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陽當空,飛機平緩降落在尼日利亞首都阿布賈。
陳博對這座城市一點印象都沒有,非洲這片荒蕪地,能排上號的他隻能記得開羅和拉巴特。
前者是因為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後者則是上司最喜歡去的幾個度假勝地之一,每年夏天都會全世界飛,曬著太陽把防曬油擦滿全身,欣賞路過的比基尼美女,勵誌把自己弄成健康的古銅色肌膚。
這會兒正是最熱的時候,機艙門剛打開的一瞬間,熱浪湧進來把人往裏一推,那感覺跟公交急刹類似。
陽光比預想中更刺眼,陳博伸手擋住額頭,這才能看清前麵的路。
旁邊的過道下來十幾個號人,打頭的不停搖晃著小紅旗,應該是某個觀光團的人,陳博這才注意到自己訂的是商務艙,這家飛機還是搭載有不少乘客。
空乘們排隊跟乘客揮手道別,看著那五顏六色的膚色,判斷不出隸屬於哪個航空公司。
不知是昨天太過於疲憊,導致觀察力下降,亦或是楓巢在那故弄玄虛,相信哪個結論都好,陳博人已經到阿布賈了。
“可惡,也不說幹嘛,我這不得跟無頭蒼蠅差不多?”
非洲區域性語言數量繁多,但掌握法語和英語這兩門官方語言即可暢通無阻,陳博試著用英語問路,得到了機場向導的熱情接待。
“你是中日韓哪國人?”向導秉著熱情好客的精神,秀了一把語言天賦,陳博聽到對方中文十分流暢,會心地微微點頭。
“瞧你這打扮,是江南那邊的吧。”
“不,更靠南,我是淵魚的。”陳博交了底。
“淵魚可是個好地方,你來這是準備做點小生意麽?我有門路,你們那邊的人很多跑來這淘金。”向導的業務範圍非常廣泛,平時用來看大廳可惜了。
“不,單純旅遊。”陳博隨意找了個借口拒絕,他可沒有多餘的錢搗鼓生意,心思也全然不在這上邊。
“需要翻譯麽?有些部落的語言還是比較晦澀難懂的,保證價格公道。”
陳博剛想拒絕,想著萬一能派上用場,便試著詢問起價格。
“50刀一天。”對方掏出左手舞弄。
“試用一天吧,怎麽結賬。”
“可以等服務結束再結賬,我相信你的為人。”
“就這麽離開崗位可以麽?還是說你會派別人來。”
“隨時走,我們這很自由。”向導挑挑眉,把[暫時離開]的牌子掛在前台。
陳博問:“請問怎麽稱唿?”
“我有中文名,你可以叫我於得水。”
黑小夥梳著魚鱗頭,潔白的牙口裏蹦出各國的俚語方言,甚至連中文的歇後語諧音梗都不在話下。
於得水向陳博介紹起當地的風土人情,非洲的平均年齡還不到40歲,各國的投資收益停滯不前後,有不少人把目光轉移到這片土地上,阿布賈雖然定位是旅遊城市,但也承接了不少輕工業,整座城市生機勃勃,目前居住有將近4000萬人口。
阿布賈的發展軌跡相當於五十年前的淵魚,各種項目拔地而起,隨處可見正在施工的道路。
這跟印象中的老破窮截然不同,好歹是首都,雖然高樓不多,但街道幹淨整潔,規劃也比較合理,中心主幹道提前預留了六車道的空間。
唯一的缺點,就是太熱了。
“還是打輛車吧,跟三體人脫水一樣。”
“不用,我有。”於得水掏出手機,摁下一串數字,過了幾分鍾,嶄新的進口車自動駛來,穩穩當當地停泊在兩人麵前。
“能用車的地方就用車,油錢我補。”陳博的汗止不住在流,口幹舌燥到話都說不利索。
“不用,這裏油很便宜。”於得水切換成自動駕駛模式,從儲藏櫃取了兩瓶水,遞過來其中一瓶。
“不過水要收錢,1刀一瓶,這裏水源緊張,很多都是淡化海水和雨水循環利用。”
“我給2刀,另一瓶也給我。”陳博顧不上那麽多,看著一小瓶才300毫升,肯定不夠補水的。
於得水痛快地把另一瓶交過去,“沒問題,顧客就是上帝。”
在空調中緩過勁,陳博開始打探於得水的情況。
“你會那麽多語言,為什麽不出國謀生呢?”
