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連營中軍大帳之中,袁紹看著袁術的一番舉動,心裏也是暗道:“你個沒腦子的袁術,我身為總盟主,讓一個馬弓手出戰,我也覺得臉麵無光,但人家好歹把華雄給斬了,既如此你還多嘴個什麽?這不是給自己找不自在嗎?”
想到這兒,袁紹站起身來,哈哈大笑道:“今日陣斬華雄,揚我盟軍之威,我等擺宴慶賀一番。+頂點小說,”
這時站出三個人來,分別是曹操,李陽,孫堅。
三人對著袁紹一抱拳道:“盟主,如今敵軍主將已死,正是大破汜水關之時,我們現在不應該在此擺宴慶祝,而是需要一鼓作氣將敵軍擊潰。”
卻沒想到袁紹伸手製止道:“哎,如今華雄已死,汜水關遲早可破,何必急於一時。”
李陽聽到這兒,搖搖頭心道:“就這樣的聯盟,還殺個屁的董卓,各懷心思,就連堂堂總盟主,別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還有個屁的意思。”
說完也不理會別人,一甩袍袖,直接離開了中軍大帳。
隨後孫堅和曹操也是搖搖頭,離開了中軍大帳。
李陽剛離開中軍大帳,迴到自己的營中,就發現各級將領陪著關羽張飛聊天。
見到李陽進來,紛紛起身見禮。
李陽一一迴禮後,對著眾人道:“狗屁的十八路諸侯聯盟,如今卻是各懷異心,除了孫堅出戰打過一場,全部龜縮於營帳之中,袁紹身為總盟主,卻不思如何破董卓,隻知道在營中飲酒作樂,唉!這聯盟長不了了。”
陳公台和郭嘉二人,聽完李陽的話一抱拳道:“袁紹此人,根本就沒想過討伐董卓,不然怎麽放著各路人馬不用,隻派出孫堅攻打了一次汜水關,主公我們該當如何?”
李陽笑了笑道:“暫時先不管他,靜觀其變,別忘了,董卓不但有數十萬雄兵,而且還有無敵溫侯呂布呂奉先,先讓他們得意得意。”
說完,李陽走到關羽張飛跟前,對著兩人一抱拳道:“雲長兄,翼德兄,袁術就是一個小人,你們也不必與他介懷,來,讓我備下薄酒,為雲常兄慶功。”
關羽和張飛笑了笑道:“鵬舉兄弟,方才多謝你解圍,擺酒慶祝就不必了,我們二人還得迴營,不然大哥又該不高興了,何況我們暫住公孫瓚營中,若和別的將領來往甚密,怕引起公孫瓚和大哥的不滿,說完二人先告辭了。”
說完後便轉身,便向著營帳外走了出去。
陳宮有些不滿地看了看關羽和張飛,對著李陽一抱拳道:“主公,這二人也太傲慢無禮了,全然不給主公麵子,是不是……?”
李陽搖了搖頭道:“我知道他二人性格,不是他們對我有多無禮,而是若和我來往甚密的話,他大哥劉備的臉色不好看。”
陳公台似解非解的點點頭,便不再言語。
卻說,自從關羽將華雄斬殺之後,殘兵敗將,紛紛退迴了汜水關,將華雄被斬的消息,稟報給了李肅。
李肅一聽,猶如晴天霹靂一般,也是暗自後悔。
之前李肅和華雄,剛到汜水關的時候,李肅對於華雄不是多了解,每一次出的戰李肅都陪在身邊,那是連戰連勝,這也讓李肅對華雄的實力有了新的認識。
這次華雄出戰,李肅也就放心的讓華雄去沒有同行,可沒想到,卻被一個紅臉將領斬首。
不過再後悔也沒用了,華雄已被斬殺,無奈李肅快馬加鞭,將消息稟報到了洛陽。
而此時的董卓,自從派出李肅華雄,連日來捷報頻傳,讓董卓樂得眉開眼笑,整日在相府飲酒作樂,過得倒也愜意之極。
這一日,董卓正在相府之中,喝著酒,看著舞蹈,左擁右抱,開心不已時,就聽帳外一個士兵匆匆來報:“稟報相國大人,華雄將軍被一個紅臉將軍斬首。”
董卓一聽士兵的稟報,二話不說,就將桌案推翻在地,嚇得歌姬舞姬在整個大堂裏亂竄,尖叫不已。
發泄一通,董卓對著親兵道:“擂鼓升帳!”
