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org/


    ——比較囉嗦,不喜歡邏輯嚴密以及科幻的可以不看,雖然本書不至於經常出現類似仔細看起來比較費腦費眼的章節,但我還是希望這本書能夠寫得盡量邏輯順暢一些、設定嚴謹一些,而不僅僅隻有升級練功、裝逼打臉。如果各位非常非常反感類似的文字,那麽我隻能說這隻是一個實驗性的章節,或者這本書也許不太適合你……以上。


    *************************************


    雖然黎琴恩一直以來都將網文當做非常重要的娛樂消遣,但對於穿越本身他卻是一點也不信的。


    一個磕磕絆絆完成了十幾年科學教育的地球人,對無法證實的事物秉持懷疑的態度原本就無可厚非。這就像思維嚴謹的科學工作者也許會對“黑暗森林法則”產生認同,會感慨“降維打擊”史詩般的震撼場景以及文明落幕的失落絕望。但你若一本正經的和他討論這其中哪個更真實一些,他或許會告訴你他認為由“費米悖論”所衍生出來的“大沉默”、“大過濾”以及“大停滯”等各種猜想才是人類文明即將麵臨的生死難題。


    人們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東西——這句話很精辟,用來描述曾經堅定否定穿越的黎琴恩非常合適。但精辟的結論往往會有些片麵,它經常需要在特定的環境下才是正確的,盡管許多特定的條件在人們看來或許早就習以為常。


    為什麽人們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東西?其實這隻是因為許多推導出結論的信息原本就是不確定的。


    “黑暗森林法則”的成立就需要設定幾個不確定的前提——宇宙中首先必須存在足夠多的掌握了星際航行以及星際打擊能力的高等文明,他們很難發現附近的其他“鄰居”,他們之間的距離相對他們的星際航行能力而言並非遙不可及。他們的星際打擊能力必須精確而又致命,隻有在掌握先手打擊權的一方擁有壓倒性優勢的時候,這些文明才會爭搶著扮演“先開槍”而不是“後遭殃”的角色。反之,若絕大多數文明都和小說中的地球一樣沒有足以一錘定音的力量,那麽在黑暗森林中發現對方後貿然發起進攻更可能將自己暴露在危險之下。若是像地球這樣的“綿羊”足夠多,而能力達到“野獸”以及“獵人”的文明則極度稀少,那麽“野獸”在發起進攻前很可能就會先選擇“潛伏等待”,而“獵人”則會躲在暗處權衡獵殺“綿羊”以及“薅羊毛”哪種行為才能帶來更符合自己需求的利益。


    然而現實中的宇宙又是怎樣的呢?


    費米悖論非常直接的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既然外星人是存在的,那麽他們到底在哪兒?證據又在哪兒?


    黎琴恩還在讀書的時候,那個紙質媒體以及電視媒體最為輝煌的時代,ufo、麥田圈、尼斯湖水怪這些東西他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非常感興趣。可它們卻隨著時代的發展而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在網絡剛剛興起的時代還偶有人會提及,到了人手一部智能機,自媒體迅速發展的時代反而漸漸銷聲匿跡。


    在黎琴恩看來,如果那些東西並非捕風捉影甚至憑空捏造,那麽隨著技術越來越發達完善,類似的發現和線索理應越來越多,可事實卻剛好相反。當然,誰也不能百分百肯定水怪是不是已經死去、逃出尼斯湖或者被運走了,外星人是不是旅行去了別處、是不是與泛美聯邦達成了協議、痕跡被掩蓋或者發生了其他的什麽。


    在黎琴恩的印象中,據說光銀河係裏可能適合產生生命的類地行星估算數量級有100萬~1000萬,推測中銀河係的壽命更是長達百億年。在這樣龐大的基數之下,若說整個宇宙沒有其他文明似乎是非常不合理的。可既然存在無數地外生命以及文明產生的可能性,為什麽卻沒有世人公認的、存在外星文明的確切證據?為什麽地球未曾發現過外星文明留下的確切訊息?明明我們的衛星電視信號都擁有跨越幾十光年的可能!難道外星人的信息僅僅隻是被泛美聯邦和沙俄帝國所隱瞞了起來?他們甚至連國家領導人的醜聞都被駭客給揪了出來,他們在這類事情上真的擁有一手遮天的掌控力麽?


