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之上,東華將所有的玄黃功德收入體內世界,但是他並沒有著急去使用,因為時機不到。


    現在使用了也沒有任何作用,隻是增加一些法力而已,又不能讓他一舉混元,倒不如暫時不用。


    等到一切就緒,一舉突破混元!


    東華站立在白蓮之上,遙望著巍峨逶迤的泰山,心中卻是無限感慨。


    這一次的泰山之行收獲可謂很多,不僅在這裏凝聚了氣勢,還和後土共同修成輪迴大道,輪迴一成,他的三千大道徹底圓滿。


    最重要的就是創造出了後天神道,這不僅僅是功德的問題,而是事關證道的一個環節,神道一成,他的修行體係達成圓滿,仙一體。


    他曾經說過,自己既然不是才情驚豔之人,那就站在巨人的肩膀前行。


    仙道有鴻鈞在前方引路,魔道有羅睺在前方引路,而神道有太多荒古案例和後世的經驗,也足夠他吃很久了。


    到某一天,巨人不再是巨人的時候,嗎他將會成為新的巨人。


    想到這裏,東華眼神堅定,抬眼望天,呢喃道:“快了,快了!”


    隨後一步踏出泰山,既然此行已經圓滿,又何須多留。


    東華離開泰山之後,一路遊曆,去了很多地方,曾經他去過的地方,沒去過的地方,這一次他都遊曆了一遍。


    這一日東華遊曆到了曾經的誇父部落,這裏也不複之前的繁華,落寞了很多。


    還碰見了曾經的巫鹹等人,隻不過卻是相逢不相識,以東華如今的修為,要是不想讓人知道自己的麵貌,大羅以下者,就記不住的他的麵貌。


    這就是聖的偉岸!


    雖然他還不是,但是已經具備了一絲聖性,混元之意。


    因為東華能感覺到自己的修為快突破混元境界了,那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仿佛隻需要一腳邁出,就能混元如一,直達彼岸。


    但是他也明白自己目前無法證道混元,因為帝道!


    帝道者,需要強大的氣運,憑借紫府的氣運是不可能支撐他用帝道證道的。


    但是這倒也無妨,因為東華感覺自己的道,還沒有徹底圓滿,所以他才沒有迴歸紫府,一直在洪荒遊曆,在滾滾紅塵之中,磨練自己的道心。


    到了他現在這個境界,反倒是不著急突破混元,能在準聖巔峰打磨的越久,才能在混元境走的更遠。


    他能感覺到混元也不是道的終點,在其上還有更高的境界,也或許道就不存在終點。


    同為混元境界,羅睺在鴻鈞麵前就是弟中弟,由此可見,混元之中同樣有境界,就是不知道是如何劃分的了。


    東華四處遊曆,傳講自己的道法,傳授自己的神道修行之法,講述自己的修行理念,為眾生解答疑惑。


    不知不覺間,東華的身邊聚集了一批人,有大羅、有太乙、有金仙、甚至還有幾位真仙。


    而他們的身份也各不一樣,妖族、萬族、異獸、神獸、後天之人,可謂極其複雜。


    這些人跟著東華,一路遊曆,學習他的理念,傳講他的理念,他們將東華奉為至尊。


    而東華也沒有拒絕,任由他們跟隨,就這樣短短數百年的時間,他的身邊就聚集了五百之眾。


    一路的遊曆,在洪荒各地留下了他們的足跡,也留下了各種道統。


    有的人中途選擇了放棄,去發展壯大自己的道統,去顯露自己的本領,在洪荒一方之地稱尊做祖。


    對於這些人或事,東華從來不會說什麽,要走的人從不挽留,放任發展,因為沒必要。


    這一日,一處城池部落之中,東華端坐白蓮,口講大道,傳頌寶經,下方有數百萬之眾,而最前方有東華的五百追隨者。


    “清微大道,無極神君。元始之化炁分真,紫府之潛龍勿用。稱帝於方諸之山,職掌天階仙籍。立闕於碧海之上……”


    “天仙統領,大道綱維。稟九炁之元靈,聚清微之妙奧。開敷丹法,闡抉先天。圓明自在映虛空,廣大高明通無始……”


    “東王正炁。太乙明神。道德巍峨。胸懷磊落。為眾生之大父。作萬世之尊師,道冠天人,恩覃蒼赤,紫府燒丹,育嬰兒之正象……”


    “紫府洞天,青陽化炁。掌握諸仙之籍,開闡神門之始。撰著道經,相為表裏;提衡閬苑佐神寶君,秘以維持……”


    沒錯,東華在這段期間內,將前世的道經撰寫了出來,道經就是道德經,隻不過隻有上部道境,而無德經。


    因為德經無為之道不符合他的大道,索性不如沒有。


    其實他最想撰寫的並不是道經,而是黃庭經,這部玄門無上寶經,可是他嚐試了很多次,都沒有成功。


    因為他寫出來了,可是天道顯示在這之前已經有人撰寫了。


    “所以三清也快要悟道證道了嗎?”


