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菲自己頂崗上班了。
再沒有理由推托了,劉中明還帶了兩個徒弟,都是學了三天就上崗了,她還是一個正牌的中專生,再說沒有學會,那可真是說不過去了。
劉中明和他帶出來的三個徒弟,三班倒再加上一個人打替班,一個完整的電腦工藝操作工序就正常運轉起來了。
菲菲在劉中明的下一個班次,每天來接劉中明的班。也許是有意,也許是無心,菲菲都會提前二十多分鍾來上班,點名接班前和劉中明單獨呆上一會兒。他們在一起的時候還是和以前學徒時一樣,進行單邊會話式的聊天。
每次都是劉中明不停地說,菲菲靜靜地聽。
參加工作兩年來,劉中明在工廠裏從來還沒有像這一段時間一樣如此健談,似乎有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故事。劉中明讀的書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信手掂來都是故事。高興的時候,他還會拿一根小竹棍敲著暖氣管子唱上一段大鼓書。隔壁那些拉漿渣的老工友們往往被電腦控製室裏的說唱聲所吸引,在門口探頭探腦,弄得菲菲很有些不好意思呢。
每到星期六倒緊班,是劉中明最高興最期盼的日子。倒緊班就是連上一周的中班或白班,到周六就要倒成白班或夜班,三個班次互換工作時間。而上完了一周夜班的員工,則可以在周六早晨交班後迴家歇一天半,到周日下午來上中班,這叫作“倒大班”。輪到劉中明倒緊班的時候,就是菲菲來接他的班,他迴去隻能歇八個小時,再迴來接菲菲的班,自己倒成夜班。每到這個時候,他就在吃過晚飯後早早地來到電腦控製室裏,陪著菲菲度過將近半個班次長達四個小時的時間。
來這麽早幹啥呢?劉中明也不知道。本來倒緊班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大都是要在晚飯後好好睡一覺的,好有飽滿的精神來應付漫漫的長夜。可劉中明睡不著,怎麽睡也睡不著呢。他也知道來這麽早沒用,而且還會招來別人的嘲笑和口舌,但他不在乎。管他們呢,這是我的工作崗位,我想來就來,礙著別人什麽事呢?
其實沒有人傳什麽口舌。工友們對劉中明的印象早就不像一年前那樣了,經過一年多的苦力般的勞作,他們已經和這個大學生打成了一片,成了一個戰壕裏的戰友了。他們都知道劉中明和王筱的故事,而且王筱那次到魯城來的時候,還在車間裏逗留了半個多小時,他們都見過的呢。劉中明和王筱分手的事他們也都知道的,因為那一段時間劉中明來上班的時候都是酒氣熏天的,有時做著工作就無故地流下淚來,大家也都是看見了的。工友們沒有辦法勸解他們這個學問最高的朋友,隻有在背後裏用惡毒的語言咒罵那個變了心的省城女人,而且盼著劉中明早些找到另一個讓他心愛的女孩子,好從這種銘心刻骨的傷感中解脫出來。現在好了,菲菲來了,劉中明的話多起來了,笑容顯現出來了,還難得地唱起來了呢。
嗯,他們兩個倒是蠻般配的呢。工友們都這樣想。
為了給劉中明和菲菲多創造一些單獨在一起的機會,工友們大都靜靜地在隔壁聆聽劉中明歌聲笑聲和說唱大鼓聲,強忍著不再到控製室去探頭探腦。
但劉中明願意和菲菲在一起相處,願意在她麵前敞開心扉,在這一段時間裏還是出於下意識的,還沒有上升到愛情或男女之情的角度呢。因為,他在菲菲麵前是自然而放鬆的,沒有激動、沒有心動、也沒有衝動的感覺。他甚至還把他和王筱的故事從頭到尾地講給菲菲聽,一點也沒有隱藏,一點細節之處也沒有掩飾。
如果能夠抽出時間來麵對一下自己的心靈,讓劉中明客觀地自問一下,他對菲菲是一種什麽感覺呢?他們這是處於一種什麽關係呢?是朋友還是更近一層的同事?劉中明恐怕真的說不清楚。