    銀河係中隻要曾經存在、哪怕隻有一個發展出了成熟星際航行能力的高等文明,他們就能像病毒一般在銀河係百億年的曆史中就能將自己的足跡遍布整片星河!或者不需要成熟的星際載人航行能力,隻要他們製造出某種能夠自我複製的星際探測器,銀河係都不該像現在這樣呈現出一片死寂。


    也許現在的我們其實根本無法探測解析外星人所使用的通訊信號?又或者地球早已被高等文明設置成了某種任其自然發展的隔離保護區?


    如果沒有所謂的消息封鎖以及隔離區呢?他們是不是跟我們一樣憧憬同時又害怕著能夠交流的鄰居,卻因為星海這道天塹而隻能望而興歎?可隨著時間的發展這道天塹理應漸漸被所有文明所克服,百億年的時光難道還不夠某個文明將其跨越,狠狠的踩在腳下麽?不算基因進化所鋪墊好的血肉基礎,人類發明使用文字可考據曆史不到一萬年,經典力學的確立到現在還不到四百年,兩百多年後相對論又對經典力學做出了新的補充,量子力學緊隨其後橫空出世,即便它一直處於“眾說紛紜”的狀態經曆了風雲際會的一百年,卻早已於其他研究以及應用領域貢獻出了常人所難以想象的巨大推動力!若哪天量子力學能夠“撥開雲霧”完成“大統一”,星際航行離我們又還有多遠?既然星際旅行已經“指日可待”,為何在銀河係一百億年的曆史中卻沒有地外文明能夠留下能夠被人類所探查到的痕跡?是我們能力有限找不到它們,還是因為年齡一百億的銀河最近才蛻變成足夠溫和剛剛能孕育出高等生命的“文明花園”?


    考古學家告訴我們兩億年前的地球確實經曆了一場生物大滅絕,隨後的地球便由粉墨登場的恐龍所接管,直到六千多萬年前,恐龍滅絕,鳥類哺乳類開始主導陸地。從哺乳類中脫穎而出的人類又會擁有多少時間?或許我們沒有幾千萬或者上億年的時間,畢竟人類自身的活動早已深刻的影響到了地球上的環境和生態,但人類也已經在地球上留下了難以磨滅的痕跡,我們甚至有能力“逼迫”可能造訪地球的小行星以及隕石“改道”。哪怕人類沒能在“末日”之前開啟星際移民之旅,沒能躲過生物滅絕,至少也能為後繼者留下一些饋贈和遺產。更何況,按照目前人類科學技術發展的規律來看,大規模的星際旅行或許根本用不著等上幾千幾萬年,多數研究者都是隻爭朝夕的!


    可既然人類似乎有能力有機會開啟星海時代,那麽宇宙中的其他文明理應擁有同等或是相似的機會,或多或少而已。他們也不需要和地球的恐龍時代同時起步,隻要比人類早上那麽幾千幾萬年,他們就有機會“點亮”銀河係中的某片區域,在星海中發出屬於文明的呐喊!


    可地球似乎未曾收到過類似的信息。那麽是不是有什麽東西在冥冥之中限製住了文明的發展?一種所有智慧文明都無法跨越的障礙限製住了血肉之軀甚至矽基、機械、甚至未知形勢生命所向往的星海征途!?一種或是某些人類仍然未曾發現甚至不曾重視的規則束縛住了所有文明的腳步?導致整個銀河的所有智慧都沒能成功的跨出這一步?如此宇宙才會呈現出這樣一片死寂?


    到底有沒有這樣一道束縛普遍存在於整個宇宙之中?它是某種難以跨越的障礙、周期性的天災、生態滅絕亦或科技發展的瓶頸?


    若是沒有這樣一種阻礙,那麽人類在銀河之中為何會顯得如此孤獨?


