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遠的決心,蘇詠霖看到了。


    他相信,隻要自己有所需求,那麽邱遠絕對能帶著工匠們搞出自己需要的東西,不管耗費多大。


    不過他需要的鋼鐵不是用來打造個別神兵利刃的,不是用來做裝飾的,而是需要大規模量產的,這需要的是一整套流程,嚴格控製成本。


    這方麵,牽扯可就大了去了。


    但是至少他們有這個決心,那就是好的。


    “嗯,這方麵隻能靠你們,別人我是指望不上的。”


    蘇詠霖又想了想,感覺自己對鋼鐵方麵的了解實在是有限,搜腸刮肚也隻想到了明朝中後期出現的蘇鋼法和一些零星的現代煉鐵法,什麽高爐煉鋼之類的。


    高爐煉鋼現在難以指望,至於蘇鋼法,好像是古代中國冶鐵的最高技術水平了,一直用到清朝來著。


    但是蘇鋼法具體怎麽弄,怎麽改進,他又不清楚了。


    搜腸刮肚,零零星星隻記得一些大路貨,也不知道有沒有用。


    於是他思考了片刻,懷著能否給工匠們指引方向的想法開口說道:“之前我讀夢溪筆談,還讀了一些其他的冶鐵有關的書籍,有了一些想法,你們看看是否可行。”


    “陛下請說。”


    “煉鐵自然是需要高溫的,早些時候用木材,後來用木炭,再往後又用煤,溫度是越來越高,鋼鐵質量也是越來越好,我想,鐵的質量應該和煉鐵爐內的溫度息息相關,既然現在所用的煤不行,那麽能不能在煤身上做點功夫?”


    “煤嗎……”


    邱遠皺著眉頭思考了起來。


    “還有爐子,煉鐵所用的爐子若是大一些,高一些,是不是效果更好?鼓風機別吹冷風,往裏吹熱風,想點辦法把冷風變成熱風吹進去,火是不是會燃燒的更旺?爐子裏是不是更熱?”


    “這些……”


    邱遠皺眉道:“臣知道了,臣會和工匠們認真討論的,臣必將竭盡所能,為陛下煉出能夠鑄造火炮的優質鋼鐵!”


    “這方麵我是外行,就不瞎指揮了,瞎指揮弄不好還要害了你們,你們懂,你們主張,我支持你們,我說的你也別當做金科玉律,能實現就實現,實現不了就另辟蹊徑,說的粗俗一些,活人,不能被尿憋死。”


    蘇詠霖這一說,邱遠忍不住了笑了幾聲,然後點頭道:“臣知道了,臣絕不會浪費大明國帑。”


    “拜托你了。”


    蘇詠霖拍了拍邱遠的肩膀。


    然後他跟著邱遠去看了看之前幾次實驗失敗的試驗場,看到了爆炸之後的殘留痕跡。


    好家夥,那叫一個兇悍啊。


    蘇詠霖於是再次告誡邱遠,讓他試驗的時候務必要找好掩體,務必要讓工匠們全部躲避到安全的地方,決不能拿人命開玩笑。


    之後蘇詠霖又許諾,在火炮研製方麵和鋼鐵改良方麵,他需要多少資金,蘇詠霖就算從皇室經費裏扣,也要扣出來給他。


    邱遠感動極了,當場表示若是不能解決鋼鐵質量問題,他就主動辭職,不做這個官了。


    皇帝如此支持,要經費給經費要資源給資源,這種情況下他要是還搞不定,就沒有臉繼續在這個位置上坐著了。


    蘇詠霖卻是知道科技的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總是有些波折的,總要有需求,才會有革新,他現在給出了需求,循著需求,充滿智慧的人們總能給他意料之外的驚喜。


    蘇詠霖毫不懷疑這些工匠們能夠創造奇跡,能夠憑借著他們的智慧和經驗把火藥武器的存在帶入下一個時代。


    隨後,蘇詠霖又在辛棄疾的陪同下去視察了中都城東北的中央軍校建造的情況。


    為了確保軍隊的戰鬥力的延續,為了確保明軍可以有源源不斷的優秀的軍事人才不斷進入,蘇詠霖決定建立大明中央軍校。


    在此之前的曆朝曆代也不是沒有意識到軍事人才培養的重要性。


    但是這些王朝要麽限於資源,要麽限於認知水平,有的有武舉沒有武學,有的有武學沒有武舉,有的幹脆就什麽都沒有,始終沒有形成係統的軍事人才培養的係統。


    於是經曆過開國的輝煌之後,軍隊戰鬥力的快速下降也總是不能避免。


    比起文士方麵形成的從教育到科舉的一條龍係統,軍事方麵遲遲沒有形成類似的體係,這很不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


    所以蘇詠霖決定從他開始,搞定從軍事教育到軍事考核到軍隊的一條龍服務,讓軍隊職業化、專業化,徹底正規化。


    中央軍校就是這走向輝煌的第一步。


    中央軍校的負責人,這個校長,蘇詠霖肯定是自己擔當的。


    該說不說,蘇詠霖本身就特別能打,軍事能力很強,明軍主力軍官從上到下都是蘇詠霖帶出來的,從最開始都是蘇詠霖的部下,帳下聽用的那種,所以除了蘇詠霖也沒有人更適合這個職位。


    當然,蘇詠霖本身是皇帝,事務繁忙,沒有太多時間紮在軍校裏辦事,所以蘇詠霖就決定任命參謀院的參謀總長辛棄疾擔任中央軍校教務長,以辛棄疾的文才武略,擔任這個職位綽綽有餘。


    “中央軍校承載著我很多的期望,在我看來,咱們帶出來的這支大軍固然精銳善戰,可要想讓它繼續精銳善戰下去,哪怕到我們都死了,它也依然精銳善戰,那麽關鍵就在軍校身上。”


    蘇詠霖和辛棄疾一起走在軍校建造的工地邊上,緩緩踱步,一邊踱步一邊聊天。


    “臣知道陛下的意思,所以軍校的問題上,臣會盡可能抽出多一些的精力來對待。”


    “參謀院並不總是有戰事需要規劃,日常你就可以多把一些精力放在軍校上,要把軍校當做一項事業來安排。”


    蘇詠霖拍了拍辛棄疾的肩膀:“曆朝曆代,要麽有武舉而沒有武學,要麽有武學而沒有武舉,軍隊在立國初期強悍善戰,很快就是衰落了,變得不堪一擊,這種情況我不希望出現在咱們大明。


    而想要讓這種情況不出現,一是延續咱們光複軍時期的做法,自我總結,自我傳承,嚴肅訓練,嚴格軍紀,二就是籌辦武舉武學,不斷引入新的人才。”


    辛棄疾點頭。


    “臣明白,臣會把光複軍中適合放到軍校當中的規矩全部放到軍校裏,但凡進入軍校的學子,一個都別想跑。”


    “哈哈哈,對了。”


    兩人又一起走了一陣子,辛棄疾問起了一個挺重要的問題。


    “關於軍校的學子,除了武舉的途徑之外,陛下可還有什麽別的想法嗎?”


    “自然,報名參軍的士兵隻要立下足夠的功勞就可以被選送到軍校深造,與武舉學子有一樣的身份待遇,另外啊,等以後財政充裕了,我還打算擴大武學和武舉的規模。”


    蘇詠霖歎了口氣道:“這剛剛建國,諸事繁多,很多事情都要花錢,所以我有很多想法也隻能搭建一個殼子,等今後有錢了再去辦,其實我的想法遠不止於此,隻是眼下隻能辦到這一步。”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啟明115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啟明115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