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之前不是對我說吃空餉的情況很嚴重,軍隊缺員情況很嚴重?”


    趙構看著樞密院的報告,對前來提交報告的王綸問道:“怎麽看上去卻不是那麽迴事?好像情況並沒有那麽嚴重,你在誆騙我?”


    “臣不敢,隻是各軍情況各不相同,有些軍隊缺員情況比較嚴重,有些則不然,樞密院已經把目前能得知的情況都告知陛下了。”


    王綸低聲道。


    趙構又翻看了幾頁,然後把這份報告放下了。


    “列出這份名單,對你們樞密院來說,怕是沒那麽容易吧?官場上官官相護,輪到你們樞密院……該不會,這又是棄車保帥之舉吧?真實的情況遠比我知道的要嚴重?”


    趙構看著王綸,似乎能把他整個人都給看穿了。


    王綸心裏一緊,低著頭避開了趙構的視線。


    “陛下,臣不敢!”


    “我不管你敢不敢,樞密院的事情我交給了你,職權我也交給了你,現在我隻要結果,你可以蒙蔽我,可以欺君罔上,反正平時我也不會知道,但是一旦開戰,如果事情到了最壞的地步,王綸,你要做好準備,辭職,解決不了這件事。”


    趙構還是繼續盯著王綸,把王綸看得頭皮發麻。


    趙構說的很有道理,辭職,解決不了這件事情,如果事情到了最壞的地步,比如發生了戰爭,那麽不管結果如何,王綸的下場都不會太好。


    隻能說如果取勝了,會比戰敗了要好一點。


    趙構已經是在明晃晃的威脅他了。


    所以王綸覺得自己還是要稍微爭取一下。


    “陛下,明國軍力強盛是世所公認的,如果兩國開戰,大宋很難占據上風,唯有堅守一途方能取得一些優勢,待明國出現天災人禍,或者糧草不濟,方能取勝。”


    “說了那麽多,你還是想說我該接受明國的條件給明國歲幣對吧?”


    趙構冷笑道:“你知道明國要多少對吧?和金國一樣,二十五萬兩白銀,二十五萬匹絹布,不說絹布,你知道大宋一年能得到多少白銀嗎?差不多得到的要全部交給明國,咱們根本留不下多少白銀,你知道這對大宋意味著什麽嗎?咱們要給銅錢困死。”


    王綸當然知道這一切,他曾經也是打心眼裏反對歲幣的,知道這樣做會對大宋的經濟造成什麽樣的打擊,但是……但是這不是沒辦法嘛!


    “陛下,臣絕不是這個意思,臣隻是說明國軍力強盛,貿然與之對抗,實非上策。”


    “要不然這仗不打了,你來出歲幣怎麽樣?”


    趙構忽然給出了這樣一個有趣的提議,嚇得王綸眼睛都瞪圓了。


    真要這樣,把他全家都賣了也出不起一年的歲幣錢,富可敵國隻是一種誇張的修辭手段啊!王朝治下,誰敢真正的富可敵國,就距離被滿門抄斬不遠了。


    “陛下,這……”


    趙構麵無表情。


    “不願意啊?你都不願意,你憑什麽覺得我願意?”


    王綸閉口不言語了。


    “明國的要求是不可能接受的,我不管你用什麽辦法,如果明國真的喪心病狂要來侵犯大宋,大宋,必須要打贏!”


    懷著心中強烈的不安,王綸離開了皇宮,迴到了樞密院官署內,看到了同樣焦急不安的葉義問和周麟之。


    現在,他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了,不管結果如何,他們都要承擔連帶責任,誰都逃不過去。


    看著兩人渴望的眼神,王綸搖了搖頭。


    “陛下在氣頭上,絕不會給明國歲幣。”


    聽王綸這樣一說,葉義問和周麟之紛紛癱坐在了椅子上,一臉的絕望。


    “真的要和明國開戰?”


    “不可能吧?陛下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吧?”


    王綸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渾身都沒勁兒了。


    “我也希望這是假的,但是這是真的,二位,這一迴,咱們可算是兇多吉少了。”


    三人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之中。


    好一會兒之後,周麟之忽然反應過來。


    “那咱們給陛下的那份軍情表奏……軍隊裏麵那些情況,咱們……如何是好?”