    難道他們都因為黑暗森林法則之類的理由而悄悄潛伏了起來?時刻防備著可能的敵人?銀河中所有的文明都是這樣的麽?可至少地球就不是這樣,人類一直在主動的或是被動的向外發送著各種信號。如果真像三體中所描述的那樣,地外文明是否已經準備就緒甚至已經邁開了侵略的步伐?又或者太陽係周圍遠遠不止一兩個文明悄悄的盯著這顆藍色的美麗星球?他們誰也不敢率先動手,防備著在後的黃雀?甚至他們相互交流著達成了某種協議,隔離出了一個任由人類發展的保護區?


    於是這又繞迴到了一開始的話題,既然宇宙之中存在著許許多多對於人們來說難以確定的規律以及模糊信息,那麽人們也隻能憑著自己的經驗、喜好或者感覺去相信他們願意相信的事物了。


    也許幾年以後就會有外星文明正式造訪地球,也許幾百年後人類就會踏上星際旅途,也許人類遇到重大困境的時候會有保護區外的高等文明為我們指明象征著希望的道路,就像星際穿越中所設想的那樣,或許是個蟲洞,也可能僅僅是張反物質或者曲率引擎設計圖什麽的。


    由人類目前所探明的宇宙信息,我們早已得出一定存在外星生命的結論。然而費米悖論提出既然有外星生命,我們卻沒有真正見識過,沒有確切的證據這一矛盾,隨後引出了大靜默、隔離論、大過濾(天災、束縛等)、大停滯(科技)、銀河才剛剛開始孕育高等生命以及黑暗森林法則等一係列推測。


    如果按照偵探小說的邏輯,一件無法確定的事物盡可能的考慮其一切的可能性自然是更為科學的思維方式,畢竟偵探小說所麵對的經常都是人命關天的事兒。可對於常人而言,一件對自己影響不大卻又不確定的事情依照這種思路去思考卻又太過繁瑣太費腦了,所以相信自己所願意相信的事物才是最輕鬆效率最“節能環保”的選擇。


    ——對於現在的黎琴恩而言,穿越這個概念正被他所經曆的事實從“不可能”的邏輯高牆上被剝離開,變得搖搖欲墜,隨時都可能落入擁有無盡可能的未知深淵。


    ps:不知道有多少人將這一章仔細看完並看明白了,老實說依靠個人積累維持連載的網文模式很難做到從頭到尾都保持邏輯嚴謹,許多擁有奇思妙想細節上卻又絲絲入扣的“神作”在出世之前都經過了反複的精雕細琢,甚至還加入了許多人的智慧。這一點並非網文的強項,相對而言打雷觸電車禍這類不講道理的設定寫起來更加輕鬆讀者也不需要費心思去閱讀和理解,可當反反複複的套路文越來越讓人覺得乏味無聊的時候,我還是希望會有一些相對嚴謹、新鮮的東西能夠讓我們眼前一亮,而不隻是簡單的添加各種不求甚解的設定,即便他們看起來非常高大上、厲害、華麗。就舉前麵用過的例子——黑暗森林法則雖然也設定了一定的前提,但是這些前提和設定十分貼近人們所知道的現實宇宙,因此它讓人覺得非常真實可信,哪怕你說它就是宇宙中普遍存在的真理,現在也很難有什麽決定性的確鑿依據能夠用來反駁和否定它;與之相比降維打擊雖然大場麵史詩感爆棚並且想法新穎讓人眼前一亮但卻顯得更像一座虛幻的空中花園。通俗來講的話,黑暗森林法則類似邏輯嚴謹的硬核科幻(觀影同時還不需要過高的科幻基礎門檻,屬於即便不怎麽看科幻的讀者也很容易理解的邏輯推演),降維打擊則更加偏向於像科幻類的爆米花大片。


    當然,喜歡硬核科幻多過爆米花大片僅僅隻是我的個人好惡,無法代表網文市場的多數需求。但這並不意味著小眾需求在單個作品上也必須向市場大數據低頭臣服。


    即便我的能力遠遠不足以支持我完成這樣一本我所向往的作品。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學的魔王進修計劃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斷罪者荒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斷罪者荒並收藏科學的魔王進修計劃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