“咚咚咚……”
三通鼓響罷,各級文武將紛紛來到相府之中。
眾人放眼望去,隻見董卓臉色不善,卻都搞不明白為什麽董卓會發這麽大的。
這時,董卓將手中的告急文書,遞給了李儒。
李儒也不知道是什麽呀!李儒打開告急文書一看,心裏先是一驚,然後一喜心道:“這十八路諸侯還真有兩下子,居然把華雄給斬了,最好把董卓老賊也給斬了才好。”
就在這時,李儒發現董卓盯著他,這一下可把李儒嚇了一跳,還以為自己剛才的心思,讓董卓給看出來了呢!
不過轉念一想,這也不可能啊!董卓怎麽能知道,他心裏想的什麽呢!
於是李儒假裝沉著冷靜,微微一笑,對著董卓道:“主公,勝敗乃兵家常事,雖說此次十八路諸侯斬殺了華雄,但也沒什麽可怕的,主公麾下猛將如雲,何懼十八路諸侯,我倒是有一計,不知主公看可行否?”
李儒心道:“老匹夫,看我不忽悠死你,把你忽悠到十八路諸侯跟前,讓他們宰了你。”
董卓一聽,望向李儒問道:“哦,先生有何妙策,隻管講來。”
李儒道:“俗話說,洪水未來先修壩,如今的十八路諸侯,就如同洪水一般,若等他們攻破汜水關,汜水關離洛陽近在咫尺,若等到那時在做防範就來不及了。”
頓了頓李儒道:“以我之見,主公應該率軍親征,將這些反賊,一一擊潰。”
董卓一聽點點頭道:“嗯!不錯,我馬上就新兵討伐十八路反賊。”
話音剛落,李儒就對著董卓道:“主公且慢,在出兵之前,您必須得先辦一件事兒。”
董卓一聽問道:“何事,先生隻管道來。”
李儒眼睛微微一眯心道:“萬一袁紹不死力與你相戰,那該如何是好?我且再火上澆點油。”
想到這兒,李儒對著董卓微微一笑道:“主公,袁紹不是總盟主嗎?他有個叔叔袁槐,如今在朝中為官,萬一他要是給袁紹做了內應,我們怎麽辦?所以在我們離開之前先將他斬首。”
董卓一聽道:“先生言之有理,這主意出的太好了。”
轉眼董卓對著身邊的甲士道:“傳我命令,派五百鐵甲之士,包圍袁槐的府邸,無論男女老幼,全部押到大街之上,斬首示眾。”
隨著董卓的一聲令下,數百的鐵甲之士,將袁槐的府邸包圍起來,全府上下,男女老幼兩多個人押上街頭,斬首示眾。
一時間街道上鮮血染紅了一片,匯聚成一條小溪。
位列三公,身為太傅的袁隗,就這樣被董卓給宰了,而且連點小浪花都未曾濺起。
殺了袁隗一家之後,董卓這才在相府點軍出發。
董卓下令道:“李催,郭汜,令你二人領軍五萬鎮守汜水關,打不打勝仗無所謂,你們給我把關守好了不得有誤。”
“得令”
轉而董卓繼續道:“老夫我要親自帶著呂布,李儒,樊稠,張濟,牛輔,點人馬十五萬兵發虎牢關,將這些反叛,盡數誅殺。”
董卓傷害袁隗一家,再加上領軍十五萬兵發兩路的消息,很快就被十八路諸侯的探馬得知,稟報到了盟軍聯營。
袁紹聽到袁隗一家被殺的消息,那是傷痛欲絕,痛哭流涕,哀嚎不已。
還沒等袁紹哭完,探馬再次送來消息,董卓親率大軍十五萬,兵發虎牢關。
這一下袁紹也顧不得哭了,直接對著帳外的親兵下令道:“擂鼓聚將。”
“咚咚咚……”
隨著三通鼓響過,十八路諸侯紛紛來到了袁紹的中軍大帳。
袁紹把探馬送來的消息,對著眾人紛紛說了一遍。
袁紹咬牙切齒的罵道:“董卓老賊,你殺我叔父全家,我要將你碎屍萬段。”
李陽看著袁紹的表情心道:“裝吧!繼續裝吧!你要是在乎袁隗一家的性命,又何必遲遲不肯發兵,就你那點兒小心思,誰會看不出來?你是怕等平定董卓之後,你的盟主也當不了吧!”