    這件事情很容易就能想明白,既然黃庭經已經被寫了出來,那麽就隻有三清才會是撰寫者。


    而三清一旦著書立經,就代表他們得道走向了純熟,走向了教化之道。


    換個意思來說,就是他們的修為都達到了準聖巔峰。


    “看來上一次元始受到打擊之後,就很快找到了自己的道,並且突破了準聖巔峰,當真是天眷者,不愧是大道的親兒子,令人羨慕唏噓。”


    想他東華吃了多大的苦才有今天的修為,薅了多少人的羊毛才能成功,可是人家三清當真是躺在大道之上被人推著前進。


    “看來大爭之世又有來臨了,真可謂是風起雲湧,令人向往。”


    “不過大道先行,既然吾領先一步,那就會步步領先你們,不管是準聖巔峰,還是混元境界,你們隻能仰望我!”


    以前他一直是追隨別人腳步的人,可是這一次,他卻是所有人的領頭羊。


    因為他自信在如今的洪荒,論道境修為,沒有一個人能比得過他東華,要不是帝道的限製,他現在就能立地證道混元。


    “不著急,不著急,準聖吾是先行者,那麽混元我也將會是先行者,一旦突破,我就要做鴻鈞之下的第一人,太上也得給我跪下!”


    東華想到這裏,突然又有一種頭疼的感覺,因為他突然想到,自己要麵對的不僅僅是太上,而是三清。


    未證道之前,他和三清沒有衝突,是師兄弟、是道友,關係良好,彼此相幫。


    就像當初的通天什麽都不多說,直接去昆侖找元始給他帶來了杏黃旗的一樣。


    自己是最終的受益者,可是所有的因果人情全都在通天哪裏。


    可是一旦證道之後,三清就會是他最大的敵人,通天也不例外,而且還是道爭的敵人,沒有緩和的餘地,除非三清不發展大教,不收集洪荒氣運。


    “可是這可能嗎?”


    顯然是不可能的,可是麵對三位一體的三清,他是真的沒有一點信心。


    單獨對上一人,他有信心鎮壓,可是人家三個一起,那跪的人隻會是他。


    因為三清一體,代表的就是無敵,況且還是證道成聖後的三清。


    “除了三清之外,還有西方的那兩個家夥,野心和手段也是一點也不少。”


    雖然東華將他們如今捆綁在紫府的戰車之上,可是終有分道揚鑣的那一天。


    因為接引準提會有自己的大教,會有屬於自己的佛門,又豈能真是同道之人。


    “所以想來想去,唯一可靠的盟友隻有女媧嗎?”


    當真是天意也!


    東華想都不用想,女媧前世一直在混沌中太素天不出,肯定是道爭失敗了,要麽是被三清逼的不能出手,要麽就是被五聖聯合給限製了。


    不然憑借女媧的算計和手段,又豈能真的甘心在混沌不出,坐觀洪荒發展,到了封神時期,人族居然不知女媧之名,也當真是可憐可悲。


    東華的心思已經飄向了混元之後的謀算,因為他有信心證道混元,成就大天尊之位。


    可是他沒有信心對付成聖後的三清、接引準提,甚至是女媧。


    這幾人的謀劃算計能力,當真是個個冠絕洪荒,尤其是太上那個老逼登,當真是一肚子的壞水。


    將後世的佛門玩的有多慘?


    要不是接引準提有大毅力、大智慧,直接放棄佛教之主的身份,說不定佛教未興,就已經四分五裂了。


    “既然他們都是謀略深遠者,那我這隻笨鳥隻能先飛一步了,不然遲早要被這幫家夥吃個幹淨。”


    ……


    東海紫府!


    這一日,紫府之上,旌旗蔽日,各方大軍雲集,鬥部、雷部、火府、三十五司、西昆侖、巨人族、食鐵獸族、龍族、鳳族、麒麟族等等各方勢力全部匯集在三島十洲。


    天穹之中、三島十洲之內、東海海麵之上全是紫府大軍!