“在這掙得更多,本來我主要是接商務單,幫老板們洽談生意,避一避當地的坑,牽線蛇頭啥的,那種收費高,做一票半年都不用愁生計。”
“今天難得見到同齡人,我看你投緣,找個人說說話也好。”
“有這見識,不像是平常人家出身。”
於得水肯定了陳博的猜測,“確實,我是部落酋長的兒子,往上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阿布賈往西出去50公裏,那裏有一個村落,我家就掌管那片地方。”
“難怪了,也算是個小王子,擱在我們那也算地主家的孩子了。”
“有空可以去我家坐坐,你打算先去哪,往劇院是直走,往寺廟是右拐,想看沙漠之星的話得先左再右,不過白天一般沒人去,畢竟是人造的燈光建築,得晚上才好看。”
“隨便,你看哪裏視野好,能在車上把風光一覽無遺。”
“那得去山上,可以俯瞰大半個城市。”
“山上也行,有樹麽?會不會涼快點。”陳博不是真來旅遊,對阿布賈了解不多。
“沒有,光禿禿的。”
“那就在城區兜個圈吧,晚上去你家做客,你看這樣安排行程可以嗎?”
“可以,沒問題,都依你的。”
路過一處醫院,有不少人頂著烈日排隊,這場麵引起了陳博的好奇。
“這家醫院很出名麽?都排到門外了,隻怕沒病都搞出中暑來了。”
於得水瞥了瞥道:“沒有,他們在捐獻血清,符合條件的可以領到400刀,即使沒選上,也有30刀的安慰獎勵,對於一些沒有謀生本領的人來說,抽管血帶來的收益跟種地差不多,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
“你們這獻血收益那麽高啊,幾百刀,可以吃好多肉了。”陳博不解。
於得水補充道:“條件還是挺嚴苛的,我看能領到400刀的人不多,我們村一個都沒有,聽長輩說他們在研究血液置換,要用到很多年輕人的血樣,具體是什麽原理,我就不清楚了。”
“我想去試試。”
“今天這個隊伍,排到下班都輪不到你,還是明天趕早吧。”
陳博對這座城市一點印象都沒有,非洲這片荒蕪地,能排上號的他隻能記得開羅和拉巴特。
前者是因為舉世聞名的金字塔,後者則是上司最喜歡去的幾個度假勝地之一,每年夏天都會全世界飛,曬著太陽把防曬油擦滿全身,欣賞路過的比基尼美女,勵誌把自己弄成健康的古銅色肌膚。
這會兒正是最熱的時候,機艙門剛打開的一瞬間,熱浪湧進來把人往裏一推,那感覺跟公交急刹類似。
陽光比預想中更刺眼,陳博伸手擋住額頭,這才能看清前麵的路。
旁邊的過道下來十幾個號人,打頭的不停搖晃著小紅旗,應該是某個觀光團的人,陳博這才注意到自己訂的是商務艙,這家飛機還是搭載有不少乘客。
空乘們排隊跟乘客揮手道別,看著那五顏六色的膚色,判斷不出隸屬於哪個航空公司。
不知是昨天太過於疲憊,導致觀察力下降,亦或是楓巢在那故弄玄虛,相信哪個結論都好,陳博人已經到阿布賈了。
“可惡,也不說幹嘛,我這不得跟無頭蒼蠅差不多?”
非洲區域性語言數量繁多,但掌握法語和英語這兩門官方語言即可暢通無阻,陳博試著用英語問路,得到了機場向導的熱情接待。
“你是中日韓哪國人?”向導秉著熱情好客的精神,秀了一把語言天賦,陳博聽到對方中文十分流暢,會心地微微點頭。
“瞧你這打扮,是江南那邊的吧。”
“不,更靠南,我是淵魚的。”陳博交了底。
“淵魚可是個好地方,你來這是準備做點小生意麽?我有門路,你們那邊的人很多跑來這淘金。”向導的業務範圍非常廣泛,平時用來看大廳可惜了。
“不,單純旅遊。”陳博隨意找了個借口拒絕,他可沒有多餘的錢搗鼓生意,心思也全然不在這上邊。
“需要翻譯麽?有些部落的語言還是比較晦澀難懂的,保證價格公道。”
陳博剛想拒絕,想著萬一能派上用場,便試著詢問起價格。
“50刀一天。”對方掏出左手舞弄。
“試用一天吧,怎麽結賬。”
“可以等服務結束再結賬,我相信你的為人。”
“就這麽離開崗位可以麽?還是說你會派別人來。”
“隨時走,我們這很自由。”向導挑挑眉,把[暫時離開]的牌子掛在前台。
陳博問:“請問怎麽稱唿?”
