一族前所未有的壯大,偏偏沒有自己的份,他的高興項氏一族壯大的同時還是有一絲妒忌的。
陳曉搖搖頭道:“還沒有想好,南方雖然靠近家鄉,但厲瘴之氣很多,據說共敖他們去黔中郡的時候,一年就死了三成人,很難立國,在北方胡人又是一大威脅。小侄打算問問漢王和家父的意見。”
項伯道:“是來還是來北方吧,你堂哥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你們倆相輔相成,也能壯大項氏一族。”
陳曉道:“有機會小侄會去北方的。”
項伯騎上戰馬笑道:“叔父在齊國等你。“
“駕!”項伯帶領5000士兵和大量的財寶離開了關中。
與此同時。臧茶也帶領自己的大軍和徐凡賞賜的財物準備迴燕國,他走的是上郡直道,這條道路迴燕國更快。
但此時騎著戰馬的臧茶內心並不平衡。
漢皇大肆分封諸侯,讓臧茶內心羨慕妒忌恨到扭曲了。
英布,季布這樣天下聞名的大將被分封諸侯也就算了,連曹性韓信這樣的無名之輩也成為伯爵了,他見了都要行禮,子爵,男爵更是有幾百位。
而他雖然在燕國立下汗馬功勞,但還是一員將領,什麽爵位都沒有,更不要說像英布那樣有一個諸侯國了。
他並不認為自己會比漢軍的將領差多少,憑什麽待遇差別卻如此之大?
但他也非常清楚,上穀沒有分封他的條件,甚至韓廣封他一個爵位都會被人貽笑大方,分封諸侯這是天下共主才有的權利,隻有半郡之地的韓廣,是沒有這個條件和威望的。
看著自己身後滿滿的財寶箱,想到這些金銀財寶要全部上交給韓廣,臧茶就極其不服氣,這明明是他辛苦得來的,憑什麽要交給連關中都沒有到的韓廣。
他韓廣能做上穀王,我臧茶就不行嗎?
看著財寶雙眼通紅的臧茶,第一次升起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
而且他越想越激動,越想越覺得此事的可行性非常大。
韓廣又不是燕國宗親貴族,隻不過是一個上穀小吏,他都能當上穀王,憑什麽自己不能當。
於是從出鹹陽城開始,臧茶就非常關心進隊的士兵,對他們噓寒問暖,甚至用徐凡給韓廣的財寶分給士兵。他的想法很簡單,大家一起分了錢,就是自己人了,想要不被韓廣報複,就要先對韓廣出手。
魏咎也帶領自己的三萬大軍迴到自己的國家。
周市笑道:“大梁被我們打下來了,大王是不是應該遷都大梁了,畢竟大梁更接近中原也更繁華一些。”
魏咎搖搖頭道:“大梁對我魏國而言已經很偏僻了,遷都大梁之後,魏國東部的領土就很難管理了。”
想了想魏咎道:“下麵的將領都想要我魏國學習大漢分封他們領地,你是怎麽想的?”
魏咎為了擴軍備戰,也和徐凡一樣弄出分封製度,當然他這種製度是有實無名,魏國境內的各路豪強有軍隊,有土地,但就是沒有爵位,屬於那種名不符實的分封。
而這次徐凡大肆分封諸侯之後,魏國的境內各路豪強也是蠢蠢欲動。
對他們來說天下就沒有比分封製度更好的製度,漢天子不愧是天下仁慈之君,如此大方的分封諸侯,他手下的一個基層軍官都能得到爵位。
徐凡分封完的那幾天,長安城正是到處都能看到爵爺,把魏咎的手下羨慕壞了,他們的權利雖然比這些爵爺高,但他們沒有這個名義。
所以在徐凡分封之後,魏咎的部下開始對魏咎施展壓力,想要魏咎也分封他們,好讓他們名副其實的衣錦還鄉。
但魏咎卻不想,中原的秦,魏,趙,韓四國都在激烈的中原爭霸當中進行集權的郡縣製度,某種程度上來說四國的製度沒有什麽差別。
所以魏咎其實更想要中央集權的郡縣製度,以前有大秦這個強敵,他不得不放權,讓地方的豪強擁有軍隊,現在魏咎想要遣散自己境內豪強的兵力,恢複原本的製度,怎麽可能學習漢天子分封諸侯。
魏咎明白魏國是沒有資格學習大漢的,大漢的分封的諸侯都在天下之外。關中的諸侯,這隻是虛封而已,魏國之外是漢國,難道把這些諸侯分封到大漢的國土上?
周市笑道:“大王要是願意封某一個公侯之位,某也願意接受,不過我魏國沒有韓國的條件,您虛封我一個爵位就行了。”
老朋友一個個都當公爺,侯爺了,你說周市不羨慕,那是假的。但他也知道魏國沒有漢國的條件,弄不出諸侯國,他就向魏咎弄個虛封的爵位,讓他在老朋友有麵子就足夠了。
魏咎聽到周市這話內心鬆口氣,他是周市這些義軍將領推舉上位的。魏軍很大一部分將領都是周市的老部下,雖然這段時間他弄了很多魏國宗親進入軍隊,掌握兵權,但他絕對不想和周市翻臉。
確定周市的心意之後,魏王咎鬆口氣道:“隻是我們有很多將領都想要學習漢王的分封製度,他們想讓寡人把他們的家鄉縣分給他們。”
周市愕然道:“我魏國總共就20多個縣全分封給他們,魏國不就解散了。”
而後他怒道:“這些人貪心不足,這一路上他們立下了何等功勞,也敢要開如此大的口?”
周市是魏人,他不想自己的家鄉變得四分五裂,而魏國將領的意見就是想要分裂魏國。在他看來,魏軍一路跟著漢軍打醬油,滅秦主力都是漢軍做的,整個魏軍都沒有多少功勞,他們跟著的人自然沒有太大功勞了。這些魏軍將領怎麽好意思說想要學習漢國分封諸侯,他們有漢軍將領的功勞嗎?簡直不要臉。
周市想了想道:“大王,您就對他們說虛封的爵位可以,但封地是萬萬不行,要是他們還貪心不足,大王,您把他們告訴某,某帶領軍隊去教訓他們。”
魏咎笑道:“有大將軍這番話,本王也就安心了。”
隻要周市支持魏咎,他們兩人聯合起來就是魏國最強大的勢力,其他魏國小豪強就很難翻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