    葉義問也看向了王綸。


    王綸隻是苦笑。


    軍隊裏是什麽情況,他是很清楚的,吃空餉這種事情成風,不是一員名將、宿將可以解決的,軍隊裏也不完全是一名大將說了算,大將也沒有精力管到每一個人。


    就算大將不吃空餉,也很難控製部下全都不吃空餉,除非大家都是那種廉潔奉公的將軍。


    這種將軍存在嗎?


    自嶽飛死後,這樣的將軍還存在嗎?


    他死後,不吃空餉的軍隊還存在嗎?


    如果吃空餉不算是嚴重的問題,那麽軍隊的整備和訓練難道不是問題嗎?


    更別說還有一件特別棘手的事情。


    建國之初,軍餉籌措困難,倉促建立的南宋小朝廷根本無法負擔全國軍隊的軍餉,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趙構允許軍隊自行解決一部分軍餉,手段就是經商。


    所以建國之初中興四大將包括嶽飛在內的軍隊都有相當一部分的軍餉是自己解決掉的,不完全依靠朝廷。


    嶽家軍如此紀律嚴明能征善戰還不擄掠的原因之一就是嶽飛用人得當,經商有成,軍隊收入豐厚。


    且嶽飛本人足夠廉潔、節儉,從不奢侈度日,經商所得基本上都投入軍隊,足以讓主戰士兵吃飽穿暖接受訓練。


    這一點上來說蘇詠霖還是參照了嶽飛的一些做法,用各種手段賺取軍費,給軍隊添磚加瓦,大力往軍隊裏砸錢。


    現在雖然這個問題可以被解決了,但是指望讓軍隊吐出這麽一大塊肥肉,那是難上加難。


    他們隻會接受朝廷撥給更多的軍餉,而自己維持自己的造血能力,把原先自力更生的硬需求變成改善生活的軟需求,但是同樣都是需求,甚至被看做是軍將的額外福利。


    你不給了?


    憑什麽?


    別說地方上的十支屯駐大軍,臨安城內的禁軍難道就沒有參與到這些行動當中獲取利益的嗎?


    都有,隻是一般不往外說而已。


    很多軍將的心思都在經商掙錢奢侈度日上,日子過得比某些收入豐厚的文官還要好,指望他們把心思都放在軍事訓練上,談何容易?


    而且一旦富裕了,生活好了,家裏錢多了,一房又一房的小老婆娶著,誰還願意上戰場拚命?


    就好比明末大將李成梁,剛開始起家的時候帶著自己的家丁部隊猛衝猛打浴血拚殺,殺出偌大威名,等地位高了,錢多了,都富貴了,一個兩個誰還願意冒死搏殺呢?


    也不是沒有人意識到這樣做的壞處,多次上表要求朝廷禁止軍隊“自力更生”,要求朝廷重新控製軍隊的財政問題。


    但是別人不知道,樞密院還不知道這樣做的難度嗎?


    你想讓宋軍把自己個兒吃進去的東西吐出來,那你得有比他們手上的刀子更有力的武器啊。


    你有嗎?


    總而言之,現在的宋軍就是一支除了打仗之外各方麵都有比較擅長的“全方位發展”的軍隊,要想重新變迴【職業軍隊】,短期內不可能。


    深深明白個中問題的樞密院大佬們根本不敢把這些事情揉碎了和趙構講明白。


    當然就算講明白了,憑趙構在軍隊裏的“威望”,他能做到什麽?


    他的威望還不如在軍隊裏社死的趙光義,趙光義好歹還親臨前線和遼國人真刀真槍的拚過呢。


    趙構又不是蘇詠霖,親手打下的江山想怎麽糟蹋就怎麽糟蹋,趙構不行。


    然而這一迴,趙構不知道是怎麽迴事,突然雄起了,要打仗了。


    明明麵對金國已經軟了那麽多年,怎麽突然就硬了呢?


    王綸是百思不得其解。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啟明1158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禦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禦炎並收藏啟明1158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