這時就聽袁紹道:“孟德,董卓老賊親自領兵十五萬,兵分兩路,我等該如何破敵?”
曹操一聽,對著袁紹一抱拳道:“盟主,既然他兵分兩路,那我們就兩路迎之。”
袁紹一聽問道:“不知我們,該怎麽個兩路迎敵?”
曹操一笑道:“盟主,讓孫堅所部攻打汜水關,盟主你再派出幾路人馬直逼虎牢關,曹操不才,願率本部作為後盾,支援各路人馬。”
李陽聽到曹操的話心道:“好嗎?小爺是來討董卓的,你們屢次三番卻將小爺忘到腦後,看你們還能得意到幾時。”
袁紹聽聞曹操的話點了點頭道:“孟德所言甚是,本來我們就要討伐他董卓老賊,不曾想他居然送上了門,那就別怪我們客氣。”
於是袁紹拿起桌上的令箭道:“孫堅聽令,令你率本部人馬,我在支援你精兵五萬,你前去攻打汜水關,不得有誤。”
孫堅一聽上前抱拳道:“盟主,縱然你給我十萬精兵,若袁術不給我糧草,我又有何辦法?”
袁紹聽了孫堅的話,向著袁術看了看。
聽到孫堅如此說,袁術心道:“此次我們都去攻打虎牢關,管你能不能攻下汜水關呢!反正你打下打不下,我們都有功勞。”
想到這,袁術微微一笑道:“孫將軍盡管放心,我保證糧草一粒不少。”
聽袁術如此說,孫堅點了點頭,對著袁紹一抱拳道:“得令”
袁紹又拿起一支令箭,開口道:“王匡,喬瑁,李陽,孔融,鮑信,陶謙,袁遺,公孫瓚,領人馬十五萬,攻打虎牢關,王匡為先鋒官,公孫瓚為主帥。”
“得令”
袁紹又拿起一支令箭對著曹操道:“曹操聽令,令您領軍五萬,作為後盾隨時支援各路人馬。”
“得令”
雖說袁紹下令,說領兵多少萬多少萬,其實,各路人馬領的不過都是本部人馬而已,隻有攻打汜水關的孫堅,他才撥了些人馬。
想到這兒,袁紹站起身來,哈哈大笑道:“今日陣斬華雄,揚我盟軍之威,我等擺宴慶賀一番。+頂點小說,”
這時站出三個人來,分別是曹操,李陽,孫堅。
三人對著袁紹一抱拳道:“盟主,如今敵軍主將已死,正是大破汜水關之時,我們現在不應該在此擺宴慶祝,而是需要一鼓作氣將敵軍擊潰。”
卻沒想到袁紹伸手製止道:“哎,如今華雄已死,汜水關遲早可破,何必急於一時。”
李陽聽到這兒,搖搖頭心道:“就這樣的聯盟,還殺個屁的董卓,各懷心思,就連堂堂總盟主,別打著自己的小算盤,還有個屁的意思。”
說完也不理會別人,一甩袍袖,直接離開了中軍大帳。
隨後孫堅和曹操也是搖搖頭,離開了中軍大帳。
李陽剛離開中軍大帳,迴到自己的營中,就發現各級將領陪著關羽張飛聊天。
見到李陽進來,紛紛起身見禮。
李陽一一迴禮後,對著眾人道:“狗屁的十八路諸侯聯盟,如今卻是各懷異心,除了孫堅出戰打過一場,全部龜縮於營帳之中,袁紹身為總盟主,卻不思如何破董卓,隻知道在營中飲酒作樂,唉!這聯盟長不了了。”
陳公台和郭嘉二人,聽完李陽的話一抱拳道:“袁紹此人,根本就沒想過討伐董卓,不然怎麽放著各路人馬不用,隻派出孫堅攻打了一次汜水關,主公我們該當如何?”
