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道歉
“早就耳聞大理寺卿的二千金,刁蠻任性,為了追白子墨顏麵也不顧,今日一見,果然耳聞不如親見。唐小姐,你可真讓我吃驚。你追男人追到我家裏,你還在我麵前逞威風。唐宛如,別人怕你要給你爹麵子。我沈月兒可不怕你。”
沈月兒今日身子不舒坦,本不想多事。
但看到唐宛如竟然這樣蠻橫無理,心裏也來了氣,不由地開口嗆道。
“姐……”沈星兒驚慌失措地站在沈月兒身邊,伸手拉了拉她的衣袖。
“星兒,你坐到一邊去。我倒是要看看,囂張地來我家打人,還有沒有王法?”沈月兒雙眼冒火地瞪著唐宛如的軟鞭,冷冷道。
唐宛如沒有想到沈月兒臉色蒼白,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脾氣卻比她還要大。
粉臉頓時漲紅,想也不想地揮起手裏的軟鞭,就要往沈月兒身上抽去。
“住手。”一道怒喝傳來,隨後一道白色的倩影飛奔直來,亭亭玉立地站在上沈月兒麵前,一把抓住了唐宛如的軟鞭。
“鈺姐姐,你……”唐宛如看到是上官靜鈺,頓時急道。
“事情還沒有了解清楚,你就隨意打人。唐妹妹,你這樣可就不對了。”上官靜鈺對著唐宛如嗬斥了一聲,隨後轉身,麵對沈月兒,臉上露出了一個婉約的笑容,嬌笑道:“小妹妹,對不起。唐妹妹有些心急,才會冒昧了小妹妹,還請小妹妹大人大量,不要計較。我上官靜鈺在這裏替唐妹妹向小妹妹陪個不是。”
上官靜鈺……
沈月兒抬眼凝眸,看著眼前的上官靜鈺。
膚如凝雪,吹彈可破。巴掌大的瓜子臉上,一雙眼眸特別的明亮,挺直的瓊鼻,小巧的紅唇。好一個國色天香的美人,難怪能讓村民瘋狂,一直從村口追到村尾。
這個上官靜鈺不但人長的比唐宛如漂亮,性子和身上的氣質也不是普通女子能夠比得上的。
難怪秦湛會一路帶著她來見秦君瀾。
可是,之前她們不是上山去見秦君瀾了嗎?
為什麽會突然出現在她家裏?
而且那個唐宛如還對她發瘋?
沈月兒心裏念頭閃過無數個,一時摸不到頭緒。
“小妹妹……”上官靜鈺看到沈月兒一直盯著她看沉默不語,不由地唿喚了一聲,“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千裏迢迢來到這裏,是想見兩個故友。但一時沒有找到,想到你可能知道他們的行蹤,所以我們才來上門打擾的。如果小妹妹知道,勞煩告知一聲,上官靜鈺感激不盡。”
“為什麽會覺得我會知道?”沈月兒終於開口,看著上官靜鈺皺眉道。
“鈺姐姐,依我看,就別和一個村姑廢話。她知道最好,不知道的話,我也會打的她說出來為止。”唐宛如在一邊滿臉氣急敗壞地插嘴道。
沈月兒被氣笑了。
現在她總算知道,像白子墨性子那樣溫和的一個人,為什麽會躲唐宛如一躲就是好幾年,連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團聚都不顧。
這個唐宛如,枉費取了一個這樣溫婉的名字,可性子還有人品,都有問題。
“唐妹妹,如果你再亂說話,我可不理你了。”上官靜鈺頓時繃起了臉,在一邊惱怒道。
平時唐宛如不是這樣的,隻要碰到和白子墨有關的事,她就會變的沒有腦子。
要不是看在上官家和唐家兩家交好,她早就跟唐宛如翻臉了。
她在這邊努力地勸說,她在那邊拚命地給她拆台。
如果惹怒了眼前這個小姑娘,那麽今日的顛簸就白費了。
唐宛如被上官靜鈺的一番話說的是臉色鐵青,雙手握拳一副隨時就要爆發的表情。
沈月兒在一邊都為上官靜鈺遇到豬一樣的隊友默哀。
但很顯然,唐宛如還是要給上官靜鈺麵子的。
幾番掙紮之後,唐宛如竟然對著沈月兒深深鞠躬:“對不起,我是冒犯了沈小姐,還請見諒。”
沈星兒在一邊瞪大了雙眼,滿臉不相信地看著唐宛如。
“唐妹妹的性子急了點,脾氣也暴躁了一點,人還是不錯的。”上官靜鈺在一邊開口解釋道。
沈月兒看到上官靜鈺說的誠懇,一雙大眼還盯著自己,隻能違背自己心意開口道:“唐小姐是真性情,小月不會放在心上。”
“不見怪就好。”上官靜鈺臉上露出了一抹笑意,看著沈月兒開口問道,“那你知道他們在哪嗎?”
