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剁靈又怒了
神探狄仁傑之平行武朝 作者:寒水不歸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兩個逆賊!”武則天的怒火簡直要掀翻朝會大殿的屋頂。
先前契丹叛亂,武則天還能保持儀態,但西峽石穀的敗報拿到手上,她便再也端不住了。
戰報說得好聽,可任誰都看出周軍確實是敗了,而且是慘敗。
自武則天繼位以來,對外戰爭的戰績確實不好看,但那也是和突厥、吐蕃這種檔次的對手打。
契丹又是個什麽玩意?派去這麽多大將,數萬人馬,竟然被打得大敗,武則天覺得完全不可接受。
武則天的聲音響徹大殿,字字如冰,句句帶刺,讓人不寒而栗:“龍山軍許欽寂,同樣軍敗被擒,好歹還要點臉麵,誓死不降,以身殉國,保全忠節。”
“張玄遇、麻仁節這兩個逆賊呢?身為統兵大將,賣國求榮,出賣大軍與契丹,實乃國之大蠹,罪不容誅!”
說來也巧,許欽寂兵敗被擒的地點正是崇州,他被契丹人綁到安東都護裴玄珪所守的新城下,希望他能勸降城內。
但許欽寂抵死不從,反而激勵裴玄珪守城,大罵李盡忠所以被殺了,和張、麻二人真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武則天當即宣布了對三人的處置:“許欽寂以寡敵眾,力竭而敗,其情可憫。可贈蘄州刺史,有司擇一美諡,下詔褒獎,彰其忠烈。。”
“至於張玄遇、麻仁節二賊,即刻剝奪其一切爵祿,家產盡數抄沒,族中男子流放嶺南,女子充入教坊司,以儆效尤!”
殿下群臣,無不戰戰兢兢,噤若寒蟬,哪裏敢出言反對,司刑寺和春官(禮部)秋官(刑部)連忙出列應下。
發泄了一通過後,武則天收斂了怒容:“遼西大局糜爛,皆張玄遇、麻仁節兩個國賊之過,與其餘將士無幹。”
“張九節守土有功,趙既援護及時,大破契丹一陣,斬獲甚多,此二人要各加一級,不可寒了前線將士之心。”
這便有些文過飾非的意思了。事到如今武則天多少也明白,自己搞出來的二十八將征北不靠譜。
但錯已鑄成,又有張玄遇和麻仁節這兩個背鍋俠,周軍也不是一無所獲,眾人也隻當看不見此事。
武則天又道:“李多祚上書請求朝廷增援,又言朝廷大軍一時受挫,北地暫時隻可固守,不可出戰。”
“而安東都護裴玄珪卻言契丹軍攻遼東甚急,已連下數城,請朝廷盡速出兵相救。兩相抵牾,該如何行事,諸卿有何見解?”
張柬之與李多祚關係匪淺,不免要為其張目:“啟奏陛下,臣以為李多祚所奏乃老成謀國之言,西峽石穀一戰後,我軍暫時無力北進。”
“現在正值秋收時節,北地天氣逐漸寒冷,不宜用兵,或可從其所奏,令諸軍固守城池,明歲開春再戰。”
武則天的臉上掠過一絲不悅,這顯然不是她想聽到的迴答。
她冷聲道:“那遼東呢?難道就坐視遼東失陷?坐視契丹欺淩我治下子民?”
“莫以為朕不通軍事,現在不過九月初,正是用兵之時。此時不戰,等到來年開春,契丹攻下遼東,收四夷之兵,實力壯大,豈不養虎為患?”
