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失敗嗎?


    毫無疑問旳吧。


    因為理想主義者總是在不斷地被消滅。


    所以蘇詠霖毫不猶豫的點頭。


    “很有可能,絕對有可能,或者說,可能性超過九成吧。”


    吃下一塊綠豆糕,喝了一口茶水,蘇詠霖咂咂嘴,又笑道:“但是我也同時相信著,哪怕我們的努力最終失敗了,可火種已經保留下來了,後人會做的比我們更好,並且最終把我們的夢想真正實現。”


    “真的嗎?後人真的能做到嗎?”


    “那當然了,當他們再次受罪的時候,自然就能感同身受了,自然就知道我們是對的了,到時候,他們會再次覺醒的。”


    聽到蘇詠霖的這種判斷,辛棄疾忽然覺得有點好笑。


    “這邊感覺像是一頭懶驢,不拿鞭子抽就不會往前走,您未免對後人太過於苛責了。”


    “我可沒有說謊,我真的是這樣認為的。”


    蘇詠霖笑道:“後人會忘記我們做過的一切,但是後人的後人會想起來,正是所謂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吧?而咱們存在的意義就是告訴後人的後人哪條路是正確的道路,告訴他們該怎麽走,並且用我們的失敗告訴他們該如何預防失敗。”


    “您對後人的後人可真是期望滿滿”


    辛棄疾頓感有些無語:“您就真的確信如果後人不肖,後人的後人就能做得更好?”


    蘇詠霖愣了片刻,然後訕笑出聲。


    “其實也不一定,我也不知道後人的後人會不會做的比我們更好,時代隨時都會發生改變,可誰知道時代會變成什麽模樣呢?他們是否會更加爭氣我是不知道的。”


    “所以”


    “所以我才會那麽拚,那麽用力,在我活著的時候,在我還能掌控大局的時候把能做的都做掉,否則我是真的會擔心他們不爭氣,做的還不如我們。


    所以我要給他們打個樣,我要讓他們知道什麽叫革命, 他們總得知道才知道該怎麽做, 對吧?這樣一想, 頓時感覺未來還是有希望的,咱們看不到的場景,後人的後人說不定就習以為常了。”


    說完, 蘇詠霖忽然放聲大笑了一陣。


    辛棄疾愣了片刻,好容易才反應過來, 便也忍不住笑了出來。


    兩人一起笑了好一陣子才緩緩停下。


    夜深了, 一陣一陣的涼氣讓蘇詠霖和辛棄疾感覺到陣陣的舒適, 臨近夏季,連日來的沉悶天氣仿佛也有些消散了。


    “說了挺多, 心裏也好受多了,幼安,勞煩你做我的聽眾了。”


    “如此這般的聽眾, 多少次也不會覺得煩。”


    辛棄疾笑道:“您所說的一切, 盡管莪不一定認同, 但是我也不會反對, 這條路是您走出來的,您自然也有最大的發言權, 我的話”


    “你也沒必要覺得我總是對的,說不定我就錯了呢?”


    蘇詠霖哈哈一笑:“若是在這件事情上我錯了,若是我們的事業一直堅持下去沒有反複, 那我一定會非常高興的,若是今後沒有了我, 咱們的複興會也能不斷糾正自己的錯誤,我會更高興。”


    “一定會的。”


    辛棄疾毫不懷疑道:“絕對是會的, 這一切的一切對於我們來說太珍貴了,一定會有人警醒, 會有人堅持不變的,若沒有其他人,那便讓我來,這條路我也是一路走來,所以我至死不渝。”


    “記住你今天說的話,幼安,我可是對你抱有很大的期待的。”


    “一定。”


    “好了, 沒什麽事情你就迴去休息吧,這些日子麻煩你又要操心複興會的事情,又要操心戰爭的事情,的確是把你累壞了, 好好休息一下吧。”


    蘇詠霖看著夜色深了,便讓辛棄疾迴家休息。


    不過這一弄倒是讓辛棄疾想到了自己還有事情沒和蘇詠霖說。


    “說事情說的連大喜事都差點忘記和您匯報了。”


    辛棄疾從懷裏拿出了河南兵團的戰報:“最新戰報,五月二十七日,宋軍李顯忠部援軍主力被我軍擊潰,全軍覆沒,我軍擊殺宋軍近兩萬,俘獲六萬餘人。”


    “哦?那麽大的勝仗?這加在一起得有八萬人,算是宋軍主力了吧?”


    蘇詠霖頓時高興起來,連忙接過戰報,一看之下,大喜過望。


    宋軍於四月二十一日以大將李顯忠為主將,將軍王寵為副將,統領臨安禁軍和江淮戰區的軍隊共八萬人馳援襄陽。


    為了盡快抵達襄陽並且不要耗費多餘的時間,他們放棄了走水路和明軍、農民軍進行糾纏,而是選擇走目前還在宋廷掌控之下的陸路, 也就是淮南西路。


    通過長江水道行進到淮南西路的安慶府之後,宋軍登陸,在安慶府集合以後前往六安, 再從六安前往信陽。


    李顯忠和川蜀係將領之間還是有一點情分在的。


    李顯忠出身陝西延安, 原先也屬於西軍這個大派係之中, 而現在的川蜀係將領也基本上都是出身西軍,隻不過李顯忠沒有和他們在富平之戰失敗以後進入四川。


    他的經曆較為坎坷。


    先是假意投降金人,一番操作之後差點幹掉了金軍主帥,之後逃亡西夏,得到了西夏皇帝的賞識,得以借兵攻金,之後又因為內部矛盾不為夏人所容,他就自立山頭招募兵馬打敗了夏軍的鐵鷂子。


    再往後因為難以在關中立足,不得不帶著四萬多招募來的關中勇士進入四川迴歸南宋,為時任四川宣撫使吳玠所接應、安撫,然後抵達臨安,進入趙構嫡係。


    可以說川蜀係將領對李顯忠是有過幫助的,本身也屬於西軍這個早已不存在的大團體之中,有著一份特殊的聯係,所以在支援襄樊的問題上,李顯忠還是比較賣力的。


    他帶兵疾馳猛進,以較快的速度進入信陽,在信陽,李顯忠探知明軍在棗陽有駐軍,於是做了一番分析。


    他認為明軍在棗陽布置兵馬是為了防止援軍援助襄陽,因此棗陽守軍應該時刻警惕著信陽方向的宋軍,說不定他們已經知道了信陽方向來了一支宋軍,正嚴陣以待。


    這樣一來,如果在棗陽開辟戰場和明軍對抗,首先要麵對的就是棗陽守軍和明軍的援軍,還不知道要打多久,要消耗多少兵力。


    明軍戰鬥力強大,這一點李顯忠一清二楚,他手上可以依靠的精銳人數不多,也就三萬人,要是在棗陽就拚光了,去襄陽就等於是去上菜。


    不能在棗陽耗費太多的兵力,棗陽最好可以一戰而下,輕鬆取下,然後大軍直接奔赴襄陽,和襄陽明軍決戰。


    但是明軍主將也不是傻子,要想辦法讓他們相信宋軍的主攻方向不在棗陽,而是在其他地方。


    用兵之道,可不是敵人在哪裏我就要去哪裏打,而是要自己想辦法開辟戰場,想辦法讓敵人跟著我的步調去打,讓他們根本不知道我想要幹什麽。


    李顯忠是個很有能力的將領,他不是田師中那種大庸人,這一次援助襄樊,樞密院給了他比較大的自主權,他也充分運用起了自己的自主權,決定另外開辟戰場。


    開辟在什麽地方呢?


    南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啟明115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啟明115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