“我有中文名,你可以叫我於得水。”
黑小夥梳著魚鱗頭,潔白的牙口裏蹦出各國的俚語方言,甚至連中文的歇後語諧音梗都不在話下。
於得水向陳博介紹起當地的風土人情,非洲的平均年齡還不到40歲,各國的投資收益停滯不前後,有不少人把目光轉移到這片土地上,阿布賈雖然定位是旅遊城市,但也承接了不少輕工業,整座城市生機勃勃,目前居住有將近4000萬人口。
阿布賈的發展軌跡相當於五十年前的淵魚,各種項目拔地而起,隨處可見正在施工的道路。
這跟印象中的老破窮截然不同,好歹是首都,雖然高樓不多,但街道幹淨整潔,規劃也比較合理,中心主幹道提前預留了六車道的空間。
唯一的缺點,就是太熱了。
“還是打輛車吧,跟三體人脫水一樣。”
“不用,我有。”於得水掏出手機,摁下一串數字,過了幾分鍾,嶄新的進口車自動駛來,穩穩當當地停泊在兩人麵前。
“能用車的地方就用車,油錢我補。”陳博的汗止不住在流,口幹舌燥到話都說不利索。
“不用,這裏油很便宜。”於得水切換成自動駕駛模式,從儲藏櫃取了兩瓶水,遞過來其中一瓶。
“不過水要收錢,1刀一瓶,這裏水源緊張,很多都是淡化海水和雨水循環利用。”
“我給2刀,另一瓶也給我。”陳博顧不上那麽多,看著一小瓶才300毫升,肯定不夠補水的。
於得水痛快地把另一瓶交過去,“沒問題,顧客就是上帝。”
在空調中緩過勁,陳博開始打探於得水的情況。
“你會那麽多語言,為什麽不出國謀生呢?”
“在這掙得更多,本來我主要是接商務單,幫老板們洽談生意,避一避當地的坑,牽線蛇頭啥的,那種收費高,做一票半年都不用愁生計。”
“今天難得見到同齡人,我看你投緣,找個人說說話也好。”
“有這見識,不像是平常人家出身。”
於得水肯定了陳博的猜測,“確實,我是部落酋長的兒子,往上有三個哥哥,兩個姐姐,阿布賈往西出去50公裏,那裏有一個村落,我家就掌管那片地方。”
“難怪了,也算是個小王子,擱在我們那也算地主家的孩子了。”
“有空可以去我家坐坐,你打算先去哪,往劇院是直走,往寺廟是右拐,想看沙漠之星的話得先左再右,不過白天一般沒人去,畢竟是人造的燈光建築,得晚上才好看。”
“隨便,你看哪裏視野好,能在車上把風光一覽無遺。”
“那得去山上,可以俯瞰大半個城市。”
“山上也行,有樹麽?會不會涼快點。”陳博不是真來旅遊,對阿布賈了解不多。
“沒有,光禿禿的。”
“那就在城區兜個圈吧,晚上去你家做客,你看這樣安排行程可以嗎?”
“可以,沒問題,都依你的。”
路過一處醫院,有不少人頂著烈日排隊,這場麵引起了陳博的好奇。
“這家醫院很出名麽?都排到門外了,隻怕沒病都搞出中暑來了。”
於得水瞥了瞥道:“沒有,他們在捐獻血清,符合條件的可以領到400刀,即使沒選上,也有30刀的安慰獎勵,對於一些沒有謀生本領的人來說,抽管血帶來的收益跟種地差不多,所以每天都有很多人。”
“你們這獻血收益那麽高啊,幾百刀,可以吃好多肉了。”陳博不解。
於得水補充道:“條件還是挺嚴苛的,我看能領到400刀的人不多,我們村一個都沒有,聽長輩說他們在研究血液置換,要用到很多年輕人的血樣,具體是什麽原理,我就不清楚了。”
“我想去試試。”
“今天這個隊伍,排到下班都輪不到你,還是明天趕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