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二十三,離春節隻剩下六、七天了,過年的準備工作顯得更加熱烈了。要徹底打掃室內,俗稱掃塵,掃塵為的是除舊迎新,拔除不祥。各家各戶都要認真徹底地進行清掃,做到窗明幾淨。粉刷牆壁,擦洗玻璃,糊花窗,貼年畫等等。


    這搞衛生是陳俏俏最討厭的事情,這穿越之後有個好處,就是她有了丫鬟,這樣的事情不要親自動手,隻要看著冬梅忙碌就行了!


    掃塵主要是將家裏進行徹底清潔,這冬梅做這些事就最是拿手了,她先將房裏的床鋪家具遮罩起來,用頭巾將頭包好,然後用掃帚將牆壁上下掃幹淨。掃屋之後,擦洗桌椅,衝洗地麵。掃房之後,家中頓時煥然一新。加上這陽子買迴來的新貼的春聯,鮮豔奪目,顯示著紅紅火火的鴻福盛景。活靈活現的門神,抬頭見喜的橫幅,精美的窗花,五彩的年畫,花團錦簇的燈籠,和神龕上豐饒的祭品,無不顯示著喜氣洋洋、欣欣向榮的節日景象。


    說到這窗花,陳俏俏覺得這秋香的確是有些天賦,她剪得窗花,內容豐富,精致生動,栩栩如生,如喜鵲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開泰,二龍戲珠,鹿鶴桐椿,五蝠捧壽,犀牛望月,連年有餘,鴛鴦戲水,劉海戲金蟬,和合二仙等等。就是陳俏俏這見多識廣的現代人也目不暇接!


    至於吳二家的呢,廚房就是她的天地,她的最主要的任務就是祭拜灶神,思左和思右她們倒是隻跟著吳二家的,因為,這祭拜灶神是要做糖瓜的!


    那可是想起來就流口水的美食,她們當然是要在這守候了。


    這小年是民間祭灶的日子。裏麵還有一個緣故呢!據說這一天,灶王爺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報告這一家人的善惡,讓玉皇大帝賞罰。祭灶時,還要把關東糖用火融化,塗在灶王爺的嘴上,這樣他就不能在玉帝麵前說壞話。普遍傳說灶神是位俊朗的美男子,因此中國北方由男丁祭拜灶神,有“男不拜月,女不拜灶”之說,或許為“嚴男女之防”的表現,如實在不得已,祭拜時必須戴著鬥笠遮掩麵貌。


    陳俏俏雖然喜歡美食,但對於這些民間風俗是一竅不通的,於是也興致勃勃的看著吳二家的忙碌。


    “夫人,你去把那灶神像撕下來!”吳二家的指使道。陳俏俏很是訝異,這吳二家的竟敢指使她動手?莫不是自己最近太平易近人了,這吳二家的不知道分寸起來?雖然自己沒有階級觀念,但是自己付錢給她就是要她來幹活的!


    況且,真的是一點體統都沒有的話,自己豈不是由著她拿捏?正想說幾句刺她一下,吳二家的又開口了,“夫人是當家人,這撕灶神像一定要夫人來才行啊!”


    陳俏俏鬆了一口氣,原來是怎麽迴事啊?陳俏俏也暗自好笑,自己是不是太多心了一些?還是當夫人當太久了,思想也腐敗起來?這架子端的!陳俏俏在這裏自嘲,思左已經好奇的問道:“這是為什麽啊?”吳二家的笑道:“這就是辭舊迎新啊!由於一般每家在灶台附近貼有灶神畫像,有時還有灶王奶奶畫像陪伴,經過一年煙熏火燎,畫像已舊,麵目黢黑。要把舊像揭下,用稻草為灶神紮一草馬,為了讓他“上天言好事,迴宮降吉祥”,還要賄賂他,用一塊黏稠的糖瓜或者是糕粘在他嘴上,以使其“嘴甜”隻能說好事,然後和草馬一起燒掉。這個過程被稱為辭灶。新年以後再買一幅新畫像,將灶神請迴貼上。在中間這幾天內,由於沒有灶神的監督,一般人放量暴飲暴食、聚眾賭博,放縱自己做一些自己平時也認為不應該犯的小過錯。”


    思右眨巴的水靈靈的大眼睛,“這麽說來,這幾天可以胡鬧了嗎?”陳俏俏用指頭點了一下她的額頭,“對啊!你們隻要每天把該寫的大字都寫完,娘就由著你們胡鬧!”


    思左和思右頓時就懨懨的了,陳俏俏不禁好笑,“過幾日你們就要去開卷書院讀書去了,聽說小悅兒的大字寫得極好,你們也不願意給小妹妹比下去吧!”


    思左和思右的眼裏頓時有了光彩,“娘!你放心,我們一定不給娘丟人!”陳俏俏欣慰的笑了,“這才是乖孩子呢!”


