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麽了,身體不舒服嗎?”
蘇又夏在做蛋糕的間隙,抬起頭來注意到了秦時的異樣,關切的問道。
“沒有。我就是想到了一些事情。”
秦時連忙搖了搖頭,不想讓蘇又夏知道自己在想什麽。
關於張玉梅告訴他的秘密,他到現在都沒想好怎麽去處理。
他不是一個喜歡逃避的人,在遇到麻煩和困難的時候,他會勇於去麵對。
但是恰恰是這麽一件事情,讓他前所未有的退縮了。
“是工作太累了吧,看你最近都一頭紮進了劇組。那就早點去休息吧。”
看到秦時這幅恍惚的樣子,蘇又夏沒有想那麽多,以為秦時是這幾天工作太累了而已,畢竟就算她心思再細膩,也不可能猜得到張玉梅告訴秦時他的身世之秘。
“沒事,我來幫你一起做蛋糕吧。”
秦時很快便是調整了過來,靠近前來,作勢挽起了袖子,要幫著蘇又夏一起做蛋糕。
“不用了,你沒學過做蛋糕,待會幫倒忙了。”
蘇又夏把秦時給推搡開,拒絕了他的好意,並且是讓他去洗澡看電視去。
看到自己如此被嫌棄,秦時也是隻好灰頭土臉的跑到客廳去看電視了。
蘇又夏這一個蛋糕做得有些費時間,做了很久都還沒有做好。
秦時看了一會電視,便是覺得無聊,上樓去把筆記本給抱下來了。
《誅仙》完結在即,王立寧那邊也在催稿了,希望秦時能夠在《誅仙》一完結的時候便是同時連載新書。
而且這部書的稿費遠遠的超過了《誅仙》,達到了千字一千的天價。
要知道,現在華夏頂級作家的稿費大多也都是千字五百元的樣子,而江南日報能夠給到千字一千元足以見得對秦時的重視。
本來秦時是不願意再把第二本書放在江南日報上連載的,因為他已經是跟國內最大的幾家出版商談好合作了,將會聯合打造一家網絡文學平台,而且他把名字都起好了。就叫——文閱。
這件事情江晏也是知道,並且是十分支持讚同的,文閱集團總共有四大股東,百分之七十的股份由盛世娛樂持有,而另外的百分之三十則有三家出版社分別持有。
盛世娛樂是秦時和江晏共同持有的,而江南日報又是江家的產業,並且目前是由江晏在負責管理,所以說其實都是一家人。
現在江南日報能夠有如此之好的銷售量,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於秦時寫得《誅仙》,王立寧對於江南日報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好不容易看到報社重新發展起來了,如果一旦沒有了秦時的小說更新,那麽很快銷量就會跌迴去,這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
而這些,秦時也都知道,他心裏對於王立寧還是頗為感激的,因為當初他想拍電影沒有錢的時候,是王立寧給了他機會,用重金買下了《誅仙》,這才讓他有了拍電影的本金,所以在麵對王立寧的懇求時,秦時也是心軟了,答應第二部小說仍然放在江南日報上連載,不過王立寧也沒有虧待秦時,直接是把稿費從千字五百提到了千字一千,來了一個質的飛躍。
秦時琢磨著自己或許找一些槍手來代筆,自己寫下一本書的大綱以及人設,然後找靠譜的人來寫出來,反正自己腦袋裏裝著不知道多少萬本書,有的是可以寫的東西,就是自己沒有時間去寫,而且打字也特別的累。
他覺得自己這個想法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實施起來的問題就在於到哪裏去找一個靠譜並且有文學天賦的人來,秦時可不願意到時候那麽好的創意被人給寫糟蹋了,那樣子太浪費了。