他隻是覺得,每一個班次過的都比以前輕鬆了,過的時間也變得快了,沒有覺到怎麽樣呢,就到了下班的時間了。這不會僅僅是因為脫離了體力勞動,從而就輕鬆起來了罷?不是的,出身於農民的劉中明,還沒有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呢。
相反地,在工作的間隙裏,他還會跑到隔壁蒸煮工序上,去幫助那些老弟兄們裝鐵車、拉漿渣。
不管怎麽說罷,反正輕鬆總是件好事,不比以前了,在崗位上熬點盼時、度日如年。
或許,是劉中明又找迴了在學校裏時的那種牽掛?有了牽掛,日子就過的有滋有味,不覺得那麽長了呢。
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家都是這麽說的。
有了喜事,時間過的就是快。
卸完六十輛太子摩托車,大家洗完了手喝茶,不知不覺,天色可就暗下來了。
楊聰本來想結完帳後當天就要離開渦陽的,看來是不太現實的了。開完出貨發票,太陽可就落到西邊地平線以下去了,華燈初上了。
老崔見楊聰老是抬頭看天,送貨司機也露出焦急的神色,就笑著拍了拍裘國軍的肩膀:“怎麽地,看意思楊總這是急著要走嗎?不是要強留楊總啊,一是買賣成了,兄弟作為地主,怎麽著也要請楊總夫婦喝頓水酒,吃頓便飯吧?這二呢,你們看這天可是全黑了,楊總拿著這筆款子走夜道,兄弟可是不太放心的呀。還有這第三,這位送貨的兄弟開了這兩天氣車,馬不停蹄地,也該好好歇一歇才好上路的,精神好了開車也安全不是?老裘,你就勸勸老楊和這位兄弟,就算給我一個麵子,怎麽著也要住一宿,吃一頓飯。兄弟全麵安排,一條龍服務,保證各位滿意就是了。”
裘國軍看著楊聰,雖然不說什麽,可是要住下來的意思在臉上已經顯露無遺。
送貨司機或許也真是累了,或許覺得既然對方請客,不吃白不吃呢,眼神裏也已經透出同意的意思來了。
楊聰就覺得這時要勉強提出非走不可,就有點不太場麵了。他心裏有些猶豫,就看著老婆張君,想讓她說話。老崔和裘國軍見到這種狀況,也同時看向張君。
張君剛才幫著卸了兩輛摩托車,有些疲累,又見大家都看著自己,就爽快地說:“那有什麽呢,反正天也黑了。我們就擾崔哥一餐吧,隻是不要太破費了。以後崔哥到魯城來,讓我們家老楊請客!”
聽她這麽一說,一屋子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滿座皆歡。
一個月後,孫福從省城醫院也院了,迴到魯城來了。
除了腰裏多了兩個懸掛著的塑料袋子,倒也看不出比以前有太大的變化。而且,孫福再也不紮外腰了,袋子蓋在外衣裏麵,從外表看和正常人沒有什麽區別呢。
但孫福自己知道,他是再也不能做體力活了。拉漿渣子,那似乎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離他已經是那麽遙遠了。
孫福踱著不緊不慢的步子,到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巡視了一圈,向工友們一一道別。他的臉色還好,甚至還笑眯眯地,看不到多大的哀傷。他像是一個看透了紅塵的智者,又頗有一些大領導視察工作的架式。最後,他來到電腦控製室,見到劉中明。
劉中明攥著孫福的雙手,簡單地問了一下病情,眼淚就已經在眼眶裏打轉了。孫福微笑著說:“快別這樣,已經好了,沒有留下一點後遺症呢。我是來廠裏辦內退的,工會和政工科都已經答應了,明天我再來辦手續。辦完手續,到你宿舍裏,咱們弟兄再喝一場吧。”
劉中明苦笑了:“不了,再不喝了。孫哥以後打算怎麽著呢?”
