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南社區是個見證著青州市發展的地方,也是個涇渭分明的特殊地段。可以說,一邊是現代都市浪漫版,一邊是棚戶平房現實版。

    在道南市場附近是一個圍繞現代化大市場打造的新商業區,一座座新式花園建築和商用樓拔地而起。而在那些光鮮亮麗的大廈與高層住宅背後,卻是亟待改造的道南棚戶區。開發商的遠見是令人佩服的,從那些建築上遠眺,人們是絕對不會發現居然會與棚戶區為鄰,這就是建築學裏朝向設計的精妙之所在。

    在諸多綠地與廣告牌的另一麵,卻是錯落無序的平房地帶,麵積還不小。這裏大多是當初來青州做買賣的外地人搭建的,在那個相對遙遠的年代,土地產權問題還沒尖銳地暴露出來,這裏成了一個獨特的小世界。現在住在這的,大多是以前在露天道南市場裏賣菜的攤販。這裏的房屋大多沒有產權證,但是按常理分文不給地讓他們搬走,又容易誘發社會不穩定因素。所以,市裏幾屆領導班子換了又換,沒人敢輕易動這塊老大難地段。

    白雲飛在當時政記者的時候,幾乎每年都要跟著領導來這裏視察幾趟。開始,領導來一次人們就議論一迴,這裏有戲了。久而久之,人們熟悉了那套走訪慰問的路子,也就沒有那麽熱烈的期盼了。住在這裏的人都知道,雖然住在好地段,但是想在動遷上麵撈點油水,基本沒戲。

    有時候也不能不讓人生氣,群眾的問題是需要解決的,但是好多問題又是群眾自己“創造”的。自從這裏榮升為青州市第二大商業地段,人們建私房的熱情就不斷高漲,幾乎有空地就被人搭個棚子,劃地為房了。搞得社區的人也統計不過來,到底哪些是曆史遺留,哪些是突擊新蓋的。這裏的改造問題,也就隨著時間推移,越來越難了。

    卓可帶白雲飛來這裏,說是要見那個看到過他拿成老爺子東西的人。也巧了,趕上市長彭雲山來這裏視察,白雲飛連忙把卓可拉進了一邊的小賣店裏,話也沒說,就是一直背對著外麵。

    卓可是個天不怕地不怕的主,看著白雲飛有些詭異的神情就嚷嚷開了:“心虛什麽啊,就算證明你拿了人家東西了也不會攔轎喊冤的,你還怕領導了?”

    白雲飛沒心情理她,他擔心的是李琳一定會跟隨著彭市長一起來采訪的,要是撞見他和卓可在一起,那真是跳到哪條河裏都洗不清了。

    小賣店裏的人看他也不買東西,臉色也沒什麽好看的:“不買東西別站著地方啊,這裏店小,容不下賣呆的人在這裏談情說愛。”

    白雲飛心裏亂亂的,也沒看櫃台,就說來包煙吧。卓可掐了他一下,暗示他往櫃台好好看看。不看不要緊,一看白雲飛差點樂出聲來,煙還沒看到呢,首先就看到一大堆傍名牌的產品,比如娃合合酸酸乳、喜之良果凍、康師博方便麵等等。他又瞅了瞅煙,雖然也有幾個知道的牌子,但是包裝都差得很,連a貨假煙都算不上,再有一些就是根本沒聽說過的牌子,便宜倒是便宜,誰敢抽啊?

    小賣店的人拿了包青州給他:“別看了,這小姑娘以前好像老來,我也不騙你,這青州肯定是真的,2塊一包,買不?”

    白雲飛還從來沒看過這種白顏色的青州,以前他抽過紅色的青州,要12塊呢,看來青州卷煙廠也開始豐富產品線了,這麽便宜的煙都出。反正才2塊錢,他索性就買了一包,拿在手裏,也沒打開。

    卓可看著白雲飛那皮笑肉不笑的神態,無奈地說:“沒見過吧,這裏就這水平, 我以前也在這裏買過東西,吃不壞肚子的,別看廠址什麽的都不全,也比那些價格貴得離譜老廣告騙人的強。”

    倆人在這裏躲了半個多小時,視察的大隊人馬才散去。剛出小賣店,白雲飛就碰上了落在後麵的青州電台記者羅文良。小羅是畢業沒幾年的,白雲飛以前見過,但是沒什麽深接觸。

    羅文良卻是認識白雲飛的,跑過來打招唿:“白大哥,怎麽在這見了,聽說你不跑時政了,改到這裏暗訪了啊?”

    白雲飛連忙示意他別多嘴,把他拉到一邊說:“晚報的那個李琳,有沒有跟著一起來做報道?”

    羅文良看了看卓可,意味深長地說:“放心吧,她沒來,今天的視察是臨時決定的,晚報根本就沒派記者,隻有大報和電台、電視台的人來了。白哥,你不會是那麽快就見風使舵了吧?”

    大概人們都知道李副市長不得勢了,這壞消息真是逆風傳千裏。人們不是都這麽看他吧?白雲飛想,要是真和李琳鬧掰了,人們還不想他是現代陳世美啊,更要說他是圖李琳家裏當初有權有勢才黏糊人家的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情難收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裏無憂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裏無憂並收藏縱情難收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