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榮王遭到了陳俏俏的反駁,很是不滿,“龍幫自然是邪魔外道!論幫派,峨眉才是正統!”


    陳俏俏不覺挑了一下眉毛,不置可否,她讀過曆史,知道宋代的漢族人民上自帝王下至百姓,大多信奉道教,雖然宋太祖采用佛、道兼行的宗教政策,但以道教在宋朝時建立的崇高地位,稱之為大宋國教也不為過。北宋皇朝建立,宋太宗利用道士張守真、方士馬韶為其奪取帝位乃是神和上天的意誌製造輿論,宋太宗隨後即為張守真在終南山建造北帝宮,起用馬韶為官。宋太宗還召見陳摶、丁少微、趙自然等著名道士,或賜道號、紫衣,或修道觀,並命整理道教典籍。宋真宗在“澶淵之盟”後,為了掩蓋其處理宋遼關係的無能,借助道教向崇奉天帝的遼朝表明宋朝是受命於天的正統王權。


    “哦!峨眉?不是少林是正統嗎?我還以為佛光普照下的幫派才是第一呢!”陳俏俏故意刺他,誰叫他趕走了自己的幹娘!吳榮王實在是有些冤枉,身份擺在那裏,他總不能和鹽幫的人稱兄道弟吧,那成什麽了?


    “道教才是立國之本!我們大宋國太祖開國,其實得益於華山上有一個睡仙的神仙指路,這個神仙就是名曰扶搖子的陳摶老祖,太宗時賜名為希夷先生。據說,陳摶老祖有兩部奇書,一部《龍圖易》,一部《指玄篇》,名揚天下。陳摶老祖還有三大弟子,一名曰種放,一名曰張無夢,還有一名曰劉海蟾。真宗時,也是得到劉海蟾弟子張伯端張天師《悟真篇》的指教,化解了澶淵之危難。使我們大宋越發強盛不衰。有一首詞,便是說張天師的丹經雙修功夫對真宗有多大影響的。詞曰:丹是色身之寶,煉成變化無窮。更能性上究真宗,決了無生妙用。不待他生後世,現前活佛神通。所以,這道教對我們大宋是功不可沒的!”


    眾人不禁聽得津津有味起來,他們都是鄉野小民,哪裏懂這些!看著吳榮王的眼神也有了絲絲的崇拜。


    思左和思右因為和吳榮王也見過很多次,有些熟悉了,忍不住問道:“誰是陳摶,他很是厲害嗎,比佛主還厲害?”眾人都覺得問出了自己的心聲,在他們眼裏,佛主是最厲害的人,還有比佛主還厲害的絕色!?


    陳俏俏好整以暇,覺得讓吳榮王這麽說下去也好,嘿嘿,他不是自命不凡嗎,不如就讓他當一迴說書先生!


    “就是啊!王爺說得慷慨激昂,我們還是不懂啊!”陳俏俏迷茫的眨眼,一臉的不解。這許子集卻是看出了陳俏俏的心思,不禁暗自好笑,真是寧願得罪小人,也不要得罪女子啊,況且是女子中的厲害角色?


    王鐸雖然不知道陳俏俏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但見許子集一臉的微笑,就知道這陳俏俏又要搞怪了。吳榮王卻是渾然未覺,他正在興頭上,又看見眾人皆渴望的望著他,心裏沒有來由的一陣自豪,特別是小孩子那清澈的眼睛,正閃動著求知的欲望。


    “說起這陳摶,那可是神仙一樣的人物,陳摶,別號扶搖子,是亳州真源人。他五歲時還不會說話,人稱“啞孩兒”。一天,他在水邊遊戲,遇到一個青衣婦人,自稱毛女。毛女將陳傳抱到隱山之中,喂了幾口瓊漿玉液,陳傳從此心竅開爽,開口說話。毛女又將一本書投入他的懷內,並贈詩一首:


    藥苗不滿笥,又更上危顛。


    迴首歸去路,相將入翠煙。


    陳摶本不會說話,這天迴到家中突然念出這四句詩來,父母大吃一驚,忙問從哪聽來的,陳摶說是毛女所教,並取出書來,原來是本《周易》。


    陳摶好讀易經,手不釋卷。他一生修道,編寫了導養、還丹為主要內容的《指玄篇》八十一章,並致力於導養之道。他進一部發展了道教修煉之法,創作出《無極圖》等一係列圖式,以“順以生人”,“逆以還丹”的理論體係來探究生命的起源,尋找延年益壽之方,因此被後世道教徒尊奉為“陳摶老祖”。


    陳摶通曉了八卦大意,從此無書不看,飄飄然有出世之誌。十八歲那年,父母雙亡,他於是拋散家財隱居山中。後來夢見毛女傳授他煉形歸氣、煉氣歸神、煉神返虛的大法,便遵命奉行。