“上官小姐到底想知道什麽?”沈月兒裝糊塗問道。
她們一來就說她知道,沈月兒知道她們問的是誰。
但她們是怎麽知道她一個農女,認識秦君瀾和白子墨的?
“瞧我糊塗的。”上官靜鈺拍了下自己的額頭,隨後失笑道,“我跟唐妹妹都是從京都那邊來找秦君瀾和白子墨的,聽說你認識他們,還走的比較近,請問你知道他們現在在哪嗎?我們剛剛去山上找瀾哥哥,他人不在。白公子昨日就不見了。”
“你們是聽誰說我認識他們的?”沈月兒眉頭微皺,看著上官靜鈺開口問道。
“在我們下山的路上,一個老婆婆告訴我們的。”唐宛如雙眼緊緊盯著沈月兒,“她還告訴我們,墨哥哥經常給你家送吃的用的穿的,昨日還看到他坐著馬車來看你,有很多人看到,難道你想否認嗎?”
沈月兒在心裏歎息了一聲,不用想也知道,那個老婆婆肯定是沈王氏。
怎麽哪都有她呢?
她就見不得她過的好?
可是,無緣無故的,沈王氏怎麽知道唐宛如要找白子墨?
她們上山找的是秦君瀾,怎麽把白子墨也牽扯出來了?
沈月兒不由地看向了站在一邊沒有出聲的上官靜鈺。
上官靜鈺是個聰慧的人,一眼就看出了沈月兒在疑惑什麽,微微一笑開口解釋道:“那老婆婆說,經常看到瀾哥哥到小妹妹你家吃飯,還看到你們進山打獵采草藥……”
沈月兒不由地在心裏歎了口氣,原以為這些村裏人都不知道,卻原來他們都看到了。
“早就耳聞大理寺卿的二千金,刁蠻任性,為了追白子墨顏麵也不顧,今日一見,果然耳聞不如親見。唐小姐,你可真讓我吃驚。你追男人追到我家裏,你還在我麵前逞威風。唐宛如,別人怕你要給你爹麵子。我沈月兒可不怕你。”
沈月兒今日身子不舒坦,本不想多事。
但看到唐宛如竟然這樣蠻橫無理,心裏也來了氣,不由地開口嗆道。
“姐……”沈星兒驚慌失措地站在沈月兒身邊,伸手拉了拉她的衣袖。
“星兒,你坐到一邊去。我倒是要看看,囂張地來我家打人,還有沒有王法?”沈月兒雙眼冒火地瞪著唐宛如的軟鞭,冷冷道。
唐宛如沒有想到沈月兒臉色蒼白,一副營養不良的模樣,脾氣卻比她還要大。
粉臉頓時漲紅,想也不想地揮起手裏的軟鞭,就要往沈月兒身上抽去。
“住手。”一道怒喝傳來,隨後一道白色的倩影飛奔直來,亭亭玉立地站在上沈月兒麵前,一把抓住了唐宛如的軟鞭。
“鈺姐姐,你……”唐宛如看到是上官靜鈺,頓時急道。
“事情還沒有了解清楚,你就隨意打人。唐妹妹,你這樣可就不對了。”上官靜鈺對著唐宛如嗬斥了一聲,隨後轉身,麵對沈月兒,臉上露出了一個婉約的笑容,嬌笑道:“小妹妹,對不起。唐妹妹有些心急,才會冒昧了小妹妹,還請小妹妹大人大量,不要計較。我上官靜鈺在這裏替唐妹妹向小妹妹陪個不是。”
上官靜鈺……
沈月兒抬眼凝眸,看著眼前的上官靜鈺。
膚如凝雪,吹彈可破。巴掌大的瓜子臉上,一雙眼眸特別的明亮,挺直的瓊鼻,小巧的紅唇。好一個國色天香的美人,難怪能讓村民瘋狂,一直從村口追到村尾。
這個上官靜鈺不但人長的比唐宛如漂亮,性子和身上的氣質也不是普通女子能夠比得上的。
難怪秦湛會一路帶著她來見秦君瀾。
可是,之前她們不是上山去見秦君瀾了嗎?