武則天的心思昭然若揭,還是想派大軍,速戰速決,盡快平定契丹之亂。
其實去掉行軍所需時間,真正適合作戰的時間也就一個多月,真打下去,多半還是會打到冬天。
遼東周軍隻要收縮得當,據城而守,孫萬榮恐怕也沒那麽容易攻城拔寨。
狄仁傑深吸一口氣,出列奏道:“陛下所言不無道理,遼東不可輕棄。前番用兵之所以失利,罪首在張、麻二人。其次敗在諸將互不統屬,嫉妒爭功,遷延掣肘。”
“如朝廷果欲再戰,那就應當定一位賢能主帥,使上下一心,統一號令,如此方可有所作為。”
武則天聞言麵色稍緩,狄仁傑雖然暗暗點到了她之前選將不妥,但好歹是讚同出兵的。
“懷英所論甚合朕意,王孝傑不還賦閑在家嗎?朕意用他為帥,再添五萬大軍平契丹,眾卿以為如何?”武則天雖然是提問,語氣其實不容質疑。
“陛下聖明,隻是不知先前所派諸將又該如何安排?”狄仁傑問道。
狄仁傑提問主要是針對李多祚而已,此人官位、資曆在那裏擺著,如果還放在前線,肯定又會對王孝傑有影響。
武則天顯然明白狄仁傑的意思,不假思索道:“李多祚徒勞無功,調迴神都,依舊掌羽林衛。其餘諸將,都聽王孝傑節製。”
李多祚此番沒能體會聖意,過於保守穩健,也有些令她失望。
“朕意已決,擢王孝傑為右威衛大將軍,清邊道行軍大總管,節製幽、檀、薊、平、營諸州,鬆漠、饒樂、安東都護府各軍,征討契丹。”
武則天詔令一下,朝堂上眾人無不側目。
武則天這輩子也沒給一個將領這種信重待遇,看來她是真想贏啊。
——
王孝傑先前素羅汗山大敗,被一擼到底,迴家抱孩子去了。如今重新得到重用,其人難免多加了十二分小心。
武則天經過西峽石穀一敗,對契丹也多了十二分重視,特意在王孝傑出征前將其召入宮中。
上陽宮內,武則天與王孝傑問對,還把狄仁傑叫來旁聽,信重可見一斑。
武則天不無感喟道:“朕原本有意,讓建安王武攸宜出任清邊道大總管,你任副大總管實領其事。但懷英提到前次軍敗皆由諸將不和所至,朕也就打消了這個想法。”
“既然如此,孝傑,此番出任清邊道行軍大總管,征討契丹,朕可是整個大周的東北都交給你了,你身上有千斤重擔啊。”
王孝傑也知道武則天這次是下定了決心,不容有失,當即跪倒:“臣本是戴罪之身,幸得陛下不棄,委以重任。臣定當竭盡所能,肝腦塗地,以報陛下隆恩。”
武則天笑道:“不必如此。朕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希望能早日平定契丹之亂。。伱還有什麽顧慮,要求,現在可暢所欲言,朕無不允準。”
王孝傑聞言,從袖中取出一本精心準備的奏章:“陛下,對於討平契丹,臣有些方略,盡在此疏中,請陛下禦覽。”
先前契丹叛亂,武則天還能保持儀態,但西峽石穀的敗報拿到手上,她便再也端不住了。
戰報說得好聽,可任誰都看出周軍確實是敗了,而且是慘敗。
自武則天繼位以來,對外戰爭的戰績確實不好看,但那也是和突厥、吐蕃這種檔次的對手打。
契丹又是個什麽玩意?派去這麽多大將,數萬人馬,竟然被打得大敗,武則天覺得完全不可接受。
武則天的聲音響徹大殿,字字如冰,句句帶刺,讓人不寒而栗:“龍山軍許欽寂,同樣軍敗被擒,好歹還要點臉麵,誓死不降,以身殉國,保全忠節。”
“張玄遇、麻仁節這兩個逆賊呢?身為統兵大將,賣國求榮,出賣大軍與契丹,實乃國之大蠹,罪不容誅!”
說來也巧,許欽寂兵敗被擒的地點正是崇州,他被契丹人綁到安東都護裴玄珪所守的新城下,希望他能勸降城內。
但許欽寂抵死不從,反而激勵裴玄珪守城,大罵李盡忠所以被殺了,和張、麻二人真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武則天當即宣布了對三人的處置:“許欽寂以寡敵眾,力竭而敗,其情可憫。可贈蘄州刺史,有司擇一美諡,下詔褒獎,彰其忠烈。。”
“至於張玄遇、麻仁節二賊,即刻剝奪其一切爵祿,家產盡數抄沒,族中男子流放嶺南,女子充入教坊司,以儆效尤!”
殿下群臣,無不戰戰兢兢,噤若寒蟬,哪裏敢出言反對,司刑寺和春官(禮部)秋官(刑部)連忙出列應下。
發泄了一通過後,武則天收斂了怒容:“遼西大局糜爛,皆張玄遇、麻仁節兩個國賊之過,與其餘將士無幹。”
“張九節守土有功,趙既援護及時,大破契丹一陣,斬獲甚多,此二人要各加一級,不可寒了前線將士之心。”
這便有些文過飾非的意思了。事到如今武則天多少也明白,自己搞出來的二十八將征北不靠譜。
但錯已鑄成,又有張玄遇和麻仁節這兩個背鍋俠,周軍也不是一無所獲,眾人也隻當看不見此事。
武則天又道:“李多祚上書請求朝廷增援,又言朝廷大軍一時受挫,北地暫時隻可固守,不可出戰。”
“而安東都護裴玄珪卻言契丹軍攻遼東甚急,已連下數城,請朝廷盡速出兵相救。兩相抵牾,該如何行事,諸卿有何見解?”