    士大夫們不遠千裏慕名而來,陳摶卻側身而臥,不予理會。眾人見他鼾聲如雷,都紛紛歎息而去。


    後唐明宗皇帝聽說了他的高名,禦筆親書派使者持詔征他出山。陳摶不違抗聖旨,隻得來到洛陽歇見天子。見了天子,陳摶卻不拜,滿朝文戊大驚失色,明宗卻不怪,感歎說”高士是不用常禮來對待的。“就將他送到禮賢賓館,釋心照料。陳摶一無所用,早晚隻在蒲團上打坐而已。明宗三番五次駕幸禮賢賓館,有時恰好逢他睡臥,也不敢驚動他,就迴去了。明宗心理知道他是一個異人,對他愈加敬重,想讓他擔任要職,陳摶根本不答應。丞相馮道向明宗建議說:“眼下正值風雪交加之際,陳摶獨座蒲團,必然寒冷。陛下可派一使者,帶上一壇佳釀,再選美女三人送他佐酒暖足。他如喝了酒,要了美女,不愁他不接受官爵!”明宗點頭稱是,從宮中選出妙齡少女三人,和美酒送去,”望先生萬勿推辭。“陳摶欣然收下,開杯暢飲,對送來的美女,也不推辭。明宗見了龍顏大潤。第二天派馮前去加封官爵,但隻見三位美女在房中,早以不見陳摶蹤影。馮問“陳摶先生哪去了?”美女說:“陳先生喝完酒倒頭便睡,五更時才醒,他說我們一夜辛苦,無物相贈,於是就提詩一首,讓我們迴複天子,然後就飄然出門而去。”馮隻好領三個美女迴朝見駕。明宗一看,那詩寫的是:


    雪為肌體玉為腮,多謝君王送得來。


    處士不興巫峽夢,空煩神女下陽台。


    明宗讀了詩,歎息不已,派人四處尋訪,毫無消息。


    陳摶離開京都,一直走到均洲武當山隱居下來。一天,有五位老叟來問他周易八卦大義,陳摶便傳授他們聽。因見他們顏麵如玉,便求教導養之方。五位老叟把蟄伏法傳給了他。原來蟄伏法是模仿龜蛇一類動物入冬即蟄伏不食的方法,陳摶得了這種方法,就能辟穀了,有時一睡就幾個月不起。轉眼二十多年過去了,一天,五老對陳摶說:“我們是日月池中的五條龍,受先生講誨之益,願送先生一個好地方。“於是令陳傳閉上眼睛,將他夾在翼下,飛升而行。陳摶隻覺得兩腳騰空,耳邊風聲唿唿,頃刻間腳跟著地,睜眼一看,不見了五老,自己落在西嶽華山的九石岩上,陳摶就此隱居下來。


    華山道士見他的住處沒有鍋爐,非常奇怪,暗地裏觀察,見他終日無所事事,惟有鼾睡而已。有一次,道士幾個月沒見著他,以為他搬到別處去了,來到柴房搬柴,卻見他睡在柴草底下。


    又有一次,有個樵夫在山下割草,見山凹裏有一具屍骸,塵埃有一寸高。樵夫心中憐憫,準備挖個坑埋起來。拖起來時,卻認得陳摶先生,樵夫說:“好個陳傳先生,不知為什麽死在這裏?”隻見陳摶把腰一伸,睜開雙眼,說:“正睡的快活,為什麽把我攪醒了?”樵夫大笑不已。


    華陰縣令王逵,親自來到華山求見陳摶。到了九石岩,見光光的一片石頭,絕無半間茅舍。就問他:“先生的住處到底在什麽地方?”陳摶大笑,隨口吟道:


    蓬山高處是吾宮,出即淩虛跨曉風。


    因此不將金鎖閉,來時自有白雲封。


    王逵要為他伐木建庵,陳摶堅決推辭。


    周世宗耳裏,知道陳摶是為高士,特地將他召來,問他國運長短。陳摶又吟出四句詩:


    好塊木頭,茂盛無賽。


    若要長久,添重寶蓋。


    世宗皇帝姓柴,名榮,木頭茂盛,正合姓名,又有“長久”二字,以為是佳兆,卻不知趙太祖代周為帝,國號宋,“木”添蓋了一個“宋”字。宋朝享國長久,陳摶已經預先知道了。世宗要將極品的爵位授給陳摶,陳摶不願意接受,堅決請求迴山。


    陳橋兵變時,趙太祖披上黃袍,登上了帝位,先生正好乘驢到華陰縣,聽說了這件事,在驢背上拍掌大笑。有人問到“先生笑個什麽?”先生道:“你們這些百姓的福運來了!天下終於太平了。”


    眾人正聽得津津有味,陳俏俏卻忍不住刺了一句,“王爺嘮嘮叨叨的說了半天,我也沒有聽出和大宋的建立有什麽關係?講故事要說重點!重點!”


    吳榮王的臉色頓時微變,這個陳俏俏,絲毫也不放過能讓自己難堪的機會!不過是他在此害得她所謂的幹娘不敢進門了,她就如此刁難!更可氣的是自己,不是應該暴跳如雷的嗎?可是自己為什麽有一種從來就沒有過的自在的感覺呢?真的是魔怔了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春光燦爛小祖母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粉粉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粉粉變並收藏春光燦爛小祖母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