李陽笑了笑道:“暫時先不管他,靜觀其變,別忘了,董卓不但有數十萬雄兵,而且還有無敵溫侯呂布呂奉先,先讓他們得意得意。”
說完,李陽走到關羽張飛跟前,對著兩人一抱拳道:“雲長兄,翼德兄,袁術就是一個小人,你們也不必與他介懷,來,讓我備下薄酒,為雲常兄慶功。”
關羽和張飛笑了笑道:“鵬舉兄弟,方才多謝你解圍,擺酒慶祝就不必了,我們二人還得迴營,不然大哥又該不高興了,何況我們暫住公孫瓚營中,若和別的將領來往甚密,怕引起公孫瓚和大哥的不滿,說完二人先告辭了。”
說完後便轉身,便向著營帳外走了出去。
陳宮有些不滿地看了看關羽和張飛,對著李陽一抱拳道:“主公,這二人也太傲慢無禮了,全然不給主公麵子,是不是……?”
李陽搖了搖頭道:“我知道他二人性格,不是他們對我有多無禮,而是若和我來往甚密的話,他大哥劉備的臉色不好看。”
陳公台似解非解的點點頭,便不再言語。
卻說,自從關羽將華雄斬殺之後,殘兵敗將,紛紛退迴了汜水關,將華雄被斬的消息,稟報給了李肅。
李肅一聽,猶如晴天霹靂一般,也是暗自後悔。
之前李肅和華雄,剛到汜水關的時候,李肅對於華雄不是多了解,每一次出的戰李肅都陪在身邊,那是連戰連勝,這也讓李肅對華雄的實力有了新的認識。
這次華雄出戰,李肅也就放心的讓華雄去沒有同行,可沒想到,卻被一個紅臉將領斬首。
不過再後悔也沒用了,華雄已被斬殺,無奈李肅快馬加鞭,將消息稟報到了洛陽。
而此時的董卓,自從派出李肅華雄,連日來捷報頻傳,讓董卓樂得眉開眼笑,整日在相府飲酒作樂,過得倒也愜意之極。
這一日,董卓正在相府之中,喝著酒,看著舞蹈,左擁右抱,開心不已時,就聽帳外一個士兵匆匆來報:“稟報相國大人,華雄將軍被一個紅臉將軍斬首。”
董卓一聽士兵的稟報,二話不說,就將桌案推翻在地,嚇得歌姬舞姬在整個大堂裏亂竄,尖叫不已。
發泄一通,董卓對著親兵道:“擂鼓升帳!”
“咚咚咚……”
三通鼓響罷,各級文武將紛紛來到相府之中。
眾人放眼望去,隻見董卓臉色不善,卻都搞不明白為什麽董卓會發這麽大的。
這時,董卓將手中的告急文書,遞給了李儒。
李儒也不知道是什麽呀!李儒打開告急文書一看,心裏先是一驚,然後一喜心道:“這十八路諸侯還真有兩下子,居然把華雄給斬了,最好把董卓老賊也給斬了才好。”
就在這時,李儒發現董卓盯著他,這一下可把李儒嚇了一跳,還以為自己剛才的心思,讓董卓給看出來了呢!
不過轉念一想,這也不可能啊!董卓怎麽能知道,他心裏想的什麽呢!
於是李儒假裝沉著冷靜,微微一笑,對著董卓道:“主公,勝敗乃兵家常事,雖說此次十八路諸侯斬殺了華雄,但也沒什麽可怕的,主公麾下猛將如雲,何懼十八路諸侯,我倒是有一計,不知主公看可行否?”