    正前方,西王母一身戎裝,身穿軟甲,手持太陰劍,站立於戰艦之上,身後再無他人,隻有東華的親衛軍以及西王母自己的親衛軍。


    而紫府各位準聖帝君各歸己位,統領自己的勢力。


    戰艦之上有數百麵夔牛皮製作的戰鼓,數百位金仙親兵親自敲響戰鼓,鼓聲震天,各方大軍聞鼓聲而動,迅速列陣歸位。


    西王母見各方大軍已經集合完成,輕身而起,腳踩青鸞,立於半空之上,身後昆侖鏡照耀諸天,高懸於三島十洲,一道法相立於天地之間,聲音傳遍東海。


    “眾位將士們,今日我們紫府將走出東海,走向洪荒天地,為了陛下、為了你們自己、為了我們共同的理想而去戰鬥,伱們願意嗎?”


    話音落下,各方大軍齊唿: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願為陛下而戰,願為陛下而戰,願為陛下而戰!”


    聲音震穿天地,毫無遮掩,而紫府也沒有隱藏自己的動機,就是光明正大的聚兵出兵。


    這一次,他們就是要想世人宣告,紫府來了。


    “燭照帝君!”


    燭龍站出身答道:“臣在!”


    “傳我令旨,以龍族為先鋒,兵出東海,在洪荒東部天涯山建立大本營,迎接紫府眾將,我們在那裏與巫族句芒部落決戰,決定東境的歸屬。”


    “臣遵旨!”


    燭龍領完旨,就坐於黃金戰車之上,指揮龍族直出東海。


    龍族是一個統稱,可不光僅僅是龍,還有海族中的各方族群,如蝦、蟹、虎鯊等等種族,這些都是龍族的附屬族群,自然也聽從龍族指揮。


    這一刻,龍族勢力兵出東海,兵力從東海岸邊一直連接到東海中央,浩蕩無際,而天穹之上,真龍列陣盤旋前行。


    而此時的東海岸邊沒有一方勢力的存在,龍族如入無人之境,大軍一直前進。


    沿途所遇之小族要麽投降,要麽開啟大陣,避世不出,對於後者,紫府早有交代。


    “秋毫不犯!”


    這是東華一開始的決定,其實這場戰爭要怎麽打,早在東華離開紫府的時候就有了預案,西王母和紫府眾人隻需要遵守就行了。


    這也是東華一直沒有歸來的原因,因為現在有他無他都一樣,而且紫府要想成長,要想君臨洪荒,就不能一直依賴他東華。


    紫府自己需要能夠承擔的起這方天地的重任,要有鎮壓洪荒的實力,不然終究是井中月,霧中花。


    而在之前的預案中,明確的表示凡是對中立不出世的萬族,一律不準攻擊,要秋毫不犯,但如有鬧事不滿者,殺無赦!


    這並不是東華仁慈,而是沒必要,這些都是無關緊要之人,他的眼中除了黑白之外,能容的下其他顏色。


    東華從來不會針對或者屠殺萬族,他是萬族的拯救者,他要成為萬族共敬的天帝、萬族共尊的大天尊,又豈能短視。


    至於以後紫府取得天下,這些人還不投降的話,東華也不會滅殺萬族,他永遠也不會誅滅萬族,他隻會斬妖除魔!


    至於誰是妖,誰是魔,那就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龍族在到了洪荒東部之後,共分東南西北四路大軍前進,一路之上都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之力,輕易的就接受了之前巫族的地盤城池。


    因為巫族此時已經收縮兵力,將東方兵力全部收縮在天涯山一帶,在哪裏有四座浩大的神城屹立,依附於天涯山脈,而祖巫句芒和祖巫強良親自在哪裏親自坐鎮。


    雙方都在積蓄力量,等待著一場大戰,一場決定東境歸屬的大戰,就是不知道會怎麽樣爆發,會怎麽樣結束。


    ……


    ps:這一卷的重點來了,向兄弟們求點月票,月票,月票!再有二十多張就能上榜,還是很希望能上一迴,嘻嘻。


    其次就是求追訂,不要養書了,兄弟們,快被養死了,嗚嗚嗚。


    最後,沒有水,寫神道修行境界和感悟真的很難寫,比寫正文和打鬥的難多了,如果可以,我真想一筆略過,可是真的不能。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洪荒:我真不想當天帝啊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望月不見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望月不見月並收藏洪荒:我真不想當天帝啊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