他坐在沙發上寫著《誅仙》的結尾,因為是馬上就要收官了,所以他也寫得特別用心,在原著裏麵他覺得有些不妥,或者不圓滿的地方,他也額外的添加了一些東西進去,希望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感動。
他一直認為,衡量一個作者成功與否的標準,並不是說他賺了多少的稿費,出版了多少的作品,而是他寫得作品能否引起人們的共鳴,引起人們情緒的變化。
因為寫的太認真,不知不覺整個人都代入了進去,那一刻,秦時覺得自己好像就變成了張小凡,在做著他做的事情,感知著他的情緒。
對於張小凡來說,畢生的遺憾就是碧瑤無法複活,而他一生都為此而求索。
如果這本書有什麽遺憾的話,那麽碧瑤的死,無疑是最大的遺憾。
當初看這本書的時候,秦時心裏對於碧瑤的複活一直是抱有期待的,但是期待到最後,也變成了失望。
現在他自己把這個故事寫出來,這個世界的讀者們依然是對於碧瑤能否複活過來很關注,如果秦時上網去搜的話,會發現貼吧裏,論壇裏,很多人都是在討論碧瑤能否複活。
人們都是喜歡喜劇的,或者說喜歡大歡喜結局的,對於悲劇,人們本能的灰排斥和厭惡。
秦時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讓碧瑤複活過來,給讀者一個交代,也給張小凡一個交代。
但是左思右想之後,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因為,他覺得悲劇更適合這個結尾。
大歡喜的結局固然讓人喜歡,但是同時又不可否認的是,有時候悲劇,效果來的比喜劇好。
人生本來就是五味雜陳的,喜劇和悲劇都是其中的一味調味品,有時候喜劇多了,人們也會感到厭了,想換換口味,同樣,悲劇看多了也是一個道理。
《誅仙》從開頭第一章的村莊滅門慘案開始,便是奠定了一個悲劇的基調,再從師姐愛上別人,更是為張小凡添上了一絲悲。
如果把《誅仙》比喻成一盤菜,而秦時就是燒製這道菜的廚師的話,那麽這個廚師覺得,在這道菜馬上要端上菜桌,在最後一道程序上,應該給它澆上一味名叫悲劇和遺憾的調味料。
當秦時敲完“全書完”三個字的時候,這個故事就結束了。
他賦予了最後的悲,讓這本書有了它獨一無二的味道。
(未完待續。)
蘇又夏在做蛋糕的間隙,抬起頭來注意到了秦時的異樣,關切的問道。
“沒有。我就是想到了一些事情。”
秦時連忙搖了搖頭,不想讓蘇又夏知道自己在想什麽。
關於張玉梅告訴他的秘密,他到現在都沒想好怎麽去處理。
他不是一個喜歡逃避的人,在遇到麻煩和困難的時候,他會勇於去麵對。
但是恰恰是這麽一件事情,讓他前所未有的退縮了。
“是工作太累了吧,看你最近都一頭紮進了劇組。那就早點去休息吧。”
看到秦時這幅恍惚的樣子,蘇又夏沒有想那麽多,以為秦時是這幾天工作太累了而已,畢竟就算她心思再細膩,也不可能猜得到張玉梅告訴秦時他的身世之秘。
“沒事,我來幫你一起做蛋糕吧。”
秦時很快便是調整了過來,靠近前來,作勢挽起了袖子,要幫著蘇又夏一起做蛋糕。
“不用了,你沒學過做蛋糕,待會幫倒忙了。”
蘇又夏把秦時給推搡開,拒絕了他的好意,並且是讓他去洗澡看電視去。
看到自己如此被嫌棄,秦時也是隻好灰頭土臉的跑到客廳去看電視了。
蘇又夏這一個蛋糕做得有些費時間,做了很久都還沒有做好。
秦時看了一會電視,便是覺得無聊,上樓去把筆記本給抱下來了。
《誅仙》完結在即,王立寧那邊也在催稿了,希望秦時能夠在《誅仙》一完結的時候便是同時連載新書。
而且這部書的稿費遠遠的超過了《誅仙》,達到了千字一千的天價。
要知道,現在華夏頂級作家的稿費大多也都是千字五百元的樣子,而江南日報能夠給到千字一千元足以見得對秦時的重視。
本來秦時是不願意再把第二本書放在江南日報上連載的,因為他已經是跟國內最大的幾家出版商談好合作了,將會聯合打造一家網絡文學平台,而且他把名字都起好了。就叫——文閱。