為什麽會突然出現在她家裏?
而且那個唐宛如還對她發瘋?
沈月兒心裏念頭閃過無數個,一時摸不到頭緒。
“小妹妹……”上官靜鈺看到沈月兒一直盯著她看沉默不語,不由地唿喚了一聲,“事情是這樣的。我們千裏迢迢來到這裏,是想見兩個故友。但一時沒有找到,想到你可能知道他們的行蹤,所以我們才來上門打擾的。如果小妹妹知道,勞煩告知一聲,上官靜鈺感激不盡。”
“為什麽會覺得我會知道?”沈月兒終於開口,看著上官靜鈺皺眉道。
“鈺姐姐,依我看,就別和一個村姑廢話。她知道最好,不知道的話,我也會打的她說出來為止。”唐宛如在一邊滿臉氣急敗壞地插嘴道。
沈月兒被氣笑了。
現在她總算知道,像白子墨性子那樣溫和的一個人,為什麽會躲唐宛如一躲就是好幾年,連和自己的父母兄弟團聚都不顧。
這個唐宛如,枉費取了一個這樣溫婉的名字,可性子還有人品,都有問題。
“唐妹妹,如果你再亂說話,我可不理你了。”上官靜鈺頓時繃起了臉,在一邊惱怒道。
平時唐宛如不是這樣的,隻要碰到和白子墨有關的事,她就會變的沒有腦子。
要不是看在上官家和唐家兩家交好,她早就跟唐宛如翻臉了。
她在這邊努力地勸說,她在那邊拚命地給她拆台。
如果惹怒了眼前這個小姑娘,那麽今日的顛簸就白費了。
唐宛如被上官靜鈺的一番話說的是臉色鐵青,雙手握拳一副隨時就要爆發的表情。
沈月兒在一邊都為上官靜鈺遇到豬一樣的隊友默哀。
但很顯然,唐宛如還是要給上官靜鈺麵子的。
幾番掙紮之後,唐宛如竟然對著沈月兒深深鞠躬:“對不起,我是冒犯了沈小姐,還請見諒。”
沈星兒在一邊瞪大了雙眼,滿臉不相信地看著唐宛如。
“唐妹妹的性子急了點,脾氣也暴躁了一點,人還是不錯的。”上官靜鈺在一邊開口解釋道。
沈月兒看到上官靜鈺說的誠懇,一雙大眼還盯著自己,隻能違背自己心意開口道:“唐小姐是真性情,小月不會放在心上。”
“不見怪就好。”上官靜鈺臉上露出了一抹笑意,看著沈月兒開口問道,“那你知道他們在哪嗎?”
“上官小姐到底想知道什麽?”沈月兒裝糊塗問道。
她們一來就說她知道,沈月兒知道她們問的是誰。
但她們是怎麽知道她一個農女,認識秦君瀾和白子墨的?
“瞧我糊塗的。”上官靜鈺拍了下自己的額頭,隨後失笑道,“我跟唐妹妹都是從京都那邊來找秦君瀾和白子墨的,聽說你認識他們,還走的比較近,請問你知道他們現在在哪嗎?我們剛剛去山上找瀾哥哥,他人不在。白公子昨日就不見了。”
“你們是聽誰說我認識他們的?”沈月兒眉頭微皺,看著上官靜鈺開口問道。
“在我們下山的路上,一個老婆婆告訴我們的。”唐宛如雙眼緊緊盯著沈月兒,“她還告訴我們,墨哥哥經常給你家送吃的用的穿的,昨日還看到他坐著馬車來看你,有很多人看到,難道你想否認嗎?”
沈月兒在心裏歎息了一聲,不用想也知道,那個老婆婆肯定是沈王氏。
怎麽哪都有她呢?
她就見不得她過的好?
可是,無緣無故的,沈王氏怎麽知道唐宛如要找白子墨?
她們上山找的是秦君瀾,怎麽把白子墨也牽扯出來了?
沈月兒不由地看向了站在一邊沒有出聲的上官靜鈺。
上官靜鈺是個聰慧的人,一眼就看出了沈月兒在疑惑什麽,微微一笑開口解釋道:“那老婆婆說,經常看到瀾哥哥到小妹妹你家吃飯,還看到你們進山打獵采草藥……”
沈月兒不由地在心裏歎了口氣,原以為這些村裏人都不知道,卻原來他們都看到了。