再沒有理由推托了,劉中明還帶了兩個徒弟,都是學了三天就上崗了,她還是一個正牌的中專生,再說沒有學會,那可真是說不過去了。
劉中明和他帶出來的三個徒弟,三班倒再加上一個人打替班,一個完整的電腦工藝操作工序就正常運轉起來了。
菲菲在劉中明的下一個班次,每天來接劉中明的班。也許是有意,也許是無心,菲菲都會提前二十多分鍾來上班,點名接班前和劉中明單獨呆上一會兒。他們在一起的時候還是和以前學徒時一樣,進行單邊會話式的聊天。
每次都是劉中明不停地說,菲菲靜靜地聽。
參加工作兩年來,劉中明在工廠裏從來還沒有像這一段時間一樣如此健談,似乎有說不完的話,講不完的故事。劉中明讀的書多,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文學名著,信手掂來都是故事。高興的時候,他還會拿一根小竹棍敲著暖氣管子唱上一段大鼓書。隔壁那些拉漿渣的老工友們往往被電腦控製室裏的說唱聲所吸引,在門口探頭探腦,弄得菲菲很有些不好意思呢。
每到星期六倒緊班,是劉中明最高興最期盼的日子。倒緊班就是連上一周的中班或白班,到周六就要倒成白班或夜班,三個班次互換工作時間。而上完了一周夜班的員工,則可以在周六早晨交班後迴家歇一天半,到周日下午來上中班,這叫作“倒大班”。輪到劉中明倒緊班的時候,就是菲菲來接他的班,他迴去隻能歇八個小時,再迴來接菲菲的班,自己倒成夜班。每到這個時候,他就在吃過晚飯後早早地來到電腦控製室裏,陪著菲菲度過將近半個班次長達四個小時的時間。
來這麽早幹啥呢?劉中明也不知道。本來倒緊班是件很辛苦的事情,大都是要在晚飯後好好睡一覺的,好有飽滿的精神來應付漫漫的長夜。可劉中明睡不著,怎麽睡也睡不著呢。他也知道來這麽早沒用,而且還會招來別人的嘲笑和口舌,但他不在乎。管他們呢,這是我的工作崗位,我想來就來,礙著別人什麽事呢?
其實沒有人傳什麽口舌。工友們對劉中明的印象早就不像一年前那樣了,經過一年多的苦力般的勞作,他們已經和這個大學生打成了一片,成了一個戰壕裏的戰友了。他們都知道劉中明和王筱的故事,而且王筱那次到魯城來的時候,還在車間裏逗留了半個多小時,他們都見過的呢。劉中明和王筱分手的事他們也都知道的,因為那一段時間劉中明來上班的時候都是酒氣熏天的,有時做著工作就無故地流下淚來,大家也都是看見了的。工友們沒有辦法勸解他們這個學問最高的朋友,隻有在背後裏用惡毒的語言咒罵那個變了心的省城女人,而且盼著劉中明早些找到另一個讓他心愛的女孩子,好從這種銘心刻骨的傷感中解脫出來。現在好了,菲菲來了,劉中明的話多起來了,笑容顯現出來了,還難得地唱起來了呢。
嗯,他們兩個倒是蠻般配的呢。工友們都這樣想。
為了給劉中明和菲菲多創造一些單獨在一起的機會,工友們大都靜靜地在隔壁聆聽劉中明歌聲笑聲和說唱大鼓聲,強忍著不再到控製室去探頭探腦。
但劉中明願意和菲菲在一起相處,願意在她麵前敞開心扉,在這一段時間裏還是出於下意識的,還沒有上升到愛情或男女之情的角度呢。因為,他在菲菲麵前是自然而放鬆的,沒有激動、沒有心動、也沒有衝動的感覺。他甚至還把他和王筱的故事從頭到尾地講給菲菲聽,一點也沒有隱藏,一點細節之處也沒有掩飾。