這件事情江晏也是知道,並且是十分支持讚同的,文閱集團總共有四大股東,百分之七十的股份由盛世娛樂持有,而另外的百分之三十則有三家出版社分別持有。
盛世娛樂是秦時和江晏共同持有的,而江南日報又是江家的產業,並且目前是由江晏在負責管理,所以說其實都是一家人。
現在江南日報能夠有如此之好的銷售量,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於秦時寫得《誅仙》,王立寧對於江南日報投入了很大的心血,好不容易看到報社重新發展起來了,如果一旦沒有了秦時的小說更新,那麽很快銷量就會跌迴去,這是他所不願意看到的。
而這些,秦時也都知道,他心裏對於王立寧還是頗為感激的,因為當初他想拍電影沒有錢的時候,是王立寧給了他機會,用重金買下了《誅仙》,這才讓他有了拍電影的本金,所以在麵對王立寧的懇求時,秦時也是心軟了,答應第二部小說仍然放在江南日報上連載,不過王立寧也沒有虧待秦時,直接是把稿費從千字五百提到了千字一千,來了一個質的飛躍。
秦時琢磨著自己或許找一些槍手來代筆,自己寫下一本書的大綱以及人設,然後找靠譜的人來寫出來,反正自己腦袋裏裝著不知道多少萬本書,有的是可以寫的東西,就是自己沒有時間去寫,而且打字也特別的累。
他覺得自己這個想法還是很不錯的,但是實施起來的問題就在於到哪裏去找一個靠譜並且有文學天賦的人來,秦時可不願意到時候那麽好的創意被人給寫糟蹋了,那樣子太浪費了。
他坐在沙發上寫著《誅仙》的結尾,因為是馬上就要收官了,所以他也寫得特別用心,在原著裏麵他覺得有些不妥,或者不圓滿的地方,他也額外的添加了一些東西進去,希望能夠引起讀者的共鳴和感動。
他一直認為,衡量一個作者成功與否的標準,並不是說他賺了多少的稿費,出版了多少的作品,而是他寫得作品能否引起人們的共鳴,引起人們情緒的變化。
因為寫的太認真,不知不覺整個人都代入了進去,那一刻,秦時覺得自己好像就變成了張小凡,在做著他做的事情,感知著他的情緒。
對於張小凡來說,畢生的遺憾就是碧瑤無法複活,而他一生都為此而求索。
如果這本書有什麽遺憾的話,那麽碧瑤的死,無疑是最大的遺憾。
當初看這本書的時候,秦時心裏對於碧瑤的複活一直是抱有期待的,但是期待到最後,也變成了失望。
現在他自己把這個故事寫出來,這個世界的讀者們依然是對於碧瑤能否複活過來很關注,如果秦時上網去搜的話,會發現貼吧裏,論壇裏,很多人都是在討論碧瑤能否複活。
人們都是喜歡喜劇的,或者說喜歡大歡喜結局的,對於悲劇,人們本能的灰排斥和厭惡。
秦時也不是沒有考慮過,讓碧瑤複活過來,給讀者一個交代,也給張小凡一個交代。
但是左思右想之後,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
因為,他覺得悲劇更適合這個結尾。
大歡喜的結局固然讓人喜歡,但是同時又不可否認的是,有時候悲劇,效果來的比喜劇好。
人生本來就是五味雜陳的,喜劇和悲劇都是其中的一味調味品,有時候喜劇多了,人們也會感到厭了,想換換口味,同樣,悲劇看多了也是一個道理。
《誅仙》從開頭第一章的村莊滅門慘案開始,便是奠定了一個悲劇的基調,再從師姐愛上別人,更是為張小凡添上了一絲悲。
如果把《誅仙》比喻成一盤菜,而秦時就是燒製這道菜的廚師的話,那麽這個廚師覺得,在這道菜馬上要端上菜桌,在最後一道程序上,應該給它澆上一味名叫悲劇和遺憾的調味料。
當秦時敲完“全書完”三個字的時候,這個故事就結束了。
他賦予了最後的悲,讓這本書有了它獨一無二的味道。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