李儒心道:“老匹夫,看我不忽悠死你,把你忽悠到十八路諸侯跟前,讓他們宰了你。”
董卓一聽,望向李儒問道:“哦,先生有何妙策,隻管講來。”
李儒道:“俗話說,洪水未來先修壩,如今的十八路諸侯,就如同洪水一般,若等他們攻破汜水關,汜水關離洛陽近在咫尺,若等到那時在做防範就來不及了。”
頓了頓李儒道:“以我之見,主公應該率軍親征,將這些反賊,一一擊潰。”
董卓一聽點點頭道:“嗯!不錯,我馬上就新兵討伐十八路反賊。”
話音剛落,李儒就對著董卓道:“主公且慢,在出兵之前,您必須得先辦一件事兒。”
董卓一聽問道:“何事,先生隻管道來。”
李儒眼睛微微一眯心道:“萬一袁紹不死力與你相戰,那該如何是好?我且再火上澆點油。”
想到這兒,李儒對著董卓微微一笑道:“主公,袁紹不是總盟主嗎?他有個叔叔袁槐,如今在朝中為官,萬一他要是給袁紹做了內應,我們怎麽辦?所以在我們離開之前先將他斬首。”
董卓一聽道:“先生言之有理,這主意出的太好了。”
轉眼董卓對著身邊的甲士道:“傳我命令,派五百鐵甲之士,包圍袁槐的府邸,無論男女老幼,全部押到大街之上,斬首示眾。”
隨著董卓的一聲令下,數百的鐵甲之士,將袁槐的府邸包圍起來,全府上下,男女老幼兩多個人押上街頭,斬首示眾。
一時間街道上鮮血染紅了一片,匯聚成一條小溪。
位列三公,身為太傅的袁隗,就這樣被董卓給宰了,而且連點小浪花都未曾濺起。
殺了袁隗一家之後,董卓這才在相府點軍出發。
董卓下令道:“李催,郭汜,令你二人領軍五萬鎮守汜水關,打不打勝仗無所謂,你們給我把關守好了不得有誤。”
“得令”
轉而董卓繼續道:“老夫我要親自帶著呂布,李儒,樊稠,張濟,牛輔,點人馬十五萬兵發虎牢關,將這些反叛,盡數誅殺。”
董卓傷害袁隗一家,再加上領軍十五萬兵發兩路的消息,很快就被十八路諸侯的探馬得知,稟報到了盟軍聯營。
袁紹聽到袁隗一家被殺的消息,那是傷痛欲絕,痛哭流涕,哀嚎不已。
還沒等袁紹哭完,探馬再次送來消息,董卓親率大軍十五萬,兵發虎牢關。
這一下袁紹也顧不得哭了,直接對著帳外的親兵下令道:“擂鼓聚將。”
“咚咚咚……”
隨著三通鼓響過,十八路諸侯紛紛來到了袁紹的中軍大帳。
袁紹把探馬送來的消息,對著眾人紛紛說了一遍。
袁紹咬牙切齒的罵道:“董卓老賊,你殺我叔父全家,我要將你碎屍萬段。”
李陽看著袁紹的表情心道:“裝吧!繼續裝吧!你要是在乎袁隗一家的性命,又何必遲遲不肯發兵,就你那點兒小心思,誰會看不出來?你是怕等平定董卓之後,你的盟主也當不了吧!”
這時就聽袁紹道:“孟德,董卓老賊親自領兵十五萬,兵分兩路,我等該如何破敵?”
曹操一聽,對著袁紹一抱拳道:“盟主,既然他兵分兩路,那我們就兩路迎之。”
袁紹一聽問道:“不知我們,該怎麽個兩路迎敵?”
曹操一笑道:“盟主,讓孫堅所部攻打汜水關,盟主你再派出幾路人馬直逼虎牢關,曹操不才,願率本部作為後盾,支援各路人馬。”
李陽聽到曹操的話心道:“好嗎?小爺是來討董卓的,你們屢次三番卻將小爺忘到腦後,看你們還能得意到幾時。”
袁紹聽聞曹操的話點了點頭道:“孟德所言甚是,本來我們就要討伐他董卓老賊,不曾想他居然送上了門,那就別怪我們客氣。”
於是袁紹拿起桌上的令箭道:“孫堅聽令,令你率本部人馬,我在支援你精兵五萬,你前去攻打汜水關,不得有誤。”
孫堅一聽上前抱拳道:“盟主,縱然你給我十萬精兵,若袁術不給我糧草,我又有何辦法?”
袁紹聽了孫堅的話,向著袁術看了看。
聽到孫堅如此說,袁術心道:“此次我們都去攻打虎牢關,管你能不能攻下汜水關呢!反正你打下打不下,我們都有功勞。”
想到這,袁術微微一笑道:“孫將軍盡管放心,我保證糧草一粒不少。”
聽袁術如此說,孫堅點了點頭,對著袁紹一抱拳道:“得令”
袁紹又拿起一支令箭,開口道:“王匡,喬瑁,李陽,孔融,鮑信,陶謙,袁遺,公孫瓚,領人馬十五萬,攻打虎牢關,王匡為先鋒官,公孫瓚為主帥。”
“得令”
袁紹又拿起一支令箭對著曹操道:“曹操聽令,令您領軍五萬,作為後盾隨時支援各路人馬。”
“得令”
雖說袁紹下令,說領兵多少萬多少萬,其實,各路人馬領的不過都是本部人馬而已,隻有攻打汜水關的孫堅,他才撥了些人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