如果能夠抽出時間來麵對一下自己的心靈,讓劉中明客觀地自問一下,他對菲菲是一種什麽感覺呢?他們這是處於一種什麽關係呢?是朋友還是更近一層的同事?劉中明恐怕真的說不清楚。
他隻是覺得,每一個班次過的都比以前輕鬆了,過的時間也變得快了,沒有覺到怎麽樣呢,就到了下班的時間了。這不會僅僅是因為脫離了體力勞動,從而就輕鬆起來了罷?不是的,出身於農民的劉中明,還沒有養成好逸惡勞的習慣呢。
相反地,在工作的間隙裏,他還會跑到隔壁蒸煮工序上,去幫助那些老弟兄們裝鐵車、拉漿渣。
不管怎麽說罷,反正輕鬆總是件好事,不比以前了,在崗位上熬點盼時、度日如年。
或許,是劉中明又找迴了在學校裏時的那種牽掛?有了牽掛,日子就過的有滋有味,不覺得那麽長了呢。
人逢喜事精神爽,大家都是這麽說的。
有了喜事,時間過的就是快。
卸完六十輛太子摩托車,大家洗完了手喝茶,不知不覺,天色可就暗下來了。
楊聰本來想結完帳後當天就要離開渦陽的,看來是不太現實的了。開完出貨發票,太陽可就落到西邊地平線以下去了,華燈初上了。
老崔見楊聰老是抬頭看天,送貨司機也露出焦急的神色,就笑著拍了拍裘國軍的肩膀:“怎麽地,看意思楊總這是急著要走嗎?不是要強留楊總啊,一是買賣成了,兄弟作為地主,怎麽著也要請楊總夫婦喝頓水酒,吃頓便飯吧?這二呢,你們看這天可是全黑了,楊總拿著這筆款子走夜道,兄弟可是不太放心的呀。還有這第三,這位送貨的兄弟開了這兩天氣車,馬不停蹄地,也該好好歇一歇才好上路的,精神好了開車也安全不是?老裘,你就勸勸老楊和這位兄弟,就算給我一個麵子,怎麽著也要住一宿,吃一頓飯。兄弟全麵安排,一條龍服務,保證各位滿意就是了。”
裘國軍看著楊聰,雖然不說什麽,可是要住下來的意思在臉上已經顯露無遺。
送貨司機或許也真是累了,或許覺得既然對方請客,不吃白不吃呢,眼神裏也已經透出同意的意思來了。
楊聰就覺得這時要勉強提出非走不可,就有點不太場麵了。他心裏有些猶豫,就看著老婆張君,想讓她說話。老崔和裘國軍見到這種狀況,也同時看向張君。
張君剛才幫著卸了兩輛摩托車,有些疲累,又見大家都看著自己,就爽快地說:“那有什麽呢,反正天也黑了。我們就擾崔哥一餐吧,隻是不要太破費了。以後崔哥到魯城來,讓我們家老楊請客!”
聽她這麽一說,一屋子人都哈哈大笑起來,滿座皆歡。
一個月後,孫福從省城醫院也院了,迴到魯城來了。
除了腰裏多了兩個懸掛著的塑料袋子,倒也看不出比以前有太大的變化。而且,孫福再也不紮外腰了,袋子蓋在外衣裏麵,從外表看和正常人沒有什麽區別呢。
但孫福自己知道,他是再也不能做體力活了。拉漿渣子,那似乎是上個世紀的事情了,離他已經是那麽遙遠了。
孫福踱著不緊不慢的步子,到他曾經戰鬥過的地方巡視了一圈,向工友們一一道別。他的臉色還好,甚至還笑眯眯地,看不到多大的哀傷。他像是一個看透了紅塵的智者,又頗有一些大領導視察工作的架式。最後,他來到電腦控製室,見到劉中明。
劉中明攥著孫福的雙手,簡單地問了一下病情,眼淚就已經在眼眶裏打轉了。孫福微笑著說:“快別這樣,已經好了,沒有留下一點後遺症呢。我是來廠裏辦內退的,工會和政工科都已經答應了,明天我再來辦手續。辦完手續,到你宿舍裏,咱們弟兄再喝一場吧。”
劉中明苦笑了:“不了,再不喝了。孫哥以後打算怎麽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