    “夫人你可放心,兩位小姐那是很懂事的,真是叫人羨慕呢!”吳二家的讚歎道。


    思左靈動的眨眼,“吳二家的,則會灶神也太好說話了吧,一點點糖瓜就賄賂了?”吳二家的神色緊張了起來,“噓……”千萬不要再灶神麵前說,偷偷地把孩子們拉進了外間,陳俏俏雖然不信這些,但也覺得很好玩,也跟著走到了外間。


    “小姐啊,你是不知道這灶神的故事,你要是知道了,你就不會這麽說了!”吳二家的小聲的說道。


    兩個孩子頓時好奇了起來,“是什麽故事,我們要聽!”


    吳二家的為難的道:“這個……我是一個粗人,怕是說不好啊!”“不嘛,我們就是要聽!”思左和思右撒嬌著。


    “吳二家的,你就說一說嗎,我們都是自己人,說的不好也不會取笑你,權當是個樂子啊!”秋香在裏間說道。


    “對啊!夫人要你說,你就說啊,我還是很小的時候聽過,現在都快忘記了!”冬梅做好了自己的事情,也來湊熱鬧。


    陳俏俏微笑著鼓勵道,“我也想聽,你就說吧!”


    吳二家的這才娓娓道來,“相傳很久以前,有一富家子弟姓張名禪,娶妻之後,生活過得十分美滿。誰知沒過幾年,張禪便心生邪念,他喜新厭舊,硬把自己好端端的結發妻子給休了。妻子無奈,隻好另居他鄉艱難度日。從此,張禪不務正業,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不料一年冬天,張家突遭大火,把個偌大的家業燒得精光,而張禪的雙眼也被燒成了瞎子。麵對如此慘狀,張禪隻好四處乞討為生。一日,他討飯來到一家門首,好心的女主人見他可憐,便把他請到家中,做了好菜好飯招待他。言談之中,張禪發現這位女主人竟是自己休了的前妻,於是羞愧難當,便一頭撲進灶火裏活活燒死。後來,玉皇大帝得知此事,覺得他是浪子迴頭,還可利用,便封他為灶君,即灶王爺,讓他司察人間的功德善惡,並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迴天庭去匯報一次人間的實情。


    豈知這位張禪,自當上灶君之後,仍是好吃懶做,不務正業。人們信不過他,害怕他上天之後胡言亂語,便在他上天之日,擺上糖瓜來祭奠他。祭祀時,先將“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貼在灶君像的兩側,用來提醒他多為百姓說好話,辦實事。至於供品糖瓜,是取其又甜又粘的特點,用來糊住他的嘴。當他嚐到糖瓜的甜味時,就要多說點好話,如果他想打小報告說壞話時,就讓糖瓜的粘性粘住他的嘴,讓他想說也張不開口。


    因此眾人在祭灶君時,便要跪在灶君麵前,口中念念有詞,當麵進行禱告,高誦《祭灶謠》,其謠曰:“灶王爺爺你聽著,廚房裏你見天瞄著過。我頓頓省吃又儉喝,拋米撒麵是一時錯。爐窩裏肮髒是娃哩多,你老人家可得擔待著。這糖瓜吃不了全拿著,捎給玉皇大帝嚐一嚐。我這裏與你把頭磕,上天去可要與我把好話說。初一你早點迴來別耽擱,到咱家吃我蒸的棗山饃。”


    禱告完畢,主婦要將灶君像慢慢揭下來用火燒掉,表示灶君已經上天。直到除夕晚上,再將新灶君像貼上去,算是另一年的開始。”


    這一番故事和解說,不僅是孩子們,就是陳俏俏也聽住了,“吳二家的,看不出來,你還有這樣的好口條,還說不會說呢!這是要藏拙啊!”陳俏俏很是驚異,這像是不會說話的樣子嗎?


    這下吳二家的不好意思了,擺擺手,道:“夫人這是折煞我了,我就這一段說得好的,那是因為自己是廚娘,加上家裏孩子多,又皮實,我經常哄他們,這才說得利索了一些,你要是在讓我說,那是不能夠了,這肚子裏沒貨啊!”眾人頓時笑了起來。


    思左和思右吵著說道:“我們要吃糖瓜!我們要吃糖瓜!”


    “好好好!我這就去做!”吳二家的忙不迭地答應著。不過,這糖瓜可是一個浩大的工程!首先要用碾子將麥芽碾爛,將其按照一定比例與熟大米混合,然後通過發酵得到糖水,再進行蒸煮、攪拌才能變成糖瓜的半成品--黃糖。等到半夜,再將黃糖揉打、拉絲,這其中不僅要精心把握好黃糖的粘度,還要趕在氣溫上升前全部完成。


    不過,吳二家的十分的起勁,孩子們也是期盼不已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光燦爛小祖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粉粉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粉粉變並收藏春光燦爛小祖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