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八章四十年(上)


    女子說到這裏,眼中已經含了淚。


    她看起來三十歲上下,她姐姐,若是還在人世,年紀應該也不算大。


    如今她代姐姐前來,想來她那位姐姐,很大可能已經不在人世了。果然,女子接下來的話,證明了蕭櫻的猜測。“……我姐姐根本不知道那句話什麽意思,她也不敢多問。可是沒過兩年,她卻突然落水溺死了……我們姐妹是在鄉下長大的,是識些水性的。


    這些話是姐姐過年迴家時,悄悄告訴我的。她說若是哪天她出了什麽意外,我也好知道內情。她讓我不要去問,不要去鬧,說人在做,天在看,舉頭三尺有神靈。做了惡事,早晚是要遭報應的。”


    女子恨恨看向聶家兄弟。


    聶老爺冷臉,覺得莫名其妙,這事和他有什麽相幹的。


    隻是這些人口中的那位王家姑娘,便是自己的妻子嗎?自己娶進門,二十幾年唯唯諾諾的妻子?


    雖然開口的隻有兩個人,可是聶老爺本能的覺得有些不妥。他不明白此時審的不是聶炫的身世嗎?和自己的妻子有什麽相幹的。


    女子收迴目光,最後重重給鳳戈磕了頭。“求公子替家姐報仇。讓家姐在九泉之下可以瞑目。”


    鳳戈輕輕點了頭。女子麵露感激之色,跪迴證人行列。


    接下來事情的發展越發的出乎意料了,有些證人的話,乍聽似乎毫無關聯,聽起來和聶家,王家好像都沒什麽關係。有的人,越聽越糊塗,有的人,可有的人,臉上卻露出凝重之色。


    蕭櫻便是越聽臉色越凝重之人。


    她有些意外,又覺得似乎一切都在預料之中。


    不管聶炫是不是聶家的孩子,能做出把自己的孩子棄如敝履,不聞不問的女人,怎麽想都不會是個省油的燈。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哪怕本性再懦弱,事關自己的孩子,也會拚死相護。


    可是聶夫人卻在謠言肆虐之時,和所有人的表現一樣,疏遠了聶炫。


    而且自始至終,表現的都是個悲情角色。直到今日,也依舊如此。剛才有聶夫人院中的婆子說,這些年聶夫人日子過的艱辛,聶老爺動輒便要關起門來把聶夫人打的遍體鱗傷。


    那婆子話音落下,不少人替聶夫人叫屈。


    可蕭櫻卻從其中聽出了些許異樣的味道……


    家暴固然是聶老爺的錯。可是……真的是聶老爺一人的錯嗎?或者換個說法更容易讓人明白。


    被打,真的隻是出於聶老爺的意願嗎?


    這話題如果繼續下去,真的有些讓人毛骨悚然。


    可是結合前麵證人的話,蕭櫻的心中緩緩勾勒出一個女子的形象。


    她幼時被母親嗬護著長大,可七八歲時,母親卻發現她的身世有問題。很大可能,她是其父在外麵生的孩子,不知道如何李代桃僵,養在了嫡母的名下。她的那位嫡母王夫人,是個要麵子的,心中恨極,私下裏對王小姐恐怕不是惡語相向,便是動輒打罵。


    可當著外人的麵,卻又把女兒誇成了一朵花。


    聶夫人便是在這樣兩極分化的環境中長大的。


    而後嫁進聶家,也一定不是王夫人的意願,她是絕不會把自己恨極的外室生的女兒嫁進聶家這樣富貴的人家的。


    蕭櫻雖然不知道內情,可她猜測,這其中定然少不得聶夫人的手筆。


    或是偶遇,上演了一出弱女遇難,得英俊的公子及時相救。或是自編自演了一出好戲,得了當時聶公子,如今聶老爺的青睞。


    隨後,聶家上門提親。


    王夫人便是不願,也不能明目張膽的拒絕聶家。


    畢竟聶家勢大,王家的女兒能嫁進聶家,是高嫁,這對王家隻有好處全無壞處。


    王夫人或許會以心疼女兒,怕女兒在聶家受委屈為由攔上一攔,可最終王老爺一定點頭,做主同意這門親事。王夫人心中定會不甘,恐怕還會想方設法毀了這門親事。


    最終未能如願,恐怕這其中,聶夫人又做了什麽手腳。


    蕭櫻剛才算了算聶夫人生聶炫時,和聶老爺成親的時間,整整十個月。


    可剛才有個聶家出來的婆子卻透露了一個消息……說聶夫人產子之前的兩個月,身子一直不好,郎中叮囑不能見風,所以那兩個月,聶夫人一直在屋中養胎。


    從未出過房門,甚至連院子,都沒有去過。


    當時有上了年紀的婆子暗中嘀咕,說是沒聽過哪個郎中讓孕婦一直臥床,便不怕生孩子時難產,到時候一屍兩命。可那位郎中有神醫之稱,聲稱聶夫人動了胎氣,隻能臥房靜養,不能走動,若是隨意走動,孩子必定不保。


    兩個月後,聶炫出生。


    據說孩子生的很順利,傍晚時發作,穩婆進了屋子。當天夜裏孩子便生了。


    穩婆出來報喜時滿臉喜色。


    說孩子胖乎乎的,模樣白白嫩.嫩,是個討人喜歡的孩子。


    十月懷胎,足不出戶兩個月。


    其間不準丫頭隨意進出屋子,說是怕擾了聶夫人靜養。乍聽似乎也沒什麽,蕭櫻承認自己小人心性,忍不住去揣測……


    再加上生下聶炫後,聶夫人院中的舊人換的換,發賣的發賣,不足半年時間,除了幾個心腹婢女外,整個大換血。


    證人中,更夫和倒夜香的證詞,便和這些有關。更夫每晚會巡街,每天子時,正好走到聶家後門附近。曾見過聶家後門有人出入,是被一個婆子慌裏慌張的送出來的。


    更夫覺得有異,暗中跟了那婦人一路。


    發現竟然是鎮上的穩婆。


    他想著大戶人家,請個穩婆都要偷偷摸摸的。


    可是時間,卻比聶炫出生足足早了幾十天……


    至於那個倒夜香的,他幹了一輩子這醃臢差事。他說有幾天,從聶家拉出的恭桶中,帶著濃濃的血腥氣……


    時間和更夫說的相差無幾。


    反正這證詞,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讓人聽得雲裏霧裏。


    可隨著大家交頭接耳,事情的脈絡終於緩緩浮出水麵……而聶老爺的臉色,也陰沉的仿佛能滴水。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第一訟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百裏墨染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百裏墨染並收藏第一訟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