張柬之與李多祚關係匪淺,不免要為其張目:“啟奏陛下,臣以為李多祚所奏乃老成謀國之言,西峽石穀一戰後,我軍暫時無力北進。”
“現在正值秋收時節,北地天氣逐漸寒冷,不宜用兵,或可從其所奏,令諸軍固守城池,明歲開春再戰。”
武則天的臉上掠過一絲不悅,這顯然不是她想聽到的迴答。
她冷聲道:“那遼東呢?難道就坐視遼東失陷?坐視契丹欺淩我治下子民?”
“莫以為朕不通軍事,現在不過九月初,正是用兵之時。此時不戰,等到來年開春,契丹攻下遼東,收四夷之兵,實力壯大,豈不養虎為患?”
武則天的心思昭然若揭,還是想派大軍,速戰速決,盡快平定契丹之亂。
其實去掉行軍所需時間,真正適合作戰的時間也就一個多月,真打下去,多半還是會打到冬天。
遼東周軍隻要收縮得當,據城而守,孫萬榮恐怕也沒那麽容易攻城拔寨。
狄仁傑深吸一口氣,出列奏道:“陛下所言不無道理,遼東不可輕棄。前番用兵之所以失利,罪首在張、麻二人。其次敗在諸將互不統屬,嫉妒爭功,遷延掣肘。”
“如朝廷果欲再戰,那就應當定一位賢能主帥,使上下一心,統一號令,如此方可有所作為。”
武則天聞言麵色稍緩,狄仁傑雖然暗暗點到了她之前選將不妥,但好歹是讚同出兵的。
“懷英所論甚合朕意,王孝傑不還賦閑在家嗎?朕意用他為帥,再添五萬大軍平契丹,眾卿以為如何?”武則天雖然是提問,語氣其實不容質疑。
“陛下聖明,隻是不知先前所派諸將又該如何安排?”狄仁傑問道。
狄仁傑提問主要是針對李多祚而已,此人官位、資曆在那裏擺著,如果還放在前線,肯定又會對王孝傑有影響。
武則天顯然明白狄仁傑的意思,不假思索道:“李多祚徒勞無功,調迴神都,依舊掌羽林衛。其餘諸將,都聽王孝傑節製。”
李多祚此番沒能體會聖意,過於保守穩健,也有些令她失望。
“朕意已決,擢王孝傑為右威衛大將軍,清邊道行軍大總管,節製幽、檀、薊、平、營諸州,鬆漠、饒樂、安東都護府各軍,征討契丹。”
武則天詔令一下,朝堂上眾人無不側目。
武則天這輩子也沒給一個將領這種信重待遇,看來她是真想贏啊。
——
王孝傑先前素羅汗山大敗,被一擼到底,迴家抱孩子去了。如今重新得到重用,其人難免多加了十二分小心。
武則天經過西峽石穀一敗,對契丹也多了十二分重視,特意在王孝傑出征前將其召入宮中。
上陽宮內,武則天與王孝傑問對,還把狄仁傑叫來旁聽,信重可見一斑。
武則天不無感喟道:“朕原本有意,讓建安王武攸宜出任清邊道大總管,你任副大總管實領其事。但懷英提到前次軍敗皆由諸將不和所至,朕也就打消了這個想法。”
“既然如此,孝傑,此番出任清邊道行軍大總管,征討契丹,朕可是整個大周的東北都交給你了,你身上有千斤重擔啊。”
王孝傑也知道武則天這次是下定了決心,不容有失,當即跪倒:“臣本是戴罪之身,幸得陛下不棄,委以重任。臣定當竭盡所能,肝腦塗地,以報陛下隆恩。”
武則天笑道:“不必如此。朕之所以如此安排,也是希望能早日平定契丹之亂。。伱還有什麽顧慮,要求,現在可暢所欲言,朕無不允準。”
王孝傑聞言,從袖中取出一本精心準備的奏章:“陛下,對於討平契丹,臣有些方略,盡在此疏中,請陛下禦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